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曾國藩智慧經典叢書:曾國藩政治方略》融閤瞭曾國藩一生的管理智慧、謀略智慧、生活智慧、傢教智慧,共14種,其內含的思想智慧囊括瞭領導學、管理學、政治學、人纔學、教育學、’養生學等各個方麵,是一部係統瞭解並掌握曾國藩智慧的精品讀物。不僅全麵地反映瞭曾國藩在官場、傢庭、養生、管理上的諸多智慧與原文風采,更配有以結閤當前社會實際的曆史故事、事實案例為基礎的多重解讀,以助讀者全麵而係統、繼承而創新地學習、藉鑒曾國藩的卓越人生智慧。
《曾國藩智慧經典叢書:曾國藩政治方略》是叢書之一部,介紹瞭曾國藩齣身農村卻成為晚清重臣;僅是一介書生卻打造齣戰鬥力極強的湘軍的官場曆程。《曾國藩智慧經典叢書:曾國藩政治方略》通過對曾國藩從政為官方略的剖析,嚮讀者介紹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有益養分。
作者簡介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謚號文正,湖南湘鄉人。軍事傢、理學傢、政治傢、書法傢、文學傢,晚清“中興diyi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率者,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他修身、齊傢、治國、為官、冶軍、理財、用人、治學等無一不精,故被譽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目錄
第一章 躬自入局顯拙誠
第二章 吞牙和血為功名
第三章 擇友選纔圖經世
第四章 瞻前顧後穩為官
第五章 堅忍竭誠為朝廷
第六章 進退維榖為哪般
第七章 遠慮近憂齊思量
第八章 鍾鳴鼎食散一朝
精彩書摘
三、拙誠內聖有誌者,事竟成。此乃曾國藩之成功的秘訣。
觀察一個人,不要問他做瞭些什麼,首先問他想做些什麼。問他做瞭些什麼是問他的肢體,問他想做什麼是問他的心,這個心就是他的誌嚮。
做人從哪裏開始呢?從立誌開始。
誌嚮,是使人緊張起來、站立起來的東西,好比一棵樹的軀乾。人生的價值、意義和境界全是被誌嚮所照亮的,沒有誌嚮也就沒有人生的方嚮。
然而,一個人的誌嚮不是天生的,是在後天的生活中確立的,尤其是在對平庸、瑣細、放縱的生活的不滿中形成的。作為一個人,我們常常感到瞭生活的庸俗,但是我們並不常常産生改變它的誌嚮。
大凡有所成就的人,沒有不是自強不息的。
曾國藩的同僚鬍林翼說得好,人生決不該隨俗浮沉,生益於當時,死後聞於後世。唯其如此,我們應自立自強,努力做眾人所不敢為、不能為的事情,上以報國,下以振傢,不負此昂藏七尺之軀。他所以說得好,是因為他說得全麵、樸實,我們可以做到。當然說的和曾國藩最為接近的是王陽明,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夫學莫先於立誌,誌之不立,猶不種其根,而徒事培擁灌溉,勞苦無成矣。”王陽明的“根”和曾文正公的“本”說的是一個意思。
所以,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誌,也就是要使自己振作起來,抖擻精神,給自己一個目標,一個方嚮。很多人並不是智力不如人,意誌不如人,條件不如人,然而很多年過去後,他就是不如人,這主要是因為他沒有確立遠大的誌嚮啊。
人無誌嚮,柔弱無剛。王陽明說得好,誌嚮不確立,猶如沒有舵的船,沒有馬嚼子的馬,漂流奔放,最後將到達何處呢?曾國藩曾為立誌心神不寜:“我常常憂心忡忡,不能自持,若有所失,到今年正月還是如此。我想這大概是誌嚮不能樹立時,人就容易放鬆潦倒,所以心中沒有一定的努力的方嚮,沒有一定的方嚮就不能保持寜靜,不能寜靜就不能心安,其根在於沒有樹立誌嚮啊!“另外我又有鄙陋之見,檢點小事,不能容忍小的不滿,所以一點點小事,也會考慮一晚上;有一件事不順心,就會整天坐著不起來,這就是我憂心忡忡的原因啊。誌嚮沒立,見識又短淺,想求得心靈的安定,就不那麼容易瞭。現在已是正月瞭,這些天來,我常常夜不能寐,輾轉反側,思緒萬韆,全是鄙夫之見。在應酬時我往往在小處計較,小計較引起小不快,又沒有時間加以調理,久而久之,就是引盜人室瞭啊!”由此可見,曾國藩也是和我們一樣的人,他也有斤斤計較的時候,有見識淺短的時候,有心浮氣躁的時候,但他敢於麵對自己心靈中最黑暗的部分,並無情地加以拷問,你能做到嗎?誌嚮不立,則心神不寜;誌嚮即定,則鬼服神欽。
東晉名將祖逖與劉琨都以雄豪聞名於世,兩人感情甚篤,共被而寢,常徹夜縱論天下大事,感嘆收復中原的大業被苟且偷安之徒所貽誤。祖逖與劉琨約定:“若四海鼎沸,豪傑共起,吾與足下相避中原耳。”他們矢誌習武練藝。當時,人們認為半夜雞鳴是不祥之音,生怕聽到,祖逖卻認為:“此非惡聲也。”半夜雞鳴正好催他們提早起床,從此雞鳴之刻就是他們習武之時。
遠大的誌嚮誕生非凡的勇氣,正是因為有瞭堅定的誌嚮,他們纔能不為流俗所移,心正氣順,心安理得,有所作為。
常言道:有誌者,事竟成。人是自己觀念的産物,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首先在於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想到他要成為一個科學傢,他也就不會按照一個科學傢必備的素質要求自己,訓練自己,那麼他當然不會成為一個科學傢瞭。
曾國藩說,人如果能立誌,那麼他就可以做聖人,做豪傑,還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呢?他又何必要藉助彆的力量呢?古書上說:“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說,我想得到仁,這仁也就到瞭。我想做孔子、孟子那樣的人,於是就日夜孜孜不倦地攻讀,一心一意地去鑽研他們的學問,誰能夠阻止我成為孔孟那樣的人呢?如果自己不立誌,即使天天與堯、舜、禹、湯這些聖人住在一起,那也隻能他們是他們,我還是我啊!晉朝有一個人叫王歡,字群厚,專心學問,不知生計,他傢中也無存糧,常常靠乞討度日,但王歡仍誦讀《詩經》不已,怡然自樂,毫無窮睏之意。他妻子卻為生計擔憂,盛怒之下,便燒掉瞭王歡的書籍,並且要求改嫁,想促使王歡改變誌嚮,王歡卻笑著對妻子說:“你沒有聽說漢朝硃買臣的故事嗎?他貧賤的時候,他妻子也要求離去,後來硃買臣迴鄉做官成為太守,他的妻子就上吊身亡瞭。”時人聽說此事後都恥笑王歡,而王歡則始終守誌不移,安貧樂道,後來終於成瞭大學問傢。
這故事雖有幾分淒惻,但是真實的。一個人在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之前,往往都有和王歡相同的遭遇,那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那些胸懷遠大誌嚮的人,就更是如此。人的理想越遠大,那麼理想的實現越艱難,也就越容易被人嘲笑,很多人的很多美好的理想不是被自己扼殺的,而是被他人的嘲笑扼殺的,能像王歡那樣實現自己理想的人太少瞭。
不管怎樣,有誌者事競成和王歡的故事一樣,都是對人的一種召喚,一種誘惑,一種刺激,但願它能喚起你潛在的力量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人不僅要立誌,而且誌當存高遠,也就是要有遠大的抱負,亦即《史記》中所說的“鴻鵠之誌”。
《後漢書》中說:“誌不求易,事不避難。”有大抱負,纔有大動力,大毅力,大魄力,也纔會有“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大境界。所謂大抱負不是好大喜功,不是好高騖遠,而是放眼天下,誌在四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這樣的胸懷和氣度,你纔能看輕自己所看重的,看重天下所看輕的。
明朝吳麟徵有句話說得好,“深兒女之懷,便短英雄之氣”。他說的是情感與大誌氣的關係,可以說,過多地咀嚼一己之悲歡,就看不到腳下的土地,也意識不到自己對天下的責任,當然不會産生大的誌嚮。
……
曾國藩智慧經典叢書:曾國藩政治方略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曾國藩智慧經典叢書:曾國藩政治方略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