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本《“工程与法”系列丛书:开发商的法律课堂》是指导房企识别与绕过暗礁的导航手册。它绝非普法教材,而是从房地产实务出发,从拿地、融资,到建设、销售、交付,系统地介绍房地产开发全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指明了一个个陷阱与暗礁。它的语言通俗明快,摆脱了学术范儿与理论味,非常适合房企的管理人员、法务经理阅读。里边大量的案例,更如同一个个标本,为关注与研究房地产业的人提供了素材。
内容简介
这本《“工程与法”系列丛书:开发商的法律课堂》是目前市场上鲜有的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法务经理使用的法律手册。《“工程与法”系列丛书:开发商的法律课堂》从开发商的角度出发,以开发商在整个房地产开发流程中各阶段的角色为落脚点,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审判实践中经典案例及多年的律师从业经验,自开发商取得房地产项目开始,直至最后完成项目租售,分阶段,分重点地标识开发商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有针对性的结合经典案例,全面细致地阐述开发商在各阶段如何应对相应的法律风险。《“工程与法”系列丛书:开发商的法律课堂》旨在全过程全方位地指导开发商把控风险,同时《“工程与法”系列丛书:开发商的法律课堂》的各部分均附有开发商常用的协议文书样本,方便开发商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直接参照使用。
《“工程与法”系列丛书:开发商的法律课堂》非常适合从事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法务经理阅读,对工程管理和工程法律专业师生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劲松律师,广东联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深圳律协建设工程与房地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系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专家调解员、腾讯大粤房产智库专家、《深圳律师》特约撰稿人、深圳电视台嘉宾律师。曾在司法机关、大型房企任职多年。执业期间办理上百起房地产案件,具有丰富的房地产诉讼、非诉讼经验。作为率先致力于三旧改造的法律专家,公开发表数十篇专业文章。
胡玉芳律师,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系,执业以来一直专注于建设工程与房地产的法律服务,为多家知名房地产、建筑企业提供过法律服务。合著有《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合同风险管理法律实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判解》、《项目经理的法律课堂》等著作。现为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深圳市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法律委员会委员及广东省律师协会房地产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兰兰律师,广东君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十三年法律工作经历。深圳市妇联常年法律援助律师、深圳市图书馆法律援助律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调解员、深圳市律协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房地产和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第九次律师代表大会代表。2013年《深圳市城市更新法律实务及法规政策汇编目录》主编。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篇 项目取得
第1课 土地出让与受让
1.1 招拍挂的那些事
1.2 BT或代建
1.3 值得警惕的“土地出让”
1.4 土地转让的“雷区”
1.5 排除潜在竞争者的常见情形
附:律师范本
合作建设××县商贸城协议书
第2课 合作开发
2.1 合作开发的常见模式
2.2 合作主体的选择
2.3 合作合同的风险与防范
2.4 变更登记的注意事项
2.5 常见的违约情形及预防
第3课 股权收购
3.1 股权收购获得土地的可行性
3.2 股权收购的优劣分析
3.3 风险规避及对策
3.4 国有或外资企业的特殊要求
附:律师范本
股权转让协议
第4课 旧改或城市更新
4.1 风格迥异的“旧改”
4.2 深圳特色的城市更新
4.3 城市更新法律实务
附:律师范本
范本一:深圳市××项目城市更新专项法律顾问聘请合同
范本二:深圳市××小区城市更新房屋搬迁补偿安置协议书
第2篇 房地产融资
第5课 融资盛宴背后
5.1 融资现状
5.2 融资困局
5.3 剖析及探索
第6课 融资方式选择
6.1 传统型融资方式
6.2 创新型融资方式
6.3 融资方式优劣对比
第7课 融资实务操作
7.1 融资准备——打铁还须自身硬
7.2 融资决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7.3 目标实现——在博弈中双赢
第8课 经典案例
8.1 恒大私募,浴火重生
8.2 绿城果决,自我盘活
8.3 首创连横,另辟蹊径
8.4 万科借“基”,暗度陈仓
8.5 万通弃发,取道信托
8.6 SOHO上市,漫漫求索
第3篇 项目开发建设
第9课 行政许可——打开建设之门
9.1 项目建设必需的行政许可
9.2 行政许可中易出现的问题
9.3 行政许可的救济途径
第10课 征收与拆迁——与时间赛跑
10.1 征收决定
10.2 搬迁补偿安置协议
10.3 房屋征收纠纷处理
第11课 招投标——机遇与风险同在
11.1 招投标的红线
11.2 招投标的准备工作
11.3 招投标风险的防范
第12课 施工建设——系统地控制
12.1 承发包模式的设计
12.2 合同的履约管理
12.3 典型纠纷及处理
第4篇 项目租售
第13课 房产销售——盖的好不如卖得好
13.1 广告的尺度
13.2 销售模式
13.3 买卖合同的关键条款
13.4 预售实战指引
13.5 常见纠纷类型及司法处理
附:律师范本
范本一:房产销售代理合同
范本二:认购书
范本三:认购书补充协议
范本四:买卖合同补充约定
范本五:限购政策风险提示及业主声明
范本六:项目及周边环境的风险提示(部分)
范本七:房产交易的风险提示(部分)
范本八:按揭贷款确认函
第14课 房产交付——入伙大吉
14.1 交付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14.2 交付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4.3 房产证的办理
附:律师范本
范本一:×家园入伙公告
范本二:入伙通知书
范本三:入伙指引
范本四:收楼须知
范本五:房屋验收表
范本六:关于办理《房地产证》的通知
第15课 商业租赁——持续提升价值
15.1 租赁模式概述
15.2 定向租赁
15.3 捆绑租赁
15.4 售后包租
15.5 常见法律问题及注意事项
附:律师范本
范本一:超市房屋租赁合同
范本二:商铺租赁合同
第16课 前期物管——无缝对接
16.1 如何选聘物业管理企业
16.2 物业服务用房
16.3 开发商与业主权益界定
附:律师范本
范本一: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范本二:××花园业主临时公约
范本三:临时公约业主承诺书
前言/序言
《工程与法》系列丛书:房地产开发法律实务精讲 丛书主旨: 本系列丛书旨在为房地产开发领域的从业者——包括但不限于开发企业高管、项目经理、法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和法律服务提供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前沿且极具实操性的法律风险管控与合规操作指南。在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法律法规持续更新的复杂环境下,工程建设与项目开发活动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工程与法》系列丛书正是立足于这一痛点,以“预防为主,实战为纲”的原则,剖析项目生命周期中关键节点的法律风险点、应对策略及成功案例的经验教训。 丛书特色与内容结构: 本系列丛书并非单一、冗余的法律条文汇编,而是紧密结合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商业运作的模式创新以及司法实践的前沿趋势,构建起一套由宏观政策理解到微观合同条款设计的立体知识体系。 第一卷:土地获取与前期立项的法律基石 (Land Acquisition and Preliminary Approval) 土地一级开发与招拍挂的博弈: 深入解析土地使用权获取的法律程序,重点探讨招拍挂环节的合规性审查、异议处理与合同签订中的潜在陷阱,特别是容积率调整、配套设施代建等复杂事项的法律后果。 规划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EIA)的红线: 详述项目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获取过程中的行政审批要件。分析环境法律法规对项目可行性的实质性影响,包括环评结论的约束力与后期变更的法律风险。 前期融资的合规性审查: 针对项目启动阶段的股权结构设计、合作开发协议(JC/JD协议)的效力认定,以及涉及信托、基金等新型融资工具的法律边界进行深度剖析,规避非法集资和产权纠纷的风险。 第二卷: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闭环控制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Loop) 合同范本的本土化应用与定制: 对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市场常用合同条款的差异,重点讲解总承包、专业分包、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模式下的风险分配机制。强调如何通过合同条款有效锁定工期、工程价款和质量责任。 工程价款的争议焦点与司法认定: 详细阐述工程变更、现场签证、隐蔽工程验收的法律效力认定标准。提供一套系统化的计量、支付、索赔流程,以应对常见的工期延误索赔与工程款拖欠问题。 分包单位的管理与法律责任穿透: 探讨业主(开发商)如何通过合规的合同管理,有效控制违法分包和转包行为带来的连带赔偿责任风险。分析工程款优先支付制度对项目资金流的实际影响。 第三卷:质量、安全与工程延期的法律应对 (Quality, Safety, and Delay Management) 工程质量的终极责任链条: 从设计缺陷到施工不当,系统梳理开发商对最终用户承担的法定质量保修责任。重点解析《建筑法》、《产品质量法》在工程实体中的交叉适用。探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责任划分与交叉追责机制。 安全生产责任的“一票否决”: 剖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项目管理者的强制性要求。通过真实案例解析群伤、群亡事故中,开发企业高管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边界,强调安全投入的证据留存与合规审查。 工期延误的法律抗辩与损失计算: 详细梳理工期顺延的法定事由(如不可抗力、业主原因、设计变更等)与合同约定的冲突。教授如何建立严谨的工期索赔证据体系,避免因工期问题引发的违约金巨额支出。 第四卷:商品房预售与交付环节的法律边界 (Presale and Delivery Legal Boundaries) 预售许可的合规要件与解除风险: 深入解析预售资金的监管要求、预售证的获取条件,以及在政府调控政策变化时,预售合同的效力维持与解除条件。 交付标准的法律界定与验收: 明确“竣工验收备案”与“交付验收”的法律区别。聚焦于业主收房环节最容易产生争议的面积差异、质量瑕疵、配套设施未完成等问题的法律解决路径,避免“业主群访”引发的法律纠纷升级。 物业服务纠纷的源头治理: 分析开发商在引入物业公司、交接公共部位设施时的法律责任。如何通过前期业主大会筹备工作,有效隔离因物业管理不善导致的后续法律风险。 第五卷:争议解决与资产处置的实战策略 (Dispute Resolution and Asset Disposition) 工程争议的仲裁与诉讼选择: 比较仲裁和诉讼在工程类案件中的适用性,特别是针对涉外工程合同的管辖权选择。提供仲裁庭或法院在审理工程款、工期和质量纠纷时的最新裁判倾向。 项目并购与债务重组中的法律风险隔离: 面对行业洗牌,分析如何通过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识别存量工程的法律瑕疵。在资产转让或破产重整中,如何合法有效地剥离或承接历史遗留的工程质量索赔和工程款债务。 法律风险的量化与管理: 引入工程项目法律风险评估模型,指导企业建立定期的法律“体检”机制,将法律合规内化为项目管理的刚性流程。 本丛书的编写团队汇集了长期深耕于建筑工程、房地产诉讼和非诉业务的一线资深律师、工程造价师和行业监管专家,确保理论的深度与实务操作的精度达到行业内最高标准。阅读本丛书,即是为您的工程项目穿上坚实的法律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