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後,蔣百裏為抗擊日本軍國主義的入侵,緻力於國防理論的研究,發錶瞭一係列文章,並在杭州中央航空學校、廬山軍官訓練團作講演。1937年抗戰全麵爆發前夕,他將有關文章、講演稿以及早年著作中的部分內容重新整理編排成書,題名《國防論》,先在廬山軍官訓練團印行,後由上海大公報社齣版,轟動一時,並成為中國軍隊抗戰之戰略指導依據。
《學而叢書:國防論》被譽為近代以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理論體係”的高峰。在這本書中,蔣百裏的主要論點是:一,用空間換時間,“勝也罷,負也罷,就是不要和它講和”;第二,不畏鯨吞,隻怕蠶食,全麵抗戰;第三,開戰上海,利用地理條件減弱日軍攻勢,阻日軍到第二棱綫(湖南)形成對峙,形成長期戰場。他的結論是:抗日必須以國民為本,打持久戰。作為中國國防、軍事理論的奠基之作,全書共分為6章,從國防經濟、世界國防理論、中國傳統國防思想、現代文化等角度,對民國時期的中國國防做齣理論化和係統化的闡釋,把民國時期國防理論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峰。
蔣百裏(1882—1938),原名蔣方震,字百裏,浙江海寜人。中國近現代著名軍事理論傢,被譽為“一個人兩次打敗整個日本陸軍”的中國人。1901年赴日本留學,與蔡鍔、張孝準被稱為“中國三傑”。1906年留學德國。迴國後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他見識超卓、智計百齣,先後被袁世凱、黎元洪、蔣介石等聘為顧問。1938年,代理此前一直由蔣介石親自兼任的陸軍大學校長這一重要職位,但數月後病逝於廣西宜山,被國民政府追授為陸軍上將。
| 第一篇 國防經濟學 導言一 導言二 導言三
第二篇 最近世界之國防趨勢 第一章 世界軍事之新趨勢 第二章 兵學革命與紀律進化 第三章 介紹貝當元帥序杜黑製空論之戰理 第四章 張譯魯屯道夫全民族戰爭論序
第三篇 從曆史上解釋國防經濟學之基本原則 第一章 從中國曆史上解釋 第二章 第二章 從歐洲曆史上解釋 第四篇 二十年前之國防論 第一章 政略與戰略(敵與兵)論戰誌之確定 第二章 第二章 國力與武力與兵力 第三章 義務徵兵製說明 第四章 第四章 軍事教育之要旨
第五篇 十五年前之國防論 第一章 裁兵與國防 第二章 軍國主義之衰亡與中國 第三章 義務民兵製草案釋義
第六篇 中國國防論之始祖
第七篇 現代文化之由來及新人生觀之成 第一講 古跡與新跡 第二講 美術與宗教 第三講 個人與群眾
附錄一 蔣百裏:《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 附錄二:我的父親蔣百裏——蔣英 |
我於民族之興衰,自世界有史以來以迄今日,發現一條根本原則,曰“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緻則強,相離則弱,相反則亡”。生活和戰鬥本是一件東西從兩方麵看,但依經濟及戰鬥的狀態之演進,時時有分離的趨勢。希臘,羅馬雖然在歐洲取得文化先進美名,但今日繼承希臘羅馬文化的卻不是當年的希臘人、羅馬人,具有偉大的文化而卒至衰亡的總原因,就是生活工具與戰鬥工具的不一緻。
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緻,有因天然的工具而不自覺的成功者,有史以來隻有兩種,一為濛古人的馬,一為歐洲人的船。因覓水草就利用嗎,因為經營商業就用船,馬與船就是吃飯傢夥,同時也就是打仗的傢夥,因此就兩度徵服世界。有費盡心血用人為製度而成功者,也有兩種,一為歐戰時纔發明,十年來纔實行,西人的國傢動員。一為中國三韆年前就已經實施的井田封建,他的真精神就是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緻。
封建不是部落割據,是打破破落割據的一種工具,“封”就是殖民,“建”就是生活(經濟)戰鬥(國防)一緻的建設,“井田”不是講均産(在當時也不是一件奇事),是一種又可種田吃飯、又可齣兵打仗(在當時就是全國動員)的國防製度。懂得這個道理的創製的是周公,繼承的是管仲,(《左傳》:“齊之境內,盡東其畝”,就可證明田製與軍製國防的關係)。最後成功的是商鞅。井田製到商鞅已經是八百多年,一定是同現在的魚鱗冊一樣,所以開阡陌正是恢復井田。這是我發見齣來的華族的真本領,諸公若能係統的論述,齣來使青年感覺到我華族固有的本領之偉大,從前可以統一亞洲大陸,將來何嘗不可以統一世界,或許於現代消沉的士氣有點補救。
……
我一直對曆史題材的著作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能夠從宏觀角度剖析國傢興衰、戰爭成敗的經典作品。這本書的標題“國防論”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些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那些決定國傢命運的關鍵時刻。我特彆想瞭解,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不同的國傢是如何理解和實踐“國防”的,以及這些實踐又如何塑造瞭它們的發展軌跡。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全新的視角,或許是關於古代兵法與現代戰略的聯係,或許是關於地緣政治與國傢安全的互動,又或者是在信息時代,國防的定義是否正在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我對手邊的這本“學而叢書:國防論”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像一本曆史的百科全書,又像一部智慧的寶典,帶我穿越時空,領略古今國防思想的精髓,理解那些影響世界格局的深刻道理。我相信,對於任何一個關心國傢命運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應該是一份珍貴的精神食糧。
評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國防的邊界是否正在被重新定義?“國防論”這個主題,在我看來,充滿瞭無限的可能性和探討的空間。我好奇這本書是否會觸及到那些前沿的軍事科技,比如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或者新型武器裝備的發展趨勢,以及這些科技進步對未來戰爭形態可能産生的影響。此外,我更關注的是,除瞭硬件上的強大,軟實力的構建,比如人纔培養、科研創新,以及國際閤作,在現代國防體係中又占據著怎樣的位置。這本書“學而叢書:國防論”的標題,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份關於未來國防發展方嚮的深度思考,一種對國傢安全戰略的未來展望。我迫切地希望從中獲取一些前瞻性的見解,瞭解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下,一個國傢如何纔能真正做到“固若金湯”,守護自身的核心利益。
評分作為一名對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一直保持高度關注的讀者,我常常在思考,在一個日益復雜且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裏,國傢安全究竟是如何構建的?“國防論”這個話題,在我看來,絕不僅僅局限於軍事層麵,它應該是一個多維度、係統性的概念。我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探討經濟、科技、文化,甚至外交策略在國傢國防中的作用?我希望作者能夠跳齣傳統的軍事框架,為我呈現一個更廣闊、更深入的國防圖景。例如,當今世界,信息戰、網絡戰的興起,對傳統的國防理念提齣瞭怎樣的挑戰?文化軟實力在國傢安全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本書的“學而叢書”係列名稱,讓我覺得它可能提供的是一種更具學術深度和理論高度的解讀,而非停留在錶麵。我期待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獲得對現代國防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深邃的藍色背景配上燙金的“國防論”三個大字,透著一股莊重和力量感。我拿到書的那天,恰好窗外風雨交加,那種在風雨中守護傢園的畫麵感瞬間就齣來瞭。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期待能看到關於國傢安全、軍事戰略等方麵深度解讀的內容。書的紙質也很好,摸起來有分量,印刷清晰,整體感覺非常精良,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我尤其喜歡書脊上的“學而叢書”這個標識,它給這本書增添瞭一種學術的嚴謹感,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通俗的科普讀物,更可能蘊含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前瞻性的思考。當然,我最期待的還是內容本身,我希望作者能夠用深入淺齣的語言,將復雜的國防概念講明白,讓我這個對軍事不太瞭解的普通讀者也能有所收獲,明白“國防”這兩個字在我們生活中究竟意味著什麼,以及它如何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從一開始,我就被這本書的整體氣質所吸引,它不僅僅是一件物品,更像是一扇門,通往一個我渴望瞭解的領域。
評分我一直認為,一個人是否具備“國防意識”,很大程度上決定瞭他對國傢、對社會責任的認知深度。這本書的書名——“國防論”,恰好觸及瞭我內心深處一直以來對這個話題的探究欲。我希望它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理解“國防”並非遙不可及的軍事術語,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關乎我們生活的安寜與發展。我期待這本書能從更淺顯易懂的角度切入,或許會從一些生動的故事、曆史案例齣發,幫助我構建起對國防的基本認知。比如,不同曆史時期,普通民眾在國防建設中扮演的角色是怎樣的?和平年代,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和踐行國防的意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點燃我的思考,讓我明白,國防不僅僅是軍隊的事,更是全體國民的共同責任。從這本“學而叢書”係列中,我希望獲得的是一種啓迪,一種關於國傢、關於責任的深刻感悟。
評分很經典,很好看,蔣百裏著作很好看
評分學而係列的還都比較經典
評分看瞭第一段就知道買對瞭
評分不錯就十個字 不錯就十個字 不錯就十個字
評分不錯就十個字 不錯就十個字 不錯就十個字
評分不錯,感覺是正版書,快遞也好
評分蔣先生是書生論戰,戰略傢
評分蔣先生是書生論戰,戰略傢
評分蔣先生是書生論戰,戰略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