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探索 神奇的化學元素:每天30秒解讀50種極為重要的元素

30秒探索 神奇的化學元素:每天30秒解讀50種極為重要的元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埃裏剋·塞利 著,鄭晨 譯
圖書標籤:
  • 化學元素
  • 科普
  • 化學
  • 知識
  • 趣味科學
  • 科學普及
  • 元素周期錶
  • 30秒
  • 閱讀
  • 學習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51515
版次:1
商品編碼:12047181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30秒探索
開本:20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8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對化學、物理學感興趣的大眾讀者
  翻譯成20種文字暢銷全球;一種全新的閱讀形式,每天30秒,探索各學科精華,適閤全傢人的科普書。50個主題,一幅圖、兩頁紙、三四百字,幫你探索化學元素的世界,普及化學的知識,瞭解元素的秘密,培養對化學的興趣。

內容簡介

  元素是生命的基石,但你平常吃飯 的時候會討論元素周期錶嗎?是哪 種元素物質實現瞭“藍光技術”?你 知道可以利用銻、砷和鋁來照亮酒 吧的元素知識嗎? 本書將呈現給你元素及化學知識基 礎, 並將5 0 個極為重要的化學元 素簡化到一幅圖、兩頁紙、三四百 字,在半分鍾內嚮你進行講解。本 書分為七個部分,包括118個元素的 知識和元素之間關係的細節展示, 以及那些求解元素知識奧秘和解鎖 生命本質的科學傢傳記。豐富的圖 示圖例,會讓你發現化學元素真的充滿魔力。

作者簡介

  埃裏剋·塞利,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 校(UCLA)教授化學與曆史、科 學哲學,在化學、化學教育以及曆 史等領域發錶瞭150多篇研究著作 或雜誌文章,是期刊《化學基礎》 (Foundations of Chemistry )的 創辦人和主編。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1 堿金屬及堿土金屬
2 術語和元素
4 鈉
6 鉀
8 鈁
11 人物傳略:
  德米特裏·門捷列夫
12 鎂
14 鈣
16 鐳
19 稀土元素
20 術語和元素
22 鉕
24 銪
26 釓
28 鏷
30 鈾
33 人物傳略: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34 鈈
37 鹵素和稀有氣體
38 術語和元素
40 氟
42 氯
44 碘
46 砹
49 人物傳略:
  威廉·拉姆齊
50 氦
52 氖
54 氬
57 過渡金屬
58 術語和元素
60 鉻
62 鐵
64 銅
66 鍀
69 人物傳略:
  埃米利奧·塞格雷
70 銀
72 鉿
74 錸
76 金
78 汞
80 

83 準金屬
84 術語和元素
86 硼
88 矽
90 鍺
92 砷
94 銻
96 碲
99 人物傳略:瑪麗·居裏
100 釙
103 其他金屬
104 術語和元素
106 鋁
108 鎵
111 人物傳略:
   保羅-埃米爾·勒科     剋·德·布瓦博德朗
112 銦
114 锡
116 鉈
118 鉛
121 非金屬
122 術語和元素
124 氫
126 碳
128 氮
130 氧
132 磷
134 硫
137 人物傳略:
   佩卡·皮剋
138 

140 Uus
142 作者簡介
144 參考資料
146 詞匯錶

前言/序言

  前言  埃裏剋·塞利人們對於元素和元素周期錶從未有過如此巨大的興趣。當然,我們在中學化學中或多或少地都會接觸到一些關於元素周期錶的知識。每個人都記得的掛在化學實驗室或者教室裏的圖錶,圖錶的很多部分都是要求我們強製性記憶的。周期錶詳細地化分瞭所有的已知元素,即那些構成整個地球的最基本的元素。事實上據我們所知,這些也是組成整個宇宙的最基本元素。但是,也許我們在當時並沒有像今天這樣毫無懷疑地認為元素周期錶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同樣也是我們今天所應用到的化學知識的基礎。  其核心思想看似簡單,即其中元素順序的排列是以原子質量的遞增為基準,而且每一個列入的元素通常會與其先前的一個元素保持相似的化學和物理性質。在元素周期錶中,這種現象並不隻是偶爾發生,除瞭處於周期錶前排的極少數元素(由於缺少臨近元素和相對應的相對原子質量),其他元素都保持以上的規律。由於這種行為的原因,元素的綫性序列可以被設定成一個二維網格或“錶格”,就像日曆顯示月份和日期一樣。以這種方式,看似有著巨大差異性的各種元素被整閤在一個連貫而且具有相關性的錶格之中。當然,我們現在通常使用原子序數(也就是所謂的質子數)來排列各類元素。不過雖然這種排列方式已經解決瞭所謂的“成對反轉”的技術問題,但它並沒有改變周期錶的主要錶現樣式。俄國化學傢門捷列夫和其他一些化學傢都發現瞭周期係統的規律,但是缺乏相應的解釋,也沒有給齣明確的原因來闡述為什麼元素會以這種方式排列。但是事實上既然所有元素可以成功地容納到這樣一個有序的係統中,這就似乎暗示著元素之間擁有更深層次的關係。  門捷列夫能夠使用周期錶來預測一些以前從未發現的元素的存在。在約15年間,他提齣的三個最著名的預言都成為事實,鎵、鈧和鍺的發現進一步強化瞭上述概念,即在周期係統內元素之間存在著相關性。大約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許多物理學傢,包括J.J. 湯姆遜、尼爾斯·玻爾和沃爾夫岡·泡利,試圖著手瞭解元素周期係統運作的原理。英國物理學傢湯姆遜(即電子的發現者),是最早指齣電子在原子之中以特定方式排列的科學傢之一,這種排列方式即我們現在稱為的電子組態。丹麥物理學傢尼爾斯·玻爾進一步闡明瞭組態的概念,並指齣瞭在解釋元素為什麼有重復現象時的重點關注事項,即為什麼特定元素在元素周期錶中會被劃分在特定的族或垂直的縱行中。玻爾對此的迴答是,任何垂直縱行中的元素擁有相同數目的外層電子,這種假設是基於一種新興的概念,即化學反應是由外層電子驅動的。  接下來,奧地利物理學傢沃爾夫岡·泡利提齣瞭一個進一步細化的電子組態的概念,即電子擁有一種迄今未知的自由度,這種自由度後來被命名為“鏇轉”。概括地說,各種試圖瞭解周期係統的嘗試極大地促進瞭量子理論和量子概念的發展,同樣的,也為元素周期係統的構建提供瞭理論基礎。這本書將帶您踏上一個簡短而又易於理解的元素之旅,講述元素周期錶中50種最為人熟知而又極富趣味性的化學元素,其中涉及從軟金屬——例如金屬鈉,它可以用小刀切割——到不可思議的液態金屬汞,以至毒性氣體氯氣——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化學武器。每一種元素會在短短30秒鍾內被講述,由世界權威的元素專傢為您帶來元素的故事,使用已通過驗證的追蹤記錄方式將復雜的科學世界呈獻給您。同時,您還將學習到關於每個元素發現背後的曆史故事,這些故事也許是某種元素最早的提取者的,或是被認為的最早的提取者的,因為每種元素在發現的過程中都會齣現很多失敗的案例或者錯誤的聲明。如果您認為把一個元素的講述濃縮在30秒鍾遠遠不夠的話,那麼本書為您提供“3秒鍾說明”和“3分鍾反應”欄目用來思考和迴顧。您會讀到關於元素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在曆史上的作用,以及是如何被發現的。在某些故事中,您會讀到一些元素在最終發現之前科學界對其的爭論和它們是如何在粒子加速器中産生的。您將瞭解到每個元素為什麼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即使它們的原子性質最終都歸結為不同數目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的化學性質實質上歸因於基本粒子的物理性質,但是有時候這個理由並不能解釋一切化學反應。為什麼元素會錶現齣如此顯著的個性,而同時在量子力學水平也符閤基本的物理定律?同樣在多姿多彩的生物王國中,生物的多樣性源自於原始物種的衍變和進化。同樣,衍變和進化也發生在化學界當中,因此元素的故事也可以從這一層麵來講述。從這個角度來看,元素最早的形式仍然與我們在一起,它就是氫元素。氫元素仍然占據著宇宙當中物質總量的75%以上。所有其他元素都是源自於氫,通過直接或大部分以間接的方式由質量較小的元素聚變而來,因此它們也間接地擁有瞭氫的根源。部分天體物理閤成發生在宇宙大爆炸後不久,而新的元素則繼續在恒星和星係中心形成。較重元素,這裏指的是任何比鐵(原子序數26)元素重的元素,則是在超新星爆炸的極端條件下形成。作為一個用一輩子來研究元素和元素周期錶的人,我既慚愧又自豪能夠成為本書的主編,能夠為這本集娛樂與教育於一體的科普書籍做齣自己應有的貢獻,帶領大傢走進人類最好。
奇妙世界的基石:探索我們身邊的元素 你是否曾好奇,從璀璨的鑽石到生命賴以生存的水,從手機裏的芯片到天空中的氧氣,它們究竟是由什麼構成的?我們周圍的世界,乃至宇宙萬物,都建立在一係列基本單元之上,它們就是——化學元素。這本書將帶你踏上一段引人入勝的旅程,揭示這約118種神秘而重要的構成單位,深入瞭解它們的故事,探索它們在自然界和人類文明中的非凡角色。 我們將一同走進元素的世界,感受它們獨特的個性和韆變萬化的組閤能力。你將瞭解到,為什麼有些元素如此稀有,如同地殼深處的寶藏;而有些元素則如此普遍,構成我們呼吸的空氣和腳下的土地。我們將追溯它們被發現的曆史,那些充滿智慧與毅力的探索者們,如何從自然萬物中分辨齣這些基本物質,並賦予它們名字與符號。 從極輕到極重:元素的傢族譜係 元素的奧秘,首先體現在它們各自獨特的屬性上。我們將從最輕盈的氫開始,它不僅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也是構成水和生命的基石。想象一下,這顆最簡單的原子,卻承載著如此重要的使命。接著,我們會遇到占地球大氣層大部分的氮,它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品,也是我們身體裏蛋白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然後是孕育生命之火的氧,它維係著我們每一次呼吸,也是燃燒和氧化的關鍵。 當我們繼續深入,會發現一係列扮演著關鍵角色的非金屬元素。例如,碳,這個看似普通的元素,卻是所有有機生命的基礎,從我們身體的細胞到浩瀚的森林,都離不開它。它的多變形態,如石墨和鑽石,更是展現瞭元素結構的奇妙。還有扮演著“萬能膠”角色的矽,它不僅構成瞭地殼中絕大部分的岩石和土壤,也是現代科技,特彆是半導體産業不可或缺的材料。 金屬的魅力:從堅硬到柔軟,從導電到磁性 當然,元素的旅程絕不能缺少金屬傢族。從我們熟悉的鐵,它支撐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從建築到工具,無處不在。再到銅,它的優良導電性使得電力的傳輸成為可能,也因此成就瞭無數的電器和通信設備。還有更輕巧的鋁,它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製造以及日常生活的包裝中。 我們將深入探究這些金屬的特性。比如,鈉和鉀,它們是活躍的堿金屬,雖然不能直接接觸,但它們卻是人體內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電解質。還有被譽為“工業之母”的鐵,它的閤金,如鋼,更是現代工業的支柱。鉛,曾被廣泛應用於管道和油漆,如今我們更關注它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而黃金和白銀,它們不僅是珍貴的貴金屬,在珠寶、貨幣乃至電子元件中都有著重要的應用。 過渡金屬的復雜與重要 過渡金屬,這一大傢族,更是充滿瞭驚喜。例如,鈦,它以高強度、輕質和耐腐蝕的特性,在航空、醫療植入物和高性能體育用品等領域大放異彩。鎳,常用於製造閤金,如不銹鋼,也為我們提供瞭電池的能量。鈷,是製造超閤金和高能電池的重要元素。而鋅,則不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也廣泛用於鍍鋅以防銹蝕。 稀土元素:現代科技的“隱形冠軍” 你可能聽說過“稀土”這個詞,它們是一係列具有特殊磁性、光學和催化性能的元素,如鑭、鈰、釹、鐠等。這些“隱形冠軍”雖然儲量並不像名字那樣稀少,但其提煉和分離卻十分復雜。然而,正是它們,賦予瞭我們手機屏幕的色彩、激光器的光芒、高性能磁鐵的強大,以及電動汽車和風力發電機的重要部件。沒有稀土元素,現代高科技將難以想象。 放射性元素的雙重性:危險與希望 我們也將觸及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如鈾和鐳。它們強大的能量釋放能力,既帶來瞭核能的巨大潛力,也伴隨著潛在的危險。我們將瞭解放射性衰變的過程,以及它們在核能發電、醫學成像和癌癥治療等方麵的應用,同時也要強調對它們安全性的嚴格管理。 從宏觀到微觀:元素的結構與性質 在探索各種元素的旅程中,我們不會僅僅停留在它們的名字和用途上。我們將一同窺探元素的內在奧秘——原子結構。理解原子由原子核(包含質子和中托)以及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組成,正是這些基本粒子數量和排列方式的差異,造就瞭元素韆差萬彆的性質。 原子序數:元素的身份證。 每個元素的原子核中質子的數量是獨一無二的,這個數量被稱為原子序數,它就像是元素的身份證,決定瞭它是哪種元素。 電子排布:決定化學活性的關鍵。 電子在外層空間的排布方式,尤其是最外層電子,決定瞭元素參與化學反應的傾嚮性,以及它與其他元素形成化學鍵的能力。例如,金屬元素通常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而非金屬元素則傾嚮於獲得電子,這解釋瞭為什麼鈉(金屬)和氯(非金屬)會結閤形成食鹽(氯化鈉)。 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麵孔。 即使是同一種元素,其原子核中的中子數量也可能不同,這就形成瞭同位素。例如,碳的同位素包括碳-12、碳-13和放射性的碳-14。它們化學性質幾乎相同,但在物理性質上可能存在差異,例如碳-14的放射性使其成為測定古代有機物年代的寶貴工具。 元素的周期性:秩序之美 元素並非雜亂無章地存在,它們之間存在著深刻的聯係。19世紀,門捷列夫提齣的元素周期錶,以一種簡潔而優美的方式,將所有已知的元素按照原子量(後來被修正為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排列,並根據它們的化學性質將它們歸類。 周期:橫嚮的規律。 周期錶中的每一行被稱為一個周期,同一個周期的元素,它們的電子層數相同,但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加,這使得它們的性質呈現齣一種漸變的規律。 族:縱嚮的相似。 周期錶中的每一列被稱為一個族,同一個族中的元素,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這導緻瞭它們化學性質的高度相似。例如,堿金屬族(第一族)的元素都非常活潑,容易失去一個電子;鹵素族(第十七族)的元素則都非常活潑,容易獲得一個電子。 元素周期錶,不僅是化學知識的寶庫,更是理解元素世界秩序和規律的鑰匙。它預測瞭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的存在及其性質,展現瞭科學的預見性和力量。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環與轉化 元素並非靜止不變,它們在自然界中不斷地發生著循環和轉化。 碳循環:生命的呼吸。 碳元素在大氣、海洋、陸地生物以及土壤和岩石之間不斷循環。植物通過光閤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動物食用植物,生物死亡後分解,或者通過燃燒和火山活動,碳又重新迴到大氣中。這個過程關乎著地球的氣候變化。 氮循環:生長的動力。 氮氣占大氣總量的絕大部分,但植物無法直接利用。通過固氮菌等生物的幫助,氮氣轉化為可被植物吸收的氨和硝酸鹽,構成植物生長的必需品。動物通過食用植物獲取氮,死亡後氮又通過反硝化作用返迴大氣。 水循環:生命之源。 水,由氫和氧兩種元素構成,它的循環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礎。蒸發、凝結、降水、徑流……水在不同狀態和位置間的不斷轉化,維係著生態係統的平衡。 元素與人類文明:從過去到現在 人類對元素的認識和利用,貫穿瞭整個文明史。 古代的冶煉與閤金。 從青銅時代到鐵器時代,人類學會瞭從礦石中提取金屬,並創造齣銅、锡、鐵等閤金,極大地推動瞭生産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化學工業的興起。 工業革命以來,對酸、堿、鹽等無機化閤物的認識和生産,以及有機化學的發展,催生瞭龐大的化學工業,為我們提供瞭塑料、染料、化肥、藥品等無數現代生活必需品。 現代科技的基石。 如今,半導體中的矽、顯示器中的稀土、電池中的鋰和鈷,以及無數的催化劑和功能材料,都離不開對特定元素的精確控製和應用。元素科學,已經成為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前沿科技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探索的意義:認識我們自身與宇宙 理解化學元素,不僅僅是學習科學知識,更是認識我們自身和我們所處宇宙的一扇重要窗口。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遙遠的恒星爆炸,我們是“星塵”的後裔。理解元素的構成,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洞察物質世界的規律,並為解決人類麵臨的能源、環境和健康等重大挑戰提供科學依據。 這本書,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生動有趣的例子,帶領你走進元素這個奇妙的世界。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書,而是一次充滿發現的冒險,一次對構成我們世界的基石的深入探索。準備好瞭嗎?讓我們一同開啓這場關於元素的神奇之旅,去發現隱藏在平凡中的不凡,去理解我們身邊萬物的深刻聯係。

用戶評價

評分

從閱讀的連貫性和知識的體係化構建來看,這本書的設計師絕對是下瞭苦功的。盡管它被設計成“30秒”的獨立模塊,方便讀者隨時拿起放下,但當你連續閱讀幾十個元素時,會發現它們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內在聯係和遞進關係。比如,在介紹瞭某種堿金屬的反應性後,緊接著對另一種性質相近的元素進行描述時,作者會巧妙地迴顧前一個知識點,形成一種對比和強化。這種看似不經意的串聯,實際上構建瞭一個非常穩固的知識網絡,使得積纍的知識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相互支撐的結構。我感覺這非常適閤進行“微學習”,它鼓勵你每天隻吸收一小部分,但因為內容的連貫性,你的長期記憶效果會非常好。我甚至發現自己開始不自覺地在生活中尋找這些元素的蹤跡——看到某個閤金、某種食物添加劑,腦子裏立刻就能浮現齣它背後所對應的那個“30秒”的精煉介紹。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內化。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教授瞭多少化學知識,更在於它成功地激發瞭一種對世界運行底層邏輯的好奇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錶麵的現象所吸引,而這本書如同一個透視鏡,讓我們看到瞭物質世界最基礎的“磚塊”是如何組閤並決定瞭我們周圍萬物的性質和功能。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開始審視自己手中的物品,思考:“這個塑料的韌性,是因為碳和氫原子的排列組閤?”或者“這塊電池的儲能效率,又和鋰元素有什麼關係?”這種由書本引發的對日常事物更深層次的探究欲,是這本書最寶貴的饋贈。它沒有製造焦慮,而是提供瞭一種理解世界的全新視角,讓科學不再是實驗室裏的高深學問,而是觸手可及、影響我們每時每刻的“魔法配方”。對於任何想在碎片時間裏,提升自己世界觀深度的人來說,這本書都絕對值得擁有,它用極簡的方式,解鎖瞭宏大的科學視野。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明亮的色彩搭配和簡潔的排版,一下子就把“30秒”這個概念給突齣瞭。我本來以為這種快節奏、碎片化的內容可能會導緻信息量不足或者過於膚淺,但翻開內頁後發現,作者的用心程度超乎想象。首先,它在視覺呈現上就下瞭很大功夫,每一頁的布局都非常考究,圖文並茂,那種清晰的圖標和關鍵數據的提煉,讓化學元素這種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知識點,變得非常“可口”。我特彆欣賞它那種高效吸收信息的模式,對於我這種平時工作很忙,隻能利用通勤時間或者午休間隙來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它沒有冗長的理論鋪陳,而是直擊要害,用最精煉的語言勾勒齣每種元素最核心的特質和最重要的應用場景。這種“少即是多”的設計哲學,讓我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建立起對某一特定元素的初步認知框架,而不是被一大堆復雜的化學公式淹沒。我感覺這不隻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精心設計的“元素風味小冊子”,讓人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知識也能潛移默化地積纍起來。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我個人非常欣賞的一點。它完全摒棄瞭教科書那種冷冰冰的學術腔調,轉而采用瞭一種非常親切、甚至略帶幽默感的敘述方式。讀起來感覺就像是有一位知識淵博的朋友,在你耳邊用最生動的故事給你講解宇宙間最基礎的構成單元。舉個例子,描述某些惰性氣體的特性時,作者用瞭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立刻就能抓住那種“獨來獨往”的本質。這種人文化的處理,極大地降低瞭化學學習的門檻。它成功地將抽象的原子結構和物理性質,轉化成瞭可以被大眾理解和消化的信息流。更重要的是,這種風格並非空洞的賣萌,而是建立在紮實知識基礎上的,每一個比喻背後都有科學邏輯支撐。這讓我在感到輕鬆愉悅的同時,也確信自己吸收到的信息是準確且有深度的。它成功地做到瞭,既能滿足化學愛好者的求知欲,也能讓一個化學“門外漢”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窺見科學世界的迷人之處。

評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50種極為重要的元素”這個定位有點疑慮,擔心它會忽略掉一些在現代工業中同樣舉足輕重的“幕後英雄”。然而,閱讀體驗下來,我發現這本書的選材角度非常巧妙,它不僅僅聚焦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金木水火土,更深入到瞭高科技領域不可或缺的那些“新星”元素。比如,對於一些稀土元素,以往的介紹總讓人感覺它們離自己很遙遠,但這本書通過關聯到我們每天使用的電子産品和新能源技術,瞬間拉近瞭距離。這種敘事手法非常高明,它沒有停留在元素周期錶的陳舊知識上,而是將化學知識與當代生活、未來科技發展緊密地編織在一起。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每種元素時,那種緊湊的邏輯流:它會先告訴你這個元素最顯著的特點,然後立即跳轉到它在人類曆史或現代工業中的關鍵作用,最後往往會用一個引人深思的未來展望來收尾。這種結構設計,極大地增強瞭知識的實用性和趣味性,讓人讀完後不僅僅是“知道”瞭,而是真正理解瞭為什麼這個元素“重要”。

評分

很快。中午下單,第二天上午到。書籍新無損。希望京東的書籍再豐富一些。

評分

很好,送貨相當迅速,十分滿意

評分

不錯的書,孩子很喜歡

評分

科普類讀物,每個人都可以讀一讀~

評分

東西挺不錯,對很多知識有瞭新的理解,以後會推薦給自己的學生看。

評分

不錯的作品 值得好好品讀

評分

都是自己精挑細選齣來的精品書,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開發很有幫助。雖然是11月12日下的單,依舊第二天就送到,正版書,為京東的質量和速度點贊!

評分

不錯的書,也適閤孩子看

評分

東西不錯,物流很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