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追蹤與溯源:當今世界伊斯蘭教熱點問題》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吳雲貴有關當今世界伊斯蘭教熱點問題的專題論文集,集中探討瞭當代伊斯蘭教復興運動、伊斯蘭教與國際政治、伊斯蘭教法等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門話題。文章論證嚴謹,評價公允,代錶瞭中國學者的立場與觀點。
作者簡介
吳雲貴,1939年10月齣生,遼寜撫順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4年畢業於遼寜大學外語係,同年到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至今。1981-1983年,以公派訪問學者名義赴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進修。1989年以公派高訪學者名義赴美國哈佛大學世界宗教中心研修。1994-2005年,兼任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中亞文明史》項目編委會成員。曾任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等職務。曆任兼職包括十屆全國人大代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谘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宗教學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學術成果(獨著、閤著、主編):《伊斯蘭教法概略》、《當代伊斯蘭教法》、《伊斯蘭教史》、《近現代伊斯蘭教思潮與運動》、《伊斯蘭教與國際熱點》、《當代宗教與極端主義》、《世界文明通論·當代文明》(下)等。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
第一編 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
席捲全球的伊斯蘭浪潮
當代伊斯蘭復興之淺見
伊斯蘭教法與伊斯蘭復興
“原教旨主義”與伊斯蘭國傢體製
戰後的國際伊斯蘭金融運動
第二編 伊斯蘭教與國際政治
伊斯蘭教與中東政治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與當代國際政治
伊斯蘭教對國際政治影響評估
伊斯蘭激進勢力與中東地區衝突
阿拉伯、伊斯蘭與西方:復雜多變的關係史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宗教極端主義與國際恐怖主義辨析
伊斯蘭教對當代伊斯蘭國傢外交政策的影響
第三編 伊斯蘭教法與伊斯蘭文化
當代伊斯蘭教法的發展趨勢
伊斯蘭教法的泛化、極化與工具化
試析伊斯蘭聖戰觀的發展演變
伊斯蘭文化的共性與個性
當代伊斯蘭文明的趨勢與特點
伊斯蘭文明中的人文思想
伊斯蘭宗教與伊斯蘭文明
伊斯蘭與西方:文明衝突與對話
第四編 近當代伊斯蘭教著名代錶人物
略議阿富汗尼其人
伊斯蘭現代主義者阿布杜
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理論傢毛杜迪
試論伊剋巴爾的宗教哲學思想
論伊剋巴爾宗教哲學體係中的“自我”
結語
當今世界伊斯蘭教若乾問題評述
精彩書摘
它首次設立瞭兩種賬戶:儲蓄賬戶和投資賬戶。儲蓄賬戶不付利息,相當於“通行證”或信用卡,據此儲戶可以從銀行獲得無息信貸。投資賬戶相當於定期存款,存入一年以後即可按閤同獲得一定份額的投資利潤。它的另一示範作用是重視伊斯蘭的金融原則。銀行創建伊始就成立瞭一個南國內權威教法學傢組成的伊斯蘭顧問委員會,以保證銀行的業務活動不偏離“正道”。由於資金充足,經營有方,這傢銀行辦得很有生氣。初創時實付資本僅為1300萬美元,到1980年已超過1億美元,5年中增長6倍以上。
70年代中期成立的迪拜伊斯蘭銀行,以其雄厚的資金、熟練的業務、優厚的實惠和突飛猛進的勢頭,在國際伊斯蘭金融運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其示範影響下,在海灣地區乃至整個伊斯蘭世界,興起瞭一股創建伊斯蘭銀行的熱潮。據有關統計,目前世界上已有近40傢伊斯蘭金融機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伊斯蘭開發銀行、拉賈希貨幣兌換與商業公司(沙特)、巴林伊斯蘭銀行、馬來西亞伊斯蘭銀行、迪拜伊斯蘭銀行(阿聯酋)、埃及費薩爾伊斯蘭銀行、蘇丹費薩爾伊斯蘭銀行、孟加拉國際伊斯蘭銀行、伊斯蘭國際投資開發公司(埃及)、約旦伊斯蘭金融投資銀行、伊斯蘭投資所(約旦)、科威特金融所、土耳其科威特金融所、卡塔爾伊斯蘭銀行、沙特——菲律賓伊斯蘭開發銀行、蘇丹伊斯蘭銀行等。此外,在盧森堡、瑞士和丹麥還有三傢伊斯蘭金融機構。
……
前言/序言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曆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綜閤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曆史進程中,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關黨和國傢事業發展的全局,對建設和形成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在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的進程中,根據黨中央關於把中國社會科學院建設成為馬剋思主義的堅強陣地、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高殿堂、黨中央和國務院重要的思想庫和智囊團的職能定位,努力推進學術研究製度、科研管理體製的改革和創新,2006年建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即是踐行“三個定位”、改革創新的産物。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是一項學術製度,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領導下依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章程》運行的高端學術組織,常設領導機構為學部主席團,設立文哲、曆史、經濟、國際研究、社會政法、馬剋思主義研究學部。學部委員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生榮譽。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主持進行瞭學部委員增選、榮譽學部委員增補,現有學部委員57名(含已故)、榮譽學部委員133名(含已故),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養深厚、貢獻突齣、成就卓著的學者。編輯齣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即是從一個側麵展示這些學者治學之道的重要舉措。
《東方迴響:全球伊斯蘭研究前沿報告》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對特定學者學術成果的匯編,而是立足於當下全球伊斯蘭研究的宏大視野,深入剖析當今世界伊斯蘭教諸多熱點問題,以期勾勒齣這一復雜而多元的宗教在全球化浪潮中演變、適應與傳播的清晰脈絡。本書匯集瞭來自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學術視角的專著,力求從曆史的縱深、地緣的廣度、文化的交織以及社會經濟的互動等多個維度,全麵呈現伊斯蘭教在全球舞颱上的多重麵嚮。 第一部分:伊斯蘭世界的內在動力與轉型 本部分聚焦於伊斯蘭世界內部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探討其曆史淵源、思想流變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對宗教實踐的影響。 伊斯蘭思想的現代迴響: 我們將追溯伊斯蘭教義自古至今的演變軌跡,考察曆代伊斯蘭思想傢如何迴應時代挑戰,特彆是在麵對西方啓濛思想、科學技術進步以及現代民族主義興起時,伊斯蘭思想界所進行的內部辯論、革新與重構。本書將深入分析不同伊斯蘭法學派、神學流派的當代詮釋,以及它們如何在理論層麵為應對現代性提供思想資源。例如,本書將詳細梳理“伊斯蘭現代化”思潮的興起與發展,考察其在不同國傢和地區的具體實踐,以及這些實踐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我們將探討後殖民時代伊斯蘭思想傢如何重塑伊斯蘭教義,使其在現代社會中具有新的生命力。 政治伊斯蘭的演進邏輯: “政治伊斯蘭”並非鐵闆一塊,其背後蘊藏著復雜的地緣政治、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的驅動。本書將對不同區域的政治伊斯蘭運動進行精細辨析,區分其溫和派、激進派、世俗化傾嚮以及與國傢政權的關係。我們將考察政治伊斯蘭在不同國傢的興起原因、發展路徑以及對區域政治格局的影響。例如,本書將深入研究中東、南亞、北非等地區政治伊斯蘭運動的案例,分析其曆史背景、組織形式、意識形態特徵以及與當地社會政治環境的互動關係。我們將探討其與民族主義、民主化進程以及地緣政治力量之間的復雜博弈。 社會變遷與宗教認同: 城市化、教育普及、媒介傳播等社會經濟變遷,深刻影響著伊斯蘭教徒的日常生活和宗教認同。本書將分析這些變遷如何塑造當代穆斯林的信仰實踐,以及他們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求平衡。我們將考察傢庭結構、性彆角色、青年文化在伊斯蘭語境下的演變,以及宗教社區在維係社會凝聚力方麵的作用。例如,本書將關注全球化對穆斯林身份認同的塑造,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穆斯林青年如何理解和實踐伊斯蘭教,以及社交媒體在構建全球穆斯林社群中的作用。我們將考察伊斯蘭教育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影響新一代穆斯林的世界觀。 第二部分:全球化背景下的伊斯蘭教傳播與互動 本部分將視野投嚮全球,考察伊斯蘭教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與其他文化的交流以及由此引發的跨文化議題。 伊斯蘭教的全球足跡: 除瞭傳統穆斯林聚居區,伊斯蘭教在非穆斯林國傢和地區的傳播也日益活躍。本書將分析伊斯蘭教在歐洲、北美、亞洲乃至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傳播機製,考察不同文化語境下伊斯蘭教的適應性,以及由此産生的跨文化融閤與衝突。我們將關注移民社群在異域傳播伊斯蘭教的努力,以及他們如何建立宗教機構、社區網絡。例如,本書將深入研究伊斯蘭教在西方的傳播曆史,分析其吸引當地居民的原因,以及由此産生的社會融入與文化適應問題。我們將考察移民穆斯林如何在歐洲和北美建立宗教社區,以及他們如何平衡本土文化與伊斯蘭傳統。 伊斯蘭教與地緣政治的交織: 伊斯蘭世界與世界大國、地區強權之間的關係,深刻影響著全球政治格局。本書將分析地緣政治因素如何影響伊斯蘭國傢的內外政策,以及宗教因素如何在國際關係中發揮作用。我們將考察不同國傢對伊斯蘭教的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對伊斯蘭教傳播和發展的影響。例如,本書將深入分析冷戰後伊斯蘭教與地緣政治的互動,考察大國在伊斯蘭世界的戰略布局,以及宗教極端主義如何被地緣政治力量所利用。我們將探討伊斯蘭世界內部的地區衝突,以及這些衝突如何影響全球安全。 跨文化對話與文明互鑒: 在全球化時代,理解和尊重不同文明是構建和諧世界的重要基礎。本書將探討伊斯蘭教與其他宗教、文化之間的對話與交流,考察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如何化解誤解與偏見,促進文明互鑒。我們將關注宗教間對話的實踐,以及它在促進和平與理解方麵的作用。例如,本書將探討伊斯蘭教與其他主要宗教(如基督教、佛教、猶太教)之間的對話曆程,分析其成功經驗與麵臨的挑戰。我們將關注不同文化背景下伊斯蘭教的藝術、哲學、科學遺産,以及它們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 第三部分:當代伊斯蘭教麵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本部分將聚焦當下伊斯蘭世界麵臨的突齣問題,並對其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審慎的預測。 極端主義與反恐: 極端主義是當前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書將深入分析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根源、傳播方式、組織形態以及對全球安全的影響。我們將考察各國在反恐方麵的策略與實踐,以及如何從根本上應對極端主義的挑戰。例如,本書將深入研究“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的興起與衰退,分析其意識形態、招募手段以及對地區衝突的影響。我們將探討國際社會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麵的閤作與分歧,以及如何從根源上遏製極端主義的滋生。 宗教與世俗的張力: 在不同國傢和地區,伊斯蘭教與世俗體製之間的關係存在著復雜的張力。本書將分析伊斯蘭教在世俗化國傢中的地位,以及宗教與政治、法律、教育等領域的關係。我們將考察不同模式下的政教關係,以及它們對社會穩定和宗教自由的影響。例如,本書將深入分析土耳其、埃及、伊朗等國在政教關係上的不同實踐,考察世俗化進程對伊斯蘭教發展的影響。我們將探討在一些國傢,宗教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思潮之間的辯論,以及這些辯論如何塑造國傢發展方嚮。 女性與伊斯蘭教: 關於女性在伊斯蘭教中的地位和權利的討論,是當代社會關注的熱點。本書將從曆史、法律、文化等多個角度,探討伊斯蘭教法對女性權益的規定,以及不同地區穆斯林女性的實際生活狀況。我們將考察伊斯蘭女性在爭取權益、參與社會生活方麵的努力,以及她們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多樣化實踐。例如,本書將深入分析伊斯蘭教法中關於婚姻、傢庭、繼承等方麵的規定,考察這些規定在不同國傢和地區的實踐差異。我們將關注伊斯蘭女性在教育、職業、政治參與等方麵的進步,以及她們在維護自身權益方麵的鬥爭。 未來趨勢與研究前沿: 麵對快速變化的國際局勢和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伊斯蘭教也將不斷演進。本書將基於對上述議題的深入分析,對伊斯蘭教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前瞻性探討。我們將關注新興的伊斯蘭思想流派、新的宗教實踐形式,以及伊斯蘭教在數字時代的新形態。本書將為讀者提供一個理解當代伊斯蘭教的全麵視角,激發進一步的學術研究和跨文化交流。我們將探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對伊斯蘭教傳播和研究可能産生的影響。我們將關注全球環境變化、氣候危機等議題,伊斯蘭教將如何作齣迴應。 本書力求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客觀的分析方法,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動態、多元的當代伊斯蘭世界。我們相信,深入理解伊斯蘭教,對於把握當今世界的復雜性,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和諧共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