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如何实现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的转变?
●这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执着探寻心灵光源的生命足迹——
探索出“话疗”方法,实现“自救”
●一本极具实操指导性的心理疗法读本
●这本书不同于那些年我们食过的心灵鸡汤,它是一份详实、细腻、具有生命温度的抑郁症治疗笔记
《幸福直通车·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治疗笔记》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执着探寻心灵光源的生命足迹。
这本书不同于那些年我们食过的心灵鸡汤,它是一份详实、细腻、具有生命温度的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原原本本地写出了自己的治疗过程,黑夜汹涌而来,夺去了他心灵的生命,带走了他的浪漫和智慧。在许多个暗潮涌动的夜里,蜕变为一个心灵的探路者,与姐姐一起探索出了“话疗”的治疗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自救”。将走向人心的嶙峋歧路化为一条林荫路,并且将此方法惠及他人,成为“救人”的心灵医生。这本书不仅是抑郁症患者治疗方法的总结,在他探索的足迹里渗透了个体生命的疼痛、思索以及感悟,既有方法论的严谨又具有杂感随笔的亲和力。
成功的心理治疗会让阳光重新洒在你的生命里,让你发现真正的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即便看到的都是暗影,也深信有光才有影,它藏匿在那里,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光。此时你便会进入极好的思维状态,从而实现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的转变。
于洛生,黑龙江省作协会员,已在报纸杂志发表若干篇诗作,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出版科幻小说《银河1:UFO与水晶头骨》。曾经患六年的重度抑郁症的他,如今像一个救火队员,要从那场烧毁人生的大火中抢救出一株绿苗,梦想在一片残垣断壁之上,重建一个美好的新世界。
自序
心理学实验室的小白鼠
能够一起思考。
一、 谁是你真正的心理医生?
二、 内心的焦虑是说出来还是藏起来?
三、 怎样对待那些"不快乐的回忆"?
四、 心灵呼吸得了哮喘症怎么办?
五、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心理治疗?
六、 什么才是最佳治疗时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但它可能被心理问题遮蔽,导致先天的
潜力无法发挥出来。成功的心理治疗会让阳光重新洒在你的生命里,
让你发现真正的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即便看到的都是暗影,也深信
有光才有影,它藏匿在那里,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光。此时你便会进入
极好的思维状态,你的自信力将恢复,从而实现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
的转变。
我要感谢我的姐姐,她是一名普通的教师,通过自学心理学知
识,担当起我的心理医生。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帮助我重新认识
自己、发现自己,从而让我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光源。
如何治愈心理疾病是全人类的难题,始终处在探索的路上。心理
治疗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需要我们不断去尝试,不断去探索新的方法。
从抑郁症中渐渐走出之后,我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工作之余有时也会做一些心理咨询的研究。在这本书里,我原原本本地
写出了我个人的治疗过程,包括我的痛苦、思索、以及在心理咨询探索
过程中的一些领悟,供各位读者参考借鉴。
第一部分
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
一、不要忽视心理问题
二、与药物相伴的六年
三、我的心理治疗曙光--自由联想法
四、疏散痛苦情绪的迷雾
五、藏匿于心灵深处的原始之梦
六、最后一场大雪过后就是春天
七、驶向心灵的灯塔
第二部分
人脑计算机自检扫描
一、大脑皮层上的"梦工厂"
二、提线木偶--愚人生命中的悲哀
三、心理疗法的一般步骤
四、机械自助调节的使用说明书
目录
X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治疗笔记
第三部分
心理谜案探索
一、我总是听到亲人们的呼唤
二、那个摇头唱歌的神秘女人
三、天上地下无所不在的魔眼
四、被性梦缠绕的纯洁女白领
五、三毛 :那棵在台北枯萎的仙人掌
六、顾城 :迷失在梦魇中的童话诗人
七、在愤怒中奔跑的绝望少妇
八、为偷窃强迫症而苦恼的博士
九、少年哈奇和"9?11"英雄
后记
姐姐寄语
一、不要忽视心理问题
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爆发,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累积的过程。让人困扰的心理问题千奇百怪,从最普通的学习或工作压力,到很常见的性烦恼(手淫或者性念头诱发)以及洁癖焦虑。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不一样,甚至怪异得难以启齿,但往往都是先经历一段长期的压抑,在某一天突然爆发,突然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对环境失去真实感,不由自主紧张焦虑,从此陷入痛苦不安的境地,还会出现身体上的各种不舒服。因此,预防心理疾病最好从心理问题的萌芽开始。
如果从记忆的库房中挑选一件最令我自豪的往事,那无疑是初三参加全国数学联赛时获得了本赛区(包括周围市县)第一名。从小到大参加的数学竞赛我几乎都是第一,还记得参加学校的选拔赛,老师上课前喜滋滋地说,咱班那谁谁考了满分,后来我知道第二名的成绩才是及格。这种经历让我知道自己比大多数人多了那么一点点的天赋,也带给我自信,但我觉得患抑郁症也与此有些关系,那时仗着身体好,熬夜啃数学难题,困了就喝浓茶水提神,简直就像是在自虐,过度疲劳自己也没有在意。另一个诱因是一个不快乐的经历,如果从大人角度来看那或许是一件无所谓的小事,但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初中生来说,他的自尊心特别强,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当时发生的那件事刺激到了我。那是在初二的时候,我是班级的学习委员,老师交给我一项收学习资料费的任务,上午收了一大堆零钱,当时自己太单纯了,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坏人,因为衣服上的口袋很浅担心会弄丢了,所以中午将钱放在书桌里没有带回家,下午上学时竟然发现钱没了!当时那对于我家也不是一笔小钱啊!突然间我被吓懵了!
我跌跌撞撞地跑去报告老师,老师不仅没有注意保护我的自尊心,也没有注意保护其他同学的自尊心。我还记得她像个侦探似的皱着眉头说,这钱一定是咱班同学偷的,我一定能查出来,现在赶紧承认还不晚,她又报警又搜查,每个同学都被她搜了身,有几个中午在教室呆过的同学成为重点怀疑对象,被她单独叫出去询问,不知道她问了什么,回来时所有人都哭得稀里哗啦,一直折腾到很晚才放学。
因为我自己的疏忽,让所有同学都受到了伤害。那个下午我因为内疚流的眼泪,比这一辈子所有的泪加起来还要多,事实上当我现在敲下这段回忆的文字,重新回忆那段经历时,我的手从温热变得冰凉,开始冒出冷汗。时隔二十多年,那段少年经历对于我已经毫无意义,就像上辈子的事,按理说我应该不在意了,然而记忆的威力依然那样强大,我最内疚的是有位女同学似乎也受到这件事的影响,当时她被老师单独询问后哭得很厉害,后来状态变得很不好,毕业后再没有联系,衷心希望她平安。
在那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一上学我就不自主地想起那件事,心事重重,在学校里再也无法高兴起来,但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心理会出现什么问题,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抑郁症或焦虑症,只是觉得压抑感越来越沉重,甚至有时觉得喘不过气,唯一的希望是熬在这样的心境下参加数学竞赛,然后马上面临中考,必须考上市重点高中,将来才有机会考个好大学,拥有光明的前途。这样学习压力骤然增大,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很多,在学校里压抑和疲劳相互促进,我感到自己很累,不能放松不得休息,脑子转得停不下来,我预感到这样下去自己要出事,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读起来完全没有一般心理自述文学那种沉闷或矫揉造作的感觉。它更像是一部娓娓道来的家庭史诗,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不同家庭成员的性格侧面和行为模式。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家庭治疗”这个概念的实践性阐述,它不是空泛的理论探讨,而是将那些复杂的心理动力学,转化成了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可以对话的场景。每一次家庭会议的记录,都像是一场微型的心理剧,充满了张力与和解的可能。这让我意识到,我们看待自己的心理困境,往往需要一个“局外人”的视角,而家庭,就是那个最难抽离,却又最需要被重新审视的“局”。读完后,我对“原生家庭”这个词汇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批判,而是多了一份理解和接纳的维度。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实在是太独特了,完全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理论,而是实打实的、浸泡在生活里的真诚记录。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毫不设防的坦诚,把自己最脆弱、最不堪回首的经历都剖开给读者看,这种勇气本身就足够治愈人了。它没有提供那种“读完立刻好”的速效药,而是展现了一条漫长、迂回,但充满生命力的成长路径。我能感受到那种从深渊中挣扎、摸索着寻找光亮的真实过程,这比任何教科书式的描述都要来得震撼。特别是关于家庭互动的那些片段,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微妙的权力关系和情感纠葛,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不禁反思自己与家人的相处模式。这种细节的真实感,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病”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人”如何与自己的内心、与爱我们的人共存的生存指南。它提醒着我们,心理的康复从来都不是线性的,而是充满了反复和顿悟。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的时间线叙事,而是围绕着几个关键的冲突点和转折点展开,这种非线性的叙事反而更贴近真实的心理修复过程——充满了回顾、重构和新的认知。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时,展现出了一种极高的“同理心辨识度”。他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我的投射,哪些是对方的真实需求,这种层次感让整个故事变得无比立体和真实。它让我明白,治愈自己,往往需要先理解和接纳那个“制造问题”的系统,而不是一味地责怪或逃离。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将自我救赎的叙事,扩展到了关系救赎的范畴,让“我好起来”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整个关系网络共同演进的结果。
评分我是一个对晦涩专业术语有天然排斥感的人,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的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那些用来描述内心波澜的词汇,既精准又富有画面感,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那些深藏在心底的、难以言喻的情绪,找到了恰当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描述情绪的起伏和身体感受的部分,非常到位,让我这个旁观者也能切身体会到那种如影随形的压抑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翻译”工具,帮助我们把那些混乱的、原始的痛苦,翻译成可以被理解、可以被沟通的语言。这对于那些正在独自面对心魔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因为它证明了,你的感受是可以被准确描述的。
评分这本书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于“希望”的定义进行了重塑。它没有许诺一个阳光灿烂的未来,而是展示了在灰暗中依然可以找到的、微小而坚韧的“优势点”。这种基于现实的、不加粉饰的乐观,远比虚假的励志口号更有力量。它探讨了如何将曾经被视为“缺陷”的特质,重新定义为适应环境的独特策略,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心理重构。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不是因为不理解,而是因为被作者那种面对困境时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捕捉能力所触动。这与其说是一本治疗笔记,不如说是一部关于人类精神如何在重压下锻造成新的形态的编年史,充满了深刻的洞察和人性的光辉。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还没看,听说还是一本不错的书本
评分希望我喜欢的那个女孩能看到它。她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我曾经太爱她了。遥亭,尽量这辈子我们都不会相遇了,那种爱一个人的痛苦却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底
评分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⑥。
评分很多人推荐的好书
评分还行吧,没看内容,对其他的算满意
评分我只能说。阅读了很不错。太谢谢了。。
评分挺好的 挺好的 希望有效果
评分早上十点下单,下午就收到了,京东就是快!孩子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书的质量很好,而且最难得的是味道不大,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