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类学译丛·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

媒体人类学译丛·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周永明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6218
版次:1
商品编码:11297921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出现对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影响巨大,但如此运用新技术在中国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媒体人类学译丛·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系统描述和分析了中国人在十九世纪使用电报参与政治的方式,是独具开创性的研究。
  作者借鉴汲取了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和传媒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将媒体置入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或将改变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互联网研究的方向。与既有研究相比,就研究视角、材料掌握、理解深度、研究方法和所得结论而言,以往著作都无出其右。《媒体人类学译丛·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文笔简练清晰,适合专业人士和公共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周永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人类学系教授。曾任美国华盛顿著名智库威尔逊中心、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历史和政治人类学。主要兴趣集中在民族国家建构、全球化、海外民族志以及探讨道路与社会关系的“路学”研究。除本书外,作者还著有《二十世纪中国的禁毒运动:民族主义,历史与国家建设》,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内页插图

目录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电报、文化和政策制定
第二章 电报、报纸和公众舆论
第三章 电报、政治参与和国家控制
第四章 公电和民族主义动员
第五章 电报力量:文本和历史语境
结论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1874年,日本打着为台湾原住民杀死的琉球渔民和商人复仇的旗号出兵台湾。时为福州船政大臣的沈葆桢被委派为钦差大臣,阻止日本入侵。为加速台湾海峡两岸以及福建与北京之间的通讯,沈葆桢与地方官员一同上奏清廷,主张在福建和台湾设立电报线,并通过穿越海峡的海线连接两地。这个奏议得到了北京的批准。此为清朝决策者第一次主动和严肃地考虑电报线的架设,他们选定大北公司承担架设工程。
  然而当局与大北公司的关系很快就变得极不愉快。为了台湾线的架设,沈葆桢请他在福州船政局的副手法国人日意格(Prosper Giquel)与大北公司协商修建两条线。一条从台湾府所在地(时为台南)北穿海峡,抵福州再延展至马尾。另一条水线连接台湾与澎湖列岛。在起草的合同里总费用预算为242500两。然而,当合同送达大北公司总部哥本哈根后,却遭到了董事会的反对,他们要求重新谈判,理由是价格太低,甚或不够支付原材料和劳力的成本。沈葆桢对大北公司的用心有所警惕,新一轮提高价格的谈判因此陷入困境。
  在福州,美国领事戴兰挪(M.M.deLano)早在1874年5月初就要求福建通商局准许大北公司在福州和马尾之间架设一条电报线。由于不清楚沈葆桢和地方官员之前向朝廷的奏议,6月,当获悉他们的请求得到批准,福州和上海两地的外国人均感诧异。大喜过望之下,大北公司的反应异常迅速,只花了12天时间和4000银洋就完成了福州至马尾十英里长的线路,并且没有遇到任何当地民众的反对。受此鼓舞,并意在扩大其电报架设特许权,大北公司委托这位美国领事向中国人说情,求取距离长得多的福州一厦门线的架设许可。
  大北公司向福建通商局提出三个备选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允许大北公司架设福州一厦门线,作为回报,大北公司准许福建的官员免费向厦门、上海、香港拍发官方电报。第二个方案是同时架设两条平行线,一条属于大北公司,另一条属于福建当局。但大北公司主管后一条线的经营,直至中国人做好接管的准备。第三个方案是政府支付材料和工费,由大北公司依合同架设并经营电报线。在这三个方案中,第二个对当地官员最具吸引力,因为可以让他们分文不花就获得一条电报线。但是,当地官员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违反了总理衙门不许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架设和经营电报线的长期政策,这个疏忽后来给朝廷招来了种种麻烦。
  ……

用户评价

评分

原书包括电报和互联网两个部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译本中只保留了电报部分的内容,但是在导言的章节概要中保留了互联网部分几章的简介。本书作者希望该书的全篇能在不久的将来以合适的方式出版。

评分

  尽管在今天所有的研究都标榜自己是科学,或者至少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是一种科学,但在看似科学的数理统计模型之下,真正的科学性却丧失殆尽,徒留的不过是一种操作化的技术将自己重新伪装冠名为科学罢了。但是在涂尔干的此书中,使人能够真正感受到前辈大师所言的希望能将社会学科学化此中的科学其意为何。

评分

希望你能越做越好,成长有你有我大家一起来,很好的宝贝。

评分

系统描述和分析了中国人在十九世纪使用电报参与政治的方式,是独具开创性的研究。

评分

  作者借鉴汲取了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和传媒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将媒体置入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或将改变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互联网研究的方向。与既有研究相比,就研究视角、材料掌握、理解深度、研究方法和所得结论而言,以往著作都无出其右。《媒体人类学译丛·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文笔简练清晰,适合专业人士和公共读者阅读。作为20世纪头20年里颇有影响的生命哲学思潮的一位主要代《沙发图书馆·星经典·牛津六讲:人类学与古典学》由牛津的安德鲁学院的6次课程讲座编辑而成,主讲者包括A.j.伊文思、安德鲁·朗、弗雷泽等著名学者。该讲座后来就以安德鲁·朗的名字来命名。《沙发图书馆·星经典·牛津六讲:人类学与《沙发图书馆·星经典·牛津六讲:人类学与古典学》由牛津的安德鲁学院的6次课程讲座编辑而成,主讲者包括A.j.伊文思、安德鲁·朗、弗雷泽等著名学者。该讲座后来就以安德鲁·朗的名字来命名。《沙发图书馆·星经典·牛津六讲:人类学与古典学》主要讨论了人类学和古典学科之间的关系,如历史、文学、语言学、艺术、地理学、神话学等等,坚持将人类学知识作为探讨各个民族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古典学》主要讨论了人类学和古典学科之间的关系,如历史、文学、语言学、艺术、地理学、神话学等等,坚持将人类学知识作为探讨各个民族整体文化的一部分表,欧肯所倡导的一种历史―文化倾向的生命哲学,也可称之为精神生活的哲学。

评分

  全文的结构可谓被今日各式学术著作所效仿,已然成为一种学术上的规范。研究主题,文献回顾,分章节的正文论述部分以至于结论,与我们今天所能够在各式各样的期刊上看到的文章如出一辙。但在涂尔干那里,这却决不是一套约束其发挥的陈规,而是一种完整的科学逻辑的体现。

评分

帮朋友买的,感觉不错的样子

评分

  作者借鉴汲取了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和传媒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将媒体置入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或将改变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互联网研究的方向。与既有研究相比,就研究视角、材料掌握、理解深度、研究方法和所得结论而言,以往著作都无出其右。《媒体人类学译丛·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文笔简练清晰,适合专业人士和公共读者阅读。

评分

  作者借鉴汲取了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和传媒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将媒体置入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或将改变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互联网研究的方向。与既有研究相比,就研究视角、材料掌握、理解深度、研究方法和所得结论而言,以往著作都无出其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