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岳纯之 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70720
版次:1
商品编码:1137756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唐律疏议》,又名《故唐律疏议》,是目前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完整的法典,也是研究唐代历史以及东亚古代法制的必读书。《唐律疏议》最初渊源于唐高宗永徽时期编纂的律疏。当时唐朝历经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的努力,已经有了武德律、贞观律和永徽律,却没有一部对律的统一解释,永徽三年(652年),高宗皇帝命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绩、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刑部尚书唐临、大理卿段宝玄、守尚书右丞刘燕客、守御史中丞贾敏行等众人,负责编纂一部对永徽律的官方法律解释。一年之后,法律解释书编纂完成,共三十卷。本次点校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力求精益求精而成。

目录

进律疏表
故唐律疏议卷第一 名例 凡七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 名例 凡一十一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三 名例 凡一十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四 名例 凡八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五 名例 凡八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六 名例 凡一十三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七 卫禁 凡一十八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八 卫禁 凡一十五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九 职制 凡二十三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十 职制 凡一十九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十一 职制 凡一十七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十二 户婚 凡一十四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十三 户婚 凡一十八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十四 户婚 凡一十四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十五 厩库 凡二十八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十六 擅兴 凡二十四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十七 贼盗 凡一十三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十八 贼盗 凡九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十九 贼盗 凡一十七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 贼盗 凡一十五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一 斗讼 凡一十五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二 斗讼 凡一十六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三 斗讼 凡一十三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四 斗讼 凡一十六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五 诈伪 凡二十七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六 杂律 凡三十四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七 杂律 凡二十八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八 捕亡 凡一十八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九 断狱 凡一十四条
故唐律疏议卷第三十 断狱 凡二十条

精彩书摘

历经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的努力,已经有了武德律、贞观律和永徽律,却没有一部对律的统一解释,这导致了两个明显的不良后果:一是“每年所举明法,遂无凭准”,也就是国家明法科考试时缺乏统一的标准;一是“刑宪之司,执行殊异,大(点校者案:原误作‘夫’)理当其死坐,刑部处以流刑,一州断以徒年,一县将为杖罚,不有解释,触涂睽误”。在这种背景下,永徽三年(652年),高宗皇帝“彝宪在怀,纳隍兴轸”,“降纶言于台铉”,命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绩、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刑部尚书唐临、大理卿段宝玄、守尚书右丞刘燕客、守御史中丞贾敏行等众人,负责编纂一部对永徽律的官方法律解释。一年之后,经过“远则皇王妙旨,近则萧贾遗文,沿波讨源,自枝穷叶”的辛勤努力,“迈彼三章,同符画一”的法律解释书编纂完成,共三十卷,时名《律疏》,后人也称之为“永徽律疏”。 现在学界一般将传世的《唐律疏议》等同于永徽律疏。尽管《唐律疏议》渊源于永徽律疏,但还不能将二者简单等同,原因在于唐高宗永徽之后,唐代律疏还有过若干变化。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唐律疏议

评分

当参考书用,挺好的

评分

很好的书,读后很有收获

评分

再往上一点,一处木制的观望台伸出半空,上下皆空,特别雄伟,特别气派,如同站立在高空中的惊与险,奇和魄。此处不留念,更待何时?想必在此处照相体验奇险的游客不亚于体验顶峰高耸的游客的众数。

评分

七娘山不止山峰奇险地焕然,景色烂漫,再之就是它的人道管理很合理,很到位。上山时,衣冠整齐的警卫员很礼貌地招呼登记姓名、登山人数、上山时间、还有待会下山再一次确认并登记下山时间,倘若遇上了下雨天气,他们会耐心讲解登山的注意事项,劝解登山者改天再到此安全登山。山上的每一段地方,大约100米的海拔距离都为登山者准备了免费的手机充电器,用于登山者不时之需,并搭建了避雨亭。特别在山的最高处,还安排有警卫值班,招待登山者,对山峰各个地方为登山者作解说,勤勤勉勉,让登山者由衷感到到位,尊敬,舒适。

评分

写论文需要用到的书,真是高大上啊,里面内容让我顿时觉得古人的伟大才华

评分

给单位买的,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不过包装还是不错的

评分

读书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生,寻找意义。

评分

  《唐律疏议》,又名《故唐律疏议》,是目前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完整的法典,也是研究唐代历史以及东亚古代法制的必读书。《唐律疏议》最初渊源于唐高宗永徽时期编纂的律疏。当时唐朝历经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的努力,已经有了武德律、贞观律和永徽律,却没有一部对律的统一解释,永徽三年(652年),高宗皇帝命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绩、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刑部尚书唐临、大理卿段宝玄、守尚书右丞刘燕客、守御史中丞贾敏行等众人,负责编纂一部对永徽律的官方法律解释。一年之后,法律解释书编纂完成,共三十卷。本次点校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力求精益求精而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