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

物種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達爾文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095584
版次:1
商品編碼:11691367
包裝:精裝
叢書名: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5-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4
字數:52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曆史上從未有一本書受到如此激烈的謾罵和詛咒,也從未有一本書同時受到如此熱烈的喝彩與追捧,達爾文的偉大思想在過去曾是笑談,而現在卻是人們的共識,《物種起源》的巨大影響遠遠超齣瞭生命科學本身,已經成為人類思想史上光芒四射的燈塔。

內容簡介

  早在達爾文之前,就已經有人提齣過進化的觀點。但是真正使生物進化論為世人所關注的是達爾文於1859年齣版的《物種起源》,因為這本書的結論建立在大量的第一手考查資料基礎之上。這本書不僅帶來瞭生物科學的根本變革,而且使人們的世界觀發生瞭重大的改變。達爾文是在“貝格爾號”艦上擔任博物學傢時進行的五年航海考查時期,通過考查和對比各地的物種性狀,得到瞭物種漸變的結論。航海結束後,達爾文又通過搜集動物和植物在傢養條件下發生變異的材料,根據人工選擇的原理得到瞭自然選擇的思想。遺傳變異、生存鬥爭、自然選擇學說是《物種起源》一書的主要內容。

目錄

《物種起源》導讀
西濛·康威莫裏斯先生為《物種起源》中譯本所寫的前言
引言
緒論
第1章 傢養狀態下的變異
第2章 自然狀態下的變異
第3章 生存鬥爭
第4章 自然選擇即適者生存
第5章 變異的法則
第6章 本學說之難點及其解譯
第7章 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各種異議
第8章 本能
第9章 雜種性質
第10章 地質記錄的不完整
第11章 古生物的演替
第12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13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續)
第14章 生物間的親緣關係:形態學、胚胎學和退化器官的證據
第15章 綜述和緒論
附錄 進化論的十大猜想
譯後記

精彩書摘

  第1章 傢養狀態下的變異
  變異的原因
  仔細審看曆史悠久的栽培植物和傢養動物,將同一變種或亞變種中的各個體進行比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傢養生物問的個體差異,比起自然狀態下任何物種或變種間的個體差異都要大。形形色色的傢養動、植物,經人類在極不相同的氣候等條件下進行培育而發生變異。由此,我們必然得齣結論,這種巨大的變異,主要是由於傢養的生活條件,遠不像其親種在自然狀態下那樣一緻。奈特認為,傢養生物的變異,與過多的食物有關,這可能也有道理。顯然,生物必須在新的生活條件作用下,經過數個世代,方能發生大量變異;而且,一旦生物體製發生瞭變異,往往會在後續若乾世代不斷地變異下去。一種能變異的生物,經培育後又停止變異的情況,尚未見有報道。最古老的栽培植物,比如小麥,目前仍在變異産生新變種;最古老的傢養動物,目前也仍在迅速改進或變異。
  經過長期研究,我覺得,生活條件通過兩種方式起作用:一是直接作用於生物體的整體機製或局部構造,二是間接影響到生殖係統。關於直接作用,正如魏斯曼(Wismann)教授最近強調指齣,我以前在《傢養狀態下的變異》中也偶爾提到的,它應包括兩方麵因素,即生物本身的性質和外部條件的性質。而且,生物本身的內因比條件外因更為重要。因為在我看來,一方麵,不同的外部條件可産生相似的變異,另一方麵,不同的變異可在相似的條件下發生。生活條件造成後代的變異,可以是一定變異,也可以是不定變異。所謂一定變異,是指在某種條件下,一切後代或近乎一切後代,能在若乾世代按相同的方式發生變異。然而對這種一定變異,很難確定其變化的範圍,當然,下述細微變異例外:食物供應的多寡引起生物體大小的變異,食物的性質導緻膚色的變異,氣候的變化引起皮毛厚薄的變異等等。我們在雞的羽毛上看到無數變異,每一變異必有其具體原因。如果用同一因素作用於眾多生物體,經曆若乾世代,則可能産生相同的變異。産生樹瘤的昆蟲的微量毒汁一旦注入植物體內,便會産生復雜多變的樹瘤。這廣事實錶明,植物體液如果發生化學變化,便會産生何等奇異的變形。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科學元典是科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人類文明的優秀遺産,是曆經時間考驗的不朽之作,他們不僅是偉大的科學創造的結晶,而且是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載體,具有永恒的意義和價值。牛頓不僅僅是數學傢。更是神學傢,一共四本著名的著作,神學,年代學,光學和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評分

達爾文經典著作,提齣進化論思想,這無疑是人類曆史上重要的理論成果,進化論至今在多個領域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評分

  達爾文在本書中,對一百多種攀援植物進行瞭觀察和研究,對其中 42個物種的攀援類型、運動習性進行瞭較為細緻的觀察和生動的描述,並根據攀援器官和攀援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纏繞植物、用葉攀援植物、具捲須植物、鈎刺附屬器官和根係攀緣植物等四種類型,並分彆加以論述。

評分

科學元典是科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人類文明的優秀遺産,是曆經時間考驗的不朽之作,他們不僅是偉大的科學創造的結晶,而且是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載體,具有永恒的意義和價值。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傢,思想傢和人,一個真正的人,他的深邃思想和高潔人格在21世紀依然熠熠生輝。

評分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係的對話》1632年時的全稱是《伽利略·伽裏萊的對話:那是四日間的對話,討論的是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兩大世界體係,無論哪一方都提齣瞭他們的哲學和自然學的依據》。這是伽利略為傳播哥白尼學說而寫的一部普及性著作,《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係的對話》在當時産生瞭重大的影響。書中參與對話的有三人。一個叫辛普利丘,是受過教育但有點傻氣的人,他是地心說的信奉者;另一個叫薩爾維阿蒂,主張哥白尼日心說;第三個叫沙格列陀,是提問的人。書中三人就托勒密的地心說和哥白尼的日心說的真僞展開瞭一場辯論。《關於兩大世界體係的對話》齣版後受到廣泛歡迎,《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係的對話》很快銷售一空,但是羅馬教廷後來將其列為禁書,並因伽利略宣傳日心說而對其進行審判。

評分

買得還行的書,藏著慢慢看。

評分

《從存在到演化》對耗散結構理論作瞭簡明扼要又較係統的介紹,是一本關於耗散結構的入門書。不可逆性及時間在描述物質世界深化過程中的作用是該書的主題。作者認為,不可逆性可能正是有序的源泉、相乾的源泉和組織的源泉。全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存在的物理學,包括經典力學和量子力學;中篇是演化的物理學,包括熱力學、自組織和平衡的漲落;下篇是從存在到演化的橋梁,包括動力論、不可逆過程的微觀理論、變化的規律、不可逆性與時空結構。

評分

《遺傳學經典文選》收錄瞭遺傳學的34篇經典文獻,為自1866年孟德爾以來對遺傳學的産生、發展過程中一些有代錶性的工作、或作齣重大貢獻的科學論文。涉及細胞遺傳、群體遺傳、生理遺傳、生化遺傳、輻射遺傳、發育遺傳、微生物遺傳以及分子遺傳等領域。《遺傳學經典文選》可見孟德爾的成就,一百多年來催生瞭多個現代科學學科。首先是直接導緻遺傳學誕生,在1950年代又催生瞭分子生物學,帶來多個學科的變革,人類遺傳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是其直接傳承。

評分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作,凝結瞭一代又一代科學傢的心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