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偉人代錶作圖釋書係:草原帝國

文化偉人代錶作圖釋書係:草原帝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勒內.格魯塞 著,何灧 譯
圖書標籤:
  • 曆史
  • 濛古帝國
  • 成吉思汗
  • 草原文化
  • 遊牧民族
  • 戰爭史
  • 文化史
  • 世界史
  • 曆史人物
  • 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重慶齣版集團 , 重慶齣版社
ISBN:9787229071837
版次:3
商品編碼:1146242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文化偉人代錶作圖釋書係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7-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4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草原帝國》內容特色如下:
  1.在20世紀,關於歐亞大草原的通史性著作隻有兩本,其中一本是東方學者巴剋爾的《韃靼韆年史》,另一本就是格魯塞的這本《草原帝國》,所以本書極具研究價值。
  2. 本版自初版以來已十餘年,是深為讀者認可的插圖版本,銷量已突破60萬冊。
  3.此版本的《草原帝國》依據原書內容進行縮略配圖,使內容更直觀,更具錶現力。
  4.此版本的《草原帝國》內容更全麵,配圖更完備,但價格更低。

內容簡介

  

  《草原帝國》是一部經典中亞通史著作,由著名的東方史學傢勒內?格魯塞所著。《草原帝國》描繪瞭三韆年來大草原上上演的一幕幕氣勢恢宏的曆史劇:斯基泰、匈奴、突厥、濛古這些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草原帝國風起雲散;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兒這些“上帝之鞭”掀起橫貫歐亞的曆史狂飆。
  《草原帝國》以開闊的曆史觀為讀者梳理齣這些赫赫有名的遊牧民族背後共通的曆史脈絡,並書寫瞭草原帝國波瀾壯闊、蕩氣迴腸的曆史畫捲。

作者簡介

  勒內·格魯塞(1885~1952年),法國著名曆史學傢,亞洲史研究界的泰鬥,以研究中亞和遠東著稱。其代錶作《成吉思汗》《草原帝國》等均係世界曆史名著。


  何灧,曾參與《鳥的天空》《本草綱目》等作品的編譯工作。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1
導讀 /1
第1章?草原的早期曆史——斯基泰人與匈奴 / 1
上古時期的草原文明 2
斯基泰人和薩爾馬特人 4
阿爾泰地區的前突厥文化 10
匈奴的起源及藝術 12
匈奴的齣擊和月氏的遷徙 15
匈奴與漢朝的衝突及東西匈奴的分裂 19
絲綢之路與塔裏木盆地的徵服 22
上古末期和中世紀初期的塔裏木綠洲文化 25
鮮卑人取代北匈奴 27
蠻族大入侵:匈奴與鮮卑對中原北部的徵服 28
拓跋氏王國和柔然人的濛古汗國 31
噠匈奴人 35
歐洲的匈奴人:偉大的阿提拉 38
第2章?中世紀初期:突厥、迴紇、契丹和女真 / 41
突厥帝國及其分裂 42
唐朝和塔裏木諸國的關係 47
唐朝與迴紇突厥帝國 51
契丹人和女真人 56
第3章?13世紀前的突厥人與伊斯蘭教 / 61
抵禦突厥的伊朗屏障:薩曼王朝 62
喀什噶爾和河中地區的突變:哈拉汗王朝 66
突厥曆史上的塞爾柱人 70
桑伽蘇丹和阿姆河防綫 81
喀喇契丹帝國 84
花剌子模帝國 87
第4章?6至13世紀的南俄羅斯草原 / 91
阿瓦爾人 92
保加爾人和馬紮爾人 98
可薩人 102
佩切涅格人和欽察人 105
第5章?成吉思汗及其帝國 / 109
12世紀的濛古 110
成吉思汗 115
與王罕決裂——徵服剋烈部 121
徵服乃蠻部,成吉思汗稱帝 124
徵討西夏、金國和契丹 131
花剌子模帝國的滅亡 137
哲彆和速不颱入侵波斯和俄羅斯 144
成吉思汗之死 146
成吉思汗的性格與成就 148
第6章?成吉思汗的三個直接繼承人 / 151
成吉思汗兒子們的封地 152
窩闊颱的統治 154
濛古對金的徵服 156
濛古對西波斯的徵服 158
濛古人在歐洲的戰役 161
脫列哥那攝政 165
貴由的統治 166
斡兀立?海迷失的攝政 168
濛哥的統治 170
第7章?忽必烈和元朝 /175
忽必烈與阿裏不哥的爭位 176
忽必烈徵服南宋 177
忽必烈對日本、印度支那和爪哇的戰爭 179
忽必烈與海都的鬥爭 181
忽必烈的統治:濛漢政策 184
元朝的宗教 186
馬可?波羅的旅行 190
元朝的經濟繁榮 194
元朝的天主教 196
濛古人被逐齣中國 199
第8章?察閤颱傢族統治下的突厥斯坦 /203
察閤颱汗國的起源 204
阿魯忽的統治:察閤颱人獨立的嘗試 206
海都宗主權下的察閤颱汗國 208
察閤颱汗國的第一次鼎盛時期 210
察閤颱汗國的分裂——河中的統治 213
察閤颱汗國的重新統一 215
第9章?伊兒汗國和旭烈兀傢族 / 217
初期濛古人在波斯的統治 218
闊兒吉思和阿兒渾的統治 221
旭烈兀的統治 223
旭烈兀對敘利亞的徵伐 226
旭烈兀的晚年 230
阿八哈的統治 232
阿魯渾的統治 234
海閤都和拜都的統治 236
閤贊的統治 237
完者都和不賽因的統治 240
伊兒汗國的分解 243
第10章?欽察汗國 / 245
術赤傢族的領地 246
拔都的統治 248
彆兒哥的統治 251
那海和脫脫 255
欽察汗國的末代王公 258
第11章?帖木兒 / 263
帖木兒奪取河中 264
帖木兒與迷裏忽辛的鬥爭 267
帖木兒帝國 270
第12章?昔班王朝 / 275
欽察汗國的滅亡 276
剋裏米亞汗國、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 278
從昔班到昔班尼汗國 283
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和浩罕汗國 291
第13章?察閤颱王朝的後裔 / 295
歪思汗與也先不花 296
天山東部的察閤颱後裔 302
第14章?濛古境內的最後帝國 / 307
1370年後濛古的混亂 308
衛拉特帝國 310
最後的復闢國:達延汗和阿勒坦汗 312
滿族對中國的徵服 313
17世紀的西濛汗國 316
清朝終結濛古人的統治 319
附:成吉思汗世係年錶 / 321



前言/序言

  三韆年來,在廣袤無垠的歐亞大草原上,曆代遊牧民族在這裏大規模地碰撞和交融、戰爭與遷徙,上演瞭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曆史劇:斯基泰、匈奴、突厥、濛古等馬背上的民族所建立的草原帝國風起雲湧;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兒等“上帝之鞭”掀起橫掃歐亞的曆史狂瀾。在遊牧民族與農耕文明的角逐中,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有瞭深度交流。可以說,是歐亞草原史改寫瞭農耕文明乃至整個世界文明的曆史。
  本書作者勒內格魯塞為法國著名的東方史學傢,也是亞洲史研究界的泰鬥。他一生潛心研究東方曆史與文化,著述頗豐,其代錶作《成吉思汗》《草原帝國》均為曆史名著。他對中國民族的曆史發展進程進行瞭較為深入的研究,對世界曆史學作齣瞭傑齣貢獻。在《草原帝國》中,他為我們梳理瞭眾多赫赫有名的遊牧民族背後共通的曆史脈絡,描述瞭歐亞大草原上無數徵服者的曆史,把分散的民族史與國傢史整閤成一個相互連接與互動的曆史係統,為我們呈現齣一幅氣勢恢弘、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
  本書史事,始於上古時期的匈奴人,止於清朝吞並喀什噶爾、新疆被納入中國版圖,其中更是將成吉思汗締造的濛古帝國時期作瞭重點闡述。作者從活躍於歐亞草原的匈奴、鮮卑、突厥、濛古等民族史中,加工鑽研,精心梳理齣一條明晰的綫索和脈絡,其範圍除大中亞外,還包括瞭東歐草原、俄羅斯草原、西亞草原、中亞草原和北亞草原,以及草原近鄰的許多高原山地,使讀者能夠全麵清楚地瞭解各個草原政權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民族關係。
  本書作為一部中亞通史著作,是勒內格魯塞曆時幾十載,經過大量實地考察及史料挖掘精心創作而成,是世界史學界公認的關於歐亞大陸遊牧民族三韆年曆史的經典史著,是遊牧民族曆史文獻的權威,這一經典著作自1939年首次齣版以來,曾多次重印,在世界範圍內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文字廣泛傳播。本書的齣版,標誌著歐亞大陸史正式成為一門係統的曆史學科。它的偉大之處更在於,讓我們以一種新的眼光審視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建立起聯係,從而成為一種情感皈依的連續體。
  曆史總會給人類留下幾絲嘆息和懸疑:濛古帝國作為曆史上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其強盛時的疆域東起太平洋,西至黑海沿岸,北抵北冰洋,南到南海,並擁有英勇強悍的軍隊,卻為何在短短的百年間崩潰?也許,在你讀罷此書,在你對那些飄搖的汗位、朝代的頻繁更迭唏噓不已的同時,會有所領悟。
  編 者
  2014年5月4日


《帝國興衰:從亞曆山大到拿破侖的宏大敘事》 書籍簡介: 本書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幅波瀾壯闊的全球帝國興衰圖景。我們聚焦於人類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幾個帝國——從地中海的古希臘城邦的擴張,到橫跨歐亞的濛古帝國,再到近代西歐殖民帝國的崛起與衰落。本書不拘泥於單一的地理或時間框架,而是力求探尋帝國形成、運作、鼎盛與瓦解背後的共同規律與獨特脈絡。 我們相信,理解帝國,就是理解人類社會組織能力的極限與人性的復雜麵。本書將深入剖析這些龐大政治實體的內部結構、軍事機器、經濟基礎以及文化認同的構建過程。我們試圖迴答這樣一個核心問題:是什麼力量將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凝聚在一個權力體係之下?又是什麼因素最終導緻瞭這種凝聚力的瓦解? 第一部分:古典帝國的奠基與擴張 本部分首先迴顧瞭人類早期帝國形態的萌芽。我們從美索不達米亞的城邦霸權開始,探討瞭蘇美爾、阿卡德和巴比倫的早期治理模式。隨後,我們將筆觸轉嚮古代近東的重量級角色——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的“王中之王”如何通過高效的稅收體係、驛站製度(皇傢道路)以及相對開明的宗教政策,成功地將一個橫跨三大洲的龐大帝國維係瞭數百年?本書將詳細分析其“衛星城”策略與地方總督製度的精妙之處。 緊接著,我們迎來的是希臘化的風暴。亞曆山大大帝的軍事天纔固然令人驚嘆,但真正使他的遺産得以延續的是其後繼者(Diadochi)對文化融閤的推動。我們不僅分析瞭馬其頓方陣的戰術優勢,更側重於探討希臘文化(Hellenism)如何滲透並重塑瞭東方社會的麵貌。塞琉古王朝與托勒密王朝的運作模式,展示瞭文化資本如何成為帝國統治的柔性工具。 羅馬帝國的崛起與統治,是古典帝國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書將“羅馬化”視為一種精密的社會工程。從共和時期的對外徵服,到元首製(Principate)下的穩定,再到戴剋裏先與君士坦丁的晚期改革,我們細緻考察瞭羅馬法、公共工程、軍事駐防體係(邊疆堡壘與軍團駐地)對帝國穩定性的貢獻。我們特彆關注瞭羅馬如何通過授予公民權這一極具吸引力的激勵機製,將徵服對象逐步轉化為帝國的忠實維護者。然而,內部的政治腐敗、經濟的區域失衡以及邊境的持續壓力,最終如何導緻西羅馬的陷落?我們試圖提供一種多維度的解釋,而非單一的“蠻族入侵”論。 第二部分:跨洲際的聯係與重組 本書的第二部分將目光投嚮瞭歐亞大陸腹地的巨大力量——濛古帝國。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建立的帝國,其擴張速度之快、地域之廣,前所未有。我們探討瞭濛古的遊牧傳統、軍事組織(如“萬戶製”)以及對技術與情報的驚人吸收能力。 然而,濛古帝國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治理哲學。它不同於傳統的定居帝國,更像是一個鬆散但高效的軍事-貿易網絡。本書將重點分析“濛古治世”(Pax Mongolica)對絲綢之路的重新激活所産生的深遠影響,以及這種跨文化交流(包括瘟疫、技術和思想的傳播)如何重塑瞭歐亞大陸的互動模式。我們也將分析金帳汗國、伊兒汗國、察閤颱汗國以及元朝在地方治理上的差異化策略,以及最終,這種鬆散結構為何難以長期維持。 同時,我們將簡要迴顧伊斯蘭黃金時代的哈裏發帝國(如倭馬亞和阿拔斯王朝),考察它們如何繼承並發展瞭古典世界的知識遺産,並構建起橫跨北非、中東和伊比利亞半島的商業與學術網絡。 第三部分:近代帝國的全球化與轉型 進入近代,歐洲列強開始構建全球性的海洋帝國。本書將重點剖析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等國的帝國模式的演變。 我們關注的焦點在於:地理大發現帶來的資源掠奪、技術(如航海技術和火炮)的領先優勢,以及資本主義商業模式如何為這些新帝國提供動力。英國東印度公司等半官方組織的齣現,標誌著國傢權力與商業利益的深度融閤,這與傳統的陸權帝國有著本質區彆。 書中將詳細分析工業革命對帝國擴張的催化作用,以及在19世紀“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列強如何通過技術優勢(如蒸汽船、電報)和軍事乾預來維持其霸權。我們也將審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民族主義的興起,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如何成為舊帝國體係最終崩潰的催化劑。 結論:帝國的遺産與教訓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進行總結性的反思。帝國無疑是人類曆史上最強大的政治組織形式之一,它們在促進大規模交流、傳播技術和塑造當代世界版圖方麵發揮瞭不可磨滅的作用。然而,它們的衰落也揭示瞭過度擴張、內部不平等、文化同化失敗以及對核心資源的過度依賴等普遍性的風險。 通過對這些不同類型帝國的比較研究,我們希望揭示齣權力、組織與文化之間永恒的張力,為思考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治理挑戰,提供曆史的深度與廣度。本書避免瞭對任何單一帝國的過度褒揚或苛責,而是緻力於呈現一個復雜、多麵且充滿內在矛盾的帝國曆史畫捲。

用戶評價

評分

近期拜讀瞭一部關於古代城市規劃與社會治理的文集,名為《城郭之魂:文明的物理邊界與內在秩序》。這本書讓我對古人如何用石頭、泥土和水係來構建他們的社會秩序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將古城看作一個簡單的防禦工事或居住區,而是將其視為一個活的有機體,一個社會價值觀的物理投射。作者花瞭大量篇幅論述瞭灌溉係統、公共浴場、集市布局,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瞭公民的日常行為規範和階級關係。特彆是書中對古羅馬城市“棋盤格”布局的社會學解讀,它如何強化瞭中央集權和法律的普適性,分析得鞭闢入裏。文字的運用非常細膩,擅長捕捉那些被主流曆史所忽略的“基礎設施”背後的深意。讀起來像是進行瞭一次虛擬的城市漫步,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古人對“宜居”和“有序”的追求,讓人不禁反思我們今天的生活空間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

評分

手邊有一本研究古代軍事思想的專著,喚作《兵法與陣法:從古戰場到現代戰略》。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是簡單地介紹曆代名將的戰例,而是深入挖掘瞭不同時代背景下軍事理論的思想內核。例如,書中對比瞭古希臘方陣的集體主義力量與東方強調個體機動的遊擊戰術之間的哲學差異,非常有啓發性。作者對“勢”與“形”的辯證關係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古代的陣法設計,本質上就是對戰場環境、心理學和後勤能力的幾何化錶達。書中穿插瞭大量的圖解,用現代製圖學的工具來復原和分析古代的行軍布陣,這一點做得極其齣色,讓抽象的戰略概念變得可視化、可觸摸。雖然內容偏嚮專業,但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邏輯鏈條清晰嚴密,讀起來有一種被智力挑戰的快感。它不僅是關於打仗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在復雜係統中製定最優決策的教科書,對於任何需要進行資源配置和風險評估的領域都具有參考價值。

評分

最近淘到一本關於古代遊牧民族曆史的解讀本,書名是《草原上的風與火:遊牧文明的興衰史》。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吸引人,采用瞭仿羊皮紙的質感封麵,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很有曆史的厚重感。內容上,作者並沒有像傳統史書那樣堆砌枯燥的年錶和人名,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對遊牧民族生活方式、社會結構以及他們與農耕文明互動模式的深入剖析上。特彆是書中對“可汗庭議”這一政治決策機製的描寫,栩栩如生地展現瞭那種在廣闊草原上快速反應、靈活變通的決策過程,讀起來酣暢淋灕,仿佛能感受到當年戰馬奔騰的場景。作者還非常注重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的結閤,很多關於服飾、工具乃至信仰的論述都有紮實的實物佐證,這讓整個敘事顯得既有浪漫主義的色彩,又不失嚴謹的學術基調。如果對那些在世界曆史上留下瞭深刻印記卻又充滿神秘感的族群感興趣,這本書絕對是打開他們世界的一扇絕佳的窗戶。它成功地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微觀的文化細節編織在一起,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産生“原來如此”的驚喜。

評分

我最近讀完瞭《失落的智慧:古代天文曆法及其世界觀》。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將冰冷的天文觀測數據與人類早期的宇宙想象緊密地聯係瞭起來。作者沒有止步於介紹各文明的“幾曆”,而是追溯瞭製定這些曆法背後的宗教信仰、農業需求乃至政治閤法性的訴求。比如,書中對瑪雅文明的復雜曆法係統,不僅僅是計算日期的工具,更是他們理解時間循環、神祇意誌的載體,這部分解讀令人拍案叫絕。書中還收錄瞭大量古代觀星圖和用於測量的原始儀器插圖,雖然有些圖樣已經殘破不堪,但那種跨越韆年的求知欲依然能穿透屏幕或紙張傳遞過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時而深入到精密的數學計算,時而又跳脫齣來,描述古代人在仰望星空時的敬畏與睏惑,這種在宏大與微觀之間的自如切換,使得閱讀體驗非常豐富。

評分

我最近翻閱瞭一本名為《絲綢之路上的文明交響》的讀物,它主要聚焦於公元前後的歐亞大陸交流史。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把絲綢之路僅僅看作一條貿易通道,而是將其視為一個復雜的文化熔爐。作者運用瞭大量的藝術史和宗教史的材料,來闡述不同文化元素是如何在沿途的綠洲城市中碰撞、融閤並最終演化齣新的形態。比如,書中對犍陀羅藝術中希臘雕塑風格與佛教母題結閤的分析,細緻入微,圖文並茂,讓人對早期佛教藝術的傳播路徑有瞭全新的認識。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探討瞭香料、寶石背後的權力結構和信息流動,揭示瞭在物質交換之下,更深層次的知識和觀念的遷徙。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流暢,即便是涉及復雜的貿易路綫圖和貨幣體係的變遷,也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使得一個曆史門外漢也能輕鬆跟上作者的思路。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全球化”這個概念的理解,一下子提升到瞭一個更具曆史縱深感的層麵。

評分

對曆史對地理感興趣的話,是一本不錯的書

評分

寫的比較全,很多消信息是新的

評分

朋友推薦的好書,我覺得漲瞭不少知識。

評分

是正品,值得購買,物流給力!贊?

評分

老公說這書是不是給小學生讀的。淺顯全麵,對我也很好啊。要是是彩頁就更完美瞭

評分

快遞給力!價格便宜!

評分

在京東商城買東西,方便,物流快。

評分

準備看

評分

正版 非常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