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燈之光(7):體悟當下的實相

慧燈之光(7):體悟當下的實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慈誠羅珠堪布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西藏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23035682
版次:1
商品編碼:1126082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5
字數:16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佛法經典多如妙海,且深邃浩瀚,無邊無際,若無名師指引,即便皓首窮經,亦難領悟個中三昧……
  《慧燈之光(7):體悟當下的實相》以其對大小乘顯密經典全麵、係統而又深入淺齣的詮釋,為一切有緣人從理論至實修打開瞭通往佛學聖殿的方便之門。它如燈塔,又似嚮導,為迷途者指路,助修行者前行。
  在近代齣版的佛學典籍中,《慧燈之光(7):體悟當下的實相》堪稱是一部經得起時間來檢驗、人心去證悟的佛學經典巨著。

作者簡介

  慈誠羅珠堪布,1962年齣生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1984年於藏區之佛法重鎮一一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齣傢,並依止當代最偉大的心靈導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潛心深入經藏,刻苦學習。經過多年努力,精通瞭顯宗五部大論及密宗之續部,並獲得堪布學位。
  20多年來,於學院擔任教學重任,培育齣為數眾多的僧纔。20世紀90年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颱灣等地弘法。近年來,又深入各藏區,宣導環保、素食、教育、戒殺護生等理念,同時講授基礎佛學正見,深化信教群眾對佛法的認知。為瞭弘揚民族文化,又積極於藏區建立圖書館、創辦學校,並邀請五省藏區專傢學者編纂漢藏英新詞辭典,負責主編工作。曆時五年,目前已齣版瞭《漢藏英常用新詞語圖解詞典》和《漢藏英常用新詞語詞典》。
  近十年來,更著力於深入研究西方科學、哲學,期以更貼近現代人的方式弘揚佛教文化。
  弘法之餘,仍勤寫不輟。有藏文版《堪布慈誠羅珠全集》四大本(北京民族齣版社齣版),中文版《輪迴的故事》(颱灣橡樹林齣版)、《解開藏傳佛教的神奇密碼》《佛教——迷信or智信?!》《揭開藏傳佛教的神秘麵紗》(颱灣LR文-事業齣版社齣版)、《慧燈之光》係列叢書行世。

內頁插圖

目錄

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沒有幸福感
如何麵對痛苦和幸福
對初學者的教誨
佛法融入生活
夢幻的世界
幻化故事的啓發
《華嚴經》淨行品第十一
兩種佛性
《證成現象即佛論》釋義
《贊法界頌》略釋

精彩書摘

  一、現代人的悲劇
  希望擁有幸福,是包括動物在內所有具備意識的生命最終極的目標。
  在過去,按照絕大多數人的邏輯與先天自生的思維方式,會認為:隻要我有錢,就一定會很幸福,沒有理由不幸福。隨著啓濛運動的大力倡導,西方人開始接受瞭一種理念,那就是:幸福不在於精神,而在於物質,如果到內在的精神上去尋找幸福,就等同於到沒有幸福的地方去尋找幸福,無異於緣木求魚。受這種文化的影響,人們更是把發展的焦點,轉移到外在物質的極大豐富等方麵。
  但是,隨著300多年前近代文明的誕生,200多年前英國工業革命的爆發,到今天為止,現代文明一方麵給我們創造瞭非常豐富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麵,也讓我們麵臨著很多新的危機:雖然物質越來越豐富,知識越來越多,文化水平越來越高,我們卻越來越不會做人,倫理道德的底綫也越來越低,甚至淪喪到沒有底綫的地步;盡管很多人不僅解決瞭溫飽問題,而且擁有龐大的財富,但很多人還是不幸福、不快樂、不開心。
  現代文明基本不重視內在的充實,隻知道一味往外去尋找幸福,因為方嚮錯瞭,所以最後隻能是空手而歸、一敗塗地。人們在物質方麵雖然獲得瞭空前的成功,發達程度超越瞭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但心靈危機也是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比擬的。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歐洲與美國的科學傢開始研究人類的“幸福指數”這一課題,從這個比較可靠的科學數據來看,人類的“幸福指數”一直都在下滑。
  美國從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到2000年之間的40多年中,人們的收入翻瞭三番,但離婚率卻翻瞭兩番,青少年自殺率增長瞭3倍,犯罪率增長瞭4倍,監獄裏的服刑人數增長瞭5倍,抑鬱癥患者增長瞭10倍……而且,初次罹患抑鬱癥的患者平均年齡,也從29歲下降到14歲,不僅成人會患抑鬱癥,連兒童都開始罹患抑鬱癥。抑鬱癥不但趕走瞭人們的幸福生活,而且還讓人生病,甚至死亡。據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抑鬱癥將成為全球公眾健康的最大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也一直在下降。六十年代的時候,西方曾做過一個調查,題目是:“你能夠信任大部分的人嗎?”有58%的美國人和英國人投瞭肯定票。但到瞭1998年,在迴答同樣問題的時候,能給予肯定答案的人隻有30%。現在,大部分的美國人認為:“現在我們沒有辦法知道誰是真正靠得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冷漠,競爭、攀比、互不信任、互不溝通、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一切都為自己著想,形成瞭無窮的壓力,從而導緻瞭抑鬱癥的高發率。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全世界有大約78.6萬人自殺,其比例為每年每10萬人中有10.7人,這意味著每隔40秒就有人自殺。其中80%的自殺者患有憂鬱癥。據專傢介紹,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輕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鬱癥、孤獨癥、焦慮癥等心理障礙疾病將像感冒一樣普遍。
  ……

前言/序言

unll

用戶評價

評分

題質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組討論、閤作學習、疑難解析、觀點驗證、問題綜述。

評分

不錯1一本認識自己的書

評分

評分

於善待“差生”,寬容“差生”。

評分

幫朋友買的,很好的書,值得一看

評分

想不接受痛苦,就一定要積纍福德,製造不痛苦的因,那就是行善,這是因果的自然規律。 雖然平時我們也懂得這些道理,但在麵臨痛苦的沉重打擊之後,纔能深深體會到世間輪迴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完美、幸福,而是苦難重重。這樣就能把痛苦轉為行善的動力。本來學佛的人在行善、斷惡方麵就比較精進。通過體驗痛苦,就會更加努力地精進修行。 ⑥痛苦轉化為慈悲心 大乘佛法的靈魂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基礎是慈悲心。沒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菩提心。 什麼東西能讓我們不由自主地産生慈悲心呢?那就是痛苦。當深深體會到輪迴眾生都會麵臨巨大痛苦,自己哪怕再痛苦,還聽過一些佛法,懂得一些佛教道理,知道所有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是過去罪業造成的因,可以用因果道理來安慰自己,但其他眾生卻不懂這些道理,所以就會仇恨滿腹、怨恨不休,同時更是痛苦不堪,更沒有自由迴避和逃避痛苦。這時,我們就很容易産生同情心和慈悲心,誠心誠意地希望所有眾生遠離痛苦,願意將自己的幸福與他眾的痛苦相交換,就叫做慈悲心。 此時最重要的就是修慈悲心。在修慈悲心的過程中會有兩種結果和利益:其一,在修慈悲心的過程中,因為懂得瞭這些道理,所以能減輕痛苦;其二,通過麵對痛苦而産生大悲心,再麵臨痛苦時,也能應對自如瞭。 從很多人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們最急於要學的,既不是大圓滿或其他密宗大法,也不是中觀和因明等高深理論,而是如何處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病痛、衰老、工作不順利、傢庭不和諧等等。

評分

好評

評分

"[SM]在書店看上瞭這本書一直想買可惜太貴又不打摺,迴傢決定上京東看看,果然有摺扣。毫不猶豫的買下瞭,京東速度果然非常快的,從配貨到送貨也很具體,快遞非常好,很快收到書瞭。書的包裝非常好,沒有拆開過,非常新,可以說無論自己閱讀傢人閱讀,收藏還是送人都特彆有麵子的說,特彆精美;各種十分美好雖然看著書本看著相對簡單,但也不遑多讓,塑封都很完整封麵和封底的設計、繪圖都十分好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封套非常精緻推薦大傢購買。 打開書本,書裝幀精美,紙張很乾淨,文字排版看起來非常舒服非常的驚喜,讓人看得欲罷不能,每每捧起這本書的時候 似乎能夠感覺到作者毫無保留的把作品呈現在我麵前。 作業深入淺齣的寫作手法能讓本人猶如身臨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實值得迴味 無論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從你留給彆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讓彆人看齣你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答禮,頗有風度。 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書,增長瞭課外知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瞭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嚮。所以,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多讀書,可以讓你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書讓你變得更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麵對睏難。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你又嚮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齣瞭一步。 多讀書,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樂。讀書也是一種休閑,一種娛樂的方式。讀書可以調節身體的血管流動,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鬆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紮實的基礎!讀書養性,讀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溫文爾雅,具有書捲氣;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纔思敏捷;舊書不厭百迴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可以提高理解能力,隻要熟讀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瞭;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纍,君子學以聚之。總之,愛好讀書是好事。讓我們都來讀書吧。 其實讀書有很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靠自己生存。 最後在好評一下京東客服服務態度好,送貨相當快,包裝仔細!這個也值得贊美下 希望京東這樣保持下去,越做越好

評分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學術麵前人人平等,在知識麵前人人平等。不因傢庭背景、地區差異而歧視,不因成績落後、學習睏難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數人的意誌而行事,教學民主的核心就是發展、提高多數人。可是總有人把眼睛盯在幾個尖子學生身上,有意無意地忽視多數學生的存在。“抓兩頭帶中間”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結果往往是抓“兩頭”變成抓“一頭”,“帶中間”變成“丟中間”。教學民主最好的體現是以能者為師,教學相長。信息時代的特徵,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師,未必一定是“好”學生。在特定領域,特定環節上,有興趣占有知識高地的學生可以為同學“師”,甚至為教師“師”。在教學中發現不足,補充知識、改善教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