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反大创意

小单反大创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雯,苏旭 著
图书标签:
  • 单反相机
  • 摄影技巧
  • 摄影入门
  • 构图
  • 光圈
  • 快门
  • ISO
  • 摄影后期
  • 创意摄影
  • 摄影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157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30479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20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6
字数:3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全彩印刷,使用128g铜版纸登载正文,装帧精美,厚达二百三十余页,大量精彩的内容和照片绝对能使读者在学习摄影技巧的同时一饱眼福。
  不同于市面上的任何摄影书,《小单反大创意》这本书不讲器材,而是告诉读者如何通过创意、灵感使自己的照片与众不同。

内容简介

  《小单反大创意》就为你提供了这样一些创意灵感。你会发现,只要有了巧妙的心思和创意,哪怕是普通的相机和镜头也可以让照片别出心裁。通过《小单反大创意》介绍的构图、焦外、逆光、长曝、星轨、光绘、微距、重曝、涂鸦、一人多影、空中定格、后期调色、风光人像拍摄等技巧,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让你的每张照片都是有感情、有想法、融入了个性的。希望通过这《小单反大创意》,你会发现,原来照片也可以这样拍!

作者简介

  刘雯,苏旭,是佳能大篷车摄影讲师,每年全国高校巡回演讲十几场,每场都有二三百人踊跃参加,而演讲中,她的作品,因为有着巧妙的心思和超凡的眼光,总是能引起观众的阵阵惊呼。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别出心裁
构图的奇思妙想
1. 构图的基本法则
2. 寻找有趣的前景
3. 换个角度看世界,发现不一
样的精彩
4. 其他有趣的构图方式
(1)画框式构图
(2)三分式构图
(3)色彩对比式构图

第2章 玩转焦外
绚丽的光斑摄影
1. 光斑摄影的创意原理
(1) 拍摄全失焦画面
(2) 拍摄有前景的光斑
2. 光斑摄影的心机小创意
3. 光斑摄影的创意与实战演习
4. 举一反三的创意拓展

第3章 捕捉光影
迷人的逆光摄影
1. 逆光拍摄的相机设置
(1)拍摄大逆光效果的相机设置
(2)拍摄剪影效果的相机设置
2. 把控自然光线
3. 逆光拍摄如何测光?
4. 人像摄影中的清新逆光
5. 剪影的美感所在
6. 星芒逆光的拍摄原理

第4章 长曝法则
彰显快门流动之美
1. 拍摄长曝需要准备什么
2. 延续光的痕迹,不同种类的长
曝光摄影尝试
(1)光源的长曝,记录流动的光
(2)流动的水,长曝产生雾化效果
(3)利用长曝拍摄富有动感的云
(4)创意人群长曝
3. 举一反三的创意拓展
(1)路灯星芒拍出点点绽开的光芒
(2)爆炸效果的拍摄
(3)黑卡纸运用
摇出曝光均衡的风光片

第5章 城市星空
钢筋水泥里的梦幻星际
1. 拍摄璀璨星空以及银河的
基本方法
(1)拍摄器材及工具
(2)拍摄的地点及时间选择
(3)寻找银河
(4)拍摄群星以及银河的基础方法
2. 野外星轨的拍摄
(1)寻找北极星
(2)各项参数设定
3. 城市星轨的拍摄与后期技巧
(1)城市星轨的前期拍摄
(2)拼叠星轨素材图的后期技巧
4. 举一反三的创意拓展
(1)月食串的拍摄与制作
(2)如何拍摄梦幻的童话星空

第6章 光绘摄影
体验用光作画的奥妙
1. 光绘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拍摄技巧
(1)光绘的摄影原理
(2)所需器材
(3)参数设置
2. 光绘摄影的妙用
(1)拼字母,写英文
(2)用光勾勒身影,留影不留形
(3)利用黑卡纸完成更简单直白的光绘
3. 进阶的玩家创意
(1)光之剑,拍摄流动的光带效果
(2)制造属于自己的光球
(3)利用另类道具制造火树银花的焰火
效果
(4)更多神奇的图案创想

第7章 超广角透视摄影
推向极致的视觉冲击
1. 什么是超广角透视
2. 需要的器材
3. 超广角透视的多重运用
(1)囊括壮阔风景的利器
(2)畸变透视是把双刃剑,你也可以利用它
(3)近一点!再近一点!用超广角拍摄趣味
大头图片和修长身材
(4)使用超广角拍摄,你需要注意什么
4. 举一反三的创意拓展

第8章 小成本创造微观世界
镜头反接拍摄微距
1. 另辟蹊径,微距摄影方法多
2. 品质与成本的平衡点——镜头反接
的微距摄影
(1)反接微距的优点与弊端
(2)镜头焦段的选择
3. 镜头反接的附件,具体设置以及
操作步骤
(1)反接镜头的小附件——反接环
(2)反接镜头拍微距的相机设置
(3)准备就绪,开始操作
4. 创作一幅反接微距作品
(1)布景与构图
(2)水滴的制造
5. 举一反三的思维拓展

第9章 玻璃反射的重曝效果
营造双重幻境的影像
1. 玻璃重曝拍摄的原理
2. 在人像拍摄中的妙用
3. 举一反三的创意拓展
(1)数码后期制作重曝效果
(2)玻璃的其他拍摄妙用——杯中城市

第10章 有爱的涂鸦
寥寥数笔为照片平添生趣
1. DIY幻想般的拍摄场景
2. 用涂鸦为平庸的照片添彩

第11章 一人多影
打造神奇的“分身术”
1. 动手打造神奇的“分身术”
(1) 打造“一人多影”的前期操作
(2) 后期制作来合成“一人多影”
2. 发散思维,打造更有趣的“一人多影”

第12章 反重力空中定格
揭秘神奇的悬浮少女
1. 前期准备与拍摄
2. 通过后期打造悬浮效果
(1)拖入图层
(2)勾选选区
(3)擦除
(4)修补细节
(5)拼合图层,简单修饰
3. 举一反三的创意拓展

第13章 前期拍摄
让原片更加出彩夺目
1. 拍摄光源的选择
(1)日出
(2)白昼
(3)黄昏
(4)日落后的蓝调
2. 前期拍摄的相机参数基础设置
(1)光圈突出主体、虚化背景
(2)色温——为照片定下影调的第一步
(3)照片风格模式选择——照片前期润色

第14章 后期私家调色法
轻松提升照片美感
1. 曲线调节画面光感
(1)了解曲线工具
(2)简单的曲线调节示例
2. 其他控光工具
(1)色阶工具
(2)亮度/对比度
(3)明度

第15章 后期私家调色法
私家调色技巧分享
1. 基础调色工具
(1)色彩平衡
(2)可选颜色
(3)照片滤镜
2. 人像分区调色小技巧
3. 风光片的分区提亮及调色技巧
4. 借助后期插件为照片添彩

第16章 拍摄场景创意
让你的人像作品与众不同
1. 主题感照片的拍摄
(1)道具与服装创意
(2)照片的场景设计
(3)情绪与故事化
(4)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2. 环境人像的拍摄
(1)简单的背影就足够留给观者更
多的想象
(2)平衡构图
(3)人物动作与环境的联系
(4)善于发现潜在的美好场景
3. 捕捉细节之美
(1)诱惑的细节
(2)选择独特的表现视角
(3)焦点的转换
(4)细节与全景的巧妙拼图

第17章 风光拍摄创意
技巧综合运用拍出美景大片
1. 学会为画面寻找主体,重点突出
2. 学会分解场景,发现大场景中的
小细节
3. 学会寻找并发现美
(1)对称之美
(2)倒影之美
(3)剪影之美
(4)视角转换之美
(5)色彩对比之美
4. 同一场景不同角度、不同光线
加以表现
(1)同一场景用不同的角度表现
(2)同一场景用不同光线表现
5. 让光线为你的照片增色
……

前言/序言


《小单反大创意》 前言 在这个信息爆炸、图像泛滥的时代,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摄影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昂贵的器材和专业的技巧。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单反相机在普及化和小型化方面的突破,摄影的门槛被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拿起单反,试图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镜头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 《小单反大创意》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它也不仅仅是一本堆砌漂亮图片的画册。这本书的诞生,源于对“创意”二字的执着追求。我们相信,即便是最入门级的小型单反,也能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我们更相信,真正的摄影,不在于器材有多么高端,而在于拍摄者内心有多少想法,以及如何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动人的影像。 本书的编写团队,由一群热爱摄影、富有实践经验的摄影师和创意人士组成。我们深知初学者的困惑,也洞悉资深玩家的瓶颈。因此,我们力求以一种更加平实、更具启发性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摄影的奇妙世界。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小单反”这一承载着无数梦想的工具,探讨如何用它实现“大创意”。 我们希望,《小单反大创意》能够成为你摄影之路上的一个重要伙伴。当你感到迷茫时,它能为你指点迷津;当你创意枯竭时,它能为你点燃灵感;当你对拍摄对象感到平淡时,它能帮你发现不一样的视角。它将引导你打破思维定势,跳出程式化的拍摄模式,用一颗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心,去发现影像的无限可能。 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而在于激发你的思考。我们鼓励你动手实践,大胆尝试,将书中的理念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因为,最伟大的创意,往往诞生于每一次勇敢的尝试和不断的突破之中。 目录 第一部分:解构“小单反”,释放潜能 第一章:告别“笨重”,拥抱“灵动”——为何选择小单反? 从“相机”到“伙伴”:小单反的便携性与易用性 超越“入门级”的性能:现代小单反的强大之处 预算不是限制:用有限的投入,创造无限的可能 场景切换自如:城市漫步、旅行写生、家庭记录……小单反的百搭属性 第二章:认识你的“武器”——镜头与机身的默契 不止“套头”:揭秘小单反常用镜头的功能与魅力(定焦、变焦、广角、长焦) 光圈、快门、ISO:最基础,却也是最关键的“魔法组合” 拍摄模式的“游戏规则”:从“全自动”到“手动”的进阶之路 白平衡与对焦:细节决定成败,让色彩与焦点不再是难题 第三章:不止“拍”,更要“想”——创意源泉的挖掘 “发现”的眼睛:如何从平凡生活中捕捉不凡的瞬间 “主题”的构建:围绕一个想法,展开一系列影像创作 “故事”的叙述:用画面传达情感,让观者产生共鸣 “情感”的注入:摄影是心灵的延伸,如何表达喜怒哀乐 第二部分:创意摄影的实践篇 第四章:光影的魔术师——玩转自然光与人造光 晨昏线的光晕:捕捉柔美、梦幻的日出日落 午后阳光下的“戏剧性”:利用硬光和阴影塑造质感 室内光线的“秘密”:窗边、台灯,也能拍出温馨或神秘 闪光灯的“逆袭”:不再是“打鸟”,而是柔和、创意补光 第五章:构图的“心机”——打破常规,引领视线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经典构图的灵活运用 引导线与前景:让画面更有层次和深度 对称与留白:营造秩序感与意境美 “负空间”的艺术:留白的智慧,让画面“呼吸” 打破“横平竖直”:挑战视角,玩转倾斜构图 第六章:色彩的语言——调动情绪,传递信息 冷暖色调的对比与和谐:营造不同的氛围 色彩的情感联想:红色热情、蓝色忧郁、绿色生机…… 单色摄影的魅力:黑白世界里的光影与线条 色彩搭配的“游戏”:撞色、邻近色,让画面更具冲击力 第七章:微观世界的奇遇——细节控的狂欢 “大美不言”:捕捉事物的细微之处 纹理、质感、光泽:让平淡无奇的物体焕发生机 微距镜头之外的“变焦”:用长焦镜头“偷窥”细节 “夸张”与“放大”:让日常物品变得非凡 第八章:人像的温度——捕捉灵魂,而非皮囊 “眼神”是窗户:如何引导被摄者,捕捉真挚的眼神 “姿态”是语言:自然的姿势,而非僵硬的摆拍 “环境”是故事:将人物融入背景,讲述他们的生活 “创意”的肖像:玩转光影、道具、服装,打造个性化人像 第九章:旅行的印记——不止风景,还有心情 “行走的眼睛”:记录沿途的风景、人物、文化 “故事线”的构建:用一组照片讲述一段旅程 “细节”的捕捉:食物、建筑、当地人的生活片段 “情感”的抒发:用画面传达旅途的喜悦、感悟与思索 第十章:静物的“新生”——化腐朽为神奇 “摆拍”的学问:道具、背景、光线的巧妙组合 “生活”的静物:用日常物品,讲述生活的故事 “情绪”的传递:让静物照片也拥有自己的情感 第三部分:从“拍”到“视”——后期与分享 第十一章:数码调色板——让你的照片“活”起来 基础调整: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的“魔法” 白平衡与色彩校正:让色彩更真实、更具感染力 局部调整:提亮、压暗,突出重点 风格化处理:模拟胶片、复古效果,赋予照片独特的“气质” RAW格式的优势:解锁更多后期可能性 第十二章:创意无限的后期技法(非Photoshop硬核教程) 蒙版与图层:叠加与融合,创造奇幻效果 裁剪与变形:重新审视画面,改变故事走向 降噪与锐化:在细节与清晰度之间取得平衡 创意滤镜的应用:让你的照片拥有“特效” 第十三章:分享你的“作品”——连接世界,传递价值 选择合适的平台:社交媒体、摄影网站、个人博客 “标题”与“说明”的力量:用文字为图片赋予灵魂 “点赞”与“评论”的互动:与观者建立联系,获得反馈 “版权”与“保护”:尊重原创,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持续创作”的动力:分享是学习的一部分,更是进步的催化剂 结语 “小单反,大创意”,这不仅仅是一个书名,更是我们希望在读者心中点燃的一团火。我们相信,手中的相机,无论大小,都是你连接世界、表达自我的有力工具。创意,就蕴藏在你敏锐的观察、独特的情感和不懈的探索之中。 放下对器材的迷恋,拾起对生活的热情。用你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你的小单反,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大创意”。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某个角落,看到你用镜头讲述的精彩故事。 附录 常用摄影术语解释 推荐的摄影网站与社区 激发创意的灵感书单 给初学者的拍摄小贴士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摄影世界的一扇新大门!我以前总觉得,想要拍出有“感觉”的照片,非得是那些动辄几万块的全画幅“大炮”才能实现。每次背着沉重的单反和各种镜头出门,光是装备就够累的,更别提那些复杂的参数设置,简直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它没有大谈特颂那些高冷的理论,反而非常接地气地教你如何利用手头现有的那台入门级单反,甚至是一些配置不太高的微单,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作者的文字非常活泼,像是邻家那位技术超群的摄影师在和你分享他的独家秘籍。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用光讲故事”的那一章,书中通过大量的实拍对比图,清晰地展示了顺光、侧光、逆光在不同场景下的效果差异,而且重点不是告诉你“应该用什么光”,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你想要通过这张照片表达什么情绪”,然后反推应该选择哪种布光方式。这让我从一个单纯的“记录者”开始向一个“创作者”转变。即便是最基础的景深控制,书中也给出了非常巧妙的利用技巧,比如如何在光线不那么理想的室内,通过前景的虚化来营造出那种朦胧又富有层次感的氛围,完全不依赖于后期软件的过度美化。这本书真正让我明白了,摄影的灵魂不在于器材的昂贵,而在于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和驾驭光影的创意。

评分

读完这本摄影指南,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了拼音的小学生,突然间能开始阅读那些优美的诗歌了。之前我对摄影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按下快门,让画面清晰”的层面,颜色对不对、焦点是不是在眼睛上,这些机械化的标准占据了我所有的注意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用一种近乎“反直觉”的方式,教导我们如何打破这些条条框框,去追求那种更深层次的视觉冲击力。举个例子,书中花了很大篇幅讨论“不完美的美学”,例如如何故意引入一些曝光失误、如何利用强烈的对比度去烘托主题,甚至是如何让画面出现一些“噪点”来增强情绪的渲染。这对于我这种有“强迫症”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解放。它让我明白,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当技术已经不再是瓶颈时,创意才是王道。特别是书中关于“动态抓拍”的章节,它没有罗列一堆复杂的快门速度公式,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场景解析,比如捕捉孩子奔跑时的瞬间、风吹动衣袂的弧度,告诉你如何预判动作的最高潮点,这比起死记硬背参数要有效得多。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图片质量极高,每次翻阅都像是在欣赏一本小型艺术画册,让人心旷神怡,充满了继续拿起相机出门创作的冲动。

评分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是市面上少有的能够真正做到“由繁化简”的摄影教程。它完全没有炫耀作者器材有多么高端,反而处处体现出对“限制”的尊重和利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微距摄影时的那股“匠人精神”。以前我总觉得微距拍摄离我很遥远,需要专门的镜头和专业的打光设备。但这本书里详细展示了如何用最原始的方式——比如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片或者一块反光的锡纸——来创造出奇妙的光影效果,拍出昆虫翅膀上晶莹剔透的质感。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才是真正体现了摄影创意的精髓。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关于“如何重新看待日常世界”的探索之旅。它教会我如何用极简的视角去解构复杂的画面,如何通过黑白灰的运用去强调纹理和对比,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鲜艳的色彩。对我来说,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彻底打消了我对“器材崇拜”的迷信,让我重新拾起了对光影最纯粹的敬畏和好奇心。这本书读起来轻松流畅,却能带来长期、深刻的创作启发,绝对是入门到进阶都值得常备的佳作。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接近于参加了一场为期数日的高强度、沉浸式的摄影工作坊。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实战性”和“发散性”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教你如何拍好眼前的景物,更重要的是,它在训练你的“摄影思维”。比如,书中有一段内容是关于如何用“移动中的主体”来表现时间流逝感的技巧,它没有局限于常见的车流光轨,而是延伸到了如何通过虚化的树叶来表现微风拂过的细腻感,这种触类旁通的思路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创作边界。很多摄影书只会教你“怎么拍好人像”,这本书则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环境光线去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不再是简单的五官摆放,而是拥有了故事和灵魂。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情绪板”练习,发现即便是在我家楼下的那个陈旧的公园,也能拍出充满戏剧张力的照片。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富有煽动性,读完后会让你产生一种强烈的、立刻拿起相机去实践的冲动,而不是合上书本后就束之高阁的理论资料。对于那些感觉自己遇到了瓶颈,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提升的摄影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视角转换是无价的。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关于摄影的书籍汗牛充栋,大多要么是器材的测评手册,要么是晦涩难懂的光学原理教材。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小单反大创意》,结果惊喜地发现,它完全避开了那些枯燥的“技术参数的堆砌”,而是聚焦在了“创意实现”的路径上。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具有引导性,他总是先抛出一个看似很复杂的拍摄场景,然后一步步拆解,告诉你应该从“哪个点”去切入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你该用F/5.6,快门1/250秒”这种标准答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空间感”的构建。过去我拍的风景照总是显得平扁,缺乏纵深。这本书里提到的“多层次构图法”,结合了前景、中景、背景的元素组织,并且巧妙地利用了线条的引导性,瞬间让我的照片有了“可以走进去”的感觉。而且,作者对“负空间”的运用解读得非常到位,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不拍”比“拍满”更有力量。这种对于画面留白的哲学思考,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对于那些渴望在普通器材上玩出“高级感”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侧门,非常值得拥有。

评分

好看。。。。

评分

名字不错 但实质内容一般 看似很全面但讲的不够细 入门看看还行 老手就不推荐了 和大名鼎鼎的张千里一样,我觉得作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写一本类似于技术说明或者说技术指导的书。显而易见地,《小单反 大创意》作为一本面向入门级摄影爱好者的书,作者天真地预设读者一定明白诸如点测光、焦距、曝光补偿等概念并知道如何在相机中实现这些功能。不是每本书都像百科全书囊括所有,这本书偏重讲摄影的创意,是作者平时积累的想法的总结,从书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诚意。读者能从这本书而获得灵感和启发就是收获了。不可能就因为一本书而从菜鸟变成大师。

评分

不太实用,单很漂亮作者很用心

评分

书不错,能学到东西的,

评分

一直没收到货啊,咋回事

评分

很不错,有很多观点可以学习

评分

学习一下,书不错。。。。

评分

内容不多!讲的不细

评分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对此稍作说明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与非虚构作品《魔法师的日记》(又译《朝圣》)有所不同。  我耗费了十一年光阴钻研炼金术。一想到能够点铁成金,或能够发现长生不老液,就心驰神往,再没有任何研究巫术的念头。坦白地说,长生不老液更令我着迷。在领悟并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之前,一想到万物皆有消亡的一天,便十分沮丧。故而,当得知有可能获得一种使我的生命延长许多年的浆液,遂决定全身心投入该浆液的提炼。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当时国内还没有关于炼金术的正经刊物问世,我便用手头微薄的资金购买进口书籍,就像本书中的一个人物那样,每天花很多时间去研究炼金术复杂的符号系统。我曾试图请教里约热内卢两三位真正致力于炼金术的研究者,然而,他们拒绝见我。我也结识了许多自诩为炼金术士的人,他们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并许诺教给我炼金术的秘诀,条件是向他们支付大笔的金钱。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打算教给我的东西,他们自己却一窍不通。  尽管我全力以赴,结果却一无所获。炼金术手册中以难解的词句断言会发生的现象根本没有出现。手册中是一大堆数不清的象征符号,有龙、狮子、太阳、月亮和水星,而我一直有一种误入歧途的感觉,因为象征语汇使人误读的可能性极大。由于事情毫无进展,我失望已极,在一九七三年,做了一件极不负责任的事。那时我受雇于马托格罗索州教育厅,在该州教授戏剧课程,于是决定在戏剧实验课上利用一下我的学生。实验课题为“翡翠板”。这种行为,再加上数次陷入魔幻术的泥淖,第二年我便亲身体会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的真谛。我所有的努力尽皆付诸东流。  此后的六年间,我对有关神秘领域的一切说法都持怀疑态度。在这段精神放逐时期,我学会了很多重要的东西,如:最初发自内心拒绝的东西如今却奉为真理;不应该逃避自己的命运;上帝有时很严厉,却也无限慷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