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象棋实战棋局精选》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是布局新招。其中第一节中炮直横车进三兵对屏风马进3卒,共分11局进行仔细讲解,其他书上基本很少见到,2011年非常流行。第二节飞相局对起马局,尤以飞相局对起马局后还中炮十分精彩。第三节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其中第13局中炮过河车七路马对屏风马平炮兑车,第14局中炮过河车进中兵对屏风马两头蛇,第15局五七炮过河车进七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这些布局许多变着都是2011年才出现。它对中国象棋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三章是61局对局评注。不但与布局相搭配,而且精彩纷呈,抓住要点给予恰如其分评注。第四章69局中残局。这些都是以2011年和2012年全国和世界各项象棋锦标赛以及各种大型邀请赛实战对局为素材,以对读者有帮助而选择。
总之,这些对局都是国际特级大师、国际大师、特级大师、大师和棋士们对局结晶。相信您阅后一定会有心得,会有提高。
作者简介
厉自钧,1942年6月生,浙江慈溪县人;中国象棋家、象棋理论大师;大学文化,民盟盟员,讲师。
自小喜爱象棋和数学,中学时他和朱鹤洲等一起被区称为“区中学生四大天王”。1974~1984年11次代表闸北区参加市比赛,曾5次为闸北区荣获市团体前三名(2次第二、3次第三)。个人最好名次为1978年上海市第六届运动会第九名。
1978年开始兼任闸北青少年象棋队和女子象棋队教练(现为葛维蒲大师)。在当教练期间培养了如黄跃珏、董俊等名手,其中黄跃珏大师曾代表上海市队屡立战功。
每年区团体比赛,他担任裁判长,1991年起又担任闸北棋协副秘书长,《闸北棋苑》执行副主编。现又是上海象棋沙龙筹备组领导成员之一,上海市虹口区棋协特邀顾问。
1975年开始写作象棋著作,例如《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横车》、《顺炮直车对横车夹马》、《棋艺新花》等十几本书,约百余万字。凡是国内著名象棋杂志和刊物,如《北方棋艺》、《象棋研究》、《成都棋苑》等都有他的作品,近百余篇,约几十万字。
2012年9月他与中外著名象棋理论家杨典教授(已出版113本书)合作的《象棋中局战术技巧》一书(19万字),已由金盾出版社出版。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201 1年第十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的启示
第二节 2011年中国和世界象棋比赛主要赛事记
第三节 第15个中国象棋全国冠军诞生之路
第四节 评2012年第四届“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邀请赛
第五节 2012年中国和世界象棋比赛主要赛事记
第六节 第16个中国象棋全国冠军延生之路
第二章 布局新招(共15局)
第一节 中炮直横车进三兵对屏风马进3卒
第1局 象7进5再挺边卒类
第2局 象3进5 车九平六 马2进1类
第3局 象3进5 马三进四 车1进3类
第4局 象3进5 马三进四 士4进5类
第5局 象3进5 车二进六 车1进3类
第6局 象3进5 车九平六 士4进5类
第7局 马2进1 炮七进三卒1进1类
第8局 马2进1 车九平八炮2平3类
第9局 卒1进1 马三进四 士4进5类
第10局 卒1进1 马三进四 士6进5类
第11局 象3进5 车九平六 车1进3类
第二节 飞相局对起马局
第12局 飞相局对起马局后还中炮
第三节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
第13局 中炮过河车七路马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第14局 中炮过河车进中兵对屏风马两头蛇
第15局 五七炮过河车进七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第三章 对局评注(共61局)
第一节 五七炮对屏风马
第1局 上海谢靖 红先和广东黄海林
第2局 江苏朱晓虎 红先胜 广东许国义
第3局 广东(个人)吴贤良 红先负 广东陈丽淳(女)
第4局 湖北柳大华 红先胜 黑龙江赵国荣
第5局 上海孙勇征红先胜 北京王天
第6局 上海孙勇征红先胜 河北陈 (翀)
第7局 湖南严 俊红先负 北京蒋 川
第8局 北京蒋 川 红先和 广东许银川
第9局 中国蒋 川 红先胜 中国香港黄学谦
第10局 湖北柳大华 红先负 广东许银川
第11局 安徽刘 磊 红先胜 广东许国义
第12局 四川孙浩宇 红先胜 浙江程吉俊
第13局 上海万春林红先负煤矿体协窦超
第14局 上海赵玮 红先和河北陆伟韬
第15局 山东才 溢 红先负 北京王天
第16局 上海孙勇征红先负 北京王天
第17局 中国许银川 红先胜 中国吕 钦
第18局 新加坡吴宗翰红先胜 中国赵国荣
……
第四章 中残局精选(共69局)
前言/序言
《妙手棋林:策略与智慧的对决》 在浩瀚的棋海中,有一片疆域,其魅力穿越时空,历久弥新,那便是围棋。它不仅仅是一项棋类运动,更是一种思维的体操,一种艺术的表达,一种哲学的载体。围棋,以其黑白二子,勾勒出宇宙的秩序,演绎着人生的跌宕。它要求的不只是精妙的计算,更是宏观的布局、敏锐的洞察、坚韧的意志,以及对全局的深刻理解。 《妙手棋林:策略与智慧的对决》并非简单罗列棋谱,它是一次深入的探索,旨在揭示围棋背后蕴含的深邃智慧和无限可能。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棋盘的黑白世界,从宏观战略到局部战术,从古今棋圣的妙局到现代高手的创新之举,全方位地解析围棋的魅力所在。 第一章:棋盘上的宇宙:围棋的哲学意蕴 在本书的开篇,我们将首先探讨围棋为何能成为一项被誉为“智慧的艺术”的棋类。围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它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体悟人生哲理的重要途径。《礼记·月令》中就有“行usepackage,乐usepackage,射usepackage,御usepackage,书usepackage,数usepackage”的“六艺”之说,而围棋(或称“弈”)则被认为是“数”之一种,足见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围棋的盘面,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十八路纵横,三百六十一颗交叉点,每一个落子,都可能改变整个局势的走向。这种“方寸之间,变化无穷”的特性,恰恰与宇宙的浩渺、生命的无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围棋中的“气”的概念,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空间,而“死活”的搏斗,则映射着生存与灭亡的永恒主题。 本书将从“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与围棋中“随势而变”、“以退为进”的策略相结合;从儒家强调的“中庸之道”,与围棋中追求的“平衡”和“和谐”的棋形相呼应。通过对这些哲学层面的解读,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围棋为何能够成为连接东方智慧的桥梁。 第二章:布局的艺术:宏观视野下的制胜之道 围棋的胜负,往往在开局的布局阶段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一个成功的布局,能够为棋手赢得主动权,奠定胜利的基础。然而,布局并非一成不变的套路,它需要根据对手的棋路、盘面整体情况,以及自身的棋风,做出灵活的调整。 本书将详细分析几种经典的布局体系,例如“星位布局”、“中国流”、“小林流”等,并深入剖析它们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场合。我们将不仅仅停留在招法的介绍,更会着重讲解这些布局背后所蕴含的战略思想:如何占据要点,如何构建根据地,如何限制对手的发展,如何平衡攻守。 例如,在讲解“中国流”时,我们不会仅仅说出“二间高夹”这样的招法,而是会深入分析为何选择在边角建立“围空”为主的阵型,这种阵型的优势在于它能快速形成坚实的阵地,为中腹的战斗做好准备。同时,我们也会讨论“中国流”的潜在缺点,例如在处理白棋侵消时的应对策略。 此外,本书还将探讨“效率”在布局中的重要性。每一个落子都应该尽可能地发挥其作用,避免“漏空”或“无用之子”。我们会通过一些实战棋例,展示如何在布局阶段提高效率,例如通过“弃子”来换取更大的战略利益,或者通过“腾挪”来避免被动。 第三章:局部战术的精妙:攻防转换的艺术 围棋的精彩之处,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局部战斗中的变化多端。一方的妙手可能瞬间改变僵持的局面,而一次失误则可能导致满盘皆输。本书将深入剖析围棋中常见的局部战术,帮助读者掌握攻防转换的艺术。 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扑”、“断”、“挤”、“粘”等基本手筋开始,分析它们在不同局面下的妙用。例如,“扑”在看似不利的情况下,可能隐藏着“征子”或“扑吃”的连招,一旦被对手忽略,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我们将进入更复杂的战术领域,如“搜根”、“屠龙”、“弃子战术”等。在讲解“屠龙”时,我们不会仅仅展示如何杀死对方的大龙,更会探讨“屠龙”的时机选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如何通过“弃子”来为屠龙创造机会。 同时,本书还将重点介绍“劫争”这一围棋中最具戏剧性的战术。劫争的运用,往往是棋力高低的直接体现,它要求棋手具备精准的计算力、快速的判断力以及坚定的心理素质。我们将通过分析具体的劫争棋例,揭示如何寻找“劫材”,如何在劫争中保持主动,以及如何应对对手的“缠劫”。 第四章:棋圣的智慧:历史名局赏析 围棋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棋局。这些棋局不仅是棋手技艺的巅峰展现,更是他们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妙手棋林》将精选一些载入史册的经典棋局,例如古代的“神之一手”,日本的“本因坊秀策”的杰作,以及近现代的“吴清源”、“李昌镐”等棋圣的对局。 在赏析这些棋局时,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复盘招法,而是会尝试去理解棋手当时的思考过程,他们是如何面对复杂的局面,如何做出艰难的抉择,以及他们是如何将自己的棋风和理念融入到棋局之中。 例如,在赏析本因坊秀策与徕伦的“耳赤”,我们将分析秀策如何在看似不利的情况下,通过一手“飞”的妙手,化被动为主动,最终取得胜利。这不仅仅是一次胜利,更是对围棋“以静制动”、“后发先至”等思想的深刻诠释。 本书将通过这些历史名局,让读者感受到围棋的厚重历史和博大精深,从中汲取灵感,学习前辈棋手的智慧和精神。 第五章:现代围棋的演进:人工智能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围棋领域的崛起,无疑给围棋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AlphaGo的出现,不仅在人机对弈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围棋的认知。 本书将对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将分析AI的棋路特点,例如其对“弃子”的运用,对“外势”的重视,以及其在复杂局面下的惊人计算力。同时,我们也将讨论AI对人类棋手的启发,例如AI在布局阶段的一些创新思路,以及AI对某些定式和判断的重新定义。 然而,本书更强调的是,AI的出现并非围棋的终结,而是围棋发展的新起点。AI的强大计算力,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棋理,挖掘棋局的潜力。但围棋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计算,更在于人类的情感、创造力和对棋局的理解。 我们将探讨如何与AI共存,如何利用AI来提升自己的棋力,同时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人类棋手在棋局中的“创造力”、“人性化”以及对“棋道”的追求,是AI目前难以企及的。 第六章:从棋盘到人生:围棋思维的应用 围棋的智慧,远不止于棋盘之上。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和人生哲学,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将探讨围棋思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例如: 决策思维: 围棋中的“全局观”、“权衡利弊”、“考虑后果”等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人生决策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战略规划: 围棋中的“布局”、“占领要点”、“发展根据地”等思想,与商业战略、项目管理中的规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风险管理: 围棋中对“弃子”、“避险”、“处理危机”的思考,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规避风险,应对挑战。 学习与成长: 围棋学习过程中的“刻苦训练”、“反思总结”、“不断进步”的精神,是任何领域的成功都不可或缺的。 人际关系: 围棋中的“合作”、“竞争”、“理解对手”等理念,也能够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体和有效。 通过这些跨领域的探讨,本书旨在告诉读者,围棋不仅仅是一项棋类运动,更是一种通往智慧的钥匙,一种提升自我的方法。 结语:棋海扬帆,智慧远航 《妙手棋林:策略与智慧的对决》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围棋、渴望提升棋艺、追求智慧人生的人们的书籍。它不以棋谱的罗列取胜,而是以深刻的洞察、精妙的讲解、丰富的案例,带领读者走进围棋的灵魂深处。 无论是初学者,希望了解围棋的入门之道;还是爱好者,希望在棋艺上更进一步;亦或是对围棋背后的哲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都将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 围棋的世界,广阔无垠。愿您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围棋的魅力,掌握棋局的奥秘,并在棋盘上的每一次对决中,体验到策略与智慧的碰撞,最终在人生的棋盘上,谱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