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火神三書: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傷寒恒論》包括《醫理真傳》四捲(1869年)、《醫法圓通》四捲(1874年)及《傷寒恒論》十捲(1894年)。三書各有特點,又一脈相承。《醫理真傳》論乾坤坎離、五行、四診、辨陽虛陰虛等中醫基礎理論;《醫法圓通》論雜病證治,辨內外虛實及經方時方之要等,切閤臨床;《傷寒恒論》闡釋《傷寒論》原文,解釋方義,剖析脈癥,誠為有識之見。以上三書可謂是中醫院校師生及中醫臨床大夫必讀之作。
《中醫火神三書: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傷寒恒論》本次校勘,以校正為主,注釋為輔,主要是對書中部分難解之字詞進行瞭注釋。
醫理真傳
捲一
乾坤大旨
坎卦詩
坎卦解
離卦詩
離卦解
氣血兩字作一卦解
君相二火解
真龍約言
三焦部位[說]
五運所化
五行本體受病、相傳為病
[論]氣血盛衰篇
辨認一切陽虛證法
辨認一切陰虛證法
外感說
內傷說
望色
聞聲
問癥
切脈
傷寒六經提綱病情
六經定法貫解
太陽經證解
陽明經證解
少陽經證解
太陰經證解
少陰經證解
厥陰經證解
捲二
陽虛證門問答
客疑篇
捲三
陰虛證門問答
捲四
雜問
切脈約言
三指說
拙見解
再解古脈說
五行說
認病捷要總訣
發熱類
瘧疾
鼓脹
積聚
痰飲
……
醫法圓通
傷寒恒論
《醫理真傳》中的“虛實”辨證,讓我茅塞頓開。在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於將疾病簡單地歸結為“虛”或“實”,但書中卻將這一概念進行瞭細緻的區分,例如“虛中夾實”、“實中夾虛”等,這讓我意識到,人體的生理和病理狀態,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作者通過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我更容易理解。例如,他將“虛”比作“空虛的房屋”,將“實”比作“堵塞的管道”,這種直觀的描述,讓我一下子就抓住瞭核心。我曾反復琢磨書中關於“元氣”的論述,它並非僅僅指代身體的體力,而是包含瞭生命活動的所有能量。當元氣不足時,身體就會齣現各種各樣的不適,而如何培補元氣,則成為瞭治本的關鍵。書中提供的多種培補元氣的方法,都非常注重整體性,強調調養的長期性和係統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速效。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正在悄悄地消耗我們的元氣,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積蓄生命能量。
評分《醫法圓通》中的“治未病”理念,令我深感敬佩。它強調瞭預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疾病發生之前,就采取措施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書中對於“情誌緻病”的分析,尤其讓我印象深刻。作者指齣,不良情緒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並提供瞭許多通過調整情緒來養生的方法。我曾嘗試書中介紹的“調神法”,通過冥想和呼吸練習,來舒緩內心的壓力,結果發現身體的許多不適感都得到瞭緩解。這種從心理層麵進行調理的方法,在現代醫學中也得到瞭越來越多的關注,而《醫法圓通》早已將這一理念融入其中。書中還提到瞭許多關於“食療”的建議,這些建議都非常實用,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例如,針對夏季的暑濕,書中推薦瞭清熱解暑的食物;針對鼕季的寒冷,書中則推薦瞭溫補身體的食材。這些食療方,不僅美味,而且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調整身體的平衡。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中醫的智慧,不僅僅在於治病,更在於養生,在於如何讓我們活得更健康、更長壽。
評分《傷寒恒論》對於“錶裏”關係的闡釋,讓我對疾病的演變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書中將錶證和裏證的相互轉化,以及錶裏同病的情況,進行瞭非常細緻的分析。作者通過引用大量的古籍和醫案,讓我們看到瞭許多經典的案例,這些案例都充分地體現瞭錶裏關係的復雜性。我曾反復研究書中關於“少陽病”的章節,它介於錶裏之間,其病機和治法都與其他經絡有所不同。《傷寒恒論》對於少陽病的辨證,可謂是入木三分,它不僅分析瞭少陽病的典型癥狀,還探討瞭其與其他經絡病的鑒彆方法。書中提供的“和解少陽”的方劑,也讓我受益匪淺。我曾嘗試將書中介紹的知識,運用到自己身體的某些不適中,結果發現,許多看似難以理解的癥狀,都能找到其在錶裏關係中的根源。這本書讓我對中醫的辨證體係,有瞭更為係統和深入的理解,也讓我對《傷寒論》的偉大之處,有瞭更為真切的體會。
評分《傷寒恒論》的閱讀體驗,則是一次對中醫經典智慧的深度挖掘。它不僅僅是對《傷寒論》原文的解讀,更是在其中挖掘齣曆代醫傢對於傷寒病機、治法的精髓。《傷寒論》作為中醫的瑰寶,其博大精深早已聞名遐邇,但其原文的古奧和精微,常常讓初學者望而生畏。《傷寒恒論》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它將那些晦澀難懂的條文,抽絲剝繭般地展現在我們麵前。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六經辨證”的深入剖析,它並非簡單地將病癥歸類,而是強調瞭六經之間相互聯係、相互轉化的動態過程。作者通過對經典條文的細緻解讀,以及引用大量古籍中的論述,讓我們看到瞭一個完整、係統的傷寒病理體係。我曾經花費大量時間研究書中關於“太陽病”的章節,作者不僅闡述瞭太陽病的三種傳變途徑,還對每種途徑的病機、脈象、舌象以及治療方法進行瞭詳細的分析。這些細緻入微的講解,讓我對太陽病的認識,從一個模糊的概念,變得清晰而具體。這本書讓我明白瞭,中醫的智慧,並非停留在古代,而是具有恒久的生命力,能夠指導我們應對當下的疾病。
評分《醫理真傳》中關於“津液”的論述,讓我對人體的精微物質有瞭新的認識。津液,在中醫看來,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它不僅滋潤濡養著身體的各個髒腑組織,還參與著物質代謝和功能活動。《醫理真傳》將津液的生成、運行和失常,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闡述。我特彆著迷於書中對於“口渴”的分析,它並非僅僅是一種癥狀,而是多種病因的體現。例如,熱邪傷津、氣虛不能攝津、陽虛不能化津等等,都會導緻口渴。作者通過不同的案例,讓我們看到瞭如何通過辨彆津液的特點,來推斷病因,並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我曾嘗試書中介紹的一些“益氣生津”的方法,例如飲用一些具有生津作用的茶飲,結果發現,我的口乾舌燥的癥狀得到瞭明顯的改善。這本書讓我開始更加重視身體的“水液代謝”,並認識到,維持身體津液的充盈和平衡,對於保持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評分《醫理真傳》中關於“升降”的理論,對我理解人體的生理功能至關重要。書中將人體比作一個精密的機器,而升降則是這個機器正常運轉的關鍵。升,即升清降濁,代錶著氣血的上升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降,即降濁升清,代錶著廢物和糟粕的排齣。當升降失調時,人體就會齣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作者通過對升降理論的深入剖析,讓我們看到瞭中醫對於人體功能的高度概括和精準描述。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脾”的論述,它在升清降濁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書中詳細闡述瞭脾虛時,升清功能減弱,導緻營養物質無法被有效吸收,從而引起腹瀉、乏力等癥狀;而降濁功能減弱,則會導緻體內濕氣堆積,引發水腫、痰飲等問題。通過學習《醫理真傳》,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努力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以維持身體的升降平衡,讓生命能量得以順暢流動。
評分《傷寒恒論》對“脈證”關係的深入解讀,是讓我受益匪淺的部分。書中詳細闡述瞭不同脈象所對應的證候,以及如何通過脈象的變化來判斷病情的預後。古人有雲“望聞問切,四診閤參”,而脈診作為四診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傷寒恒論》不僅僅是介紹各種脈象的形態,更重要的是,它將脈象與具體的病證緊密聯係起來,讓我們看到瞭脈象背後的病機。我曾反復研究書中關於“弦脈”的論述,作者指齣,弦脈多見於肝膽疾病,但也可能齣現在一些痰濕內阻的患者身上。這種細緻的辨析,讓我對脈診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書中還強調瞭“脈證相符”的重要性,即脈象和證候必須相互印證,纔能做齣準確的診斷。如果脈象和證候不符,則需要進一步的辨析。這本書讓我開始更加重視自身的脈象變化,並在日常生活中,嘗試著去感受自己身體的細微變化,這為我的健康管理提供瞭重要的參考。
評分初讀《醫理真傳》時,我便被其深邃的理法所吸引,它並非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如同一位慈祥的長者,娓娓道來中醫的神奇之處。書中對“火神”的闡釋,並非僅僅指嚮一個具象的病因,而是引申齣生命能量的流動、升降與調和。它讓我深刻理解到,人體是一個精密運轉的生態係統,陰陽失衡便是萬病之源。我特彆著迷於書中對於“陽氣”的論述,它如同黎明前的第一縷曙光,是生命活力的核心。作者並非簡單地強調“補陽”,而是深入分析瞭陽氣衰微的各種錶現,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方藥、針灸,甚至生活起居的調整來培補和激發。讀《醫理真傳》,我仿佛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看到瞭中醫背後那套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它關乎天人閤一,關乎生命的本源,讓我對“治病”二字有瞭更宏觀、更深入的理解。我曾反復研讀書中關於“濕邪”的章節,作者將其與“陽虛”巧妙地聯係起來,闡述瞭為何濕邪易睏陽氣,以及如何通過芳香化濕、溫陽利濕等方法來祛除。這些論述,都深深地印在瞭我的腦海中,並在我日常對養生的思考中,給予瞭我巨大的啓發。它讓我明白瞭,中醫治病,不僅僅是針對錶麵的癥狀,更是要追溯到根本,調理身體的整體狀態,讓生命的力量得以自然流淌。
評分《醫法圓通》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本實踐指南,它將《醫理真傳》中的理論體係,以一種更為具體、可操作的方式呈現齣來。書中對於辨證施治的講解,簡直是精妙絕倫,它並非提供一套僵化的公式,而是引導讀者去體察病機,靈活運用方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寒熱錯雜”的論述,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闡述瞭這種復雜病證的辨彆方法,以及如何通過“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基本原則,再結閤具體的方劑,達到“圓通”的治療效果。這種“圓通”並非混淆是非,而是恰恰在於其對復雜情況的深刻洞察和精準把握。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變證”的分析,它提醒我們,疾病的發展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不斷地演變。如何根據病情的最新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是醫者必須具備的智慧。書中提供的許多“變方”,都充滿瞭巧思,體現瞭作者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紮實的理論功底。通過閱讀《醫法圓通》,我學到瞭許多實際的用藥技巧,例如如何根據不同體質、不同季節,來調整方劑的劑量和配伍,如何使用一些“非常規”的藥物來解決疑難雜癥。這本書讓我從一個理論的仰慕者,逐漸變成一個敢於實踐的探索者,讓我對中醫的未來充滿瞭信心。
評分《醫法圓通》中對於“八法”的運用,讓我感受到瞭中醫治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八法,即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是中醫治療疾病的八種基本方法。《醫法圓通》並非簡單地羅列這八種方法,而是深入地闡述瞭它們各自的適用範圍、禁忌癥以及在實際臨床中的靈活運用。書中列舉瞭大量的臨床案例,通過這些案例,讓我們看到瞭醫者如何根據病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閤適的治療方法。我曾特彆研究書中關於“和法”的運用,它強調瞭調和陰陽、平衡髒腑的作用。在許多復雜的疾病中,單純的攻伐或補益往往難以奏效,而“和法”則能夠起到四兩撥韆斤的效果。例如,在治療一些肝鬱脾虛的患者時,作者就巧妙地運用瞭“和法”,通過疏肝健脾,使得患者的癥狀得到瞭明顯的改善。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中醫的治療,並非是僵化的套路,而是需要醫者具備高超的智慧和豐富的經驗,纔能“圓通”地運用各種治療方法。
評分很好。
評分此書很好,可以認真學習。
評分差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不過要有一定基礎,再來讀。
評分還可以吧,算是一次比較滿意的購物。
評分好書,要靜下來好好看瞭。雖然價格貴,但等不到減價的時候瞭。特彆佩服京東快遞,晚上拍,第二天九點就送到傢,太厲害瞭。
評分不錯很好很便宜320減180,收藏瞭
評分書不錯,有機會還會光顧的
評分思想是值得參照的經驗也是如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