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當代設計大師的1000個經典設計(全彩)》涵蓋瞭世界級産品設計師的作品,刊載瞭目前世界上活躍的産品設計師的主題性訪談。如亞米·海因(Jaime Hayon)的設計被稱為“童話般的設計”,托馬斯·赫斯維剋(Thomas Heatherwick)設計瞭2010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火炬塔,是英國當下流行的設計師之一。這本書既可作為傢居布置指南,也可以迅速瞭解設計師的設計經驗,是成為設計師的必讀經典。
《國際當代設計大師的1000個經典設計(全彩)》匯集瞭一係列著名的當代傢庭産品的設計,包括桌與椅、床和沙發、收納用品、廚衛用品、餐具、織物與麵料、燈具、電子産品等內容。
這些作品都齣自世界傑齣設計師之手,包括亞米海因(Jaime Hayon)、賈維爾馬裏斯卡爾(Javier Mariscal)、托馬斯·赫斯維剋(Thomas Heatherwick)、安積朋子(Tomoko Azumi)、巴斯蒂安·伯格(Sebastian Bergne,)、尤爾根·貝伊(Jürgen Bey)、托德·布歇爾(Tord Boontje)、師海恩·伊剋(Piet Hein Eek)、坎帕納兄弟(Fernando and Humberto Campana)、馬修·雷漢尼爾(Mathieu Lehanneur)等人。為瞭便於找到齣處,書中還給齣瞭項目的說明、設計師和生産廠傢。是你打造現代之傢的新參考。
1. 桌椅 8
彼特·海恩·伊剋 30
史蒂文·迪亞茲 42
澤維爾·路斯特 60
皮爾森·伊德 74
2. 沙發和床 76
3. 儲物 104
Johanna Grawunder 110
巴伯奧·斯格比 122
4. 廚房用品和浴室用品 128
理查德·霍頓 140
5. 桌麵用品 150
盧卡·尼切托 180
6. 紡織品和麵料 186
亞米·海因 210
7. 燈 218
本傑明·休伯特 242
Nendo 254
8. 電子 272
9. 其他 290
賈維爾·馬裏斯卡爾 294
拿到這本《國際當代設計大師的1000個經典設計(全彩)》的時候,心裏那種期待簡直像要爆炸一樣。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厚重得能當啞鈴用的工具書,結果拿到手比想象中輕盈不少,但翻開之後,那種視覺衝擊力真是無與倫比。書頁的質感處理得非常好,紙張的挺度和光澤度恰到好處,完美承托瞭那些高清的彩圖。我第一個注意到的是排版,設計師顯然在布局上花瞭不少心思,信息不會過於擁擠,留白的處理非常到位,使得每一個案例都能“呼吸”。而且,它不像有些設計圖冊那樣,隻是把作品堆砌在一起,這本書的編排似乎遵循著某種內在的邏輯,雖然沒有明確的章節劃分,但你翻閱時能感受到從早期現代主義的簡潔到後解構主義的復雜,再到當下可持續設計思潮的演變脈絡。對我這個非科班齣身,但對設計充滿熱情的業餘愛好者來說,它就像一個私人博物館的導覽手冊,每翻過一頁,就像被拉進瞭一次大師的工作室,那種對細節的打磨和對材料的敬畏感,隔著紙張都能感受到。尤其是一些傢居用品的設計,它們不僅僅是功能性的物品,更是雕塑般的藝術品,這本書把這種美感捕捉得淋灕盡緻。
評分這本書的“細節緻勝”哲學,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我曾經以為,大師的設計無非是宏大的概念和完美的比例,但通過這本書對細節的特寫,我看到瞭設計是如何在微觀層麵實現其理念的。比如,一個門把手的連接方式,一個踢腳綫的收口處理,甚至是一個按鈕的觸感模擬,都被賦予瞭極高的關注度。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方,恰恰是體現設計師功力的地方。書中有不少特寫鏡頭,專門放大瞭材料交界處的處理,甚至能看到設計師是如何巧妙地隱藏螺絲或接縫的。這對我個人在進行小型項目規劃時,提供瞭極其寶貴的一手參考資料。它們不是空洞的理論,而是可以直接在實際操作中藉鑒的“工藝筆記”。這種對工業設計、室內設計、圖形設計等領域中“如何將想法變成實體”的深入刻畫,使得這本書的實用價值遠遠超過瞭一般的“設計畫冊”的範疇。
評分深入閱讀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廣度遠超我的預期,它真正體現瞭“當代”的意義,不僅僅是羅列那些已經封神的經典,而是捕捉瞭設計語言的流動性。我注意到,不同國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設計理念碰撞齣的火花,被這本書巧妙地並置展示。例如,在相鄰的幾頁中,你可能先看到北歐設計對簡約和自然材料的極緻追求,緊接著就跳躍到瞭日本對極簡與禪意的空間化錶達,隨後又是意大利設計中那種充滿戲劇張力的形式感。這種跨文化、跨媒介的展示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設計視野。它不是簡單的“這個好看就放進來”,而是有意識地引導讀者去思考,在不同的社會需求和技術條件下,設計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被重新定義和解答的。這種“橫嚮對比”的編排結構,讓學習麯綫變得非常平緩而高效,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動地進行比較和消化。
評分這本書的色彩錶現力簡直讓我驚嘆,這絕對不是那種廉價印刷品能比擬的。全彩印刷的威力在這本書裏展現得淋灕盡緻,那些頂級設計師作品中對材質肌理的微妙處理,比如木材的年輪紋理、金屬的拉絲光澤,甚至是皮革的自然褶皺,都得到瞭非常精準的還原。我特意對比瞭幾張我收藏已久的老雜誌上的圖片,這本書的色彩飽和度和對比度更高,但最難得的是,它保持瞭一種高級的剋製,沒有把顔色弄得過於“艷俗”,反而凸顯瞭作品本身的質感。我感覺自己像是在看原稿的小樣,而不是復製品。特彆是關於燈光設計的部分,燈光對空間氛圍的塑造力在這本書裏被體現得無聲勝有聲,那種柔和的漫反射光,和硬朗的直射光在頁麵上的對比,讓人不禁想象如果置身於那個空間會是怎樣的體驗。對於我們這些依賴視覺信息來學習和感受設計的人來說,這種高標準的印刷質量,本身就是對設計師作品的一種尊重,也是對讀者體驗的一種投資。
評分更讓我欣賞的是,盡管書裏囊括瞭上韆個作品,但它在信息呈現上保持瞭一種奇妙的平衡感——既有足夠的深度供專業人士挖掘,又不至於讓初學者望而卻步。它沒有長篇大論的理論闡述,而是用作品本身說話,用簡潔精準的圖注來點睛。這種剋製的敘事方式,恰恰符閤當代人快節奏、重效率的信息獲取習慣。我可以快速瀏覽,捕捉到靈感火花;也可以沉下心來,對著一個特定的椅子設計反復研究其結構受力點。而且,全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是對“好設計”的最好詮釋。書脊的穩固性,翻頁時的流暢感,都顯示齣製作方對最終産品體驗的重視。拿著它,感覺自己就像是擁有瞭一個可以隨時查閱、不斷激發創意的靈感庫。這本書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經典”二字最好的注解——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並且在不同時代都能提供新的啓發。
評分隻要是電子工業齣版社的設計書永遠是縮水的,原英文版的書籍尺寸是248×213×29mm,這本中文版的尺寸是228×168×22mm。一本定價99元的小冊子,情何以堪!
評分東西不錯,符閤價值,非常喜歡!!
評分不錯的好書,傢具內的比較多
評分很好看的書,非常喜歡。
評分好書值得關注收藏好書好書
評分物流快,品質不錯,內容值得學習和藉鑒。
評分很有用
評分快遞有點差,書的包裝不到位,拿到快遞時書有點破損…
評分值得一看,很厚,紙質也還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