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通史
評分第二十四章 法國的改革與革命
評分政治正義論:論政治公正性及其對現代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影響(套裝上下冊)¥54.40(8.0摺)英國近代思想傢威廉·古德溫是西方無政府主義的鼻祖,其代錶作《政治正義論》是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元典。該書內容廣泛,受斯威夫特等人的影響,其中對國傢、政府和政黨不良作用的批判,乃其思想體係的核...
評分馮承鈞(1887—1946)湖北夏口(今漢口)人,字子衡。早年留學比利時。後赴法國巴黎大學,主修法律。1911年獲索邦大學法學士學位。續入法蘭西學院師從伯漢學傢伯希和。馮承鈞歸國後,曾任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由於馮通曉法文、英文、比利時文、梵文、濛古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兼及古迴鶻語、吐火羅語和濛語八思巴字,並精通中國史籍,在曆史學、曆史地理學、曆史語言學和考古學等方麵都有較深的造詣,遂在史地研究考證方麵卓然成傢。畢生研究中外交通史和邊疆史,著譯等身,是民國時代重要的中外交通史傢。馮承鈞學術研究的重點之一是中外交通史。為瞭探明中國與南洋的交通,譯齣伯希和的《鄭和下西洋考》,這是研究鄭和的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同時還譯齣伯希和的《交廣印度兩道考》、費琅的《昆侖及南海古代航行考》;並為隨同鄭和齣使的馬歡、費信兩人所寫的《瀛涯勝覽》、《星槎勝覽》二書作瞭校注。後來他寫成瞭《中國南洋交通史》一書。此外還將古代記述海外情況的著作,包括南宋趙汝適的《諸蕃誌》、清人謝清高的《海錄》和黃省曾的《西洋朝貢典錄》等,一一作注,並譯齣法人希勒格的《中國史乘中未詳諸國考證》、沙畹的《摩尼教流行中國考》等,又寫成《景教碑考》、《曆代求法翻經錄》和《西力東漸史》等書。馮承鈞學術研究另一個重點是中國邊疆的曆史地理,譯齣法人色伽蘭的《中國西部考古記》、郭魯柏的《西域考古記舉要》和沙畹的《西突厥史料》等書,其中沙畹所著為研究西突厥史的重要典籍。他還廣為搜集史料編成《鄯善事輯》、《高昌事輯》等,並寫成《遼金北邊部族考》等書。馮還精於元史和濛古史,譯有法人格魯賽的《濛古史略》、布哇的《帖木兒帝國》、牟裏的《東濛古遼代舊城探考記》。特彆是瑞典著名的濛古史學者多桑用法文寫成的名著《濛古史》,因捲帙浩繁,一般譯者視為畏途,馮以二三年時間將它全部譯成漢文,為研究元史及濛古史提供瞭重要資料。此外還采用法人沙海昂的注本,將《馬可.波羅行紀》譯齣,成為此書當時最完備的譯本,流傳甚廣。馮承鈞所譯各書大都冠有譯者序言,對原書疏誤處都加以整理,對書中史料論點有疑點或遺漏的都一一加注或補正。馮治史範圍涉及漢、唐、宋、明,涵蓋哲學、藝術、語言、宗教。譯著各書,除專著外,有關中外交通、中國邊疆史地及其他雜著的單篇又匯成《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共計9編(冊)。晚年所著論文數十篇,由弟子編成《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論著匯輯》。近年商務印書館重印瞭馮先生的譯著《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第一捲(1~5編)、第二捲(6~9編)(商務1962年版,1995年再印),並編印瞭《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第三捲。此三捲書,基本收進瞭馮承鈞篇幅較小的譯著中的主要部分。
評分查看全部
評分查看全部
評分第二十一章 法國舊製度的崩潰
評分第十五章 革命時代的社會和心理基礎
評分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