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帝国》内容特色如下:
1.在20世纪,关于欧亚大草原的通史性著作只有两本,其中一本是东方学者巴克尔的《鞑靼千年史》,另一本就是格鲁塞的这本《草原帝国》,所以本书极具研究价值。
2. 本版自初版以来已十余年,是深为读者认可的插图版本,销量已突破60万册。
3.此版本的《草原帝国》依据原书内容进行缩略配图,使内容更直观,更具表现力。
4.此版本的《草原帝国》内容更全面,配图更完备,但价格更低。
《草原帝国》是一部经典中亚通史著作,由著名的东方史学家勒内?格鲁塞所著。《草原帝国》描绘了三千年来大草原上上演的一幕幕气势恢宏的历史剧:斯基泰、匈奴、突厥、蒙古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草原帝国风起云散;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这些“上帝之鞭”掀起横贯欧亚的历史狂飙。
《草原帝国》以开阔的历史观为读者梳理出这些赫赫有名的游牧民族背后共通的历史脉络,并书写了草原帝国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
勒内·格鲁塞(1885~1952年),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亚洲史研究界的泰斗,以研究中亚和远东著称。其代表作《成吉思汗》《草原帝国》等均系世界历史名著。
何滟,曾参与《鸟的天空》《本草纲目》等作品的编译工作。
前言 /1
导读 /1
第1章?草原的早期历史——斯基泰人与匈奴 / 1
上古时期的草原文明 2
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 4
阿尔泰地区的前突厥文化 10
匈奴的起源及艺术 12
匈奴的出击和月氏的迁徙 15
匈奴与汉朝的冲突及东西匈奴的分裂 19
丝绸之路与塔里木盆地的征服 22
上古末期和中世纪初期的塔里木绿洲文化 25
鲜卑人取代北匈奴 27
蛮族大入侵:匈奴与鲜卑对中原北部的征服 28
拓跋氏王国和柔然人的蒙古汗国 31
哒匈奴人 35
欧洲的匈奴人:伟大的阿提拉 38
第2章?中世纪初期:突厥、回纥、契丹和女真 / 41
突厥帝国及其分裂 42
唐朝和塔里木诸国的关系 47
唐朝与回纥突厥帝国 51
契丹人和女真人 56
第3章?13世纪前的突厥人与伊斯兰教 / 61
抵御突厥的伊朗屏障:萨曼王朝 62
喀什噶尔和河中地区的突变:哈拉汗王朝 66
突厥历史上的塞尔柱人 70
桑伽苏丹和阿姆河防线 81
喀喇契丹帝国 84
花剌子模帝国 87
第4章?6至13世纪的南俄罗斯草原 / 91
阿瓦尔人 92
保加尔人和马扎尔人 98
可萨人 102
佩切涅格人和钦察人 105
第5章?成吉思汗及其帝国 / 109
12世纪的蒙古 110
成吉思汗 115
与王罕决裂——征服克烈部 121
征服乃蛮部,成吉思汗称帝 124
征讨西夏、金国和契丹 131
花剌子模帝国的灭亡 137
哲别和速不台入侵波斯和俄罗斯 144
成吉思汗之死 146
成吉思汗的性格与成就 148
第6章?成吉思汗的三个直接继承人 / 151
成吉思汗儿子们的封地 152
窝阔台的统治 154
蒙古对金的征服 156
蒙古对西波斯的征服 158
蒙古人在欧洲的战役 161
脱列哥那摄政 165
贵由的统治 166
斡兀立?海迷失的摄政 168
蒙哥的统治 170
第7章?忽必烈和元朝 /175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争位 176
忽必烈征服南宋 177
忽必烈对日本、印度支那和爪哇的战争 179
忽必烈与海都的斗争 181
忽必烈的统治:蒙汉政策 184
元朝的宗教 186
马可?波罗的旅行 190
元朝的经济繁荣 194
元朝的天主教 196
蒙古人被逐出中国 199
第8章?察合台家族统治下的突厥斯坦 /203
察合台汗国的起源 204
阿鲁忽的统治:察合台人独立的尝试 206
海都宗主权下的察合台汗国 208
察合台汗国的第一次鼎盛时期 210
察合台汗国的分裂——河中的统治 213
察合台汗国的重新统一 215
第9章?伊儿汗国和旭烈兀家族 / 217
初期蒙古人在波斯的统治 218
阔儿吉思和阿儿浑的统治 221
旭烈兀的统治 223
旭烈兀对叙利亚的征伐 226
旭烈兀的晚年 230
阿八哈的统治 232
阿鲁浑的统治 234
海合都和拜都的统治 236
合赞的统治 237
完者都和不赛因的统治 240
伊儿汗国的分解 243
第10章?钦察汗国 / 245
术赤家族的领地 246
拔都的统治 248
别儿哥的统治 251
那海和脱脱 255
钦察汗国的末代王公 258
第11章?帖木儿 / 263
帖木儿夺取河中 264
帖木儿与迷里忽辛的斗争 267
帖木儿帝国 270
第12章?昔班王朝 / 275
钦察汗国的灭亡 276
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 278
从昔班到昔班尼汗国 283
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汗国 291
第13章?察合台王朝的后裔 / 295
歪思汗与也先不花 296
天山东部的察合台后裔 302
第14章?蒙古境内的最后帝国 / 307
1370年后蒙古的混乱 308
卫拉特帝国 310
最后的复辟国:达延汗和阿勒坦汗 312
满族对中国的征服 313
17世纪的西蒙汗国 316
清朝终结蒙古人的统治 319
附:成吉思汗世系年表 / 321
三千年来,在广袤无垠的欧亚大草原上,历代游牧民族在这里大规模地碰撞和交融、战争与迁徙,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剧:斯基泰、匈奴、突厥、蒙古等马背上的民族所建立的草原帝国风起云涌;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等“上帝之鞭”掀起横扫欧亚的历史狂澜。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角逐中,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有了深度交流。可以说,是欧亚草原史改写了农耕文明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历史。
本书作者勒内格鲁塞为法国著名的东方史学家,也是亚洲史研究界的泰斗。他一生潜心研究东方历史与文化,著述颇丰,其代表作《成吉思汗》《草原帝国》均为历史名著。他对中国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世界历史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在《草原帝国》中,他为我们梳理了众多赫赫有名的游牧民族背后共通的历史脉络,描述了欧亚大草原上无数征服者的历史,把分散的民族史与国家史整合成一个相互连接与互动的历史系统,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气势恢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本书史事,始于上古时期的匈奴人,止于清朝吞并喀什噶尔、新疆被纳入中国版图,其中更是将成吉思汗缔造的蒙古帝国时期作了重点阐述。作者从活跃于欧亚草原的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民族史中,加工钻研,精心梳理出一条明晰的线索和脉络,其范围除大中亚外,还包括了东欧草原、俄罗斯草原、西亚草原、中亚草原和北亚草原,以及草原近邻的许多高原山地,使读者能够全面清楚地了解各个草原政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民族关系。
本书作为一部中亚通史著作,是勒内格鲁塞历时几十载,经过大量实地考察及史料挖掘精心创作而成,是世界史学界公认的关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的经典史著,是游牧民族历史文献的权威,这一经典著作自1939年首次出版以来,曾多次重印,在世界范围内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广泛传播。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欧亚大陆史正式成为一门系统的历史学科。它的伟大之处更在于,让我们以一种新的眼光审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成为一种情感皈依的连续体。
历史总会给人类留下几丝叹息和悬疑:蒙古帝国作为历史上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其强盛时的疆域东起太平洋,西至黑海沿岸,北抵北冰洋,南到南海,并拥有英勇强悍的军队,却为何在短短的百年间崩溃?也许,在你读罢此书,在你对那些飘摇的汗位、朝代的频繁更迭唏嘘不已的同时,会有所领悟。
编 者
2014年5月4日
我最近读完了《失落的智慧:古代天文历法及其世界观》。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冰冷的天文观测数据与人类早期的宇宙想象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作者没有止步于介绍各文明的“几历”,而是追溯了制定这些历法背后的宗教信仰、农业需求乃至政治合法性的诉求。比如,书中对玛雅文明的复杂历法系统,不仅仅是计算日期的工具,更是他们理解时间循环、神祇意志的载体,这部分解读令人拍案叫绝。书中还收录了大量古代观星图和用于测量的原始仪器插图,虽然有些图样已经残破不堪,但那种跨越千年的求知欲依然能穿透屏幕或纸张传递过来。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深入到精密的数学计算,时而又跳脱出来,描述古代人在仰望星空时的敬畏与困惑,这种在宏大与微观之间的自如切换,使得阅读体验非常丰富。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名为《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响》的读物,它主要聚焦于公元前后的欧亚大陆交流史。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把丝绸之路仅仅看作一条贸易通道,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复杂的文化熔炉。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艺术史和宗教史的材料,来阐述不同文化元素是如何在沿途的绿洲城市中碰撞、融合并最终演化出新的形态。比如,书中对犍陀罗艺术中希腊雕塑风格与佛教母题结合的分析,细致入微,图文并茂,让人对早期佛教艺术的传播路径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探讨了香料、宝石背后的权力结构和信息流动,揭示了在物质交换之下,更深层次的知识和观念的迁徙。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流畅,即便是涉及复杂的贸易路线图和货币体系的变迁,也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使得一个历史门外汉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全球化”这个概念的理解,一下子提升到了一个更具历史纵深感的层面。
评分近期拜读了一部关于古代城市规划与社会治理的文集,名为《城郭之魂:文明的物理边界与内在秩序》。这本书让我对古人如何用石头、泥土和水系来构建他们的社会秩序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将古城看作一个简单的防御工事或居住区,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活的有机体,一个社会价值观的物理投射。作者花了大量篇幅论述了灌溉系统、公共浴场、集市布局,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阶级关系。特别是书中对古罗马城市“棋盘格”布局的社会学解读,它如何强化了中央集权和法律的普适性,分析得鞭辟入里。文字的运用非常细腻,擅长捕捉那些被主流历史所忽略的“基础设施”背后的深意。读起来像是进行了一次虚拟的城市漫步,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古人对“宜居”和“有序”的追求,让人不禁反思我们今天的生活空间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评分最近淘到一本关于古代游牧民族历史的解读本,书名是《草原上的风与火:游牧文明的兴衰史》。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采用了仿羊皮纸的质感封面,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内容上,作者并没有像传统史书那样堆砌枯燥的年表和人名,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以及他们与农耕文明互动模式的深入剖析上。特别是书中对“可汗庭议”这一政治决策机制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那种在广阔草原上快速反应、灵活变通的决策过程,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战马奔腾的场景。作者还非常注重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结合,很多关于服饰、工具乃至信仰的论述都有扎实的实物佐证,这让整个叙事显得既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又不失严谨的学术基调。如果对那些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却又充满神秘感的族群感兴趣,这本书绝对是打开他们世界的一扇绝佳的窗户。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文化细节编织在一起,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原来如此”的惊喜。
评分手边有一本研究古代军事思想的专著,唤作《兵法与阵法:从古战场到现代战略》。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简单地介绍历代名将的战例,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军事理论的思想内核。例如,书中对比了古希腊方阵的集体主义力量与东方强调个体机动的游击战术之间的哲学差异,非常有启发性。作者对“势”与“形”的辩证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古代的阵法设计,本质上就是对战场环境、心理学和后勤能力的几何化表达。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图解,用现代制图学的工具来复原和分析古代的行军布阵,这一点做得极其出色,让抽象的战略概念变得可视化、可触摸。虽然内容偏向专业,但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逻辑链条清晰严密,读起来有一种被智力挑战的快感。它不仅是关于打仗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在复杂系统中制定最优决策的教科书,对于任何需要进行资源配置和风险评估的领域都具有参考价值。
评分《草原帝国》是一部经典中亚通史著作,由著名的东方史学家勒内?格鲁塞所著。《草原帝国》描绘了三千年来大草原上上演的一幕幕气势恢宏的历史剧:斯基泰、匈奴、突厥、蒙古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草原帝国风起云散;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这些“上帝之鞭”掀起横贯欧亚的历史狂飙。
评分以前看到过,不过没看完,是电子版,还是看书籍比较舒服
评分挺好用的,以。。后还。。买,这次购物。。很愉快
评分不错的一本书很好看不错的一本书很好看
评分朋友推荐的好书,我觉得涨了不少知识。
评分老公说这书是不是给小学生读的。浅显全面,对我也很好啊。要是是彩页就更完美了
评分送货也很快,我很满意!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会再来的哦。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评分送货快,但还没拆开看
评分经典书籍必须购入,真心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