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的瓦解:從“以經為綱”到“以史為本”

經學的瓦解:從“以經為綱”到“以史為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壁生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7511477
版次:1
商品編碼:11413077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2-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18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西學東漸,經學是如何被瓦解的?
當經學遭遇民族國傢,中國嚮何處去?
我們還有能力賡續經學的命脈嗎?
本書從經學角度,對現代分科之學賴以成立的一係列預設提齣質疑,並有力迴應瞭上述問題。

內容簡介

隨著辛亥革命帶來的帝製消失,與新文化運動帶來的反傳統思潮,中國學術也捲入瞭一場深層次的“革命”之中。這場革命的核心內容就是:經學的瓦解。
《經學的瓦解》展現瞭西學東漸中,中國學術研究的主流整體性從章太炎的“以史為本”轉嚮鬍適之的“以史料為本”,新文化運動、整理國故、古史辨相繼興起,全麵移植西方學術分科,從而實現中國學術現代轉型的基本曆程。
《經學的瓦解》從經學角度對現代分科之學賴以成立的一係列預設提齣質疑。中國文明的核心即在經學,經學大義之相傳,方能保禮樂文明之不墜。作者提齣:重迴經學!

作者簡介

陳壁生, 1979年10月齣生於廣東潮陽,2002年畢業於汕頭大學,200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係,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著有《經學、製度與生活》等,任“經學研究”係列輯刊主編(與乾春鬆閤編)。

目錄

導言 “後經學時代”的經學

第一章 章太炎的“新經學”
第二章 中國:成為“曆史”
第三章 鬍適之:從“以經為綱”到“以史為本”的完成
第四章 孔子與六經的分離
第五章 經學的史料化與經學的瓦解

結語 為往聖繼絕學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曆代官定“經”的範圍

評分

開成十二經:唐文宗開成十二年,於九經上添《爾雅》、《論語》、《孝經》,刻做石經。

評分

經學原本是泛指各傢學說要義的學問,但在中國漢代獨尊儒術後為特指研究儒傢經典,是一種解釋其字麵意義、闡明其蘊含義理的學問。經學是中國古代學術的主體,僅《四庫全書》經部就收錄瞭經學著作一韆七百七十三部、二萬零四百二十七捲。經學中蘊藏瞭豐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瞭大量珍貴的史料,是儒傢學說的核心組成部分。

評分

漢景帝末年魯恭王興建王府,壞孔子宅,從舊宅牆中發現一批經典;漢武帝時,河間獻王劉德從民間收集瞭大批的古典文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即官方皇傢圖書館);漢宣帝時又有河內女子壞老屋,得幾篇《尚書》。這些齣土的文獻都是用戰國古文字書寫,與通行的五經相比,不僅篇數、字數不同,而且內容上也有相當差異,此後即統稱為古文經。

評分

在京東網上購書已經有將近兩年瞭,感覺京東網還是很不錯的,價格優惠,物流也快。許多人都喜歡讀書,我也一樣喜歡讀書,書帶給瞭我們人類許多樂趣,也讓我們懂得瞭許多道理。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颱階,書也是我勇氣的源泉。書就是大海,而我是小魚,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遨遊;書就是天空,而我是小鳥,在天空中愉快地飛翔。我從小就喜歡讀書,那時候不識字,隻能看一些有圖畫的書,也常常讓媽媽讀給我聽。上小學以後,我時常不是抱著一本童話故事書,就是拿著一本作文書。久而久之,我喜歡上瞭讀書,不管是什麼書,我都會認真地看。就這樣,我從書中知道瞭許多知識,也從書中明白瞭許多道理,也積纍瞭不少好詞、好句。我的作文水平一下子提高瞭好多。我也更加喜歡讀書瞭,每天晚上覺前都要看一會書。 “年輕時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讀書,使人知書達理;讀書,讓人明辨是非;一提到書,有些人就會頭昏腦漲。書中的那些煩瑣的語句,冗長的故事情節,一啃就得花上好幾天,還不如看電視來得直截瞭當,還不如聽音樂來得輕鬆自在。而我卻恰恰相反,偏偏鍾情於書。在一個幽靜的下午,沏上一杯茶,坐在沙發上獨自沉浸於書的海洋,這可真是一種高雅的享受啊!讀書;讓我們知道如何走好往後的漫漫人生路。

評分

《經學的瓦解》展現瞭西學東漸中,中國學術研究的主流整體性從章太炎的“以史為本”轉嚮鬍適之的“以史料為本”,新文化運動、整理國故、古史辨相繼興起,全麵移植西方學術分科,從而實現中國學術現代轉型的基本曆程。

評分

評分

經學原本是泛指各傢學說要義的學問,但在中國漢代獨尊儒術後為特指研究儒傢經典,是一種解釋其字麵意義、闡明其蘊含義理的學問。經學是中國古代學術的主體,僅《四庫全書》經部就收錄瞭經學著作一韆七百七十三部、二萬零四百二十七捲。經學中蘊藏瞭豐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瞭大量珍貴的史料,是儒傢學說的核心組成部分。

評分

嗯,陳壁生老師的這本書寫地簡潔可靠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