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中的父亲,他用自己的超强行动力,完成对女儿的承诺,为所有家长做了一个榜样。有人说他的励志精神像力克·胡哲,也有人说他让人想起了日剧《一公升的眼泪》的主人公,总之,他的行动感染了太多人,更激励了所有中国家长。
2.简单的约定,能带你走进孩子的世界,也是留给孩子未来美的回忆。感性温暖的教育形式,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前言
2011年9月
一个详尽而疯狂的计划开始啦,但我不想把自己弄得像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
2011年11月
我突然下岗了,真的没有想到。
2011年12月
我只有364天去完成这50项挑战,不能太丢人了。
2012年2月
面对自己的恐惧,吸血鬼的画面在头脑中挥之不去。
2012年3月
“我讨厌这幅拼图”,当我和女儿坐在地板上拼拼图,我跟她说。
2012年4月
即使是最如何的安排设计,结局也往往会出其不意。
2012年5月
我最想让她学会的是坚韧,我父母教会我的那种坚韧和自信。
2012年6月
我是英国唯一一个参加全国赛车锦标赛的轮椅人士,所以卖掉这辆车,就像是我的一种个人成功也随之而去了!太伤感了。
2012年7月
有时候,什么都不需要做。手里拿着啤酒,阳光晒在后背上,就是幸福。
2012年8月
这个月我不但进行了体能上的突破,还经历了一次不期而遇的情感高潮。
2012年9月
我的妻子不但耐心地陪我去完成各种疯狂的挑战,还要承受我的大无畏精神给她带来的压力。
2012年10月
我亲爱的女儿就悬在半空中了,不过还在咯咯地笑。我第一次认识到,一个人可以开心到这种程度。
2012年11月
第28项挑战,去蹦极……
2012年12月
等到以后,她真正开始面对自己的人生挑战时,回想起这一切,才会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
备选挑战:把头发染成粉红色。
后记
附录
致谢
2011年9月
“爸爸,”埃莉对我说,“你疯了。”
“呵呵,这你早就应该知道啊。”我笑着说道,同时看着她手里拿着一张纸,一副不解的表情。那张纸就是我列出的清单,上面写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打算去做的各种疯狂的事情。如果你们能看到埃莉脸上当时的那种表情,就会知道这些事情究竟有多么疯狂了。
“我是知道啊,爸爸,”她说,“但是这个清单太长了。你怎么能在一年之内把这上面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呢?”
“我要做的还不止这些呢,”我纠正说道,“因为这个清单还没有列完呢。你要是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提出来,我再加上。”
她又低头研究这个清单,用纤细的食指从头顺到尾。那实际上是两个列表,一组标注着“极其困难”,另一组标注着“其他”。埃莉指着“极其困难”那栏下的一个项目,问道:
“这是什么?”
“悠波球?”我看了看,说道,“哦,那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坐在一个很大的弹力球里面,从山坡上滚下来。”
她好像听懂了,但是脸上那种不解的表情并没有消失。我努力跟埃莉解释说,我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就是要鼓励她,但是埃莉对此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也就是说她并不能对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过,也许她也并不需要理解,至少现在不需要。我只希望她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拥有一种“我能行”而不是“我不行”的积极心态。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不过,“悠波球”,也许埃莉说对了,我真的是疯了。
那是九月末的一个下午,雾蒙蒙的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们一起讨论我提出的这个想法:列一张包含50个挑战的清单,在一年之内完成这些挑战,以此来证明:(1)一个人只要决心努力地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成功;(2)进入50岁之后并不意味着步入了碌碌无为的老年生活。这个想法一开始听起来宏伟极了,可现在却让我看起来像个疯子一样。
我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那之前的几周前,一个同事偶然提起我马上来临的50岁生日,他说,50岁是人生中尤其让人感觉压抑的一个转折点,它意味着一个人年轻不再,开始步入老年。而我,对此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那又怎么样呢?”我反驳道,并不知道自己已经中了对方的激将法,“年龄上的增长我并不介意,但是我可不会让自己的心变老。”之后这种想法——这种心态——就一直挥之不去,最终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起初一时兴起的想法不知怎地就演变成了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一个向我自己、我的孩子——尤其是我“残疾”的小女儿证明人生是可以挑战的计划。
“好吧,”我对埃莉说,“你也想想有什么要征服的挑战。”她若有所思地咬着下嘴唇,想了想,最后说道:“嗯,从高楼上跳下来怎么样?”我很肯定她当时只是在开玩笑。这点很好——因为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但是她的这个挑战是不可行的,即使对我来说。我说的是真的。
“那么,飞行怎么样?”她说。
“什么?你是说乘坐飞机飞行吗?”
“不是,”她一本正经地解释说,“就像超人那样飞行!”我真蠢,我早就应该料到这一点的。她当然是说像超人那样飞行。我就是她的超人,就像我的父亲曾经是我的超人一样。
我父亲去世差不多有30年了,我的人生也过了大半辈子了。而我却仍然无法相信父亲再也回不来了这个事实。
“唉,”我对埃莉说,“这个有点难度,因为我没有能穿在裤子外面的红色内裤。”她知道我是在逗她,脸上马上露出一副不情愿的表情。“哎哟,”我说,“可是你先挑起的哦。你想怎么样呢?不过我也算是能飞行,”我说着指向我已经在清单上添加的一个项目,“室内跳伞运动。这跟飞行差不多。”
“什么?你可以飞行?”她这回看起来很佩服的样子,“真的吗?不用借助绳子什么的?”
“不用借助绳子或其他任何东西。靠的是空气。”我想解释一下其中的原理,但是不确定她到底能不能理解。“来来来,”我说,“还有别的吗?再想想——如果你要挑战一下自己,还有什么想做的?”
“放风筝,”她非常肯定地说道,“我想要放风筝——大大的,粉红色的风筝。嗨,爸爸!”
“怎么了?”
“我替你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你的头发染成粉红色的!”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让她兴奋不已,两眼发光。不过对我来说,这可不是那么激动人心了。
“好——吧,”我慢吞吞地说,“这一项可以列在‘备选’那一栏下面。”埃莉摇了摇头说:“不能放在‘备选’下面,你得跟我保证一定会做。”
我想重新整理一下思路。我到底该怎么做到这件事情?我的本意是想通过挑战这些项目来鼓舞其他人,包括埃莉在内,而不是为了打赌,把自己弄得像个彻头彻尾的傻瓜。
“我没办法保证,”我说,“我可能没有时间做完这么多事情,是不是?”
“但是如果你有时间的话……”
“那我把它列在‘备选’一栏下面怎么样?”我提议道。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满足“客户”的要求。我在清单的最下面写上“备选项”,然后在下面接着记上“把头发染成粉红色”。她脸上的表情表明,这种做法让她稍微得到了些许安慰。“还有别的吗?”我问道,试着转移她的注意力,虽然有点儿冒险,但是没关系。
“拼图怎么样?”她提议说。
“七巧板拼图?太棒了,埃莉,”我拾起铅笔,说道,“这真是个很棒的主意。不过当然,你一定得帮我。”我扭动着自己的手指,我猜,它们此时一定因为我刚给它们揽下的这桩重活儿而责骂我呢。
“我当然会帮你的,”她说,“我可是拼图高手。”
“好吧,”我说着把这个项目添加在清单上,“我们要玩多大的拼图?”
“五千块儿的。”她毫不犹豫地说道,“你的手指能受得了吧,爸爸?”
“没问题。”我告诉我的女儿说,而且在那一刻,我自己也相信这句话。
我疯了,就像埃莉之前说的那样。
……
正如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也想要给我的孩子最好的。我希望他们能有安全感、有信心,希望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够不断地去挑战人生、探索人生、享受人生。我和我的妻子育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他们让我非常自豪。老大马特(15岁)和老二艾米(13岁)从小就开始承担他们的同龄人不会承担的责任。和孩子们一起踢足球、骑自行车等活动在其他父亲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可是对于身体残疾、坐在轮椅上的我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即。然而,孩子们对我的理解使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关系:亲密、关爱,最重要的是,愉悦。两个孩子从小就学着更多地去关心别人、体贴别人,比同龄人更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十年前,我的妻子,丽萨,生下了我们的小女儿,埃莉。埃莉和我一样,被确诊患有腓骨肌萎缩症,又称为“新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变”,其实际症状就是下半身肌肉萎缩。如今我已经无法行走,手部力量也很弱,从而限制了我的行动灵敏性。埃莉眼下还可以行走,但是她的步法已经受到了影响。2010年,由于她的肌腱将双脚内拉,埃莉不得不接受腿部手术来加强其脚踝的力量。这种疾病对不同的人不会有不同的影响。
我和我的妻子都希望埃莉能和她的哥哥姐姐一样快乐成长,我们也知道,她在成长过程中将会面临很多问题,但是我们想让她明白的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回首过去,我做过很多在旁人看来超出我能力范围的疯狂大胆之事:滑水、4x4越野赛、卡丁车比赛、滑翔、潜水等等。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甚至在乐队中当过鼓手,表演的激情不亚于莱斯特广场上马戏团的表演。2010年,我驾驶着福特野马赛车参加了国家拖赛车锦标赛。我从来没有让任何事情阻碍我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我也希望埃莉明白,她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不仅仅要告诉她,勇于尝试是没有错的,更重要的是让她知道,如果不去尝试,她就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然而,就在不久之前的某一天,我突然看到了一句名言,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言——“行胜于言”。那一刻,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我不能仅仅是通过语言来告诉埃莉,我要用行动向她证明。
尼盖尔·霍兰德
2012年12月
这本书真是一本让人惊喜的书!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想着也许就是一些泛泛而谈的育儿经验,但读进去之后,我发现它真的触及到了很多我作为父亲平时感受到的困惑和挑战。书中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更多的是一种分享,分享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父亲们常常会遇到的真实场景,以及如何去应对。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倾听”的部分,以前我总觉得当爸爸就是要解决问题,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有时候,仅仅是静静地听孩子说话,理解他们的感受,就已经足够了。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是引导你“如何去感受”,如何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建立更深厚的连接。我读完之后,真的感觉自己对“爸爸”这个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有信心去面对育儿路上的种种考验。它给了我很多实用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积极、温暖的育儿理念,让我觉得做个好爸爸,原来是可以这么有意义,这么充满乐趣的一件事。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育儿类的书籍有些疲惫,觉得很多内容都太理论化,或者过于理想化,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落地。但这本书却完全不同,它充满了生活的温度和烟火气。作者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分享了他在育儿过程中的真实经历,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智慧和力量。我读到那些关于如何处理孩子 tantrums(发脾气)的部分时,感觉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书中提供的那些方法,我尝试着用了一下,效果真的非常显著。它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我们作为父母,需要放慢脚步,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而不是仅仅关注表面的现象。这本书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我开始意识到,作为父亲,我的参与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给,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引导。它给了我很多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质量”的父亲的启发,让我不再仅仅是“在场”,而是真正地“在乎”和“投入”。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它完全颠覆了我对“父亲”这个角色的传统认知。我一直以为,父亲就应该是家里的顶梁柱,是那个强壮、不容置疑的形象。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恰恰体现在柔软和陪伴上。它深入剖析了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细致入微的关怀,去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书中关于“榜样力量”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意识到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可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这本书不只是给爸爸们看的,我觉得妈妈们读了也会有很大的收获,因为父爱和母爱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相互理解和支持,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最理想的成长环境。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会让你在每一次阅读中都有新体悟的书。
评分我一直是个不太擅长表达情感的人,尤其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总觉得词不达意,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抚他们,或者怎么去鼓励他们。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难题”,其实都有更简单、更有效的解决方式。书中很多关于沟通技巧的建议,都非常实用,而且不落俗套。它教我如何去识别孩子的情绪,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去回应,而不是简单地制止或者责备。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玩耍”的部分,它让我明白,游戏不仅仅是孩子打发时间的方式,更是他们学习、探索和与父母建立情感联系的重要途径。我开始尝试着放下工作,真正地投入到和孩子的游戏时间里,意外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更加活泼开朗,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它没有给我制定死板的计划,而是给了我启发和工具,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地运用其中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和力量。我一直背负着“要成为一个完美的父亲”的巨大压力,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给孩子带来的爱不够多。然而,这本书却让我明白,完美是不存在的,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用心去爱,是否愿意不断学习和成长。它鼓励我去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去承认自己的局限,然后更积极地去弥补和改进。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责任感”的探讨,它让我意识到,父亲的责任不仅仅是养育,更是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书中提供的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都非常有启发性,而且操作性很强。我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卸下了很多不必要的包袱,变得更加轻松和自信。它让我明白,做个好爸爸,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场充满爱的旅程,在这场旅程中,每一次的尝试和进步,都值得被肯定和珍视。
评分双十一买的 速度很快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哈很好很好
评分刚开始看??
评分送货速度很快,包装完好,快递人员态度很好!商品质量没得说,没有了!!!!!还要我说什么呀!愁死我了!!!!!!!!!谁不是看好了以后才买的呀!!!!愁人呀!还要凑字数!!真的很愁人!!!!!!!京东不带你们这么玩人的!!!!
评分好书值得看,我很喜欢
评分很好的书,正版价格也划算,满意!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学习到不同的东西。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感受世界的不同。 不需要有生存的压力,必竞都是有父母的负担。
评分多好的爸爸在中国也做不到
评分质量好
评分给爸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