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Ear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

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Ear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上林,黄育万 编
图书标签:
  • 普外科
  • 手术并发症
  • 早期诊断
  • 并发症处理
  • 外科手术
  • 临床医学
  • 医学教育
  • 外科护理
  • 手术风险
  • 围术期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58677
版次:1
商品编码:1124458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临床外科医师必读丛书
外文名称:Ear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供参考,以示警戒,防患于未然,造福于患者。这是临床外科医师非常需要的一本参考书。特别对初进医院的实习医师和从事外科工作不久的住院医师,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临床医疗手册。

目录

1 总论
1 外科营养(Surgical Nutrition)
1.1 肠外营养机械性并发症
1.2 肠外营养感染性并发症
1.3 肠外营养代谢性并发症
1.4 肠外营养致脏器功能障碍
1.5 肠内营养机械性并发症
1.6 肠内营养感染性并发症
1.7 肠内营养胃肠性并发症
1.8 肠內营养代谢性并发症

2 外科感染和抗生素应用(Surgical Infec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Anitbiotic Therapy)
2.1 概述
2.2 外科抗生素应用的一般原则
2.3 外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应用抗生素防治原则

3 术后监护(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3.1 概述
3.2 体温监测
3.3 中枢神经功能监测
3.4 循环功能监测
3.5 呼吸功能监测
3.6 肾功能监测
3.7 肝功能监测
3.8 胃肠黏膜内pH监测
3.9 凝血功能监测

4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Water,Electrolyte and Acid-Base Balance Monitoring Techniques)
4.1 概述
4.2 水与电解质的平衡
4.3 水与电解质的紊乱
4.4 酸碱平衡

5 围术期糖尿病处理(Management of Peri operative INabetics)
5.1 概述
5.2 病因
5.3 临床表现
5.4 辅助检查
5.5 早期发现线索
5.6 早期诊断
5.7 鉴别诊断
5.8 治疗方案
5.9 最新治疗进展
5.10 早期预防

6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organ Disfunction Syndi-omes,MODS)
6.1 概述
6.2 病因
6.3 发病机制
6.4 病情评估
6.5 早期诊断标准
6.6 早期治疗方案
6.7 最新治疗进展
6.8早期预防方案

7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7.1 概述
……
各论

精彩书摘

  《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选择质地柔软、组织反应小、具有抗血栓性能的导管;避免股静脉穿刺或长期置管;应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
  【案例】
  男性,45岁,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需开放深静脉通路,即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穿刺过程中患者烦躁、自行变动体位并伴有剧烈咳嗽。穿刺时患者主诉右侧胸痛,伴有右肩部放射痛,穿刺结束后半小时患者出现通气困难。查体发现右侧胸廓饱满、右外侧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右侧外周肺纹理消失,可见压缩肺的边缘,肺压缩50%。遂予以急诊放置右侧胸腔闭式引流,置管2d后复片显示肺组织明显复张。
  1.2肠外营养感染性并发症
  1.2.1概述肠外营养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是肠外营养时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全身或局部感染两类。局部感染是发生在导管局部皮肤或周围组织,包括置入部位以外的感染、腔隙感染及隧道感染。全身感染是指导管所致菌血症或败血症。此外,中心静脉径路感染还可迅速引起其他严重后果,如心内膜炎、骨髓炎及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肠外营养患者胃肠道黏膜缺乏营养和食物刺激,腺体分泌减少,容易发生肠源性感染。
  1.2.2原因穿刺置管时没有遵循严格无菌技术、导管护理不当、营养液配制过程或输注过程受污染致细菌快速繁殖、导管放置时间过长及本身的异物反应作用和患者存在感染病灶等,都是产生导管性败血症的条件及因素。
  有关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假说:①穿刺位部皮肤寄生菌在穿刺时或以后沿导管表面侵入血。②长期置管引起导管轴的腔内污染。③远处感染灶引起的血源性装置污染。
  ……

前言/序言


精炼内容 一本详尽的临床指南,聚焦于普外科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强调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的重要性。本书汇集了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进展,为外科医生、住院医师及其他医护人员提供一套系统的诊疗策略。内容涵盖从术后常见问题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并附有详实的临床鉴别诊断步骤、影像学解读要点及循证治疗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为普外科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工具,以应对手术治疗过程中及术后出现的各种复杂状况。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强调只有快速、准确地识别并发症的苗头,才能有效避免其发展为危重状态,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第一部分: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与识别基础 本部分将从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普外科常见手术(如胃肠道手术、肝胆胰手术、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疝修补术等)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内在机制。这包括对正常手术过程的理解,以及不同手术方式可能带来的特定风险。 感染性并发症: 详细阐述切口感染、术腔感染、腹膜炎、脓肿形成等,探讨细菌的来源、繁殖机制、炎症反应通路以及宿主免疫力的影响。 出血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分析术后出血的原因(如血管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吻合口漏等)及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如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等),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等。 器官功能障碍: 探讨术后常见的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肝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分析其发生原因与多因素。 吻合口相关并发症: 重点关注胃肠道、血管等吻合口出现的漏、裂、狭窄等,分析其在解剖结构、血供、张力等方面的致病机理。 其他常见并发症: 如腹胀、麻痹性肠梗阻、体液与电解质紊乱、伤口愈合不良、疼痛管理等。 在机制解析的基础上,本部分还将详细介绍并发症的早期识别要点。 体格检查: 强调精细的生命体征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对腹部体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包块)、伤口情况、引流液性状等的细致观察。 实验室检查: 详细列举与各类型并发症相关的常用实验室指标,如血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炎症标志物(CRP、PCT)、乳酸等,并解读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影像学检查: 重点介绍在并发症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包括: X线平片: 在肠梗阻、气胸、腹腔积气等方面的应用。 超声检查: 在评估腹腔积液、脓肿、胆道扩张、静脉血栓等方面的价值。 CT扫描: 在识别腹腔内感染、出血、肿瘤复发、器官损伤、吻合口漏等方面的核心地位,以及不同增强方式的解读。 MRI: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应用,如软组织辨别、血管成像等。 内镜检查: 在消化道术后并发症中的直接观察与诊断。 第二部分:各系统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策略 本部分将聚焦于具体系统的普外科并发症,提供分步的诊疗流程。 腹腔感染与脓肿: 早期识别腹膜炎、局限性脓肿的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血象升高),以及影像学(CT)的典型征象。处理策略将包括抗生素的选择与疗程、经皮引流(超声或CT引导)、手术探查与清创的可能性。 消化道出血: 区分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评估出血量与速度。诊断手段将包括内镜、CT血管造影(CTA)。处理策略将涉及内镜止血、介入栓塞、输血支持及必要的手术干预。 吻合口漏: 详细分析各部位(如胃肠吻合、肠肠吻合、血管吻合)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早期迹象(引流液异常、腹膜炎、发热、肠鸣音减弱)。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CT、口服或灌肠造影)及内镜。处理原则包括禁食、减压、抗生素、营养支持,以及根据漏的大小、部位和全身情况选择保守治疗、介入治疗或再次手术。 麻痹性肠梗阻: 鉴别机械性肠梗阻与麻痹性肠梗阻,关注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以及影像学(X线、CT)上的特点。处理重点在于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早期活动、必要时药物促动力。 术后出血与血栓栓塞: 出血: 详细阐述术后早期、中期、晚期出血的不同原因,评估出血原因(凝血障碍、动静脉损伤、系膜撕裂等),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如输血、凝血因子补充、介入栓塞、再手术。 DVT与PE: 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如早期活动、弹力袜、抗凝药物),识别DVT的临床表现(肢体肿胀、疼痛、皮温升高),以及PE的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诊断手段将包括下肢血管超声、CT肺动脉造影(CTPA)。处理原则为抗凝治疗,必要时溶栓或介入取栓。 肾功能不全: 分析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常见原因(如低血容量、感染、肾毒性药物、泌尿系梗阻),结合尿量、尿常规、血肌酐、BUN的变化进行诊断。处理重点是病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调整药物剂量。 呼吸系统并发症: 肺炎、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识别,关注体温、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诊断依赖胸部影像学(X线、CT)。处理包括抗生素、氧疗、呼吸支持(无创或有创通气)。 第三部分:并发症的预防与多学科协作 围手术期管理: 强调术前评估、优化患者全身状态,术中精细操作,术后早期康复(ERAS)理念的实践,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优化引流管管理。 营养支持: 术后早期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促进组织修复,提高免疫力。 疼痛管理: 有效的疼痛控制有助于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 多学科协作(MDT): 强调普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科、影像科、感染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对于复杂和危重并发症的诊治至关重要。 患者教育与随访: 告知患者可能的并发症及其早期迹象,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意识,并建立完善的随访机制,及时发现晚期并发症。 本书结构清晰,图文并茂,引用大量真实病例,并提供决策树或流程图,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诊断与处理的要点。每章结尾均附有最新文献回顾和未来展望,力求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本书旨在成为普外科临床医生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帮助他们在面对术后并发症时,能够沉着应对,作出最恰当的判断和治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称,“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听起来就充满了一种“精准打击”的意味。我是一名资深的普外科护士,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很多时候,患者术后的转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护理人员是否能够细致地观察、准确地判断,并且及时地与医生沟通。我常常觉得,作为护理团队的一员,我们在“早期的预警”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如果能够详细阐述各种术后并发症在早期阶段的表现,不仅仅是生命体征的变化,还包括一些更细微的体征,比如皮肤的颜色、温度,伤口的渗液情况,患者的疼痛感受,甚至是情绪的波动,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需要高度关注的细节。我非常渴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护理评估方法,帮助我们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流程,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能及时发现异常。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比如如何清晰、准确地描述病情,以便医生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是一本“护理人员的行动指南”,能够让我在岗位上更加得心应手,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护理。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有吸引力,我是一名在读的普外科研究生,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手术,而手术的并发症更是让我感到棘手和紧张。虽然这本书的名字是“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但其实它更像是一本“手术教科书的进阶指南”,或者说是“医生必备的定心丸”。我一直觉得,外科手术中最具挑战性的地方,不在于切开身体的那一刻,而在于术后那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有时候,仅仅是细微的迹象,如果没能及时捕捉到,就可能演变成危及生命的局面。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操作性强的指导,比如那些“教科书上不会详细描述”的早期症状,以及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该如何一步步地进行评估和干预。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更好地建立对术后患者的敏感度,不仅仅是看生命体征,更能通过一些更细致的观察,比如腹部触诊的细微变化,或者患者的主观感受,来预测潜在的风险。这本书的副标题“Ear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也正是我最看重的部分,我渴望能够成为一个能够“防患于未然”的外科医生,而不是在危机爆发后才手忙脚乱。我相信,这本书会给我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在面对复杂病例时,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

评分

当我看到“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这本书名的时候,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个夜晚,在值班时,面对那些术后情况不稳定的病人,那种焦灼和无助。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手术安全网的构建指南”。我不是一名外科医生,但我是一名对医学充满好奇心的健康爱好者,并且身边有很多从事医疗工作的朋友,我经常听到他们谈论手术后的挑战。我理解,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对人体的创伤,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就像是这场“战斗”的后续风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一些复杂的医学概念,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概了解,为什么某些手术后容易出现某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在早期会有哪些征兆。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真实的手术案例,分析其中的得失,或者分享一些医学界在并发症防治方面的新进展,那我一定会非常着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医学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那些在手术前线工作的医护人员,知道他们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在努力避免的风险。

评分

“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这本书的名字,仿佛点亮了我心中一直以来关于“不确定性”的迷茫。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医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也进行了一些临床实习,但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我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理论上,我们知道哪些并发症可能发生,知道一些处理原则,但当真正面对一个术后情况复杂、病情瞬息万变的患者时,我感到非常缺乏经验。这本书如果能像一本“经验传承的宝典”,将那些资深外科医生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秘诀”分享出来,那将对我意义非凡。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那些“教科书上不易察觉”的早期症状,以及那些“经验型”的判断方法。例如,在腹腔镜手术后,如何通过细微的腹胀程度、肠鸣音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肠梗阻或者吻合口漏;在甲状腺手术后,如何通过评估呼吸道是否通畅来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诊断和处理步骤,甚至是“If-then”逻辑的清晰指引,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思路框架,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痛苦。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手术风险控制手册”!我是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普外科医生,虽然经验相对丰富,但面对一些罕见的或者不典型的并发症时,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当我们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不如大城市,很多时候只能依靠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和判断。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获得了一把“金钥匙”,能够开启我对术后并发症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并发症的发生并非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早期就发现那些“蛛丝马迹”。这本书如果能深入讲解一些常见的并发症,比如腹腔感染、切口裂开、吻合口漏等等,并详细阐述它们的发生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早期识别,那将对我工作的帮助是巨大的。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临床决策树”或者“鉴别诊断清单”,帮助我们快速地排除一些可能性,找到最适合的处理方案。在基层,我们往往需要独立处理很多问题,这本书提供的实操性建议,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的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