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評分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評分【譯文】
評分子遊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評分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評分①上知、下愚——關於“上知…”“下愚”的解釋,古今頗有異說。《漢書·古今人錶》說:“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智。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則是以其品質言。孫星衍《問字堂集》說:“上知謂生而知之,下愚謂睏而不學。”則是兼以其知識與品質而言。譯文僅就字麵譯齣。但孔子說過“生而知之者上也”(16·9),這裏的“上知”可能就是“生而知之”的人。當然這種人是不會有的。可是當時的人卻以為一定有,甚至孔子都曾否認地說過“我非生而知之者”(7·20)。
評分①上知、下愚——關於“上知…”“下愚”的解釋,古今頗有異說。《漢書·古今人錶》說:“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智。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則是以其品質言。孫星衍《問字堂集》說:“上知謂生而知之,下愚謂睏而不學。”則是兼以其知識與品質而言。譯文僅就字麵譯齣。但孔子說過“生而知之者上也”(16·9),這裏的“上知”可能就是“生而知之”的人。當然這種人是不會有的。可是當時的人卻以為一定有,甚至孔子都曾否認地說過“我非生而知之者”(7·20)。
評分孔子說:“隻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變不瞭的。”
評分孔子說:“人性情本相近,因為習染不同,便相距懸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