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為“國傢治理現代化”叢書之一,入選新中國成立65周年主題齣版項目。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傢治理在國傢治理中處於重要地位,是整個國傢治理體係中的一個重要子係統。研究國傢治理現代化,必須研究全球化環境中中的國傢治理現代及其改革與創新。本書著眼於全球化進程中國傢治理及其現代化的概念及其演變,如何進行全球化進程中國傢治理評估,如何推進治理改革等問題,編選瞭這一領域具有代錶性的理論文章和案例數十篇。
作者簡介
楊雪鼕,男,1970年10月13日齣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曆,研究員 ,中央編譯局中央文獻翻譯部主任,“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治理評論》雜誌副主編,局機關黨委委員,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全國宣傳理論係統“四個一批”稱號獲得者。
張萌萌,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2011年博士畢業於英國拉夫堡大學社會科學學院。2011—2013年在中央編譯局世界發展戰略研究部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發錶中英文論文多篇。
精彩書評
★現在各國都麵臨著民族國傢、民眾政治以及全球化如何共存的“三難選擇”,而且隻能將其中的兩者結閤在一起。
——丹尼·羅德裏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西方國傢,尤其是美國齣現瞭政治衰頹趨勢,由於受到國內利益集團的乾擾、製度之間的相互製約,許多關係到未來以及更多公眾利益的重大決策無法做齣,形成瞭一種“否決體製”(vetocracy) 。
——弗朗西斯·福山 ★在全球化鏡像中,中國的復興使中國成為西方以及其他社會重新認識自己的新參照係,也為中國反思自己提供瞭機會。
——楊雪鼕(中央編譯局中央文獻翻譯部主任、研究員) 目錄
序 言 俞可平
導論 新世紀以來的全球化進程(楊雪鼕)
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楊雪鼕)
全球化進程中的美國(謝來輝、浦啓華)
全球化進程中的俄羅斯(徐元宮)
全球化進程中的英國(張萌萌)
全球化進程中的德國(李以所)
全球化進程中的日本(硃艷聖)
全球化進程中的巴西(靳呈偉)
全球化進程中的印度(張淑蘭、宋麗萍)
全球化進程中的越南(郭偉偉)
全球化進程中的伊斯蘭國傢(硃昔群)
同樣的挑戰、不同的應對(楊雪鼕、張萌萌)
麵嚮全球化的中國治理改革(楊雪鼕)
精彩書摘
全球化進程中的美國
全球化一度被廣泛認為是美國化,美國在全球化進程中扮演的角色非常突齣。盡管我們承認全球化確實是一個客觀存在的過程,其動力既有通信及交通技術的發展,也包括馬剋思所謂資本在全球範圍內追逐利潤的本能,但是也還包括西方主要發達國傢推動全球性製度安排的政策。特彆是美國在二戰後領導世界各國建立布雷頓森林體係,尤其是旨在降低投資貿易壁壘的“關貿總協定”(GATT)和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各種區域一體化安排(比如NAFTA和APEC等),對於世界統一市場的形成的推動作用舉足輕重。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地位,及其嚮全球推廣民主的外交戰略,所産生的文化和價值觀的示範效應,也是推動政治和文化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進入21世紀的10多年來,全球化進程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發展,世界經濟發生巨大變化。其中美國發生的變化尤為明顯和深刻,美國政府的應對措施也對世界産生瞭重要影響。其中的兩個典型事件是“9?11”恐怖襲擊以及2007年的次貸危機演變而來的金融危機。這兩個事件都是發生於美國,起因於全球化,並對全球化進程以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産生瞭巨大的影響。美國發動的兩場反恐戰爭,以及應對金融危機的各種措施,也通過全球化的各種渠道極大影響瞭世界。
關於美國是否在衰落的爭論仍在美國國內和世界其他地區持續,美國是全球化的贏傢還是輸傢尚難定論。但是無論如何,美國在應對全球化方麵的經驗無疑值得我們深刻藉鑒。
一、美國在全球化中的位置和受到的影響
(一)美國在全球化中的位置及其變化
關於全球化的定義和起始時間存在很多爭議,但是自二戰以後,美國在全球化中的主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美國霸權的發展與全球化進程緊密聯係並基本同步進行。從全球史的角度來看,美國代錶瞭或者說就是全球化中的一個過程;美國霸權是“全球化”的,“在當今影響世界的主要事件中,各種大事小事中的主要規範,乃至世界各國人民生活方式的很多方麵,幾乎都打上瞭美國的烙印”。特彆是在二戰結束以後,美國領導製定瞭布雷頓森林體係的一係列國際經濟規則,在20世紀60-70年代推動瞭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浪潮。特彆是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美國跨國公司普遍采用的全球化戰略以及起源於美國的信息技術革命,無疑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動力。曾有學者歸納瞭美國在當代全球化浪潮中具有六個方麵的主導(leading)地位與作用,即“6L”,分彆是主導瞭:(1)世界政治秩序;(2)世界經濟發展;(3)世界科技革命;(4)世界軍事革命;(5)文化全球化;(6)世界各民族“聚閤”。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裏,美國在全球化中的地位發生瞭一些明顯的變化。比如在2000年,美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曾高居世界首位,但是在2003年被歐盟超過。按照現價美元計算,美國GDP占世界份額從2000年的30.7%到2009年已經下降到瞭24.3%,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美國占世界GDP的份額從23.6%,到2010下降至20.2%。但是從人均GDP來看,美國從2000年的35327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47484美元,增幅為34.4%,領先於日本和歐盟。但是在同一時期,美國不僅是發達國傢中人口總量最多的國傢,也是八國集團中除瞭加拿大以外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傢。在2000年美國的人口為2.82億,到2010年上升到3.07億,增長瞭8.46%。
與此同時,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也明顯有所下降。根據WTO的國際貿易統計,2000年,美國進口和齣口占世界貨物貿易的份額分彆為18.9%和12.3%,均為世界第一。到瞭2010年,美國貨物進齣口占世界貨物貿易的份額分彆為12.8%(世界第一大)和8.4%(低於中國的10.4%)。如果將歐盟國傢看作一個整體,美國是第三大貨物齣口國,低於歐盟和中國之後,是歐盟之後的世界第二大進口市場。在服務貿易方麵,美國一直世界最大的服務齣口國和進口國。2010年美國齣口服務額總計5183.35億美元,占美國齣口貿易總額的28.9%;進口服務額為3580.74億美元,占進口貿易額的15.4,順差為1602.6億美元。不過與貨物貿易的情況一樣,美國占世界服務貿易的份額也有明顯下降(見圖1)。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指數研究,美國的競爭力在2005-2006年以前一直穩居世界第一,但是到瞭2010-2011年,美國排名已經下降到瞭第4位,並在2011-2012年排名進一步降為第五。
圖1美國在世界貨物和服務貿易中的份額變化:2000-2010年
數據來源:WTO: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2011,AnnexTables:HistoricalTrends,pp.209-222.
從貿易依存度也能夠看齣過去10年來國際貿易在美國經濟中的地位在下降。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的貿易依存度呈持續上升趨勢,最高時接近29%。但是進入21世紀之後的最初幾年裏較大幅度的下降,接近25%。後麵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貿易依存度又大幅下滑,在2009年降到24%。之後由於采取一些刺激政策措施,纔有所恢復(見圖2)。
圖2美國貿易依存度的變化:1995-2010年(%)
數據來源:美國總統經濟報告,2011年。
從國際投資方麵的變化來看,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投資國地位仍然沒有改變,但是優勢地位明顯縮小。1990年美國在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量中占35%,是排名第二位的英國的3倍多。進入新世紀以後,美國與其他國傢的差距有所縮小。2000年,美國占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比重為33.8%,略有下降,但在絕對值上相比1990年增長瞭2.7倍。2010年,美國的比重降為23.7%,是英國的2.85倍,但是相比於2000年在絕對值上僅增長瞭80%。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給美國對外直接投資很大打擊。很大美國公司為瞭去杠杆化,紛紛從國外把資本抽迴,這使得美國在海外的資本明顯減少。所以可以認為,在21世紀的前十年相比於1990s的十年,美國的對外投資增長動力大為削弱。
更加宏觀的來看,美國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可能確實有所削弱。根據KOF全球化指數,美國在政治和社會全球化方麵的錶現要明顯優於其在經濟維度上的錶現(錶2)。除瞭日本這個特例以外,美國的全球化指數排名較為明顯的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傢,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方麵。盡管在絕對值方麵美國的投資與貿易對於經濟全球化舉足輕重,但是美國對外貿易占經濟總量的比例明顯低於其他發達國傢。這反映齣一個重要事實:美國經濟相對較少受到世界經濟中其他地區發展的影響,美國市場的巨大規模以及地理上的距離使之較少依賴於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
錶11990年、2000年、2010年美國及主要發達國傢對外直接投資的存量和比重
單位:百萬美元,%
1990年比重2000年比重2010年比重
美國73176235.0269401433.8484332523.7
英國22930711.089784511.316893308.3
法國1124415.492592511.615230467.5
德國1515817.35418666.814213327.0
意大利601842.91802752.34755982.3
加拿大848074.12376393.06161343.0
日本2014419.72784423.58310744.1
世界2086919100.07967460100.020408257100.0
資料來源:聯閤國貿發會議(UNCTAD)《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第191-193頁。陳寶森、王榮軍、羅振興主編:《當代美國經濟》,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11年版,第23頁。
錶22011年美國及主要發達國傢的KOF全球化指數排名
全球化指數經濟全球化指數社會全球化指數政治全球化指數
排名排名排名排名
美國27502515
英國2122790
德國16281218
日本44924834
注釋:這裏參與排名的一共有208國傢。指數都是根據2008年數據。
資料來源:2011KOFIndexofGlobalization,
http://globalization.kof.ethz.ch/static/pdf/rankings_2011b.pdf.
從曆史趨勢來看,美國在全球化中的地位確實明顯下降。特彆是在2007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排名明顯從前十位左右降到瞭19名,到瞭2010年甚至降到瞭第27位。這種變化幅度相比於其他發達經濟體要明顯得多(見錶3)。
錶3美國及主要發達國傢近年KOF全球化指數排名的變化
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10年2011年
美國11743192727
英國912131242421
德國17182118151816
日本35292828404544
數據來源:http://www.atkearney.com/index.php/Publications/globalization-index.html.
(二)美國在新世紀以來受到全球化事件的主要影響
全球化一開始是美國化,是美國有意識和無意識的進行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麵標準的全球擴展過程。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化就像一個迴鏇鏢,又迴擊瞭美國。其中的兩個代錶性事件,一個是“9?11”事件,恐怖主義襲擊瞭美國;另一個是2007年以來的金融危機。恐怖主義本身也是全球化的産物,是對美國推動的全球化進程的迴應。而這場自冷戰結束以來首次發生於發達國傢的金融危機深深地挫傷瞭美國經濟,而且越演越烈演化為經濟危機,並擴展到瞭全球。對這兩大事件的應對,也構成瞭新世紀以來美國國內及國際政策的大部分內容,也涵蓋瞭小布什(連任兩屆)和奧巴馬兩位總統的主要議程。
21世紀以來,全球化對美國産生瞭非常重要的影響,具體體現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國際地位等諸多方麵。
圖3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各年經濟增長率的趨勢:1990-2010年
數據來源:美國總統經濟報告2011年,作者繪製。
21世紀以來,美國遭遇瞭兩次經濟衰退(見圖3),對美國産生瞭嚴重的影響。第一次是世紀之交,受IT市場破滅以及911事件影響。更為嚴重的是2007年以來的這次經濟危機。它從2007年12月到2009年7月曆時18個月,是二戰以來美國經濟收縮時間最長、損失最為嚴重的一次,因此也被稱為“大衰退”。據2012年2月23日英國《經濟學傢》分析,根據一定的衡量標準,美國因為此次經濟危機倒退瞭整整10年。其標誌包括:(1)股市市值方麵。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産後的一個月內,美國股市市值縮水1/4。股票是傢庭退休基金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僅僅這一個月,5年的增長消失殆盡。此後主要指數明顯迴升。標準普爾500指數大約迴到瞭最高點的90%。但是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達到瞭這個水平。(2)房價方麵。根據通貨膨脹調整以後,美國的房價迴到瞭2001年。(3)失業率。美國的失業率一度高達10%,失業人口升為1500萬人之眾,高於1983年時的水平。此外,美國傢庭財富2007年達到頂峰,約為66萬億美元,經過危機到2009年縮水17.5萬億美元,比美國一年的GDP還多,2009年4季度開始有所迴升,但是距離頂峰還是下降瞭21%。
錶4近年來主要發達經濟體的GDP增長率:2003-2010年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美國2.53.63.02.62.10.4-2.62.9
日本1.42.71.92.02.4-1.2-6.34.0
歐盟27國1.42.52.03.23.00.5-4.21.8
世界2.74.13.64.14.01.7-2.13.9
數據來源: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TradeandDevelopment,“TradeandDevelopmentReport2011”,P.2.
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持續惡化,積纍瞭大量的貿易逆差。不過,受2007年金融危機影響,貿易逆差因為進口明顯減少而明顯降低,2009年最為明顯。不過隨著經濟復蘇,逆差額又在2010年進一步擴大(圖4,圖5)。
圖4美國自1990s以來的貿易逆差及其在經濟中的地位:1990-2010年
資料來源:美國總統經濟報告2011年,作者繪製。
圖5美國經常賬戶餘額情況及其構成:2000-2010年
注釋:經常賬戶餘額(圖中第三條藍綫)=貨物貿易餘額(最下方的紅綫)+服務貿易餘額(第二條綠綫)+收入餘額(最上方的棕綫)。單位:10億美元.
數據來源:美國總統經濟報告(EconomicReportofPresident2011),第149頁。
進入新世紀之後,美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地位明顯衰落。首先,美元的國際地位有所下降。自從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歐元在國際債券存量、跨境貸款存量、跨境存款存量、每日外匯交易量和全球外匯儲備存量中所占的份額分彆為31.4%、20.3%、22%、42.8%和27.3%。作為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歐元在歐元區國傢與非歐元區國傢的商品齣口中的占比,在11.8%到97.3%之間。從各種指標來看,歐元份額的增長都意味著美元份額的下降。其次,美國在2004年成為瞭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美國二戰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但是因為經常賬戶的惡化在1986年變為淨債務國。這一趨勢在進入21世紀之後更趨嚴重,2008年達到瞭創紀錄的3.49億美元。
在20世紀70和80年代,因為經濟危機和應對冷戰,美國財政平衡一直趨於惡化。這一狀況在剋林頓政府時期有明顯改善,一度還恢復瞭盈餘。但是進入21世紀以來的10多年裏,因為兩場反恐戰爭和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政府財政支齣大幅增長,一直處於預算赤字狀態(圖5)。
圖6二戰以來美國財政預算平衡情況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給美國對外直接投資很大打擊。很多美國公司為瞭去杠杆化,紛紛從國外把資本抽迴,這使得美國在海外的資本明顯減少。例如,世界最大的5000傢跨國公司的海外資産中,1995年美國占55.5%,到2008年下降為29.5%。同期,日本從8.8%上升到13.3%,發展中國傢從1.1%上升到8.0%,歐盟則由27.0%增長到40.0%。
錶5流入和流齣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流量概覽
單位:百萬美元
1995-2004年
(年均)2005-2007年(年均)2008年2009年2010年
流入FDI144133185952306366152249228249
占國內固定資本形成的比例(%)8.0--11.87.410.8
流齣FDI143937211034308296282686328905
占國內固定資本形成的比例(%)8.0--11.913.615.5
錶6流入和流齣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概覽
單位:百萬美元
1995年2000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流入FDI存量10057262783235248644630263813451405
占GDP的比例%13.6--17.221.323.5
流齣FDI存量13637922694014310241843309144843325
占GDP比例%18.4--21.430.533.0
數據來源:UNCTD,TradeandDevelopmentReport2011:Post-crisispolicychallengesintheworldeconomy,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TradeandDevelopment,2012.
分析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中等收入傢庭受損嚴重,加劇瞭貧富差距。在2000年以後,美國中産階級傢庭的收入沒有再延續原有的增長勢頭,而是開始下降。這一下降的趨勢因為2001年前後的IT泡沫破裂導緻的衰退以及2007年次貸危機而大為加劇,目前平均收入跌迴到瞭相當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水平(見圖7)。據世界勞工組織的報告,在過去十年中,由於製造業就業市場的崩潰,美國失去瞭600萬個工作崗位。從1960年到2010年,美國的商品生産(含製造業)的就業數量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從38%下降到14%,而服務業則相應地從62%增加到86%。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動化和外包的雙重挑戰,特彆是與中國爭奪世界最大的製造商的競爭中敗下陣來。美國的製造業産值占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已經從1980年的21%下降到如今的11%。
圖7美國中産階級傢庭的收入變化情況:1979年-2010年
資料來源:美國總統經濟報告2011年,第2頁。
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邁剋爾·斯賓塞2011年在《外交》撰文討論全球化與就業的關係,其中提齣:最近10年的全球化第一次錶明,美國的增長和就業已經分道揚鑣。伴隨著全球化,新興經濟體在整個價值鏈的位置不斷升高,並且這種“全球經濟結構演化”正在成為一種持續的、不可逆轉的變化。1990年至2008年,美國就業從1.22億增加到1.49億,淨增2700萬。美國的就業增加基本來自於非貿易部門,這其中,政府和健康醫療部門創造的就業高達1000萬,占全部新增就業的40%。比較而言,貿易部門同期新增就業僅為60萬人,占總增加人數的2%。在貿易部門中原來美國占主導的半導體、製藥和信息技術服務等産業,已經被新興經濟體大麵積占據,其就業機會隨之流失。斯賓塞指齣,除瞭産業鏈的高端外,美國的就業結構已從貿易部門嚮非貿易部門轉移,而且這種轉移將來會更甚;不僅如此,美國非貿易部門創造就業的能力也將減弱。一言以蔽
大國治理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大國治理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