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遊戲與警察》集輯錄的23篇文章原發錶於讓·波德裏亞編輯的《烏托邦》雜誌(1967-1978),主題涉及社會實踐及那個時代的理論爭鳴。這些文章的“思想、論點和觀點的齣現”麵貌,促使我們以原有狀況進行齣版,並按照時序進行編排,以便讓人們看到其思想的誕生,其思想能夠獨立於任何學派或團體歸屬而自行確立,因此就能從中看到我們當代一種自由思想的問世。
作者簡介
讓·波德裏亞(JeanBaudrillard,1929—2007),法國哲學傢、社會學傢、後現代理論傢。先後任教於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寫瞭一係列分析當代社會文化現象、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的著作,産生瞭廣泛的世界性影響。其代錶作主要有《消費社會》、《物體係》、《生産之鏡》、《象徵交換與死亡》、《冷記憶》、《美國》、《完美的罪行》等。《論誘惑》是其中晚期的思想代錶作。張新木,江蘇高淳人。南京大學法語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一等秘書。1985年起從事符號學研究,發錶相關論文30餘篇,翻譯齣版法國文學與社科名著《巴黎聖母院》、《遊蕩的影子》、《冷記憶》1-5等30餘部,編寫齣版法語教材及參與編寫中外母語研究專著10餘部,主持和參與國傢、教育部及江蘇省社科項目5項,主持建設國傢精品課程“法語閱讀”。2006年獲法國政府棕櫚教育勛章(騎士),2008年獲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奬翻譯奬。
目錄
編者按
《烏托邦》第1期,1967年5月
《短暫性……》
《烏托邦》第2、3期,1969年5月
《遊戲與警察》
《烏托邦》第4期,1971年10月
《烏托邦被打發瞭……》
《罷工故事》
《媒介安魂麯》
《DNA或代碼的形而上學》
《烏托邦》第5期,1972年5月
《生産之鏡》
《烏托邦》第6期,1973年2月
《馬剋思主義與政治經濟學體係》
《烏托邦》第7期,1973年8月,揭露無遺的階級鬥爭
《罷工故事》
《烏托邦》第8期,1974年2月,環狀釘子
《經濟的誇大化》
《巴黎國民銀行的宣傳戰》
《因剩餘價值而生病的動物》
《烏托邦》第9期,1969年4/5月,“徹底的瘋狂”(Radical follies?)
《逼真的詐死》
《烏托邦》第10期,1974年6/7月,“階級的義務”
《在預言失靈之上……》
《烏托邦》第13期,1976年3/4月
《挾持人質》
《野民們去死吧》
《立體的黃色淫穢》
《烏托邦》第14期,1976年5/6月,玫瑰人生
《螺鏇形屍體》
《勞動故事》
《價值的最後探戈》
《烏托邦》,1977年4月
《著迷的鬥爭或最後的笛聲》
《烏托邦》第17期,1977年12月/1978年1月
《結婚前夜的閹割》
《我們的殘酷戲劇》
精彩書摘
這種鎮壓,在經曆層麵上被定義為氛 圍或是默契的鎮壓,在理論上將從反麵 進行定義,被定義為分工和分離的總體係 統性。社會暴力如今較少地錶現在對衝動 的直接壓抑,對個體的生理限製,或對某 一階級或階層的公開壓迫,而更多顯示為 社會關係的網格化,顯示為更復雜更係統 的隔離,如地理、職業和文化的隔離,錶 現為不可逆轉的技術與社會的勞動分工, 錶現為需求的無限擴大。
分離的原則,即打破欲望的統一性和 建立多部門人類活動的原則,與某種孤獨 的自治和自由相連的原則,它是抵消能量 的最有效的原則。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 馬剋思曾經描繪過這種分解的曆史成因: 兩者之間都存在著一種消極的相互規定。
在私人領域的幻想式自由中,所有經濟與 政治的矛盾前來限製日常性,損害日常性 的實際意義。隻需想想娛樂的“保留”領 域便知。人們可以從中清楚地看齣鎮壓的 本質是什麼:將自由的嚮往編目到奴役的 圖式中。由於在工作和娛樂兩方麵都得到 加強,所以日常性將以同樣的方式從兩方 麵得到構建。那些蝸居於廉租房內或簇擁 在工作流水綫上的人們,他們也隻能做做 夢而已,夢想著符號化的自由,遊客爆滿 的海灘和一望無際的車流。天堂與地獄之 間的鴻溝,使得人們隻能依照其地獄的模 樣來夢想天堂。
鎮壓的係統性根植於勞動分工。然而 在生産層麵上所施行的暴力,勞動細化而 導緻的勞動力短缺,這些都很少被當做自 由來體驗:鎮壓並沒有在其中被消費(從 該詞的所有含義上來說:鎮壓在此並沒有 達到完美,也沒能品嘗自身的形象)。如 今對我們而言,更富意味的就是在需求分 割中所實施的鎮壓。因為這種鎮壓玩弄快 樂原則的幻覺本身。所有消費社會的預言 傢都吹噓自己能夠解放需求,能夠促進一 種增速的享樂。現代人身上將會齣現一種 需求的潛在性,隻等著能夠滿足人們需求 的産品。喚醒這些需求,便是解放人類, 便是幫助他們掙脫幾韆年來的壓抑。“將 自己從超我中解放齣來吧,盡情享受生活 吧,不一而足。”當然,這些新時代的巫 師根據幸福的爆炸式目的性,小心翼翼地 解放人類。其目的就是讓那些過去被心理 機關(禁忌、超我、負罪感)所阻止的衝 動結晶到物體上,結晶到這些具體機關 上,而欲望的爆炸 力將在其中自行消解,社會秩序的禮儀性 鎮壓功能在其中得以物化。非理性越是趨 於“自由”,那麼基礎的需求倍增將越發 與高端的控製並駕齊驅,而且其控製也越 發嚴格。
這裏我們所感興趣的是下述兩個緊密 相連的方麵:欲望的壓抑要通過需求的解 放(用馬爾庫塞的話來說,就是“鎮壓 性‘去升華’” 來實行——這種解放伴隨著一種需求的區 分和強製的分流,伴隨著一種對産品種類 的布控和計算性分散。實際上,這些都是 由産品誘發的需求——或者更恰當地說: 産品具有一種更強的協調性(需求絕對是 偶然的),正是需求在嚮産品迴流,通過 自行分解和中斷,進而自行介入到物品種 類中(正如活躍的實踐必然介入到社會分 工中一樣——它隻有通過修補工作那非攻 擊性的倒退纔能擺脫物品)。在某種程度 上,個體需求的體係是通過物體與産品 (文化産品亦然)來編目、分類和劃分的。
所以該體係(這也是社會經濟層麵上該體 係的真正目的)可以任人定嚮。
這一點可以澄清馬爾庫塞“壓迫性需 求”的觀念,並且引入一種批評。他看得 非常清楚,現代社會那最為微妙的異化就 和這個超經濟暴力的內化層麵連接在一 起,而壓迫性需求所描述的就是這個超經 濟暴力,於是馬爾庫塞呼喚針對這些需求 的“決定性否定”,喚醒一些新型的需求, 在和諧的目標中意識到並協調好的需求, 它不充當現實鎮壓原則的幫凶,也不充當 非理性快樂原則的同謀,與此相反,這些 新型需求開啓瞭一種閤理的集體快樂原 則。可這隻是一種幻想:一方麵,假使需 求是由曆史決定的(當然是馬爾庫塞自己 認可的東西),人們卻無法看到這些擺脫 瞭異化的需求從何而來。更有甚之:這場 “需求的革命”說到底不過是人類道德教 化和意識革命等古老理想主義計劃的現代 翻版。應該明白:各種需求,或是任何關 於需求的理論,都永遠不可能給我們奉上 擺脫異化的前景,也不能貢獻另一種革命 的選擇(altemative),因為作為原樣的需 求,它會立刻變成鎮壓的産物,因為它會 立刻變成原樣的碎片,分割成塊和變成網 格。假如人們從當前鎮壓性需求的反麵 (“決定性否定”)來看待其特殊性,卻難 保不會事先(消極地)落入一種問題學, 即鎮壓的問題學,很有可能陷入一種毫無 齣路的否定性中,而否定性將立刻重新成 為文化機製的一部分。因此:反戲劇是不 可能的,即使有葛羅托斯基式壯舉或轟 轟烈烈的“生活劇團”也是枉然。重新 值得質疑的應當是戲劇這個機構本身,它 從根本上進入瞭舞颱,把它作為活動的實 施場所,而這種分離的活動與權力的分離 機構在任何等級社會中都是對等物。
……
前言/序言
遊戲與警察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遊戲與警察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這種鎮壓,在經曆層麵上被定義為氛 圍或是默契的鎮壓,在理論上將從反麵 進行定義,被定義為分工和分離的總體係 統性。社會暴力如今較少地錶現在對衝動 的直接壓抑,對個體的生理限製,或對某 一階級或階層的公開壓迫,而更多顯示為 社會關係的網格化,顯示為更復雜更係統 的隔離,如地理、職業和文化的隔離,錶 現為不可逆轉的技術與社會的勞動分工, 錶現為需求的無限擴大。
評分
☆☆☆☆☆
看書有點纍,不看書我心慌~嚮老公學習!
評分
☆☆☆☆☆
這裏我們所感興趣的是下述兩個緊密 相連的方麵:欲望的壓抑要通過需求的解 放(用馬爾庫塞的話來說,就是“鎮壓 性‘去升華’” 來實行——這種解放伴隨著一種需求的區 分
評分
☆☆☆☆☆
書的裝幀不錯,就是內容看起來有些費勁
評分
☆☆☆☆☆
好東西 值得信賴 贊
評分
☆☆☆☆☆
十分有學術價值的參考用書!!!
評分
☆☆☆☆☆
吳藕汀《孤燈夜話》裏有戚繼光一則,曰戚繼光,通過買美姬送張居正的手段從而飛黃騰達,生活奢華,人品低下,西湖邊不應該建他的塔。餘覺甚為迂腐可笑,戚乃王陽明心學傳人,知行閤一,若他不知道審時度勢,豈有後來的一番作為。
評分
☆☆☆☆☆
不錯的書
評分
☆☆☆☆☆
遊戲與警察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