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播音主持藝術(13)》不僅是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對外進行學術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學術交流的一個平颱。《播音主持藝術(13)》對我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瞭分析,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發錶瞭自己的看法。
內頁插圖
目錄
【教學研究】
淺論播音主持語言教學中“以人為本”的思想
播音主持訓練中的“控製論”
談經典誦讀的三種境界——對誦讀課教學改革的思考
經典誦讀教學中的“獲”與“惑”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並存語境下新聞播音主持教學淺探
【學術視界】
鐵肩擔道義——廣播電視有聲語言傳播的文化使命
從我國傳統的“中和之美”淺析播音主持藝術的分寸感把握
思維品質對港澳地區普通話即興口語錶達的影響與對策探尋
從文字語言到有聲語言的藝術轉換
淺析當前電視播音主持中普通話語音問題——以北京電視颱部分欄目為例
播音與聲樂氣息的比較——兼談聲樂氣息對播音教學的啓發與藉鑒
淺談體育解說中的用聲
堅守電視播音員主持人形象塑造的使命
廣播電視口語傳播研究範疇初探
【誦讀研究】
拓展朗誦藝術創作過程中想象的立體化空間——淺談想象力在朗誦創作中的啓動作用
具象與寫意——誦讀藝術中的虛實相生
關於舞颱誦讀副語言運用的思考(續)
【人纔培養】
關於演藝型綜藝娛樂節目主持人的培養——上海戲劇學院首屆和第二、三屆主持班教學總結
地市級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隊伍建設之管見
淺析影響主持人成長的內在因素
【節目研究】
當紅電視綜藝娛樂節目主持人“陽盛陰衰”之探
淺談當前電視新聞評論的方法和語言運用——以雲南電視颱《主播新鮮看》為例
對《天天嚮上》娛樂形式的思考
淺析安徽衛視《非常靜距離》的主持特色
淺析影響主持人成長的幾大要素——以《世界周刊》節目為例
【人物訪談】
聲越海峽音震天下——記我國首位對颱廣播節目主持人徐曼
少年曾懷青雲誌白頭雖老赤心存——記中央人民廣播電颱著名播音員傅華
故事情緣童心為伴——記《小喇叭》節目主持人王羽
康輝:改變、堅持與完美主義
尋常裏的堅守執著中的追夢——記北京電視颱新聞主播王業
胸有大情懷的娛樂節目主持弄潮兒——記湖南電視颱綜藝節目主持人汪涵
陽光男孩勇敢前行——記中央電視颱綜藝節目主持人尼格買提
【一綫風采】
“走”齣來的新聞力道——“走基層”報道采訪手記
論受眾需求對廣播主持人語言樣態的影響——以上海人民廣播電颱《今晚》節目為例
充足準備,靈活運作,總結思考——河北衛視《曉陽問策》2013年“兩會”報道手記
【論文摘登】
有聲語言經典範式研究(節選)——以夏青的播音創作和實踐為例
【來稿選登】
電視新聞主播的全媒體素養研究
論電視新聞主播演播室直播的能力訴求
試論電視新聞配音的情感調動
媒介融閤下的網絡廣播發展現狀分析
精彩書摘
一、有聲語言傳播工作的文化意義
無論是從播音員主持人使用的工具——語言來說,還是從時刻嚮受眾傳達的內容來說;無論從播音員主持人所肩負的職業責任和社會責任來說,還是從我們所要達到的傳播目的來說,播音主持有聲語言錶達都反映和代錶著文化、蘊含著文化,都建構著文化、傳播著文化,也都影響著文化。文化是播音主持工作的基本內容,體現瞭播音主持工作的根本意義。
首先,從播音員主持人所使用的工具——語言來說。播音員主持人每天都在和語言文字打交道,每天都在說話。錶麵上看起來,這是一個自然甚至簡單的過程。事實上,正是這一重要錶象使我們在很大程度上輕視乃至忽視語言文字背後的東西…一文化。從語言本身的角度來說,一個詞語的意義並不隻局限於詞典所列齣的意義,每一個詞語都是人類精神、曆史、文化和心理的濃縮與凝聚,語言文字既是文化的組成,又是記錄、傳播、繼承文化的工具。因此,在語言文字之中,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之中,都深深積澱著包括精神思想文化、心理文化、製度文化和物質文化在內的各種文化內容,不管是語言、文字係統本身,還是在一定的語境中運用語言、文字,都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積澱這種語言的文化。英國語言學傢帕默爾指齣:“語言忠實地反映瞭一個民族的全部曆史、文化,忠實地反映瞭它的各種遊戲和娛樂、各種信仰和偏見。”①語言學傢申小龍也說:“語言浸透瞭民族文化的精神,它像一麵鏡子,反映齣民族經濟、文化、心理素質各方麵的特點。”②還有學者認為,“語言是有質地之分的,輕薄一些、厚重一些並非不能感覺到。”③而這“輕薄”、“厚重”顯然是指語言和語言錶達中的文化含量。從發聲的角度來說,語音的發齣並不是隻有標準、響亮的聲音,更重要的是這個聲音所代錶的思想、具體的內容、情感和意義、情趣和意蘊,它們是隨著內容的變化,語境的變化,情感的變化不斷變化的,是具有生命的、靈性的,是有情感、有厚度、有力度,韆變萬化的。播音員主持人應該用心去感悟,用情去體會,並從中去感受語言的趣味、語言的生命力和語言中的文化。能否理解、體會和感悟到這一切,並能用聲音準確、恰當地錶現齣來,取決於文化。從內容的角度來說,播音員主持人每天都要麵對紛繁復雜的大韆世界,運用語言文字記錄和傳播信息,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對信息去粗取精、去僞存真,而且說齣的話能不能準確、有效、充分地錶現和傳達這些內容,更重要的依然是文化。
……
《播音主持藝術(13)》是一本緻力於深入探討現代播音主持行業核心理念與實踐技巧的專業讀物。本書並非對某一具體節目或人物的流水賬式記錄,而是以其宏觀視角和係統性分析,為讀者構建起一幅清晰的播音主持發展圖景,並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其內在的藝術規律和發展趨勢。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它將播音主持藝術置於當代社會文化語境下進行考察,強調其作為信息傳播者、文化引導者以及情感溝通橋梁的多重角色。它不拘泥於傳統的技巧羅列,而是從更深層次的理論基石齣發,引導讀者理解播音主持工作背後所蘊含的社會責任、人文關懷以及審美追求。 在理論框架構建方麵,《播音主持藝術(13)》首先對播音主持的起源與發展進行瞭梳理,追溯其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和演變軌跡,這有助於讀者建立對學科的整體認知。隨後,本書著重分析瞭構成播音主持藝術的幾個關鍵要素,例如語言的魅力、聲音的塑造、肢體語言的錶達、情感的傳遞以及人文素養的積澱。它並非簡單地列舉“說什麼”和“怎麼說”,而是深入剖析“為何如此說”,強調理解受眾心理、把握信息內在邏輯以及運用恰當的錶達方式,以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 在語言運用方麵,本書摒棄瞭刻闆的語法和詞匯分析,轉而從“話語的力量”這一角度切入。它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精煉的語言、生動的修辭、富有感染力的語調,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將復雜的信息條理化,從而有效地吸引並影響聽眾。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瞭不同風格的主持人在語言運用上的獨到之處,以及語言在營造節目氛圍、塑造人物形象、傳遞情感共鳴等方麵所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讀者將從中學會如何根據不同的節目類型、不同的受眾群體,靈活運用語言,使其既富於專業性,又充滿人情味。 聲音的塑造是播音主持藝術的另一重要維度。本書並非簡單教授發聲技巧,而是探討聲音的“個性化”和“情感化”錶達。它深入剖析瞭聲音的音質、音色、音量、語速、節奏、停頓等要素如何與主持人的內在情感、節目內容以及現場氛圍相互作用,共同塑造齣獨特的聲音魅力。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科學的發聲方法、係統的聲音訓練,以及對聲音情感潛能的挖掘,讓聲音成為傳遞信息、錶達情感、建立連接的有力工具。無論是新聞播報的莊重嚴謹,還是訪談節目的親切自然,抑或是文藝演齣的激情澎湃,都離不開對聲音的精妙駕馭。 肢體語言的錶達在現代播音主持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本書強調,肢體語言並非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與語言、聲音同等重要的錶達載體。它深入分析瞭麵部錶情、眼神交流、手勢運用、身體姿態等非語言信息在傳遞信息、錶達情感、增強溝通效果方麵的作用。書中通過大量的圖文對照和情境模擬,引導讀者理解如何通過自然的、有分寸的肢體語言,提升節目的生動性和感染力,與受眾建立更深層次的互動。它鼓勵主持人解放天性,用身體去“說話”,從而讓整個播音主持過程更具生命力。 情感的傳遞是播音主持藝術的核心所在。本書認為,優秀的主持人不僅是信息的傳遞者,更是情感的引導者和共鳴的製造者。它深入探討瞭如何在節目中注入真摯的情感,如何理解並迴應受眾的情感需求,以及如何通過語言、聲音、肢體等多種方式,引發觀眾的共鳴,建立情感上的連接。書中分析瞭不同類型節目中情感錶達的策略,例如新聞報道中的理性關懷、訪談節目中的同理心、文藝演齣中的激情揮灑等,並提供瞭大量可供藉鑒的實踐方法。它強調,情感的真實流露是贏得觀眾信任和喜愛的關鍵。 人文素養的積澱被視為播音主持藝術的靈魂。《播音主持藝術(13)》深刻認識到,沒有深厚的人文底蘊,播音主持工作將淪為機械的技巧模仿。本書從多方麵強調瞭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廣博的知識麵是理解和駕馭復雜信息的基石,敏銳的洞察力是把握社會脈搏和受眾心理的眼睛,深刻的思考能力是形成獨特見解和價值判斷的源泉,而高尚的道德情操則是贏得公眾尊重和信任的保證。本書鼓勵主持人不斷學習、思考、反思,將個人的人文積澱轉化為節目中的智慧與溫度,從而提升播音主持工作的思想深度和藝術高度。 此外,本書還密切關注播音主持行業在數字媒體時代的新挑戰與新機遇。它深入分析瞭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特點,以及播音主持工作在平颱多樣化、傳播碎片化、互動即時化等新趨勢下的轉型與發展。書中探討瞭如何在新媒體平颱上進行內容創新、形式優化,如何運用社交媒體與受眾進行有效互動,以及如何在碎片化信息洪流中保持專業性和公信力。這部分內容對於正在或即將從事播音主持工作的讀者來說,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播音主持藝術(13)》並非一本“速成指南”,而是為有誌於在播音主持領域深耕的讀者提供的一套係統性的學習框架和深刻的思考啓發。它引導讀者認識到,播音主持藝術是一門需要天賦、勤奮、智慧和持續學習纔能精通的綜閤性藝術。書中豐富的案例分析、深刻的理論闡述以及前瞻性的行業洞察,將幫助讀者在理解播音主持本質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藝術品味,從而在日新月異的媒體環境中,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播音主持人。本書的讀者群體不僅包括專業的播音主持從業者、相關專業的學生,也包括所有對傳播學、媒介藝術以及語言魅力感興趣的廣大讀者。它提供瞭一個理解現代傳播世界如何運作,以及如何通過語言和聲音産生影響的獨特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