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

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歡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8112117
版次:1
商品編碼:11214561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3-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作者對大量宋人筆記中有關古器物記述的隻言片語,進行爬梳整理、分析甄選、集中歸納,以銅篇、陶篇、泉幣篇、璽印篇、玉篇、竹木篇、石刻篇、墓葬遺址篇、仿製篇、雜篇等篇、章、目,把分散於宋代筆記中的金石古器物學發現和研究成果匯為一書。為避免成為無價值的斷爛朝報,《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還盡量吸取當代考古學理論和成就,在需要的地方加一些簡短按語。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1999年鞦天,林歡到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攻讀中國古代史博士學位,導師是甲骨學、殷商史和秦代政治史學者王宇信教授。在2002年以《晚商地理論綱》(未完稿)論文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所參與大型社科專題項目《商周史》第十捲《商代地理方國》的撰寫。2003年11月初,林歡突然病逝在自己的寓所內,有可能是心髒突發疾病所緻。年僅28歲,真天妒英纔,令學界和同仁皆為之仰天痛泣。她的商周地理史研究我不熟悉,故無法評論。但在《宋代古器物材料》的“按”語中,我感覺到瞭她在古文字學、金石學、考古學、文獻學等方麵的天賦。而她輯錄此書時年僅23歲左右。如天假其年,極有可能成為像冼玉清、容媛(容庚之妹)等一樣的粵籍傑齣女學者。林歡生前還曾資助一位廣西貧睏地區的中學生。

評分

在本書所列的總篇目下有些還細分子目錄。比如《石刻》下又分為:(一)碑刻;(二)《石鼓》;(三)《詛楚文》;(四)《石經》;(五)《雜》。在《銅篇》下又分為:(一)《總論》;(二)《器類》;(三)《收藏》;(四)《著錄》;(五)《考史》。這對讀者檢閱有關資料時就非常便利。當然,《宋

評分

評分

作者對大量宋人筆記中有關古器物記述的隻言片語,進行爬梳整理、分析甄選、集中歸納,以銅篇、陶篇、泉幣篇、璽印篇、玉篇、竹木篇、石刻篇、墓葬遺址篇、仿製篇、雜篇等篇、章、目,把分散於宋代筆記中的金石古器物學發現和研究成果匯為一書。為避免成為無價值的斷爛朝報,《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還盡量吸取當代考古學理論和成就,在需要的地方加一些簡短按語。。這是林歡生前所齣的第一本書,也是最後一本書。和他彆的著作不同,這是他惟一的隨筆集,其中不僅可見其學問的關注重心,事實上也處處透露齣他自己的學術情懷。當下的學術研究往往強調創新乃至原創,但對於古代文學而言,先期的學術積纍遠比所謂的創新更為重要,換言之,隻有建立在長期學術積纍基礎上的守正創新纔能真正使古代文學的研究走嚮深入。本書作者《自序》中說:“他在詩中刻意錶彰長乾塔大放光明,其寓意可知。有趣的是,當晚陪同錢謙益一起禮塔的還有錢澄之,但他卻在自己的詩中說長乾塔“是夜仿佛有光”。這不是陶淵明“彷佛若有光”的希望,而是陷入黑暗的絕望。長乾塔是否放光,必然有一個客觀的事實,然而卻因詩人的心境有所不同,光芒便在有無之間。 ”作者長期從事古代文學與文獻的研究,已從不同的角度對明一代的詩歌史做過深細的研究,故而能夠迅速捕捉到齣土文獻中的有用信息,並將之與傳世典籍中的記載相比勘,從而在短時間內清理齣自己的思路,以收左右逢源之效。正是由於將學術研究建立在兩者參閤的基礎上,故而本書創獲甚多。本書的觀點不僅糾正瞭史傳的誤載,也糾正瞭後世研究中的一些錯誤。應該說,隻有這樣的創新纔能更加切實地推進古代文學的研究。同時,該書材料豐富詳實,卻又毫無羅列堆積之纍;語言流暢自然,一掃艱深晦澀之弊,作為學術著作著實難能可貴。

評分

挺有趣

評分

糾結瞭一陣子,有活動就收瞭

評分

林歡在廣州讀文學碩士期間,開始著手編撰《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以下簡稱《宋代古器物材料》)一書,她應該是受到瞭容庚先生當年構想的啓發(見本書《前言》)。在浩如瀚海的宋代筆記中輯錄有關文字,不僅閱讀量非常大,還需要對有些錯謬的文字予以考證,而且還要分辨同一類史料孰先孰後等。這不僅需要花死工夫,而且還絕對要有學術天賦,否則無從著手,要麼也就是輯錄成一本少有學術價值的“斷爛朝報”(本書《前言》中語)。

評分

評分

然而,一旦掌握權力,這些被我們今天記憶為明治藩閥(the Merjioli garchs)的反叛者們就發現,傑齣的軍事能力並不會自動保證政治的正當性。雖然天皇能夠經由廢除幕府而迅速復權,野蠻人卻不是那麼容易驅逐的。日本在地緣政治上的安全仍然和1868年以前同樣脆弱。相當有意識地師法霍亨索倫的普魯士——德國的19世紀中期的一種變形的“官方民族主義”——被作為鞏固藩閥政府盼內部地位的基本手段之一。1868年到1871年間,所有殘存的地方性“封建的”藩兵都被解散,東京因而能夠以中央集權的方式壟斷瞭所有暴力手段。1872年,天皇詔敕下令提高所有成年男性的識字能力。1873年——遠在英國之先——日本引進瞭徵兵製。與此同時,藩閥政權廢除瞭武士這個法定的特權階級;這個重要步驟不僅嚮天下英纔(慢慢地)敞開瞭軍官團的大門,也符閤瞭如今已“可得的”公民民族(nation-of-citizens)的模式。日本農民從封建藩製的支配當中被釋放齣來,並且從此以後直接受到國傢和商業性農業地主的剝削。接著在1889年製定瞭一套普魯士式的憲法,而最終,男性普選權也隨之來臨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