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发表于2024-11-22
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张爱玲曾给自己的写作定义为“在传奇里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找传奇”,张爱玲自己何尝不是传奇里的一个普通人。她从未要改变世界,只是不想被世界改变。惟有舍弃,才能坚守。
两段不为世俗所认同的感情与婚姻,他爱她,是因为她的文学;她爱他,仅仅因为他懂她。
这是一本以张爱玲后半生为写作焦点的传记。她是一名天才少女,也是一个时代的异类和传奇。写作曾经带给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战火纷飞时,她享受着成名的欢愉和恋爱的放恣,战事一停,一切戛然而止,恋人背叛,她的写作事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她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就连生活的依凭都忽然变得摇摇欲坠。出走美国后,她在异乡步履漂泊,不得不忍受经济的窘迫,照顾瘫痪的丈夫,辗转于不同的城市寻求安身之地,曾经的荣耀与声名都成了过眼烟云。残酷的生活剥离掉了一切浮皮,把她还原成一个最朴素的写作者的形象,几乎要将她打倒。看张爱玲的后半生,几乎是要落泪的,然而又那么佩服,正像她的那句话所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够真心热爱一件事,并且贯彻到底,究竟是幸运的。一个朝圣者的虔诚,虽不能扭转乾坤,但却能给予内心丰润与安然。也许,对于张爱玲来说,写作,从来都是一种抵抗,一种病,一种药。
伊北,作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被结婚》《北京浮生记》《熟年》,短篇小说集《臭伉俪》,传记“民国三部曲”《你若盛开清风自来:那些人遇见的林徽因》《半生素衣:陆小曼传》《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等。伊北的长篇小说,多以都市题材为主,平朴真实又犀利幽默,始终关怀都市男女的精神状况;短篇小说则蹊跷诡异,始终有一种南方湿润的氤氲味道;随笔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回肠荡气又不吝表达主观爱恨,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同时又注重书写传奇。
自序
出走:知己知彼之态
爱缺:半生半世之约
往来:人山人海之惧
祓禊:无穷无尽之念
推翻:自言自语之魅
张看:有声有色之行
梦魇:难舍难弃之执
精怪:独来独往之伤
迫近:隔山隔海之窘
用度:一分一毫之利
描画:半新半旧之变
附录
失落者:张爱玲与毛姆
孤独心:张爱玲与嘉宝
樱花刑:张爱玲与日本
梦堡垒:张爱玲与安徽
时光是条河,我们是旅客,走了好远,脚上沾满了土尘,坐在河边,一边涤尘,一边顾影自怜,风平浪静的时候,或许能够看清自己的影子,疲惫的、忧伤的。失忆并不能让你忘记一个人、一件事,磨炼反倒可以。人生要成长,不应是直线的,必须翻越。张爱玲评价过自己人生的三个阶段: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爱玲的美国几十年漫长又急迫,她像是躲在古墓里的人,避见来客,修炼着什么。她洞见内心,写家族史,为了那点烦恼与依恋。提笔的时候,自自然然也把胡兰成写进去,并没有刻意绕开。
她是爱过他的,起先甚至是崇拜,往日的少女动心她只是直视。就如那年战火纷飞,沦陷区却有短暂的平静,胡兰成天天来,她也就天天陪着,一坐坐到晚上七八点,他走后她累得发抖,整个人跟淘虚了一样。恋爱是飞扬的,需要全身心投入。临走时他让她摘掉眼镜,冷不丁给她一个吻——一阵强有力的痉挛在他胳膊上流下去,可以感觉到他袖子里的手臂很粗。她也会留他在家里吃个便饭,饭后,她递给他一块小方巾,又烫又干,他笑着问怎么回事。她说再去绞一把来。其实这方巾是她特地去热水龙头下烫过,又绞得特别紧,手都烫疼了。爱总能让人细心到不可思议,一点一滴,方方面面,比对自己还仔细。
爱玲诚实到近乎赤裸,恋爱的纠结,连房事的细节,痛苦,快乐,她都用一支笔细细描摹,对一个人的厌恶到身体就足够了,相反也是一样,对一个人的喜欢,不但要谈得来,身体上的接触也是一个必经通道,《色戒》里王佳芝与易先生的肉搏,一点点软化了一个女间谍的心。“这个人是真爱我的。”男与女之间,有时候回复到动物性,反倒变得简单,就是征服与被征服,太阳与月亮,天与地,虎与伥。爱玲有些地方真是非常传统。她像许多平凡的女人一样,需要一个让她崇拜男人,哪怕他有些孩子气,她有智慧,也有才华,但她却宁愿给足男方面子。她是仕女坐在一盏台灯下,光照在脸上,别有一种雅致端然。
不过张爱玲也知道,她和胡兰成的情况是如此不同。他三十九岁,眼下还有两个太太,情史丰富,而她却刚刚才初恋,二十三岁,是一张白纸待描画。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写:“我已有妻室,她(张爱玲)并不在意。”显然有些一厢情愿,又或者对自己的魅力过于自信,爱是自私的,爱玲虽然包容,但如果要长长久久在一起,有个名分,就要结婚。如果要结婚,胡兰成就必须与往日婚约划清界限,离婚成了必须。不离婚,怎么结婚?张爱玲是希望胡兰成离婚,她兴奋到跟闺蜜讲。但她不想跟他提离婚的事,而且没钱根本办不到。离婚这事也要靠自觉。终于,他离婚了,有一天带着两份报纸来,上面都并排登着他跟两个太太离婚的启事,看着非常可笑。
战时的姻缘总那么不确定,胡兰成去了武汉办报,爱上一个护士小周,逃到温州,又爱上了范秀美。胡兰成说:“……再或我有许多女友,乃至挟妓游玩,她亦不会吃醋。她倒是愿意世上的女子都喜欢我。”胡兰成或许错了,张爱玲不是不吃醋,她只是在礼节上努力克制着自己,胁迫自己去理解这个她爱的人。她实在太明白这个男人,“对女人太博爱,又较富幻想,一来就把人理想化了,所以到处留情。当然客邸凄凉,更需要这种生活上的情趣……他是这么个人,有什么办法?如果真爱一个人,能砍掉他的一个枝干?”不知情的人只是不懂爱玲何必太痴情,懂的人才知道,爱玲只是太善解人意,所以陷得很深。她哪里会不妒忌?爱情是女人的命,她选择听天由命。
她也知道他的荒唐。他在武汉办报,做报社社长,副社长却和他同时喜欢上护士姑娘,两个人争风吃醋,不欢而散。他每次回来,都要细细说“小周的故事”。引她的话,就像新做父母的人转述小孩的妙语;他要让护士小周受教育,好好培植;他痛苦地惊叫着,说她那么美!“连她洗的衣服都特别干净”!疯疯魔魔,痴痴缠缠,爱玲怎么不妒忌?谁不会洗衣服?爱玲心想自己洗的衣服也可以很干净。他最后还是回来了,与小周“生离死别”,他临走的时候她一直哭,他觉得她哭的也很美。那时候院子里灯光凌乱,人来人往,她一直躺在床上哭。爱玲从来不觉得小周是个简单的女孩,尽管只有十七八岁,但估计早熟,有心机有手段,况且已经在外面历练了好几年。
胡兰成和张爱玲终于秘密结婚了。爱玲去买了婚书,尽管觉得秘密结婚有点自骗自的意味,但在四马路的绣货店看到橱窗里的大红龙凤婚书,她还是忍不住乘电车去,拣装裱与金色图案最古色古香的买了一张最大的。没有仪式,所有的约定只凝在这张婚书里:“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字句是胡兰成拟的,因为爱玲不喜欢“琴”,所以胡兰成没用“琴瑟静好”,两人签了字,张爱玲收好,太大,没处搁,卷起来又没丝带可系,只能压箱底,从来没给人看过。
战后胡兰成逃到乡下,写信来,张爱玲想着他的种种处境,忍不住流下泪来。她去见他的家人流泪。有朋友到上海来,提起胡兰成,她还是流泪。哪知道带消息的朋友却不经意一提,说听他似乎是想那位护士小姐的多。爱玲立刻就有些坐不住了,她要去一趟,亲自去看他,写信没用,他最近说话总是玄乎其玄,她的女人雷达响个不停,她似乎已经预感到,他又有新故事了。她需要当面问一问,她迫不及待。中国民间故事里有鹊桥相会,一年只有一次,张爱玲等了那么久,终于要主动去寻找一个水落石出。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分手关键点在小周。到老张爱玲都还承认这一点,她只是不理解他的逻辑,疯人的逻辑,那年她让他在小周和自己之间选一个,他却执意不肯,只是笑说:“好的牙齿为什么要拔掉?要选择就是不好……”他是一个人也不可能放松。那天他带了本《左传》,两个人一块看,他笑着说:“齐桓公做公子的时候,出了点事逃走,叫他的未婚妻等他二十五年。她说:‘等你二十五年,我也老了,不如就说永远等你吧。’”等?他也让她继续等?等到有一天他能出头露面,再来个三美团圆?她做不到,她还没那么慷慨。临走那天,她还没开口,他就微笑说:“不要问我了好不好?”她果真没再问。但过了好几个星期,才恍然明白,他的“不让问”,就已经是对她的回答。张爱玲就此死了心,才有了那封绝交信。
一条路走到了尽头,一件事结束了,淡淡的。曾经说好一起走到世界终结的人,转眼咫尺天涯,清晰如大雨过境的空气,又模糊如深夜电视完结时分,屏幕上纷繁的雪花点,让人昏沉。闯进你的生活,给你上一课,然后,转身离开,这样的人毫无疑问是场灾难。晚年张爱玲写小说,痛快地说自己,“毫不介意”。真的毫不介意吗?也许写出来之后便能释怀。她说自己有情书错投之感。也许是错的,但也曾经美丽,爱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相遇的时候,她把他想得太美好,他也把她想得太平凡。张爱玲写《小团圆》,结尾处是个梦,那个胡兰成的化身又出现了,他拉着她,要把她拉进屋。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陈年旧事,变成老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又是美好的结局,她醒来快乐了好久。初恋像一个肥皂泡,飞到太阳底下,五光十色,风来了,越飘越高,终于破了。留下怅惘,但回味起来,也有喜悦。毕竟是初恋。其实一直到晚年,张爱玲都谈不上原谅胡兰成,但也没有特别不原谅,她宁愿忠于自己的感觉,哪怕那些感觉过几个十年再看起来,甚至有些羞耻,但那毕竟是自己走过的路。爱玲说:“虽然当时我很痛苦,可是我一点不懊悔……只要我喜欢一个人,我永远觉得他是好的。”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
一种抵抗,一种病,一种药
我不是宿命论者,但我宁愿相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就好比的有的人来到世上是为了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有的人会为大家贡献美妙的歌声,有的人在平凡的位置上奉献着自己的能量和智慧,有的人则在命运的风浪里,绽放光芒。宿命感让人低回彷徨,但使命感却是催人奋进、向前。晚清小说《海上花列传》里有套语:“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天真纯洁,秩序井然,就好像古代神话里设二十八星宿,每个人的强项都不同,所以也只有昴日星官能治得了蝎子精。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来到世界上的使命,知晓自己的天赋和秉能,发展下去,这世界或许会定稳得多。不为争荣夸耀,实在是人生太匆促,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能扣紧一件自己擅长的事努力做下去,是尊重造物,也是成全自己。
张爱玲就是个有使命感的人。早在年幼时参加《西风》杂志的征文时,她就写了一篇类似自叙传似的文章《天才梦》,大概意思是,她是一个天才少女,什么也不会,唯一擅长的,就是写作。她的一生也彻彻底底是个写作的文艺女青年的一生。因为写作,结识朋友、恋人,又因为恋爱,丰盈反哺了写作,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一场恋爱,与其说她爱上了他,倒不如说她爱上了他对于自己写作才能的激赏,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一个写作者的高傲与谦卑,张爱玲展现得淋漓精致——高可以高到谁都不见,低又能低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写作曾经带给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战火纷飞,都化作绚烂背景,琳琅而下,她享受着成名的欢愉和恋爱的放恣,战事一停,一切戛然而止,恋人背叛,她的写作事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写剧本,在报纸上写小说连载,断断续续,女高音卡住了嗓子,只剩《二泉映月》的悲凄……张爱玲忽然发现,恋爱没了或许可以再谈,但写作的环境一旦失去,她不但没了精神的支柱,就连生活的依凭都忽然变得摇摇欲坠。
隔了多少年再看张爱玲当年的出走,真是会被她的执著震动。世界再怎么变,写作永远是她世界的中心。写作是一个原点,也是一个终点,是一道闪电,也是一片风帆,是她的爱,她的痛,她的能量源泉,她的皈依。写作对于她来说是那么重,以至于她这颗小小星球,兜兜转转,不管走什么轨道,都还是围绕着它旋转。张爱玲知道自己的短长,能与不能,短短寸笔,书写人生,她知道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充分珍惜上天给予她的gift——非一般的写作能力,来写值得她写的东西。她也曾经为生活写过一些自己不甚喜欢的东西,比如《赤地之恋》,比如一些剧本、几种翻译和一些着手筹划的研究,但只要有条件、有时间,她还是努力去规划自己的写作生涯,写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书写的文字,反反复复。生命有它本来的样子,我们唯有临摹。懂得了这一点,张爱玲漂泊的后半生也就逐渐“拨云见日”,外部行为和笔下文字,都无比清晰地指向一个方向——写作即人生。她委屈自己的人生成全写作,写作又以特殊的方式完整她的人生。张爱玲不是一个彻底的人,但对待写作,她却是彻彻底底的诚实。
张爱玲外冷内热,她是非常重视友谊的人,但她总害怕对不起人。她曾写信给夏志清:“我这些年来只对看得起我的人负疚,觉得太对不起人,这种痛苦在我是友谊的代价,也还是觉得值得。”早年的炎樱,中晚年的邝文美夫妇,以及夏志清、庄信正等在美国的朋友,都曾在她身边起过重要作用,但对于友谊,张爱玲有她的一把衡量标准,那就是这些人对于她的写作事业有没有理解和帮助,在情感的付出和收获上,她是要求“等量齐观”的,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炎樱早年与爱玲关系好到恨不得成一个人,到了美国之后,两人距离近了,心的距离却渐行渐远——“妇人化”的炎樱已经无法理解和参与到一个大龄文艺女青年的写作生活当中,她时不时带来的自觉不自觉的“炫耀”,也愈发让张爱玲难以忍受。而这时候,远距离的宋琪、邝文美的友谊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而写信的方式刚好对于张爱玲来说又那么适宜。至于夏志清、庄信正、水晶这些人,则是张爱玲在文学圈重新崛起的一些“老关系”,写作上的激赞、鼓励,使得这些人形成了一股保护圈和光环,联手打造了一个神话了的张爱玲。
在婚姻上,张爱玲的两次选择,南辕北辙,一个汪伪的文人,一个是美国的左翼老作家,并且年纪都比她大很多。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从写作这件事上点一点,她的婚恋选择就显得那么合情合理,有专属的运行轨道。张爱玲成名时,上海正值沦陷,文艺圈许多人都去了内地,留在沪上的文人本来就少,有人愿意捧,但大多数是乱捧,说不到点子上,偶尔有说到点子上的,比如化名迅雨的傅雷给了一点小批评,张爱玲立刻接受不了。胡兰成来了,不但亲自到访,十分重视,还提笔写下《论张爱玲》,奇文一篇,一下打动了天才少女的心——她爱上了一个男人,更爱上了这个男人对于她写作的深度解读。多少年后,张爱玲到了美国,因为生活困难,她只好申请文艺营作为栖身之所来完成自己的写作,她遇到了赖雅,一个穷困潦倒的美国左翼文人,火速恋爱,闪电结婚。她为了钱?为了美国户口?为了新的安稳?也许有这些因素,但绝对不是全部,因为那时的赖雅,情况比张爱玲要糟得多,年纪大把,刚中风不久,穷困,写作停滞,即便张爱玲想靠婚姻翻身,也不会蠢到选择他。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写作上。
刚到美国的张爱玲想靠英文写作打开局面,但面对新的人文环境,新的市场,她如履薄冰,同时也没有足够的自信。而在麦克道威尔文艺营,赖雅跟她的谈话和指点,对于她过去小说的赞赏,给她打算写的中国题材英文小说《孝桥》的建议,都在无意中满足了张爱玲的深层情感需要——她是需要有一股力量来支撑并且告诉她:你是可以写下去的,你的写作是有希望的。乌云遍布时透出来的一线天光,穷途末路时的一点了解和盼望,足够让他们在一起,过上个十年八年。而有趣的是,到了1966年,赖雅的生命最后的一段日子,照顾瘫痪的赖雅好几年的张爱玲,却依然离开华盛顿前去迈阿密作家做驻校作家,维持生计是一个因素,但对于张爱玲来说,更大的痛苦在于,长年照顾赖雅占据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她没法写作了。这种焦灼持续到临界点,她终于不顾一切逃出去,用写作重新给予自己一场洗礼,这不是“抛夫”,而是绝望的人的透气——过了没多久,她又回来把赖雅接走,天南海北,始终带他在身边,直到他去世。
赖雅去世后,张爱玲更加避世,为了集中精力创作,她已经决定放弃婚姻,一个人的日子纵然孤独,但好歹还有自由。张爱玲在伯克利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工作过,但却最终不欢而散,她的独处习惯,使得她始终无法融入同事圈子。再加上她始终把自己的写作作为生活的中心,工作上的事,纵然她给予重视,但始终做得不尽如人意。在被解聘之后,她不再外出工作,在洛杉矶找了一个小公寓,躲起来,写着自己想写的故事。外面的世界再怎么变,都与她无关,她就是一个写作者,用生命写着,耗着,真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她像是一个旅人,拖着行李,踽踽独行,为了轻装上阵,她又不断地丢弃着,爱情、友情、婚姻、工作,她总以为只要舍弃,就能得到尊严,得到更大的自由,但没想到上天又安排她与自身抗争。
晚年的张爱玲为疾病困扰,这给她的写作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牙病、眼病、胃病、皮肤病、失眠症,最恐怖的是她对于跳蚤的感知——因为惧怕“蚤子”,她竟然不断搬家,开启了在同一座城市流浪的晚年生涯。搬家过程中她又开始了不间断的丢弃,“三搬当一烧”,何况她是不停地迁徙于汽车旅馆,家具丢了,衣服丢了,甚至于的重要的书稿也丢了,她就带着必要的药和衣服,拖着个大皮箱子,神情恍惚辗转,有几次在公交车上被连续偷窃,损失一千多美元。但她还在写着,虽然有时候写一封信都要几天。晚期跳蚤恐惧症消失,她住进公寓,写作依旧是她生命里的重头戏,但她的写作又简朴得很,她不要写字桌,也不用凳子,就伏在床头的一个用纸盒子搭起的平台写,席地而坐。
残酷的生活真是剥离掉了一切浮皮,把她还原成了一个最朴素的写作者的形象,几乎就要将她打倒。可张爱玲依旧不放弃,风吹云散,雨打萍碎,世界颠倒,人世无常,她依旧怀抱着写作的信仰,一往无前。看晚年张爱玲,真是要落泪的,然而又那么佩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够真心热爱一件事,并且贯彻到底,究竟是幸运的。一个朝圣者的虔诚,虽不能扭转乾坤,但却能给予内心丰润与安然。也许,对于张爱玲来说,写作,从来都是一种抵抗,一种病,一种药。她用写作抵抗命运,抵抗人世,倏忽倥偬,抵抗时光侵染,疲惫得一病不起,然后又借着一粒粒文字魔力,不药而愈。
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书很不错了,还在看内容也很好。
评分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评分!!!!!!!!!!!!
评分!!!!!!!!!!!!
评分质量挺好,比较推荐入手。
评分书很不错了,还在看内容也很好。
评分天天股份大股东风格的郭德纲的股份大股东
评分看完后再来吧
评分很好很强大,赞不绝口
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