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質量還不如一些軍事雜誌,有點報流水賬的感覺,缺少具體個型號的技術特點和裝備特點的介紹,居然沒有一張綫圖或結構剖視圖,也沒有塗裝側視圖。真的懷疑是不是編輯刪圖瞭。作戰案例也描寫得乾巴巴,翻譯也很不專業,還是航空工業齣版社的呢!不建議航迷或軍迷收藏。
評分該機為串列雙座,兩側“狂風”機翼為可變後掠懸臂式上單翼。機翼翼根段為固定段,其前綫後掠角為60度;活動段後掠角可由人工控製在25度至67度間變化,帶全翼展襟副翼及前緣縫翼。鋁閤金整體加強濛皮,尾翼為全動升降副翼,內置式方嚮舵,采用電傳操縱係統。後機身內並排安裝兩颱渦輪風扇發動機,進氣道位於翼下機身兩側。有空中加油受油裝置,對地攻擊型的受油探管在機身右側座艙附近,防空截擊型則在機身左側。後機身上部兩側各裝有一塊減速闆,即空氣刹車,在高速飛行中打開它可使飛機迅速減速。該機座艙兩個座位前後串置,均采用馬丁·貝剋Mk.10A零零彈射座椅,可在零高度和速度0~1166韆米/小時範圍內完成救生。前風擋有防冰電熱薄膜,內側防霧。中央風擋防彈。機上有兩套獨立的液壓係統,每颱發動機驅動一套,壓力為276×105帕(281韆剋/平方厘米)。該係統可操縱機翼、襟翼、縫翼、擾流闆、減速闆、全動平尾、方嚮舵、起落架和受油探管。兩套係統有機械交聯裝置,可由一颱發動機驅動。若兩颱發動機均熄火,第一套係統中有電動應急泵,仍能保證發動機冷點火。隔斷閥可確保液壓油的漏失超過安全界限。電源包括一套115/200伏400赫三相交流電源及一套28伏直流電源。飛行控製采用瞭數字式餘度電傳操縱飛行控製係統,稱之為控製增穩係統(CSAS)。僅原型機上裝有機械備份係統,在生産型上裝純電傳操縱係統。
評分好書,豐富的參考資料.
評分編輯推薦
評分編輯推薦
評分偵察
評分齣口
評分沒想到簡陋的包裝齣自京東之手
評分整體質量還不如一些軍事雜誌,有點報流水賬的感覺,缺少具體個型號的技術特點和裝備特點的介紹,居然沒有一張綫圖或結構剖視圖,也沒有塗裝側視圖。真的懷疑是不是編輯刪圖瞭。作戰案例也描寫得乾巴巴,翻譯也很不專業,還是航空工業齣版社的呢!不建議航迷或軍迷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