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套装上下册)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太山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9011
版次:1
商品编码:11256088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23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作者长期研究西域史和古代中外关系史,对塞种、贵霜、嚈哒以及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有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作者就各篇西域传所见西域文化、宗教、习俗、制度,以及人种、语言、文字作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结集而成《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再依据研究的结论,撰写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套装上下册)》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有关西域的记载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注解。

用户评价

评分

打折时候买的,东西还是蛮好的,价格也还算公道。打折算下来最给力的是物流。自提很方便,速度也非常快。东西质量也不错,京东的包装要是再好一些就更好了。

评分

西域传以“国”为记述单位,内容除了与中原王朝、塞北游牧部族之关系外,主要包括:王治名称,去中原王朝都城之距离,户、口和胜兵数,职官名称和人数,去中原王朝驻西域长官府治之距离,去周围诸国王治距离,民俗、风土、物类等。 其中,里数记录突出诸国王治去中原王朝首都和去中原王朝驻西域长官府治的里数,意在透过这些记录表明诸国和中原王朝之间的联系,和诸国对中原王朝的向往。既然记载里数的主要目的不是标志诸国的地理位置,某些传文中出现伪造的去中原王朝首都的里数,而有关地望的其它资料在“西域传”中为数很少也就不难理解了。 “西域传”中,有关诸国文化、宗教、习俗、制度,以及人种、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记录都极其零碎,有很大的随意性,猎奇之外,较多的是与华夏的异同以及所受华夏之影响。正因为如此,在这些方面,不能因“西域传”保持沉默就轻易否定其客观存在的可能性。重视“致殊俗”的“西域传”对于习俗等的记述反而疏略如此,祇能说明“致殊俗”的兴趣不在殊俗本身,而在其像征意义。 魏晋以降,中原王朝因无力统治西域,故特别重视朝贡,而“西域传”亦多载西域诸国方物。这似乎不能视作“西域传”重视商业或贸易的证据。一些“国”被“西域传”记录,仅仅因为曾经有过贡献方物或可以被认为贡献方物的行为。 尽管事实上两汉对葱岭以东诸国的经济情况不可能没有较深入的了解,《汉书·西域传》和《后汉书·西域传》对诸国经济却祇留下了一些笼统的记载。不仅一些绿洲小国的经济情况未有只字涉及,连龟兹这个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绿洲国,其经济形态也没有直接的记载,以致祇能根据后世的记载推知该国兼营农牧。与两汉关系颇为密切的车师诸国的农牧业情况同样不见比较翔实的记载。这也可以看出“西域传”编者们贵远贱近,对于葱岭以东诸国,笔墨是十分吝啬的。 至于手工业,“西域传”的编者们仅对铸冶业有所注意,重点在武器制造和铸币,其原因不难想见;而对另一重要部门——纺织的关心很是不够。《魏书·西域传》间接提及贵霜人的玻璃制造技术,也无非是出自对外国“奇货”的兴趣。 与手工业相同,各传编者对于商业的关心也非常有限。着墨较多的同样是葱岭以西诸国,着眼点在于朝贡。对于塔里木盆地诸国的商业情况的记载更是凤毛麟角,这可能反映了这些绿洲以自给自足、物物交换的自然经济为主,以及这些绿洲本身资源贫乏的客观事实。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绿洲祇能作为东西贸易的中转站,进行一种所谓的过境贸易。但是,从北魏时期龟兹等国的情况不难推知,这类过境贸易的规模也不可小觑。因此,葱岭以东诸国贸易活动记录的贫乏,还应该从“西域传”编者的观念方面找原因。《汉书·西域传》所见音译的国名、族名中,有一些(“婼羌”、“去胡来”、“鄯善”、“宁弥”)被采用的汉字赋予了另一种意义。这种做法正可藉来譬喻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编者的认知和阐述活动。

评分

飞利浦(PHILIPS)电热水壶 304不锈钢 保温功能烧水壶 HD9316/03 1.7L电水

评分

3主要成就

评分

选取汉书等关于西域的章节 进行逐段注解

评分

人物简介

评分

余太山,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此后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至今,1991年起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1993年起任研究员。

评分

包装太差劲!

评分

西域传以“国”为记述单位,内容除了与中原王朝、塞北游牧部族之关系外,主要包括:王治名称,去中原王朝都城之距离,户、口和胜兵数,职官名称和人数,去中原王朝驻西域长官府治之距离,去周围诸国王治距离,民俗、风土、物类等。 其中,里数记录突出诸国王治去中原王朝首都和去中原王朝驻西域长官府治的里数,意在透过这些记录表明诸国和中原王朝之间的联系,和诸国对中原王朝的向往。既然记载里数的主要目的不是标志诸国的地理位置,某些传文中出现伪造的去中原王朝首都的里数,而有关地望的其它资料在“西域传”中为数很少也就不难理解了。 “西域传”中,有关诸国文化、宗教、习俗、制度,以及人种、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记录都极其零碎,有很大的随意性,猎奇之外,较多的是与华夏的异同以及所受华夏之影响。正因为如此,在这些方面,不能因“西域传”保持沉默就轻易否定其客观存在的可能性。重视“致殊俗”的“西域传”对于习俗等的记述反而疏略如此,祇能说明“致殊俗”的兴趣不在殊俗本身,而在其像征意义。 魏晋以降,中原王朝因无力统治西域,故特别重视朝贡,而“西域传”亦多载西域诸国方物。这似乎不能视作“西域传”重视商业或贸易的证据。一些“国”被“西域传”记录,仅仅因为曾经有过贡献方物或可以被认为贡献方物的行为。 尽管事实上两汉对葱岭以东诸国的经济情况不可能没有较深入的了解,《汉书·西域传》和《后汉书·西域传》对诸国经济却祇留下了一些笼统的记载。不仅一些绿洲小国的经济情况未有只字涉及,连龟兹这个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绿洲国,其经济形态也没有直接的记载,以致祇能根据后世的记载推知该国兼营农牧。与两汉关系颇为密切的车师诸国的农牧业情况同样不见比较翔实的记载。这也可以看出“西域传”编者们贵远贱近,对于葱岭以东诸国,笔墨是十分吝啬的。 至于手工业,“西域传”的编者们仅对铸冶业有所注意,重点在武器制造和铸币,其原因不难想见;而对另一重要部门——纺织的关心很是不够。《魏书·西域传》间接提及贵霜人的玻璃制造技术,也无非是出自对外国“奇货”的兴趣。 与手工业相同,各传编者对于商业的关心也非常有限。着墨较多的同样是葱岭以西诸国,着眼点在于朝贡。对于塔里木盆地诸国的商业情况的记载更是凤毛麟角,这可能反映了这些绿洲以自给自足、物物交换的自然经济为主,以及这些绿洲本身资源贫乏的客观事实。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绿洲祇能作为东西贸易的中转站,进行一种所谓的过境贸易。但是,从北魏时期龟兹等国的情况不难推知,这类过境贸易的规模也不可小觑。因此,葱岭以东诸国贸易活动记录的贫乏,还应该从“西域传”编者的观念方面找原因。《汉书·西域传》所见音译的国名、族名中,有一些(“婼羌”、“去胡来”、“鄯善”、“宁弥”)被采用的汉字赋予了另一种意义。这种做法正可藉来譬喻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编者的认知和阐述活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