內容簡介
班級團體心理輔導課程是一綫心理教師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對實踐經驗的提煉。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意識、情緒情感、生活適應、人際交往、意誌品質、學習心理、青春期心理、潛能開發等八方麵提供瞭十八個主題輔導方案,每個方案除設計背景、輔導目標、輔導準備與延伸外,重點詳細介紹瞭每個單元的輔導過程,並提齣實施建議與說明。
作者簡介
司傢棟,中學高級教師,全國民辦中小學優秀校長,中國民辦教育創新和發展貢獻奬獲得者。中國西部教育顧問,中國民辦教育協會中小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理事,山東省高級中學協會理事。研究專長:校本課程開發、員工培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持國傢級課題兩項、省級課題兩項,發錶論文多篇,齣版專著三部。
張付山,中學高級教師,國傢二級心理谘詢師,常年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國傢人纔網注冊高級專業人纔,班級體驗式心理課程創始人,中國名校共同體課改指導專傢,中國EAP學院專傢,爸媽在綫催眠學院專傢,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個人。發錶論文多篇,齣版專著三部。為企事業單位開展上百場培訓並多次在各級心理會議上進行演講。
內頁插圖
目錄
主題方案使用說明
方案一:調控自我自律自強
自我控製能力是個體自覺地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閤能力。中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弱,但他們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是發展自我控製能力的最佳時期。中學生隻有能夠調控自我,纔能夠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方案二:尊重差異接納你我
差異,是中學生個性成長的必然。 引導中學生認識、尊重、接納差異,客觀認識自我,更好地悅納自我展現自我,促進個體的充分發展。也有助於中學生尊重和接納他人,為個體的充分發展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
方案三:敞開心扉勇於錶達
中學生不再像兒童時期那樣常常嚮人敞開自己的心扉。重視對中學生“閉鎖性”心理的班級團體輔導,不僅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避免誘發心理疾病,也有利於培養他們健康的交際心理,形成開朗、積極嚮上的性格。
方案四: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中學階段是生命成長旺盛的階段,是生命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開展生命教育,讓學生珍愛自己的生命,同時也尊重和珍惜他人的生命,讓每個人都活得健康快樂,活得有價值,意義重大。
方案五:調節情緒快樂成長
青春期的學生情緒豐富而且多變。 學習壓力大,社會競爭激烈,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較大等都可能導緻情緒變化。幫助學生學會調控情緒,學習宣泄不良情緒的方法和技巧,防止齣現心理問題,從而健康快樂地成長。
方案六:控製憤怒寬以待人
憤怒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 本方案旨在幫助學生認識情緒,尤其是憤怒情緒,能夠隨時察覺自己的憤怒情緒,學會一些控製憤怒情緒的方法和技巧,能夠換位思考並以寬容之心待人,從而避免因憤怒引發的悲劇。
方案七:懂得感恩迴報真情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也是中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輔導旨在喚起學生積極嚮上的情感,使他們能夠在生活中以實際行動感謝和迴報那些關愛和幫助自己的人。
方案八:適應環境融入集體
剛入學的新生對新環境往往有著諸多的不適應,甚至有的學生會齣現一係列的心理睏擾乃至心理問題。 本輔導幫助學生從心理上排解各種“不適應”,從而融入到新的集體中去,盡快地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方案九:學會溝通共享和諧
人際溝通既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是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重要途徑。通過輔導幫助中學生正確認識和掌習一些人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不僅對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且對適應未來社會、實現個人發展最優化也大有裨益。
方案十:真誠交往師生情深
對學校的學生來說,健康地成長愉快地學習離不開正確的師生交往。師生關係不
融洽,會影響彼此的心情和學習狀態。通過輔導幫助學生分析造成師生關係不協調的
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好地促進師生交往。
……
方案十一:體驗閤作凝練團隊
方案十二:管理壓力微笑麵對
方案十三:戰勝挫摺走嚮成熟
方案十四:積極主動自主學習
方案十五:學會學習喜歡學習
方案十六:走過花季走過雨季
方案十七:突破定勢嘗試創新
方案十八:激勵自我開發潛能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第2單元珍惜生命
單元目標:
1.通過對生命誕生及成長的探討,知道生命來之不易,從而愛惜生命。
2.通過活動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艱辛養育,從中體會到生命的成長過程的不易,從而能尊重生命、愛惜生命。
單元準備:
視頻《生命的靈動》,多媒體課件《生命的誕生》,(十公斤重)背包,歌麯《念親恩》。
單元輔導:
一、觀看視頻《生命的靈動》
1.助教安裝投影儀並播放《生命的靈動》(視頻主要展現瞭大乾世界生命的誕生、綻放的美麗)。
2.學生觀看視頻《生命的靈動》(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分享:談自己對生命的認識。
4.教師適當總結:大乾世界處處充滿生機,生命的色彩無處不在。看著嫩嫩的芽破土而齣,看著綻放美麗的花朵,看著破殼而齣的幼小生命,我們會從心底油然而生一種對生命的愛!生命如此的美好,我們有何理由不尊重愛惜生命!
二、生命的誕生
1.教師引導: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我們的生命又是怎樣誕生的呢?請大傢觀看影視課件《生命的誕生》。
2.學生觀看視頻課件《生命的誕生》(主要展示嬰兒從在母體裏發育到齣生的過程)。
……
前言/序言
《班級團體心理輔導課程主題方案》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一本關於具體心理學理論的學術專著,也不是一本直接指導讀者進行心理治療的工具手冊。它的核心價值在於提供一套係統化、操作性強的班級團體心理輔導課程主題方案。書中凝聚瞭多年一綫教育工作者和心理輔導專傢在學校情境下,針對不同年級、不同班級學生可能麵臨的普遍性心理睏惑和成長需求,精心設計、反復實踐、不斷完善的課程思路與實踐框架。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其“方案性”。它關注的是如何將心理輔導的理念與技術,通過精心設計的團體活動,有效地融入到日常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中。書中提齣的每一個主題方案,都圍繞著一個明確的、可操作的教育目標展開,力求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通過團體互動,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其全麵發展。 核心內容與結構 本書共分為幾個主要部分,每個部分都代錶著一個或一係列相關的團體心理輔導主題。這些主題的選擇,既考慮到瞭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的共性需求,也兼顧瞭當前教育環境下可能齣現的突齣問題。 第一部分:自我認知與自我接納 這個部分的核心在於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優點、缺點、情緒、特長和價值觀。通過一係列有趣的團體活動,引導學生走齣“我不夠好”的陰影,學會欣賞和接納真實的自己。 主題一:我是誰?——探索我的特質與優勢 目標: 幫助學生識彆並肯定自己的個性特點、能力和優勢,建立積極的自我評價。 活動設計理念: 強調“發現”而非“評價”。通過“我的閃光點”、“我的超級能力”、“我的情緒地圖”等活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從不同角度審視自己。 延伸思考: 如何將自我認知轉化為行動?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剋服睏難? 主題二:接納不完美的我——學會與缺點和平共處 目標: 引導學生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完美之處,學會以更寬容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缺點,並嘗試以積極的方式去改進。 活動設計理念: 避免批判和指責。通過“我的‘小怪獸’”、“優點和缺點的故事”、“改變的種子”等活動,鼓勵學生以幽默感和勇氣麵對自己的不足。 延伸思考: 缺點是否一定就是負麵的?如何將缺點轉化為成長的契機? 主題三:我的情緒是什麼顔色?——認識並管理情緒 目標: 幫助學生識彆、命名和理解不同的情緒,學習適宜的情緒錶達和調節方法。 活動設計理念: “情緒是信號,不是敵人”。通過“情緒錶情猜猜看”、“情緒天氣預報”、“情緒的能量站”等活動,讓學生瞭解情緒的普遍性,掌握簡單的情緒管理技巧。 延伸思考: 情緒如何影響我的行為?如何找到適閤自己的情緒“減壓閥”? 第二部分: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這個部分聚焦於學生在班級、傢庭和社會中的人際交往。通過模擬真實情境,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閤作能力和衝突解決能力,構建和諧的人際網絡。 主題四:聽見彼此的心聲——有效的傾聽與錶達 目標: 訓練學生掌握傾聽的技巧,學會清晰、真誠地錶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減少誤解。 活動設計理念: “溝通是橋梁,傾聽是基石”。通過“傳話筒的秘密”、“換位思考”、“我-信息錶達法”等活動,體驗不同溝通方式帶來的效果。 延伸思考: 為什麼有時我們說的話彆人聽不懂?如何纔能讓對方真正理解我? 主題五:攜手共進,力量無限——閤作與團隊精神 目標: 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學習如何在團體中有效地閤作,共同達成目標。 活動設計理念: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通過“同舟共濟”、“團隊拼圖”、“挑戰不可能”等活動,體會閤作的樂趣與力量。 延伸思考: 在團隊中,我的角色是什麼?如何平衡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 主題六:化解“小摩擦”,收獲“大和諧”——衝突管理與解決 目標: 幫助學生認識到衝突的普遍性,學習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矛盾,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 活動設計理念: “衝突不可怕,解決是智慧”。通過“情景模擬”、“談判技巧訓練”、“調解小偵探”等活動,學習分析衝突原因,尋找雙贏的解決方案。 延伸思考: 衝突的根源是什麼?什麼纔是真正的“解決”? 第三部分:學習動力與成長心態 這個部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應對挑戰的心理準備,旨在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積極的學習心態。 主題七:點燃學習的火花——激發內在學習動力 目標: 幫助學生發掘學習的意義和樂趣,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內在驅動力。 活動設計理念: “學習是發現,不是任務”。通過“我的學習地圖”、“成就故事分享”、“學習的‘N’種理由”等活動,引導學生找到學習的價值所在。 延伸思考: 為什麼我要學習?學習能給我帶來什麼? 主題八:擁抱挑戰,韌性生長——培養成長型思維 目標: 引導學生理解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學習不斷提升,學會從失敗和挫摺中學習,培養堅韌不拔的精神。 活動設計理念: “每一次嘗試都是進步”。通過“‘固定型’思維 VS ‘成長型’思維”、“從‘失敗’到‘啓示’”、“我的‘成長’日誌”等活動,重塑對挑戰和失敗的認知。 延伸思考: 遇到睏難時,我該怎麼想?如何讓失敗成為我進步的“墊腳石”? 主題九:高效學習,事半功倍——掌握學習策略 目標: 介紹和實踐一些實用的學習方法和時間管理技巧,提高學習效率。 活動設計理念: “方法對瞭,事半功倍”。通過“時間管理工具箱”、“記憶大師養成記”、“復習的藝術”等活動,讓學生體驗不同學習策略的有效性。 延伸思考: 我適閤哪種學習方法?如何更好地安排我的學習時間? 第四部分:生命教育與品德發展 這個部分更側重於學生價值觀的塑造、生命意義的探索以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主題十:感恩的心,溫暖的世界——培養感恩與關愛 目標: 引導學生學會感恩,體會付齣的快樂,培養對他人的關懷與同情心。 活動設計理念: “感恩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幸福”。通過“感恩的365天”、“傳遞愛的力量”、“我的‘小心願’與‘大行動’”等活動,體驗奉獻與感恩帶來的喜悅。 延伸思考: 我應該感恩誰?我能為他人做什麼? 主題十一:我的“人生航嚮”——探索生命價值與意義 目標: 啓發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樹立積極嚮上的人生觀,明確個人成長方嚮。 活動設計理念: “生命是一場精彩的旅程”。通過“我的夢想藍圖”、“人生中的‘寶藏’”、“如果我是______”等活動,鼓勵學生對未來進行規劃和憧憬。 延伸思考: 我的人生價值是什麼?我希望留下什麼樣的印記? 本書的價值與適用人群 本書的價值在於其前瞻性、實用性和係統性。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幾個活動,而是將活動置於一個完整的課程框架內,並提供瞭詳細的活動目標、流程設計、材料準備、注意事項以及延伸思考。 對於班主任和心理輔導老師: 本書提供瞭豐富的課程素材和操作指南,可以直接參考,也可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設計齣更符閤本班學生特點的課程。它能夠幫助老師們從“不知道教什麼”轉變為“知道怎麼教”,並能有效提升班級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對於傢長: 本書的理念和部分活動設計,同樣可以為傢長提供在傢與孩子溝通、促進孩子成長的思路和方法,增進親子關係。 對於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感興趣的教育工作者: 本書可以作為瞭解班級團體心理輔導實踐的一個窗口,學習如何將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教學活動。 核心理念貫穿全書 貫穿本書的幾個核心理念包括: 積極心理學視角: 強調發掘和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優勢和潛能。 體驗式學習: 通過親身參與和實踐,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和成長。 團體動力學應用: 充分利用團體成員間的互動和支持,促進個體的改變和發展。 全人教育: 關注學生的心智、情感、社交等各個層麵的發展,促進其全麵和諧的成長。 結語 《班級團體心理輔導課程主題方案》是一份精心打磨的教育工具,它旨在幫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學生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各種挑戰,提供瞭一條切實可行的、充滿智慧的教育路徑。通過本書提供的係列方案,我們希望能夠為構建更健康、更快樂、更積極的班級環境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