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家与法的历史(套装上下卷)(第5版)

俄罗斯国家与法的历史(套装上下卷)(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俄罗斯] 奇斯佳 著
图书标签:
  • 俄罗斯
  • 历史
  • 法律
  • 国家
  • 政治
  • 俄罗斯联邦
  • 法学
  • 历史学
  • 社会科学
  • 政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5525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1206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比较法文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由当代俄罗斯著名教授О.И.奇斯佳科夫主编,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的现行教材第5版,也是俄罗斯联邦法科高等院校教学法协会向全国高等院校推荐的教材。
  全面考察了苏联领域内从古至今存在过和存在着的各种国家构成体及其法律体系的规律性更替过程。上卷从公元前9世纪出现在外高加索南部的奴隶制国家乌拉尔图王国开篇,历经先后在黑海沿岸、中亚地区、里海及波罗的海沿岸和俄罗斯腹地不断产生和灭亡的数十个封建国家(也有少数奴隶制国家),历经前封建时期的古罗斯和封建割据时期、等级代表制时期、独裁专制时期的俄罗斯,最后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被推翻的沙皇俄国和短命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结束。下卷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始,至苏联解体和俄罗斯全面复辟资本主义止。作者依据大量史实和文献资料,侧重从社会构建、国家机制、法律制度三个方面再现上述各个历史时期中各个国家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辩证地和客观地分析并评述了2000多年来俄罗斯国家与法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古罗斯建国、罗斯受洗、蒙古入侵、彼得大帝改革、女皇当政、亚历山大一世改革、斯托雷平新政、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全盘集体化、斯大林肃反、卫国战争、苏联解体,等等;评介了《罗斯法典》、《伊凡三世律书》、《法律大全(1649)》、《俄罗斯帝国法律全集》等著名古代俄罗斯法律史籍及包括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在内的苏联多部重要法律文献。

目录

俄罗斯国家与法的历史(第五版)(上卷)
目录
第一章俄罗斯领域内的奴隶制国家

第一节乌拉尔图王国的国家与法(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6世纪)

第二节外高加索和中亚的国家与法(公元前1世纪~公元4世纪)

第三节黑海沿岸的国家构成体(公元前7世纪~公元4世纪)


第二章前封建社会的政治构成体

第一节前封建社会的国家与法问题


第二节东斯拉夫人的政治构成体


第三节可萨汗国


第四节布加尔王国



第三章外高加索和中亚的国家和法律体系(4~13世纪)


第一节外高加索的国家与法


第二节中亚的国家与法



第四章古罗斯的国家与法


第一节古罗斯国的诞生


第二节社会制度


第三节政治制度


第四节法律体系



第五章封建割据时期罗斯的国家与法(12~14世纪)


第一节转向封建割据


第二节社会制度


第三节国家制度


第四节法




第六章俄罗斯领域内的蒙古—鞑靼国家(13~15世纪)


第一节成吉思汗帝国的出现


第二节察合台汗国


第三节伊尔汗国


第四节金帐汗国



第七章立陶宛大公国(13~16世纪)


第一节立陶宛大公国的创建和发展


第二节社会制度


第三节国家制度


第四节法




第八章波罗的海东北岸的国家与法(13~18世纪)


第一节13世纪前的政治制度


第二节立窝尼亚的国家与法


第三节库尔兰公国




第九章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及其法律体系(13世纪末~16世纪初)



第一节建国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三节社会制度


第四节政治制度


第五节法




第十章外高加索和中亚诸国及其法律制度(14世纪末~19世纪中叶)


第一节外高加索诸国的国家与法


第二节中亚诸国的国家与法




第十一章摩尔达维亚的国家与法(14世纪~19世纪初)


第一节社会制度与国家制度


第二节法的主要特点


第十二章哈萨克斯坦的国家与法(15世纪~19世纪中叶)


第一节哈萨克汗国的建立


第二节社会制度


第三节国家制度


第四节法




第十三章俄罗斯的等级代表制君主国(16世纪中~17世纪中)


第一节社会制度


第二节国体


第三节国家机制


第四节法




第十四章乌克兰的社会、政治制度与法(16~18世纪)


第一节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乌克兰加入俄罗斯


第三节乌克兰在俄罗斯国家构成中的法律地位




第十五章君主专制在俄罗斯的形成和发展(17世纪末~18世纪)


第一节向专制主义过渡


第二节社会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政治制度


第四节法律体系




第十六章专制主义鼎盛期的俄罗斯国家与法(19世纪上半叶)


第一节社会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国体的发展


第三节国家机制的变化


第四节立法的系统化



第十七章迈向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一步(19世纪下半叶)


第一节改革的前提


第二节社会制度的变化


第三节国家制度


第四节法的发展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俄罗斯国家与法”主题的图书简介,但内容不涉及您提到的具体书目。 --- 图书简介: 《现代欧洲政治制度的演变:从启蒙运动到全球化挑战》 内容聚焦: 本书深入探讨了自17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欧洲主要国家政治制度的复杂演变历程,分析了其背后的思想根源、社会变革动力以及面对21世纪全球化挑战的适应性。全书结构清晰,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跨学科的视角,理解现代欧洲政治形态的形成与未来走向。 第一部分:启蒙的遗产与革命的冲击(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 本部分首先梳理了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关于主权、分权与社会契约的理论,并考察了这些思想如何在英格兰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中转化为具体的政治实践。重点分析了宪政主义的早期形态,包括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其与大陆上君主专制体制的冲突。 核心议题: 理性主义对传统政治权威的解构;早期代议制机构的雏形与局限;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及其与王朝国家的张力。 案例研究: 英国议会制度的渐进改革与法国共和主义的反复斗争。 第二部分:民族主义、工业化与国家权力的重塑(19世纪下半叶至两次世界大战前夕)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传统政治精英的统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部分考察了民族主义如何成为动员大众、重塑国家认同的核心力量,以及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的激烈角逐。 权力扩张: 探讨了国家职能如何从保障私有财产向干预经济、建立早期社会福利体系转变。 民主的初探: 分析了普选权的逐步扩大对议会政治的影响,以及帝国主义扩张背景下,民族国家间竞争的加剧。 法律与社会秩序: 考察了在此期间,法律体系为适应工业社会需求而进行的现代化改革,例如商法和劳动法的制定。 第三部分:极权主义的阴影与战后重建(两次世界大战至冷战高峰) 本部分集中分析了20世纪上半叶欧洲面临的极端挑战: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兴起,以及它们如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自由民主秩序。随后,深入剖析了二战后欧洲的重建工作,特别是《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政治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 民主的复兴: 重点研究了战后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如何构建新的民主制度,强调了宪法法院、制衡机制在防止权力滥用中的关键作用。 意识形态的对垒: 冷战视角下,欧洲被划分为两大政治集团,各自的政治模式(市场经济民主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外部影响。 欧洲一体化的起源: 首次系统性地探讨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等早期合作机制如何从经济合作走向政治整合的设想,作为对民族国家冲突的反思。 第四部分:冷战后的转型与全球化时代的挑战(1990年至今) 冷战结束后,欧洲政治进入了一个去意识形态化与再一体化的复杂时期。本部分分析了东欧剧变对欧洲整体政治版图的影响,以及欧盟从经济共同体向政治联盟迈进的每一步。 欧盟的深化与扩张: 探讨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的“多速欧洲”现象,主权让渡与民族国家身份认同之间的持续张力。特别关注了欧元区危机对成员国财政主权和民主问责制的影响。 新威胁的出现: 考察了金融全球化、移民危机、恐怖主义以及“民粹主义回潮”对既有代议制民主合法性的冲击。 法治与人权的新边界: 讨论了欧洲人权法院在统一欧洲法律标准中的角色,以及在数字时代,个人权利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难题。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比较政治学和历史学的交叉研究方法,不仅关注重大历史事件,更侧重于制度的微观运作、法律思想的演变以及政治文化的深层结构。通过对不同国家——如英国的渐进主义、法国的激进主义、德国的联邦主义——的比较分析,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现代欧洲政治制度的多元性、韧性及其内在的矛盾性。它不是一部专注于某一特定国家的断代史,而是一幅描绘欧洲政治思想与制度图谱的宏大画卷。 适合读者: 政治学、法学、历史学专业学生及研究人员;对欧洲政治史、国际关系、宪政理论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为那些对俄罗斯历史和法制发展有着深厚兴趣的学者们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对俄罗斯帝国时期及其后续的苏联时期,再到现代俄罗斯的社会变迁和法律体系演变非常着迷,总觉得那里隐藏着许多深刻的逻辑和独特的脉络。当我翻开这套书时,立刻被其庞大的知识体系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所吸引。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事实,而是深入剖析了俄罗斯国家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形成、如何演变,以及法律制度如何与之相互塑造、相互影响。从沙皇专制到布尔什维克革命,再到后苏联时代的转型,每一个节点都充满了复杂的张力,而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些关键点,用翔实的史料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清晰而又宏大的图景。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俄罗斯的中央集权如此根深蒂固?为什么其法律传统中总带着一种实用主义和集体的色彩?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相当有说服力的解答。它让我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独特之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进一步研究相关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个从小就对“俄罗斯”这个词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试图寻找一本能够概括性地解释这个国家为何如此独特、其发展轨迹为何与众不同的书。《俄罗斯国家与法的历史》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俄罗斯民族性格、国家命运的史诗。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将俄罗斯漫长而曲折的国家形成和法律演变过程,融入到更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我被书中对俄罗斯独特地理位置、广袤疆域如何塑造其国家形态的分析所吸引,也对书中关于集权与分散、统一与多元之间不断博弈的历史进程印象深刻。法律在这里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社会变革的催化剂,甚至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从蒙古统治时期的法律影响,到罗曼诺夫王朝的集权化统治,再到苏联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法律,最后到当代俄罗斯的转型,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与创新。这本书让我对俄罗斯的过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它的现在和未来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它是一本能够激发你对历史产生强烈求知欲的书。

评分

说实话,在看到这套书的标题时,我内心是有些许忐忑的。毕竟,“俄罗斯国家与法的历史”听起来就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我担心它会枯燥乏味,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理论和密密麻麻的年代。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后,我的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讲故事者,将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和法律变革娓娓道来。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学术报告,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故事性。书中对于一些关键的历史人物,例如伊凡雷帝、列宁、斯大林等,他们的决策如何影响了国家和法律的走向,都有非常生动的刻画。同时,对于普通民众在国家和法律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法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也都有所提及,这使得整个叙述更加立体和丰满。我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经历着那些重要的时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偶然性,也让我对俄罗斯这个民族的韧性和创造力有了新的认识。它是一本能够让你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同时也能引发思考的优秀著作。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世界政治体制演变略有研究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俄罗斯的历史和法律发展是理解现代世界格局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又常常因为其复杂性和历史跨度而望而却步。这套《俄罗斯国家与法的历史》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领我穿越了漫长的历史时空。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枝节末梢,而是聚焦于国家形态和法律制度这两个核心主线,将它们置于广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过渡自然,即使是对于初次接触这类题材的读者,也能循序渐进地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时期俄罗斯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细致描绘,以及法律在其中所扮演的动态角色。例如,在讨论彼得大帝改革时,书中不仅阐述了其引入西方法律原则的举措,还深入分析了这些改革对俄罗斯社会结构和权力分配造成的深远影响。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述方式,使得本书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可读性,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对俄罗斯国家与法制演变的基本认知框架,为我思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法律专业学生,一直觉得单纯的理论学习有时会显得有些空洞,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来理解法律的发生和发展。《俄罗斯国家与法的历史》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让我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法学原理,置于一个真实的、动态的历史舞台上进行审视。书中对于俄罗斯不同历史时期法律体系的演变,从早期分散的习惯法,到集权化的敕令,再到苏联时期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法律,以及后苏联时期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法律调整,都有详尽的论述。特别是对于苏联法理学独特的贡献和其对后世的影响,书中有着深入的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非大陆法系和非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传统非常有帮助。我常常会对比书中描述的法律条文和判例,与现代法律进行思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其与社会现实的互动。这本书无疑为我研究俄罗斯法和比较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认识到,理解一个国家的法律,必须先理解它的历史和国家形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