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野史 4 第4卷 高晓松 中国通史历史普及读物

鱼羊野史 4 第4卷 高晓松 中国通史历史普及读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晓松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通史
  • 中国历史
  • 高晓松
  • 鱼羊野史
  • 历史普及
  • 文化
  • 讲谈社
  • 非虚构
  • 畅销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02313
商品编码:1690717638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鱼羊野史(第4卷7-8月晓松说历史上的**)
  • 作者:高晓松
  • 定价:45
  • 出版社:广东人民
  • ISBN号:9787218102313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5-08-01
  • 印刷时间:2015-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366
  • 字数:410千字

内容提要

人类,有的时候聪明,有的时候傻,但始终在进 化。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开了又落的花,朝花夕拾 。
     《鱼羊野史(第4卷7-8月晓松说历史上的**)》 :跟高晓松一起,重温故国、故城、故人芳华刹那! 空罐子里装着“帝国主义的*后一口气”,也能 成为畅销货? 为什么晓松说从小不读海明威的书,就完全不能 称为文艺青年? 轰动全国的慈禧、乾隆墓穴被盗如何演变成军阀 之间的大肆分赃? 比基尼泳衣与比基尼岛上的那颗原子弹爆炸有什 么关系? 从柯南?道尔的遗产能否推断英国的版权保护好 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晓松说季羡林先生不是国学大师? 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为什么还流传着“不到 大世界,枉来大上海”的说法?

作者简介

高晓松,中国**音乐制作人、电影导演、词曲创作者、写字者。 音乐作品,《同桌的你》《恋恋风尘》《万物生》《彼得堡遗书》《校园民谣》作品集、《青春无悔》作品集、《万物生长》。 电影作品,《大武生》《同桌的你》。 文学作品,《写在墙上的脸》《如丧: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晓说》系列、《鱼羊野史》系列。

目录

引言
7月
7月1日
香港回归
索姆河战役爆发
7月2日
海明威去世
佛蒙特州废除奴隶制
7月3日
北京大学建校
汤姆·克鲁斯生日
7月4日
美国建国日
中国历***后一次科举考试
7月5日
鸦片战争爆发
孙殿英盗掘东陵
比基尼游泳衣**亮相
7月6日
美元被选为美国的法定货币单位
**的AK-47 步枪定型
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
越南与我国政府签订援助协议
柯南·道尔去世
7月8日
金日成去世
黑船事件爆发
7月9日
聂士成在天津壮烈殉国
国民政府誓师北伐
美军攻陷塞班岛
我国**部电影《定军山》开始拍摄
汤姆·汉克斯的生日
7月10日
西西里岛登陆
张学友生日
**演员秦汉出生
7月11日
劳伦斯·奥利弗去世
季羡林去世
白先勇先生生日
7月12日
东线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场转入反攻
1998 年世界杯决赛法国队击败巴西队
7月13日
北京申奥成功
赵飞燕被立为皇后
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逝世
7月14日
法国国庆日、第二国际成立
当时中国*大的游乐场上海大世界开业
7月15日
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签订离婚协议
俄国**作家契诃夫去世
7月16日
希特勒发动不列颠空战
**颗原子弹在美国试爆成功
古典音乐界指挥大师卡拉扬去世
7月17日
永乐大帝朱棣在南京登基
王家卫导演生日
**家迪斯尼主题公园在洛杉矶建成
7月18日
居里夫人和居里先生发现钋
7月19日
湘军攻破天京
李宗盛生日
7月20日
罗大佑生日
七二〇谋刺希特勒事件
7月21日
摇滚歌手许巍生日
人类**登上月球
台湾美女张艾嘉生日
北京“7·21”大雨
7月22日
林肯宣读《解放黑奴宣言》初稿
即时通信软件MSN 上线
7月23日
孙中山先生毕业与假学历
格兰特将军去世
长春真人丘处机去世
7月24日
琉球国停止向中国朝贡
7月25日
陈楚生生日
7月26日
《波茨坦公告》发表
德国**在实战中使用V-2 导弹
纪晓岚出生
7月27日
《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
飞虎队陈纳德将军逝世
7月28日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
唐山大地震爆发
**音乐家巴赫去世
7月29日
伟大的画家凡·高去世
华人首富李嘉诚出生
法国凯旋门落成
7月30日
伟大的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去世
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去世
施瓦辛格当选为加利福尼亚州州长
中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
7月31日
纳粹把大批犹太人赶到集中营
美苏达成《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
8月
8月1日
八一建军节
瑞士独立
8月2日
伊拉克吞并科威特
希特勒带领德国进入军事独裁时期
8月3日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出版
人类**次从水下航行到北极
罗瑞卿大将去世
8月4日
英军占领直布罗陀
美国能源部成立
京剧剧本**结集出版
8月5日
*代大美女玛丽莲·梦露去世
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就义
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出生
8月6日
人类**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
*早的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开幕
8月7日
怪才金圣叹去世
世界文学泰斗泰戈尔去世
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去世
艺术大师刘海粟去世
8月8日
北京奥运会开幕
四大名旦之一梅兰芳去世
天后王菲生日
奥斯卡影帝达斯汀·霍夫曼生日
8月9日
新加坡独立
苏联向日本宣战
8月10日
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
***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出海试航
8月11日
钢铁大王卡内基去世
20 世纪*后一次日全食
8月12日
埃及艳后去世
爱国华侨陈嘉庚去世
**文学家朱自清先生去世
8月13日
中国抗战***大的战役——淞沪战役爆发
古巴人民的伟大**卡斯特罗出生
世界左撇子日
8月14日
抗战中中国空军**击落日本飞机
英国**女歌手莎拉·布莱曼出生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南唐后主李煜去世
8月16日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里去世
美国流行音乐大姐大麦当娜出生
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出生
8月1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东北
原纳粹副元首赫斯在狱中自杀
8月18日
施琅率清军攻占台湾
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出生
大文豪巴尔扎克去世
日本战国时代武将丰臣秀吉去世
8月19日
西班牙流感大爆发
迪耶普登陆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出生
8月20日
“上海小姐”选美比赛揭晓典礼
百团大战爆发
苏军出兵占领捷克
8月21日
名画《蒙娜丽莎》失窃
夏威夷成为美国的第五十个州
8月22日
冯玉祥遇难
大中医施今墨去世
8月23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
天王**谭咏麟出生
8月24日
老舍先生去世
冥王星被降为矮行星
农民起义**方腊就义
8月25日
盟军解放巴黎
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去世
8月26日
厕纸的发明
跨界明星刘欢和黄渤生日
8月27日
世界上**架喷气式飞机首飞
路易斯·蒙巴顿伯爵去世
8月28日
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
意大利向德国宣战,德国向罗马尼亚宣战
《纸牌屋》导演大卫·芬奇生日
8月29日
女神英格丽·褒曼去世
日本吞并朝鲜
8月30日
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抵达日本
中国史学大师钱穆去世
8月31日
土木堡之变


璀璨星河中的探索与回响:一部关于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地域或朝代的演进,而是试图勾勒出一幅跨越数万年、横贯五大洲的文明发展长卷。它着眼于人类在地球上蹒跚学步的史前时代,直至近代工业革命的曙光乍现,探讨的是驱动不同社会形态变迁的底层逻辑、普遍性规律,以及那些不期而遇的转折点。 第一部分:蒙昧之初与文明的火花 (约 3000 字)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的叙事始于人类心智的觉醒。这不是关于单一物种的进化论,而是对早期人类群体如何通过工具、语言和社会协作,从自然界的弱者蜕变为改造环境的塑造者的描摹。我们将深入探讨旧石器时代晚期,那些洞穴壁画中蕴含的符号学意义,以及游猎采集生活对早期世界观的奠定。 随后,笔锋转向新石器时代的伟大变革——农业的诞生。这不仅仅是种植与驯养的开始,更是人类定居化、人口激增、私有观念萌芽的社会结构重塑。我们不会拘泥于具体地点的介绍,而是比较了美索不达米亚的灌溉体系、尼罗河谷的季节崇拜与黄河中下游的粟作传统,分析这些独立发端的农业革命是如何共同开启了“文明”的定义:城市、文字、复杂的祭祀体系与王权。 在这一阶段,本书侧重于对早期“神圣秩序”的剖析。从苏美尔的泥板文书到古埃及的法老神话,再到印度河流域那些尚未完全破译的印章文字,我们考察的是权力如何通过神圣化来巩固自身,以及早期法律体系(如汉谟拉比法典)如何试图在神授的权威与世俗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这里的重点是制度的雏形,而非具体的历史事件。 第二部分:古典世界的交响与断裂 (约 4000 字) 进入古典时代,人类社会开始展现出令人目眩的复杂性。本书将比较分析三大古老帝国——波斯、罗马与汉朝——在治理庞大疆域时所采取的截然不同的策略。波斯的“王中之王”体系,强调地方分权与容忍,体现了一种早期多民族帝国的管理智慧;罗马则以其严密的法学传统、卓越的工程能力和强大的军事机器,构建了一个横跨地中海的同心圆结构;而汉朝则通过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和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塑造了此后两千年东亚政治文化的基调。 然而,古典文明的辉煌并非没有代价。我们将探讨奴隶制、土地兼并以及财政压力对这些帝国社会肌体的腐蚀。在希腊城邦的民主实验中,我们看到的是对公民权和理性思辨的早期探索,但这种探索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 更关键的是,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从轴心时代(Axial Age)的苏格拉底、佛陀到孔子——展示了人类对超越性意义和道德规范的普遍追求。这些思想体系并非孤立发展,它们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网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远方的社群,形成了最早的全球性文化互动。本书将重点梳理这些思想资源在不同文明中的“本土化”过程。 第三部分:中世纪的重构与连接 (约 3500 字) 古典帝国的瓦解并非终结,而是新形态社会结构的孕育。本书将“中世纪”的概念放宽,不仅仅局限于欧洲的封建制度,而是涵盖了从拜占庭帝国的延续,到伊斯兰黄金时代的勃兴,再到中国隋唐盛世的恢弘。 伊斯兰世界的崛起被视为一个关键的连接点。它不仅在继承了希腊、波斯和印度文明的知识遗产方面功不可没,更在代数、医学和天文学上取得了突破。这一时期的重点在于“知识的保护与创新”。 在欧洲,封建体系的碎片化如何孕育出自治城市和大学这些新的权力中心,将是分析的重点。我们关注的不是具体的国王或领主,而是权力结构从垂直的君权神授向横向的契约关系(领主与附庸、行会与学派)的微妙转移。 同时,东方,隋唐帝国通过科举制度和完善的漕运体系,实现了比西方同期更为高效的中央控制和文化同质化。这种对稳定性的追求,与西方中世纪在“普世教会”与“地方割据”之间的张力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四部分:全球化前夜的震荡与转型 (约 3500 字) 随着蒙古帝国的短暂统一和欧亚大陆连接的加强,世界开始加速融合。本书将重点分析地理大发现背后的经济驱动力——对香料、贵金属和新航路的渴求,而非单纯的探险精神。 新旧大陆的碰撞,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文化与疾病的交换事件。我们探讨的是“哥伦布交换”如何彻底改变了全球的物种分布、人口结构和经济重心。从美洲的白银流入欧洲,如何间接推动了亚洲的贸易体系,这展示了一种跨大洋的经济联动效应。 在思想领域,文艺复兴和随后的启蒙运动,标志着人类开始系统地将目光从神性转向人性,从传统转向理性。本书将比较马基雅维利对世俗权力的现实主义解构与洛克对自然权利的哲学构建,分析这些新观念是如何为随之而来的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工业革命的萌芽并非一个突然的奇迹,而是长久积累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结构的必然结果。本书在结尾处会审视煤炭、蒸汽机和工厂制度是如何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力限制,为现代世界的形成铺设了不可逆转的轨道。整部作品旨在呈现一幅宏大且充满细节的图景,展示人类文明是如何在偶然与必然、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走向今天的复杂状态。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历史普及读物一直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总觉得它们为了追求所谓的“可读性”而牺牲了内容的严谨性。但是这本读物,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它在保持了基本的史实框架不跑偏的前提下,进行了非常大胆和富有洞察力的解读。作者对于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的梳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他不像有些作者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时间线和人名,而是深入挖掘了驱动历史前进的底层动力——比如经济基础的变化、文化心理的演变等等。每当读到一个关键转折点,作者总能提供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分析角度,让你瞬间明白“原来事情是这样发展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整个历史的宏观走向有了一种更清晰的地图感,不再是零散的碎片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系统。这种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的叙述功力,绝非一般人能企及,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佳作。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我只能用“酣畅淋漓”来形容!它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完全没有传统历史著作那种沉闷的“官腔”或者故作高深的文饰。作者的语言极其鲜活,时常穿插着一些当代俚语和巧妙的比喻,让那些遥远的概念瞬间变得具体可感。比如他描述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用的词汇和句式,仿佛就是从那个时代的茶馆里直接录音搬出来的,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阅读体验极佳,完全不需要查字典或者反复揣摩,文字就像是清澈的溪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把你往前带。我发现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投入到作者构建的历史场景中去体验、去感受。这种阅读的沉浸感,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它成功地消弭了历史与现代读者之间的那道无形的壁垒。

评分

天呐,最近淘到一本历史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真是太独特了,完全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腔调。作者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手里摇着蒲扇,在你耳边娓娓道来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但每一个细节都活灵活现,仿佛你亲眼所见一般。他总能抓住那些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小故事,用一种近乎戏谑却又饱含深情的笔触描摹出来,让你在哈哈大笑中,不知不觉就把那些复杂的历史脉络给理顺了。我尤其喜欢他讲某个朝代更迭时的那种“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的视角,那种宿命感和偶然性交织在一起,读起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合上书的时候,感觉自己像刚参加完一场精彩绝伦的民间说书会,意犹未尽,恨不得马上再找人聊聊里面的趣闻轶事。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成功地把那些高高在上的历史人物拉下神坛,还原成了有血有肉、会犯错也会犯傻的普通人,这才是真正能让人记住历史的方式。

评分

说真的,这本书的阅读乐趣,很多来自于作者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奇心。他似乎对每一个历史悬案都抱有一种“我一定要把真相搞清楚”的执着。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历史定论,在这本书里都会被巧妙地提出质疑,然后作者会调动各种旁证侧说,像一个侦探一样,带领我们一步步去剥开迷雾。这种批判性思维的植入,对于提升读者的独立判断能力非常有帮助。我特别欣赏他那种不迷信权威的学者风范,敢于挑战那些流传已久的故事,即便最后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但探索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智力上的快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很多事情都有了一种“多留一个心眼,多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这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渴望深度思考的朋友们。

评分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从这本书带来的信息轰炸中缓过来。如果说有什么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作者对于“人”的刻画入木三分。历史写到最后,终究是人的故事。这本书没有把帝王将相塑造成符号,而是展现了他们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挣扎、选择和局限性。你会看到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是如何被内心的欲望和外部的压力所困扰,一个看似伟大的改革家又是如何在细节的处理上显得优柔寡断。这种对复杂人性的挖掘,使得历史变得异常真实和可信。它没有给我们一个简单的“好人”或“坏人”的标签,而是迫使我们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时代赋予他们的无奈。这种深层次的思考空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收获,它让历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更上升到了哲学和人性的探讨高度。

评分

卧槽 你这快递一定要发中通?害我还坐车去拿

评分

嗯,值得珍藏,还差几本啦?

评分

发货快,包装不错 ,是正版,还会再买。

评分

书很好,快递也快,很满意

评分

很好,物超所值,很划算

评分

快递速度慢,其他都很好~

评分

该书讲的是历史上每一天发生的大事件或有趣的事,以高晓松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历史事件,风格轻松幽默,与严肃的讲历史的不同,有很多高晓松个人见解和趣闻

评分

卧槽 你这快递一定要发中通?害我还坐车去拿

评分

是正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