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適用於曆史學研究者愛好者,特彆是曆史地理學研習者閱讀 作者從認識與理解空間及其力量齣發,思考“空間”對於中國曆史發展的意義,以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的互動為視角,闡述幅員廣闊、多民族統一國傢在形成發展過程中的曆史地緣結構的形成與演進,以及此種地緣結構對地區開發模式、經濟格局之演變、文化區域的分閤乃至國傢政治模式等方麵的影響,進而分析區域差異及多樣性與中國曆史的總體發展之間的關係。書稿分彆討論瞭“中國曆史與文化的區域多樣性”、“中國曆史發展的五條區域性道路”、“中國曆史上的三大經濟地帶及其變動”、“王朝的‘核心區’及其變動”、“內地的邊緣”、“‘邊緣’的‘核心’”、“權力與城市空間”、“鄉村聚落形態的演變及其區域差異”等主題,多角度、多層次迴答“統一、多元中的中華帝國是如何可能的”這一宏大命題,探索齣瞭一些論證翔實、思想深邃、極具啓發性的曆史闡釋路徑
內容簡介
運用“空間”的觀念與方法,思考“空間”對於中國曆史發展的意義,分析中國曆史發展的進程及其空間結構,可稱為“空間維度下的曆史分析”。全書分為“區域多樣性”、“核心與邊緣”、“城市與村莊”三大部分,分彆討論瞭“中國曆史與文化的區域多樣性”、“中國曆史發展的五條區域性道路”、“中國曆史上的三大經濟地帶及其變動”、“王朝的‘核心區’及其變動”、“內地的邊緣”、“‘邊緣’的‘核心’”、“權力與城市空間”、“鄉村聚落形態的演變及其區域差異”等主題,多角度、多層次迴答“統一、多元中的中華帝國是如何可能的”這一宏大命題,得齣瞭一些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認識。
作者簡介
魯西奇,男,1965年10月生,江蘇東海人。1982-1995年間就讀於武漢大學,1995年獲博士學位;1989-2007年間在武漢大學工作,2001年任教授。現為廈門大學曆史係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與曆史地理研究。齣版《區域曆史地理:對象與方法——漢水流域的個案考察》、《城牆內外:古代漢水流域城市的形態與空間結構》、《人群;聚落;地域社會:中古南方史地初探》、《中國古代買地券研究》等專著6種,發錶學術論文100餘篇。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項,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項目1項。入選首批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兼任國傢社科基金學科規劃評審專傢。
目錄
空間與曆史:空間視野下的中國曆史(代序)
一 “空間”的力量及其意義
二 “區域多樣性”與中國曆史發展
三 核心與邊緣:中國曆史上的“核心區”與“內地的邊緣”
四 村落與城市:傳統中國鄉村聚落與城市的形態和空間結構
五 多元、統一的中國是如何可能的?
捲一 區域多樣性
中國曆史與文化的“區域多樣性”
一 景觀多樣性
(一)自然景觀的多樣性
(二)文化景觀的多樣性
(三)景觀認知與意義的多樣性
二 曆史進程與道路的多樣性
(一)曆史進程的區域差異
(二)曆史道路的區域差異
(三)影響曆史發展諸要素的區域差異
三 區域多樣性的方法論意義
(一)“五種社會形態演進”闡釋模式的終結
(二)走齣“王朝更替”的敘述與闡釋模式
中國曆史發展的五條區域性道路
一 中國曆史發展的五條區域性道路
(一)中原道路
(二)南方道路
(三)草原道路
(四)高原道路
(五)沙漠-綠洲道路
二 適應、抉擇與互動:曆史道路區域性差異的形成
(一)適應
(二)抉擇
(三)互動
中國曆史上的三大經濟地帶及其變動
一 三大經濟帶格局的形成
二 三大經濟地帶的變動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遊畜牧經濟帶、旱作農業經濟帶的南移
(二)宋代旱作農業經濟帶與畜牧經濟因素的南漸
(三)明清時期稻作農業與旱作農業因素的北漸
三 影響地帶性差異之形成及其變動的諸因素
捲二 核心與邊緣
中國曆史上的“核心區”:概念及其分析理路
一 冀朝鼎的“基本經濟區”概念及其分析理路
二 “核心區”概念的重新界定
三 不同層級的核心區與王朝國傢的地方控製方式
中國曆代王朝的“核心區”及其變動
一 秦漢時期的核心區及其轉移:從關中到“三河”
二 北朝至隋、唐前期的核心區:關隴、河東與河洛
三 六朝及南唐、南宋的核心區:寜鎮與江淮
四 中晚唐五代與北宋的核心區:汴洛與河北
五 遼金元三朝的核心區:從草原到燕地
六 明清兩朝的核心區及其變動:南北直隸與畿輔
七 結語
“內地的邊緣”:傳統中國內部的“化外之區”
一 隙地、蠻荒以及帝國疆域內部的“化外之區”
二 “內地的邊緣”的區域特徵
三 “內地的邊緣”在中國古代史上的地位
“邊緣”的“核心”:白蓮教“襄陽教團”的形成與擴散
一 問題之提齣:傳統中國秘密社會的結構性特點
二 明清時期的鄂西北地區:“異端的淵藪”
三 清中期鄂西北白蓮教傳播的“核心區”及其“核心集團”
(一)黃龍壋與劉起榮、張漢潮集團
(二)夾河洲與宋之清-高均德集團
(三)劉傢集與齊林-姚之富集團
四 跳躍式傳播:“襄陽教團”的擴散及其方式
五 邊緣區域內邊緣人群中“核心集團”的凝聚與分散
捲三 城市與村莊
空間與權力:中國古代城市形態與空間結構的政治文化內涵
一 城市:權力運作的場所和工具
二 城牆:威權的象徵
三 城牆內外:城市的空間分劃及其意義
四 中國古代城市形態與空間結構的研究理路
城牆內的城市?——關於中國古代城市形態的再思考
一 問題之提齣
二 城牆之有無
三 附郭街區的形成與發展
散村與集村:傳統中國的鄉村聚落形態及其演變
一 問題之提齣
二 北方地區的鄉村聚落形態及其演變
三 南方地區的鄉村聚落形態及其演變
四 從散村到集村:傳統中國鄉村聚落形態演變的總體趨勢
五 散居與聚居形態下社會組織與社會控製方式的差異
主要徵引文獻
圖目
圖1. 漢代的經濟區劃
圖2. 隋代的經濟區劃
圖3. 秦漢時期的核心區及其變動
圖4.十六國北朝至隋唐前期的核心區
圖5. 六朝政權的核心區
圖6. 中晚唐五代北宋的核心區
圖7. 遼金元政權的核心區
圖8. 明朝與清朝的核心區
圖9. 清乾隆後期白蓮教“襄陽教團”的“核心區
精彩書摘
《中國曆史的空間結構》:
本課程的名稱叫“中國曆史的空間結構(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hinese History)”,其名稱,就與我們熟悉的大多數專題課程有所不同。這種不同,還不在於名稱的涵蓋大小問題,更在於這個題目指明瞭一個專門的研究課題——中國曆史發展的空間差異與空間結構,而不是一個專業領域(如中國曆史地理、中國經濟史之類)。或者因為這樣的原因,這門課顯然有點特彆,所以我想對課程開設的想法作一點交代。
之所以想起開設這樣一門課程,最初的動因是我看到一份謝和耐(Jacques Gernet)在法蘭西學院的授課錶,比如,1976-1977年度開講的課程是:“中國17世紀一名具有現代思想的人——劉獻廷”,以及“中國人對基督教的最早反應”;1977-1978年度,他接著講“中國人對基督教的反應”(續),又開瞭一門“傳教士寫的首批中文著作”;1978-1979年度,他開講“王夫之著作中的曆史與政治”,以及“中國的自然哲學——張載的《正濛》”。顯然,這些都是專題性課程,而且研究性很強。我一直在設想,我們有沒有可能開設這樣的專題性課程?這可能不太適閤本科生教學,但我想值得嘗試一下。這不僅對於學生是一個挑戰,對於教師來說,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另一方麵,我學習曆史地理有十多年瞭,特彆是近十年來,主要精力一直放在這方麵。大傢知道,曆史地理學,如果說還是一門學問的話,實際上包括兩方麵內涵:一是曆史的地理,或者錶達為時間維度下的地理變化,也就是曆史時期地理環境的演變。這是曆史地理學的主要方麵,也因此,很多學者,把它劃歸地理學領域,因為其研究對象是地理環境。另一方麵的涵義不是那麼受重視,但也是曆史地理的本義,即空間維度下的曆史,也就是地理空間環境對曆史發展的影響,或者說是用地理空間的觀念分析曆史發展進程。在最初進入曆史地理研究領域時,我較重視前一方麵;近年來,隨著自己關注的重心逐漸嚮社會特彆是鄉村社會結構的轉移,更多地注意後者,即將空間觀念用於對曆史事件、現象與總體發展趨勢的分析方麵。
更重要的是,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中國為什麼是統一的?換言之,中華帝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樣性與多元化國傢,是如何成立的?我們所在的這個國傢,從自然、民族、文化、經濟體係等各方麵,不同區域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我們學習曆史,固然需要與現實保持一定距離,但歸根結蒂,卻不能不迴答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我們生活於其中的這個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在這個課程之下,我即試圖將近年來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通過課程的方式,逐步地係統化,力圖提齣一些自己的看法。
本課程的主旨是:從空間觀念齣發,以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的互動為視角,闡述幅員廣闊、多民族統一國傢在形成發展過程中的曆史地緣結構的形成與演進,以及此種地緣結構對地區開發模式、經濟格局之演變、文化區域的分閤等方麵的影響,進而分析區域差異及多樣性與中國曆史的總體發展之間的關係。
……
前言/序言
空間與曆史:空間視野下的中國曆史(代序)
一“空間”的力量及其意義
正如所有現象都在時間中存在而有其曆史一樣,它們也在空間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如果說時間是曆史學考察世界的獨特視角的話,空間,就是地理學觀察世界的獨特視角。顯然,因為世界的所有錶象乃至其本體都處於一定的時間與空間之下,所以,曆史與地理就成為我們瞭解世界的核心,時間與空間的觀察視角與分析方法也就是認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這個意義上,世界上的大多數學問都是“曆史地理學”,或至少以“曆史地理學”為基礎,因為幾乎所有學問研究的對象都在時間與空間裏,而其研究方法也都離不開時間與空間的分析方法。
時間的力量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從咿呀學語的孩童,一天天長大,然後結婚生子,成就自己的事業,這是時間的賜予;人類從匍匐在大自然麵前瑟瑟發抖、無可奈何的原始人群,成長為可以較大程度地利用自然、控製自然的高智能群體,這一過程是在時間裏完成的。同樣,時間讓我們忘卻悲傷和屈辱,撫平身體與心靈的創傷;時間讓無惡不作、不可一世的權貴與富豪終究成為一堆白骨或骨灰,讓鐵骨錚錚、品德高尚的誌士仁人在記憶與傳說中永生,讓榮華富貴和窮睏潦倒都隨風飄去。凡此,都是時間的偉力。不僅如此,正是因為有可記憶的時間,我們纔能迴憶起自己的“過去”,並給自己的“今天”下定義;正是因為有可記錄的時間,人類纔會有可供建立有序與結構的曆史;也正是因為有時間,人類的知識纔得以纍積,並逐步形成越來越龐大但仍然有序的知識體係。毫無疑問,時間塑造瞭人類和我們每一個人,給人類和我們自己以一個“身份”和界定,使我們擁有可藉以生存的知識與技能,並給我們提供瞭思想的“先驗架構”。
那麼,空間的力量錶現在哪裏呢?或者說,空間是怎樣擁有並展現自己的力量的呢?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在一個沒有桌椅的教室裏(即在每個方嚮都一樣的平麵內),老師任意選擇一個位置,學生散立周圍,以便看到老師,並聽到老師的講話;他們的排列易形成為半圓形,成排地麵對老師,而且是密度很高地靠近老師。在這裏,老師與同學們組成一個“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區位”),人與人之間存在“距離”,每個人的目光都指嚮一定的“方嚮”,並共同構成一種存在內在“關聯”的空間。
在這個“空間”裏,老師的“位置”構成瞭空間的中心:學生們自然而然地麵嚮老師,形成嚮心性,從而在空間感覺上強化瞭老師的中心性和權威。這就是“位置”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處在這個世界的某一特定位置上(地理的、經濟的、社會的乃至文化的位置),這個位置至少在最初是先於我們而存在的,也是我們無法控製的,它在很大程度上給我們的生存與發展提供瞭空間和機會,同時也界定、製約或影響瞭我們的生存與發展。比如:一個秦巴山地山榖村莊裏的少年,生存與發展的環境與機會,與北京城裏同樣年齡的少年,顯然有著天壤之彆。對於個人來說,不同的“位置”意味著社會經濟與文化地位的不同,也將使他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對於人群與社會而言,“位置”的差異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瞭其生計的方式(經濟形態)、人群的組閤方式(社會組織方式與社會形態)乃至政治形態。
空間的第二個要素是“距離”。托布勒(WaldoTobler)著名的“地理學第一定律”就是:“地理事物或屬性在空間分布上互為相關,而相近的事物相互間的關聯更為緊密。”距離導緻瞭“核心”與“邊緣”的差異。在師生交談的集聚圈中,隨意地觀察就可以發現:與老師距離最近的往往是與老師關係最密切、對老師講授內容最為關注的學生,而與老師距離越近,學生的密集程度也就越大;遊離於這個集聚圈邊緣的,往往是對這種談話不感興趣或不屑一顧的特立異行者。在另一方麵,老師也傾嚮於喜歡那些靠近自己的學生,對他們投入瞭更多的關注,並希望通過他們影響全體學生。這樣的闡釋模式完全可以用於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觀察與分析。正如施堅雅所指齣的那樣:“核心區”集聚瞭區域範圍內大部分的人口與財富,越靠近核心,其密度越大;它也受到政府的重視,而得到諸多的“優惠性”政策。邊緣區域的人口密度較小,經濟欠發達,財富總量低而且分散;政府控製薄弱,社會呈現齣多元化發展趨勢,文化特彆是意識形態齣現另類化傾嚮。顯然,“距離”是核心與邊緣分異的基礎。
距離的力量還不止於此。仔細觀察我們假想的這個師生空間中的學生部分,可以發現:關係最好的同學可能有意無意地靠在一起,而關係疏遠的同學則自然而然地保持瞭彼此間的距離。反過來,在一個教室裏,長期的同桌可能構成一種非常親密的關係,而坐在角落的那個同學可能與全班的所有同學都很疏遠。這是距離對社會關係的影響。在傳統中國華北平原的集居村落裏,村民之間的交流相對頻繁,關係相對緊密,從而可能形成相對嚴密的社會組織結構;同時,由於居住集中,官府也易於控製,國傢權力對集居村落的滲透也就相對深入、廣泛。而在廣大的南方地區,人們選擇把自己的住房建在盡可能地靠近生存所依賴的水田、山林或湖澤旁,從而形成分散居住的狀態,各農戶之間的來往、交流與互相依靠均相對少一些,彼此之間相對疏遠,其社會聯結方式與社會組織結構則要復雜得多;官府控製散居村落的難度也較大。當然,“距離”的概念、界定與意義在今天已經或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們可能與同居一室的人形同陌路,而與遠在天涯的人則親如水乳,密若一體。這也是距離錶現其力量與意義的一種方式。
新民說 中國曆史的空間結構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新民說 中國曆史的空間結構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