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蒋百里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致力于国防理论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并在杭州中央航空学校、庐山军官训练团作讲演。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夕,他将有关文章、讲演稿以及早年著作中的部分内容重新整理编排成书,题名《国防论》,先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印行,后由上海大公报社出版,轰动一时,并成为中国军队抗战之战略指导依据。
《学而丛书:国防论》被誉为近代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理论体系”的高峰。在这本书中,蒋百里的主要论点是:一,用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他的结论是: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作为中国国防、军事理论的奠基之作,全书共分为6章,从国防经济、世界国防理论、中国传统国防思想、现代文化等角度,对民国时期的中国国防做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阐释,把民国时期国防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
蒋百里(1882—1938),原名蒋方震,字百里,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被誉为“一个人两次打败整个日本陆军”的中国人。1901年赴日本留学,与蔡锷、张孝准被称为“中国三杰”。1906年留学德国。回国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他见识超卓、智计百出,先后被袁世凯、黎元洪、蒋介石等聘为顾问。1938年,代理此前一直由蒋介石亲自兼任的陆军大学校长这一重要职位,但数月后病逝于广西宜山,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上将。
| 第一篇 国防经济学 导言一 导言二 导言三
第二篇 最近世界之国防趋势 第一章 世界军事之新趋势 第二章 兵学革命与纪律进化 第三章 介绍贝当元帅序杜黑制空论之战理 第四章 张译鲁屯道夫全民族战争论序
第三篇 从历史上解释国防经济学之基本原则 第一章 从中国历史上解释 第二章 第二章 从欧洲历史上解释 第四篇 二十年前之国防论 第一章 政略与战略(敌与兵)论战志之确定 第二章 第二章 国力与武力与兵力 第三章 义务征兵制说明 第四章 第四章 军事教育之要旨
第五篇 十五年前之国防论 第一章 裁兵与国防 第二章 军国主义之衰亡与中国 第三章 义务民兵制草案释义
第六篇 中国国防论之始祖
第七篇 现代文化之由来及新人生观之成 第一讲 古迹与新迹 第二讲 美术与宗教 第三讲 个人与群众
附录一 蒋百里:《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 附录二:我的父亲蒋百里——蒋英 |
我于民族之兴衰,自世界有史以来以迄今日,发现一条根本原则,曰“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则强,相离则弱,相反则亡”。生活和战斗本是一件东西从两方面看,但依经济及战斗的状态之演进,时时有分离的趋势。希腊,罗马虽然在欧洲取得文化先进美名,但今日继承希腊罗马文化的却不是当年的希腊人、罗马人,具有伟大的文化而卒至衰亡的总原因,就是生活工具与战斗工具的不一致。
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有因天然的工具而不自觉的成功者,有史以来只有两种,一为蒙古人的马,一为欧洲人的船。因觅水草就利用吗,因为经营商业就用船,马与船就是吃饭家伙,同时也就是打仗的家伙,因此就两度征服世界。有费尽心血用人为制度而成功者,也有两种,一为欧战时才发明,十年来才实行,西人的国家动员。一为中国三千年前就已经实施的井田封建,他的真精神就是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
封建不是部落割据,是打破破落割据的一种工具,“封”就是殖民,“建”就是生活(经济)战斗(国防)一致的建设,“井田”不是讲均产(在当时也不是一件奇事),是一种又可种田吃饭、又可出兵打仗(在当时就是全国动员)的国防制度。懂得这个道理的创制的是周公,继承的是管仲,(《左传》:“齐之境内,尽东其亩”,就可证明田制与军制国防的关系)。最后成功的是商鞅。井田制到商鞅已经是八百多年,一定是同现在的鱼鳞册一样,所以开阡陌正是恢复井田。这是我发见出来的华族的真本领,诸公若能系统的论述,出来使青年感觉到我华族固有的本领之伟大,从前可以统一亚洲大陆,将来何尝不可以统一世界,或许于现代消沉的士气有点补救。
……
我一直对历史题材的著作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从宏观角度剖析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的经典作品。这本书的标题“国防论”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那些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我特别想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是如何理解和实践“国防”的,以及这些实践又如何塑造了它们的发展轨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全新的视角,或许是关于古代兵法与现代战略的联系,或许是关于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的互动,又或者是在信息时代,国防的定义是否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我对手边的这本“学而丛书:国防论”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像一本历史的百科全书,又像一部智慧的宝典,带我穿越时空,领略古今国防思想的精髓,理解那些影响世界格局的深刻道理。我相信,对于任何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应该是一份珍贵的精神食粮。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是否具备“国防意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国家、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深度。这本书的书名——“国防论”,恰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一直以来对这个话题的探究欲。我希望它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理解“国防”并非遥不可及的军事术语,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关乎我们生活的安宁与发展。我期待这本书能从更浅显易懂的角度切入,或许会从一些生动的故事、历史案例出发,帮助我构建起对国防的基本认知。比如,不同历史时期,普通民众在国防建设中扮演的角色是怎样的?和平年代,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和践行国防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点燃我的思考,让我明白,国防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更是全体国民的共同责任。从这本“学而丛书”系列中,我希望获得的是一种启迪,一种关于国家、关于责任的深刻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深邃的蓝色背景配上烫金的“国防论”三个大字,透着一股庄重和力量感。我拿到书的那天,恰好窗外风雨交加,那种在风雨中守护家园的画面感瞬间就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期待能看到关于国家安全、军事战略等方面深度解读的内容。书的纸质也很好,摸起来有分量,印刷清晰,整体感觉非常精良,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我尤其喜欢书脊上的“学而丛书”这个标识,它给这本书增添了一种学术的严谨感,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通俗的科普读物,更可能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前瞻性的思考。当然,我最期待的还是内容本身,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复杂的国防概念讲明白,让我这个对军事不太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有所收获,明白“国防”这两个字在我们生活中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它如何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一开始,我就被这本书的整体气质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像是一扇门,通往一个我渴望了解的领域。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国防的边界是否正在被重新定义?“国防论”这个主题,在我看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探讨的空间。我好奇这本书是否会触及到那些前沿的军事科技,比如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或者新型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以及这些科技进步对未来战争形态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我更关注的是,除了硬件上的强大,软实力的构建,比如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国际合作,在现代国防体系中又占据着怎样的位置。这本书“学而丛书:国防论”的标题,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份关于未来国防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一种对国家安全战略的未来展望。我迫切地希望从中获取一些前瞻性的见解,了解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一个国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固若金汤”,守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评分作为一名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一直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我常常在思考,在一个日益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国家安全究竟是如何构建的?“国防论”这个话题,在我看来,绝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层面,它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概念。我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探讨经济、科技、文化,甚至外交策略在国家国防中的作用?我希望作者能够跳出传统的军事框架,为我呈现一个更广阔、更深入的国防图景。例如,当今世界,信息战、网络战的兴起,对传统的国防理念提出了怎样的挑战?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安全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本书的“学而丛书”系列名称,让我觉得它可能提供的是一种更具学术深度和理论高度的解读,而非停留在表面。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获得对现代国防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评分学而系列的还都比较经典
评分看了第一段就知道买对了
评分居然有一页坏了,真心觉得不是正版的
评分居然有一页坏了,真心觉得不是正版的
评分蒋先生是书生论战,战略家
评分很经典,很好看,蒋百里著作很好看
评分质量不错,有老照片。
评分很经典,很好看,蒋百里著作很好看
评分学而系列的还都比较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