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英国历史读本》,是继《英国语文》之后引入国内的另一套经典原版教材,由一家全球著名的教材出版公司编写出版,在20世纪初广泛用作学校教材。本书为英汉双语对照形式出版,便于读者阅读学习。全书涵盖英国各时期不同的历史事件,带领读者感受和品味英国历史曾经的跌宕起伏,全面了解属于这个国家的辉煌和荣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英国历史学习教材。
01 THE EARLY BRITONS 早期不列颠人
02 HOW THE EARLY BRITONS LIVED 早期不列颠人的生活
03 CUSTOMS OF THE DRUIDS 德鲁伊宗教的流风习俗
04 THE ROMAN TIMES 罗马时代
05 CAESAR’S SECOND INVASION 恺撒的第二次入侵
06 DEFEAT OF CARACTACUS 卡拉克塔库斯战败
07 CARACTACUS AT ROME 卡拉克塔库斯在罗马
08 DEFEAT AND DEATH OF BOADICEA 波阿迪西亚之变
09 BOADICEA 波阿迪西亚
10 AGRICOLA 阿格里科拉
11 FROM THE ENGLISH SETTLEMENT TO EGBERT从英国人定居到埃格伯特称王
12 HENGIST AND HORSA亨吉斯特与霍萨
13 KING ARTHUR亚瑟王
14 THE PASSING OF ARTHUR亚瑟之路
15 THE ENGLISH BECOME CHRISTIAN 英格兰人始信基督教
16 EDWIN OF DEIRA 德伊勒的埃德温国王
17 THE RISE OF WESSEX 韦塞克斯崛起
18 FROM EGBERT TO AETHELSTAN 从埃格伯特到埃塞斯坦
19 KING ALFRED’S WANDERINGS 阿尔弗雷德流亡掠影
20 KING ALFRED AND THE DANES 阿尔弗雷德与丹麦敌寇
21 FROM ÆTHELSTAN TO THE NORMAN CONQUEST 从埃塞斯坦到诺曼征服
22 DUNSTAN, ABBOT OF GLASTONBURY 格拉斯顿堡修道院院长邓斯坦
23 HOW A DANE BECAME KING 丹麦人何以称王英格兰
24 STORIES OF KING CANUTE 卡努特国王轶事
25 THE NORMAN TRIUMPH AT HASTINGS 诺曼人的黑斯廷斯大捷
26 THE BATTLE OF HASTINGS 黑斯廷斯之战
27 OLD ENGLISH SOCIETY AND GOVERNMENT 早期英国社会与政府
28 OLD ENGLISH LIFE AND CUSTOMS 早期英国生活与习俗
THE NORMAN LINE
诺曼王朝
29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征服者威廉一世
30 WILLIAM THE CONQUEROR 征服者威廉
31 HEREWARD THE ENGLISHMAN 赫里沃德
32 SIEGE OF THE CAMP OF REFUGE 围攻避难营
33 THE BURIAL OF WILLIAM THE CONQUEROR 征服者威廉之葬礼
34 WILLIAM II. —RUFUS 威廉二世——鲁弗斯王
35 THE CRUSADERS’ WAR-SONG 十字军战歌
36 A FATAL ARROW 夺命之箭
37 HENRY I. —BEAUCLERC 亨利一世——博克莱尔王
38 THE WHITE SHIP白 船
39 THE CHILDREN OF HENRY THE FIRST 亨利的孩子
40 STEPHEN 斯蒂文
41 THE BATTLE OF THE STANDARD 军旗之战
42 THE FEUDAL SYSTEM 封建制度
43 NORMAN LIFE AND CUSTOMS 诺曼时代的生活与风俗
44 CURFEW SONG OF ENGLAND 英格兰晚钟之歌
PART II ENGLAND, 1154 to 1603 A. D.
公元1154~1603 年的英格兰
THE PLANTAGENETS—HOUSE OF ANJOU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
45 HENRY II. —CURTMANTLE亨利二世——卡特曼特尔王
46 STRONGBOW’S INVASION OF IRELAND斯特朗博入侵爱尔兰
47 RICHARD I. —COEUR DE LION, OR THE LION-HEART 理查德一世——狮心王
48 THE ADVENTURES OF THE LION-HEART 狮心王的大冒险
49 RICHARD COEUR DE LION A CAPTIVE 被俘虏的狮心王
50 JOHN—LACKLAND 约翰——无地王
51 MAGNA CARTA 大宪章
52 KING JOHN 约翰王
53 HENRY III. —WINCHESTER 亨利三世——温彻斯特王
54 SIR SIMON THE RIGHTEOUS 义人西蒙
55 EDWARD I. —LONGSHANKS 爱德华一世——长腿王
56 WALES AND SCOTLAND 威尔士与苏格兰
57 THE DYING BARD’S PROPHECY 诗人的临死预言
58 EDWARD II. —CAERNARVON 爱德华二世——卡那封王
59 DEATH OF DE BOUNE 德波恩之死
60 EDWARD III. —WINDSOR 爱德华三世——温莎王
61 THE BLACK PRINCE 黑王子
62 RICHARD II. —BORDEAUX 理查德二世——波尔多王
63 THE RIOT AND DEATH OF WAT TYLER 沃特·泰勒之变
64 THE DEATH OF TYLER 泰勒之死
65 BOLINGBROKE AND RICHARD 博林布鲁克与理查德
66 SOCIAL CONDITION—HOUSE OF ANJOU 安茹王朝的社会状况
THE PLANTAGENETS—HOUSE OF LANCASTER
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
67 HENRY IV. —BOLINGBROKE 亨利四世——博林布鲁克王
68 DEATH OF HOTSPUR 热刺之死
69 THE ROYAL PRISONER OF WINDSOR 温莎囚徒
70 HENRY V. —MONMOUTH 亨利五世——蒙默斯王
71 HENRY V. BEFORE HARFLEUR 亨利五世在阿夫勒尔
72 AGINCOURT 阿金库尔之战
73 HENRY VI—WINDSOR 亨利六世——温莎王
74 JOAN OF ARC 圣女贞德
75 JOAN OF ARC IN RHEIMS 贞德在兰斯
76 BEGINNING OF THE WAR OF THE ROSES 玫瑰战争之始
THE PLANTAGENETS—HOUSE OF YORK
金雀花王朝——约克王朝
77 EDWARD IV 爱德华四世
78 THE BATTLE OF TOWTON 陶顿之战
79 EDWARD V 爱德华五世
80 RICHARD III. —CROOKBACK 理查德三世——驼背王
81 THE PRINCES IN THE TOWER 伦敦塔里的小王子
82 THE BATTLE OF BOSWORTH FIELD 博斯沃思原野之战
83 THE CROWNING OF RICHMOND 里士满伯爵加冕
84 SOCIAL CONDITION—HOUSES OF YORK AND LANCASTER 约克与兰开斯特两朝的社会状况
THE HOUSE OF TUDOR
都铎王朝
85 HENRY VII 亨利七世
86 THE STORY OF PERKIN WARBECK 珀金·沃贝克
87 HENRY VIII. (PART I.) 亨利八世(一)
88 FLODDEN FIELD 弗洛登战场
89 EDINBURGH AFTER FLODDEN 弗洛登战役后的爱丁堡
90 THE FIELD OF THE CLOTH OF GOLD 金缕地之会
91 THE RISE AND FALL OF WOLSEY 沃尔西的起伏人生
92 WOLSEY AND CROMWELL 沃尔西与克伦威尔
93 HENRY VIII. (PART II.) 亨利八世(二)
94 EDWARD VI 爱德华六世
95 MARY I 玛丽一世
96 ELIZABETH. (PART I.) 伊丽莎白(一)
97 MARY QUEEN OF SCOTS IN ENGLAND 玛丽女王红颜薄命
98 THE SPANISH ARMADA 西班牙无敌舰队
99 ELIZABETH AT TILBURY 伊丽莎白在蒂尔伯里
······
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书的“用心”之处,这份用心体现在对文化和生活细节的挖掘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帝王将相的权力斗争。很多历史读物往往忽略了社会阶层、日常习俗以及思想观念的演变,但这本书却将这些元素融入得恰到好处。比如,它详细描绘了咖啡馆文化在17、18世纪伦敦的兴起,以及这些场所如何成为政治讨论和信息传播的中心,这直接点明了启蒙思想传播的社会土壤。再比如,关于饮食习惯的变迁,从罗马时期的粗犷到中世纪的精细再到后来的改良,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恰恰是理解一个民族文化心理和经济水平变动的绝佳切口。作者深谙“见微知著”的道理,他没有把历史写成一串孤立的王室年表,而是把它描绘成一个活生生的、呼吸着的社会整体。通过这些对日常生活的侧写,我得以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当时的英国人会做出那些看似难以理解的决定,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如何逐步成型的。这种立体的、多维度的历史观,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认知层次,让我看到了历史背后那些驱动社会前进的真正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把握得如同一次精心编排的交响乐,高潮与低谷的转换自然流畅,让人几乎无法放下手中的书卷。它的语言风格是那种内敛而有力量的,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每一个用词都像是经过了精确的打磨,恰到好处地烘托出当时的时代氛围。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重大转折点时所采用的笔法,比如从伊丽莎白一世末期的相对稳定过渡到斯图亚特王朝的内部矛盾激化时,那种潜藏的紧张感和不可避免的冲突感,在作者的笔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仿佛空气中的压力在文字间都能被读者感受到。这种叙事上的动态平衡感,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张力,让人始终保持着对下一页的期待。它没有刻意去拔高或贬低历史人物,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的客观性,去描摹他们所处的时代困境和人性挣扎。这种不动声色却直击人心的叙事技巧,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超越了一般的历史普及读物,更像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文学作品。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在文本处理上展现出的专业水准,让我对其编纂团队肃然起敬。特别是它对史料的引用和交叉验证的态度,非常值得称道。在探讨某些有争议的历史节点时,它没有简单地采用主流观点一锤定音,而是谨慎地列出不同的史学家的观点及其论据,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这体现了一种非常开明的学术精神。我特别留意了它处理“圈地运动”争议性的段落,它不仅清晰地阐述了支持者和反对者各自的经济逻辑,还引入了当时的地方法规和法律条文作为佐证,这种多源信息的引入,使得结论的可靠性大大增强。我常常会产生一种错觉,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被定稿的历史书,而是在参与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作者就是那位极富耐心和洞察力的引导者。对于追求阅读深度和信息准确度的读者而言,这种严谨的求证态度,远比那些擅长制造惊人结论却缺乏支撑的读物要珍贵得多。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还有如何审视信息和形成自己观点的基本方法论。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它处理历史时间线的方式极其清晰且富有逻辑性,完全没有那种东拉西扯、让人抓不住重点的通病。我特别欣赏它如何平衡“宏观叙事”与“微观剖析”之间的关系。当它需要解释比如光荣革命对英国宪政体制的深远影响时,它会首先提供一个清晰的政治背景脉络,让你对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一目了然;紧接着,它又会切入到当时具体政治人物的决策细节和议会中的激烈辩论,这使得抽象的政治演变变得有血有肉,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这种层层递进的叙事结构,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历史事件的门槛。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对英国历史有兴趣但又担心被过于专业的术语或复杂的派系斗争绕晕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灯塔。它没有牺牲学术的严谨性,却用一种极其易懂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历史的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读完某一章节,我总能对自己刚刚掌握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稳固的框架,而不是一堆零散的碎片信息,这种结构上的严谨,功不可没。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我当初买的时候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讲英国历史的书籍汗牛充栋,总觉得能有什么出奇制胜的地方?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并且沉下心来阅读时,那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而且门后不只是冰冷的史实堆砌,而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作者在叙述宏大历史事件,比如都铎王朝的兴衰更迭,或者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巨变时,总能巧妙地穿插一些极富人情味的细节。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描述黑死病肆虐时期的文字,它没有用过多煽情的词藻,却通过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细致刻画,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与无助。更难得的是,尽管主题宏大,作者的文笔却保持着一种近乎散文的优雅和流畅,读起来完全没有历史教科书那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位博学的长者,坐在壁炉边,缓缓向你讲述他所经历的、或是听闻的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一种历史氛围的熏陶,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闻到中世纪伦敦潮湿的空气,感受到维多利亚时代蒸汽机的轰鸣。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也正是我认为它值得一读再读的原因。
评分总体不错,比较好的。
评分我现在每天努力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英语沟通的环境我现在每天努力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英语沟通的环境我现在每天努力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英语沟通的环境我现在每天努力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英语沟通的环境
评分先是在kindle上读的英文版,没有插图很不方便。买了纸书后确实很有感觉,看看美国中学生怎么学历史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总体不错,比较好的。
评分每一篇都很短,具体内容还没有看
评分希望自己能读完,英文版,o(∩_∩)o。加油
评分看评论推荐的书,618活动时买的,不到三折,还不错,学习英文必须要多读。
评分我现在每天努力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英语沟通的环境我现在每天努力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英语沟通的环境我现在每天努力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英语沟通的环境我现在每天努力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英语沟通的环境我现在每天努力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英语沟通的环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