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醫名遠播,療效顯著,來自全國各地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歐美等多個國傢和地區的慕名求診者紛至遝來。李濟仁也先後獲得首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指導老師、首批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等一係列榮譽。
評分7歲時,李元善開始學四書五經。他天資聰穎,樂於思索,奠定瞭堅實的國學基礎。1943年,他遵從“天下之至變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醫也”的古訓,跟隨當地名醫汪潤身學醫,3年苦讀齣師後,他想找名望更高的人拜師學藝,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評分早在1965年,著名黃梅戲演員嚴鳳英患頑固性失眠1年有餘,屢服進口高效安眠藥無效。李濟仁迴憶,當時嚴鳳英眼眶四周青黑凹陷,頭昏煩躁,腰膝酸軟。李濟仁分析,失眠時久,諸治不應,應當從肝論治,以滋肝陰為主,輔以安神。於是,他開齣瞭鎮肝益腎、陰陽並調的方子。服7劑後,患者能睡4個小時。李濟仁按照時間醫學,囑咐患者在午後及晚睡前各服一次,以便藥效更好發揮。三診後,患者一切正常,從此再也不用安眠藥瞭。
評分好書不錯好書不錯
評分非常好。。。
評分多年來,李濟仁敏而好學,精勤不倦,在掌握復雜而深厚中醫學知識的同時,也積纍瞭大量的臨床經驗,對一些疑難雜癥屢起沉屙。
評分從1949年起,李濟仁在歙縣小川開業行醫。解放後,他兩度被選派到安徽中醫進修學校(安徽中醫學院前身)師資班學習,還參與安徽中醫學院和附院的籌建工作,並擔任內經教研組組長、大基礎教研室主任等職。隨後在歙縣人民醫院、安徽中醫學院、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皖南醫學院等單位工作。
評分“定潭嚮有車頭寺,半夜叫門一帖傳。”山村的夜裏,一片漆黑,鄉親們提著燈籠去定潭求張根桂看病的情景,給幼小的李元善留下瞭深刻印象。張根桂是新安世醫“張一帖”第十三代傳人。李元善心中萌生念頭,“不當醫生則罷,當就當這樣的名醫。”於是,他毛遂自薦拜張根桂為師,並改名李濟仁,意為“仁心濟世”,以錶明自己的誌嚮和決心。
評分1931年的寒鼕,地處徽州歙縣橋亭山鳳逸村的貧苦篾匠李榮珠喜得貴子,取名李元善。幾十年後,李元善從鄉村醫生一步步成為新安醫學傳人,成為全國名老中醫和國醫大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