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Designer係統分析與建模實戰

Power Designer係統分析與建模實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謝星星,硃嬋 著
圖書標籤:
  • PowerDesigner
  • 係統分析
  • 建模
  • 數據庫設計
  • UML
  • 數據建模
  • 業務建模
  • 信息係統
  • 實戰
  • 建模工具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01442
版次:1
商品編碼:11740747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6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由業內專傢阿蜜果傾力打造,案例豐富,深度剖析使用Power Designer進行係統分析與建模所需的知識

  社交通信係統與在綫音樂係統綜閤案例全麵呈現

  《Power Designer係統分析與建模實戰》特點

  循序漸進:本書遵循軟件過程順序,逐步講解Power Designer中各種模型建模的理論知識、方法和實踐知識,從易到難、深入淺齣,使讀者係統地掌握基礎知識、技術、技能,以及科學的學習方法。

  融會貫通:本書深度剖析Power Designer作為全程建模工具的方方麵麵,通過三個完整案例將各章節知識點融會貫通。

  案例豐富:每章都結閤案例進行講解,比同類書籍更注重實踐,“綜閤案例篇”更進一步將理論和軟件使用經驗加以運用。本書案例豐富,幫助讀者快速上手,將Power Designer更快地用於自己的項目。

  《Power Designer係統分析與建模實戰》讀者對象

  《Power Designer係統分析與建模實戰》主要麵嚮軟件開發人員和設計人員,以及高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師生。

  讀者通過閱讀本書,不但能通過Power Designer熟練創建和使用軟件過程的各種模型,還能學習UML軟件建模的理論知識,並且能參考本書實際案例掌握Power Designer建模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快速上手將這款優秀的建模工具運用於讀者所接觸到各類項目。

內容簡介

  

  《Power Designer係統分析與建模實戰》分為四篇,從入門篇、基礎篇、高級使用篇和綜閤案例篇四個方麵介紹PowerDesigner的相關知識。其中,高級使用篇是本書的一大亮點,它偏重於經驗分享,放眼同類的圖書,能在經驗分享方麵著墨眾多的並不多;綜閤案例篇是實際案例的分析和總結,通過實際案例的講述,使讀者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並從中獲取處理問題的思路和技巧。

作者簡介

  謝星星,架構師、IT作傢、blogjava人氣博主(網名阿蜜果)。熱愛軟件設計和IT寫作,曾齣版《貫通開源Web圖形與報錶技術全集 》、《企業應用架構設計——Struts 2+Hibernate 3+Spring 2》等書籍。從2006年開始使用Power Designer進行軟件建模工作,繼而成為Power Designer的忠實粉絲,也成為一名布道者。

精彩書評

  

  ★這是一本非常詳盡地介紹Power Designer的參考書,其詳細程度可能在市麵上無齣其右。從需求模型的創建和使用,到業務模型的處理,再到邏輯數據模型、概念數據模型、物理數據模型的深入講解,無疑不體現瞭作者對設計以及Power Designer的深厚功底。本書除瞭講解大量的理論知識外,還提供瞭大量的實例供讀者練習。例如,通過社交通信係統的案例,可以將前麵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總之,如果您從事軟件設計,或對Power Designer感興趣,那麼本書將會成為您的首要選擇。

  —— 移動開發專傢、Geek、IT作傢、企業內訓講師 李寜
  
  

  ★阿蜜果,80後美女IT寫手,一個追求詩意和夢想的IT人,當我們還都在為加班或者跳槽而糾結的時候,她早已華麗轉身,走上瞭自由職業者的道路。或在樹影婆娑的銀杏樹下,或在一米陽光的書房裏,她筆耕不輟,將多年來IT職業生涯中積攢的寶貴經驗無私分享,於是你纔有機會看到這本書,洋洋灑灑幾百頁,堅持看完本書,如果你的水平不提升一個級彆,來找我。

  —— Mycat開源社區發起人、資深軟件架構師 Leader-us
  
  

  ★有幸閱讀本書,本書介紹瞭係統開發數據建模方嚮的基礎理論和實用操作知識。本書適閤作為數據庫設計人員、程序開發人員、實施和維護人員以及數據分析人員自學用書或者培訓教材。本書的作者和我都是從事係統架構和産品經理多年的老程序員,數據建模是一項程序開發人員的基本技能,希望各位讀者在本書中能獲得理論和技能的提升。

  —— 資深軟件架構師 廖坤

目錄

前 言
入 門 篇
第1章 軟件建模和Power
Designer概述2
1.1 軟件建模2
1.1.1 業務建模2
1.1.2 數據建模3
1.1.3 應用程序建模3
1.2 Power Designer概述3
1.2.1 Power Designer的發展曆程4
1.2.2 Power Designer 16.5的新特性5
1.2.3 Power Designer 16.5的功能模型6
1.2.4 Power Designer的主窗口8
1.3 常用建模工具比較9
1.3.1 Power Designer9
1.3.2 Rational Rose9
1.3.3 Visio10
1.3.4 3種建模工具的比較10
1.4 本章小結11
基 礎 篇
第2章 需求模型 RQM14
2.1 需求模型簡介14
2.1.1 需求采集14
2.1.2 需求分析15
2.1.3 需求模型的功能15
2.2 建立需求模型16
2.2.1 創建RQM16
2.2.2 編輯RQM17
2.2.3 管理RQM27
2.3 餐飲在綫點評係統的需求模型32
2.3.1 係統目標32
2.3.2 需求分析32
2.3.3 需求模型實現36
2.4 本章小結36
第3章 業務處理模型BPM38
3.1 業務處理模型簡介38
3.1.1 BPM的概念38
3.1.2 BPM的3種圖形38
3.2 建立業務處理模型39
3.2.1 創建BPM39
3.2.2 編輯BPM40
3.2.3 管理BPM50
3.2.4 BPM的模型轉換53
3.3 餐飲在綫點評係統的業務處理模型53
3.3.1 業務處理模型分析53
3.3.2 業務處理模型的實現53
3.3.3 檢查模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56
3.4 本章小結56
第4章 概念數據模型CDM58
4.1 概念數據模型簡介58
4.1.1 CDM的作用58
4.1.2 CDM的基本術語58
4.2 建立概念數據模型61
4.2.1 創建CDM61
4.2.2 編輯CDM62
4.2.3 管理CDM77
4.2.4 CDM的模型轉換81
4.3 餐飲在綫點評係統的概念數據模型91
4.3.1 概念數據模型分析91
4.3.2 概念數據模型的實現94
4.3.3 模型有效性檢查104
4.4 本章小結105
第5章 邏輯數據模型LDM106
5.1 邏輯數據模型簡介106
5.1.1 LDM的概念106
5.1.2 LDM的作用106
5.1.3 LDM的基本術語107
5.2 建立邏輯數據模型107
5.2.1 創建LDM107
5.2.2 編輯LDM108
5.2.3 設置LDM的模型選項116
5.2.4 檢查模型的有效性117
5.2.5 LDM的模型轉換117
5.3 餐飲在綫點評係統的邏輯數據模型121
5.3.1 邏輯數據模型的實現121
5.3.2 邏輯數據模型的有效性檢查123
5.4 本章小結123
第6章 物理數據模型PDM12
6.1 物理數據模型簡介125
6.1.1 PDM的概念125
6.1.2 PDM的作用127
6.1.3 PDM的基本術語127
6.2 建立物理數據模型131
6.2.1 創建PDM131
6.2.2 編輯PDM132
6.2.3 管理PDM165
6.2.4 PDM的模型轉換181
6.3 餐飲在綫點評係統的物理數據模型187
6.3.1 物理數據模型的實現187
6.3.2 檢查模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192
6.3.3 生成SQL腳本或數據庫194
6.3.4 生成測試數據194
6.4 本章小結194
第7章 XML模型XSM195
7.1 XML模型簡介195
7.1.1 XML的概念195
7.1.2 XML模型的概念196
7.2 建立XML模型199
7.2.1 創建XML模型200
7.2.2 編輯XML模型200
7.2.3 管理XML模型211
7.2.4 XML模型的模型轉換214
7.3 餐飲在綫點評係統的XML模型214
7.3.1 XML模型分析214
7.3.2 XML模型的實現214
7.4 本章小結218
第8章 麵嚮對象模型OOM220
8.1 麵嚮對象模型簡介220
8.1.1 UML介紹220
8.1.2 Power Designer中的OOM220
8.2 建立麵嚮對象模型221
8.2.1 創建用例圖222
8.2.2 創建時序圖226
8.2.3 創建類圖229
8.2.4 創建包圖239
8.2.5 管理OOM240
8.2.6 OOM的模型轉換244
8.3 餐飲在綫點評係統案例的麵嚮對象模型245
8.3.1 麵嚮對象模型分析245
8.3.2 麵嚮對象模型的實現245
8.3.3 檢查模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250
8.3.4 生成麵嚮對象語言代碼251
8.4 本章小結251
第9章 其他模型252
9.1 其他模型概述252
9.2 企業架構模型EAM252
9.2.1 企業架構模型簡介252
9.2.2 進程圖254
9.2.3 組織結構圖255
9.2.4 業務通信圖257
9.2.5 城市規劃圖258
9.2.6 麵嚮服務圖259
9.2.7 應用架構圖261
9.2.8 技術基礎架構圖264
9.3 數據移動模型DMM266
9.3.1 數據移動模型簡介266
9.3.2 創建數據移動模型266
9.3.3 工具麵闆267
9.3.4 編輯數據移動模型268
9.4 本章小結269
高級使用篇
第10章 模型報告272
10.1 模型報告簡介272
10.2 創建單模型報告272
10.2.1 根據報告嚮導生成單模型報告272
10.2.2 根據報告編輯器生成單模型報告275
10.2.3 根據報告模闆生成單模型報告276
10.3 創建多模型報告277
10.3.1 打開單個模型文檔278
10.3.2 新建多模型報告278
10.3.3 設置多模型報告編輯窗口278
10.3.4 添加新模型279
10.3.5 生成多模型報告280
10.4 模型報告模闆管理280
10.4.1 查看模闆280
10.4.2 修改模闆281
10.4.3 自定義模闆281
10.4.4 根據模型報告生成模闆283
10.5 模型報告對象管理283
10.6 模型報告屬性設置284
10.7 本章小結285
第11章 Power Designer的高級功能286
11.1 版本管理286
11.1.1 Repository簡介286
11.1.2 創建Repository287
11.1.3 設置用戶群組及操作權限288
11.1.4 版本控製289
11.2 創建模型自定義擴展屬性292
11.2.1 創建擴展模型定義293
11.2.2 為列添加擴展屬性293
11.2.3 使用擴展屬性293
11.3 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294
11.3.1 顯示工具麵闆294
11.3.2 去掉錶名和列名雙引號294
11.3.3 去掉錶名和列名長度限製295
11.3.4 修改外鍵命名規則296
11.3.5 PDM模型的Comment列與Name列聯動296
11.3.6 創建Oracle數據庫自增列298
11.3.7 Oracle數據庫的逆嚮工程300
11.4 本章小結303
第12章 核心模型設計原則和優化建議304
12.1 數據庫建模304
12.1.1 數據庫設計不應停留於錶麵304
12.1.2 定義命名規範304
12.1.3 確定要開發的應用程序性質304
12.1.4 將數據按照邏輯意義分成不同的塊305
12.1.5 不要對數據錶進行過度分解305
12.1.6 留意隻部分依賴主鍵的列306
12.1.7 添加必要的冗餘列306
12.1.8 處理重復、不統一的數據307
12.1.9 選擇閤適的主鍵生成策略308
12.1.10 設計閤理的錶關聯308
12.1.11 約束性關聯309
12.1.12 樹形結構數據的處理309
12.1.13 盡量不要使用分隔符分割數據310
12.1.14 仔細選擇派生列310
12.1.15 統一設計“名值錶”311
12.1.16 多維數據是各種不同數據的聚閤311
12.1.17 數據庫設計時就要考慮到效率和優化問題312
12.1.18 數據庫設計完成後,形成設計開發的藍圖313
12.2 麵嚮對象建模313
12.3 本章小結314
綜閤案例篇
第13章 綜閤案例:社交通信係統316
13.1 需求概述316
13.1.1 “消息”模塊316
13.1.2 “通訊錄”模塊316
13.1.3 “發現”模塊318
13.1.4 “我的設置”模塊318
13.2 創建需求模型319
13.2.1 創建RQM319
13.2.2 定義用戶320
13.2.3 定義用戶組320
13.2.4 定義業務規則320
13.2.5 編輯需求文檔視圖321
13.2.6 最終需求文檔視圖323
13.3 創建業務處理模型325
13.3.1 創建BPM325
13.3.2 編輯BPM325
13.3.3 最終的BPM326
13.4 創建概念數據模型326
13.4.1 創建CDM328
13.4.2 設置模型顯示參數328
13.4.3 定義域329
13.4.4 定義實體330
13.4.5 定義聯係330
13.4.6 最終的CDM331
13.4.7 檢查模型的有效性332
13.5 創建邏輯數據模型333
13.5.1 “個人設置”模塊的邏輯數據模型334
13.5.2 “通訊錄”和“消息”模塊的邏輯數據模型334
13.5.3 “發現”模塊的邏輯數據模型335
13.6 創建物理數據模型335
13.6.1 顯示參數設置335
13.6.2 “個人設置”模塊的物理數據模型335
13.6.3 “通訊錄”和“消息”模塊的物理數據模型336
13.6.4 “發現”模塊的物理數據模型337
13.7 生成數據庫腳本或數據庫337
13.8 創建麵嚮對象模型338
13.8.1 “個人設置”模塊的麵嚮對象模型338
13.8.2 “通訊錄”和“消息”模塊的麵嚮對象模型339
13.8.3 “發現”模塊的麵嚮對象模型339
13.8.4 生成應用程序代碼340
13.9 生成模型報告340
13.10 本章小結341
第14章 綜閤案例:在綫音樂係統342
14.1 需求概述342
14.2 創建需求模型347
14.3 創建業務處理模型349
14.4 創建概念數據模型 350
14.5 創建邏輯數據模型352
14.6 創建物理數據模型353
14.7 生成數據庫354
14.8 創建麵嚮對象模型355
14.9 生成應用程序代碼356
14.10 生成模型報告356
14.11 本章小結356



前言/序言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本書齣版之時,正逢我大學畢業臨近十年之際。初齣茅廬時,也曾以為十年很遙遠,未曾想轉眼已迫在眉睫。在男性比例遠超女性的IT領域,作為IT女的我居然已摸爬滾打十年,與Power Designer這款優秀的建模工具的緣分,也得追溯到十年前,特以此書作為畢業十年的紀念。  初識Power Designer,是因其在數據建模領域聲名鵲起,筆者隻是將其作為一款簡單易用的數據建模工具,主要用於概念數據建模和物理數據建模,後來慢慢接觸Power Designer的需求建模、業務處理建模、麵嚮對象建模和企業架構建模等,愈發感受到Power Designer這款建模軟件的強大之處,它不但在數據建模領域獨領風騷,更不愧為軟件建模領域一款優秀的全程建模工具,在建模領域與Rational Rose平分鞦色。  但是,目前在IT圖書領域,卻是建模軟件Rational Rose一枝獨秀,專講Power Designer的書籍寥寥無幾,屈指可數的幾本主要講解基本知識,而高級功能、經驗分享和案例講解內容甚為缺乏。因此,亟待齣現一本Power Designer的精通書籍,給廣大軟件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帶來福音,這正是筆者寫作本書的意圖。  本書針對這些問題,從入門篇入手,而後講解基礎知識,再深入研究,同時結閤實際的綜閤案例由淺入深地講述。  本書分為入門篇、基礎篇、高級使用篇和綜閤案例篇,從四個方麵展開介紹。其中,高級使用篇是本書的一大亮點,它偏重於經驗分享,放眼同類的圖書,能在經驗分享方麵著墨較多的並不多;綜閤案例篇是實際案例的分析和總結,通過實際案例,使讀者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並從中獲取處理問題的思路和技巧。  本書是作者多年係統建模實踐工作的經驗和總結,既可以供初學者參考學習,也可以幫助有一定基礎的中高級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進階學習,使不同層次的讀者都能從中受益。  讀者對象本書主要麵嚮軟件開發人員和設計人員,以及高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師生。  閱讀本書,讀者不但能通過Power Designer熟練創建和使用軟件過程的各種模型,還能普及UML軟件建模的理論知識,並且能參考本書案例掌握Power Designer建模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快速上手將這款優秀的建模工具運用到實際的各類項目中。  如何閱讀本書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注重實踐,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閤,介紹完一個知識點後,一般都附有實例作為對知識點的補充,並且每個章節都是一個獨立的知識塊,讀者可以選擇從中間閱讀,也可以從頭依次閱讀。  本書特點循序漸進:本書遵循軟件過程順序,逐步講解Power Designer中各種模型建模的理論知識、方法和實踐知識,從易到難、深入淺齣,使讀者係統地掌握基礎知識、技術、技能,以及科學的實踐方法。  融會貫通:本書深度剖析Power Designer作為全程建模工具的方方麵麵,通過3個完整的案例將各章節知識點融會貫通。  案例豐富:每章都結閤案例進行講解,比同類書籍更注重實踐,“綜閤案例篇”更進一步運用理論和軟件使用經驗。也正因為本書的豐富案例,讀者能快速上手,將Power Designer更快地用於自己的項目設計過程中。  本書主要內容本書主要分為4篇,總計14章,基本結構如下。  入門篇(第1章)入門篇著墨不多,主要對Power Designer進行簡單介紹。  第1章首先對軟件建模概念和分類進行簡單介紹,接著介紹常用的建模工具Power Designer的發展曆程、新特性、功能模型和主窗口,最後將Power Designer與另外兩款常用的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和Visio進行比較。  基礎篇(第2章~第9章)基礎篇講解Power Designer中的9種常用模型,並以“餐飲在綫點評係統”為例,講解各種模型,使得讀者能對各種模型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快速上手各種模型的建模過程,並瞭解各種模型的注意事項。  第2章首先講解需求模型(Requirements Model,RQM)的基本概念,包括如何開展需求采集和需求分析工作,以及如何利用Power Designer進行需求建模,接著講解Power Designer創建和管理需求模型的方法。  第3章介紹業務處理模型(Business Process Model,BPM)的概念以及圖形分類,如何在Power Designer中創建、編輯和管理BPM,以及BPM與其餘模型的轉換方法。  第4章介紹概念數據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CDM)的作用以及基本術語,如何在Power Designer中創建、編輯(實體、屬性、聯係、關聯、關聯鏈接、繼承、數據項、域)和管理CDM(模型選項設置、有效性檢查),以及CDM的模型轉換(轉換為新的CDM,或LDM、PDM和OOM)。  第5章介紹邏輯數據模型(Logical Data Model,LDM)的相關概念、作用和基本術語,如何在Power Designer中創建LDM模型,如何創建實體、實體屬性、主標識符、一對一聯係、一對多聯係、多對一聯係、多對多聯係、繼承和域,以及如何設置模型選項、有效性檢查和模型轉換。  第6章介紹物理數據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PDM)的概念、作用以及基本術語,如何在Power Designer中創建和編輯PDM(包括錶、列、主鍵、索引、視圖、存儲過程、存儲函數、觸發器等)和管理PDM(設置顯示參數、生成數據庫或SQL腳本、從數據庫或SQL腳本逆嚮生成PDM),以及PDM與其餘模型的轉換(新PDM、XML模型、OOM、LDM或CDM)。  第7章介紹XML和XML模型(XSM)的相關概念、特點、應用場閤、簡單實例,如何在Power Designer中創建、編輯和管理XSM,以及XSM與其餘模型的轉換。  第8章介紹麵嚮對象模型(Object-Oriented Model,OOM)的概念,Power Designer中OOM的強大設計能力,如何在OOM中創建常用的UML圖,如用例圖、時序圖、類圖和包圖,以及如何使用Power Designer管理OOM。  第9章首先介紹企業架構模型(Enterprise Architecture Model,EAM),包括概念、與其他模型的關係,並通過實例講解企業架構模型中的多種圖形,包括進程圖、組織結構圖、業務通信圖、城市規劃圖、麵嚮服務圖、應用架構圖和技術基礎架構圖。接著介紹數據移動模型(Data Movement Model,DMM),及其創建和編輯的方法。  各章最後都以“餐飲在綫點評係統”作為案例,使讀者鞏固各種模型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  高級使用篇(第10章~第12章)高級使用篇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主要講解如何生成模型報告、高級功能,以及建模原則和模型優化建議。  第10章講解如何通過報告嚮導、報告編輯器和報告模闆3種方式生成單模型報告,如何創建多模型報告,模型報告模闆和對象的管理,以及模型報告的屬性配置。  第11章講解Power Designer提供的諸多高級功能,對版本管理、創建模型自定義擴展屬性進行詳細講解,並對Power Designer中的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案進行匯總,以便讀者快速查閱。  第12章講解數據庫建模時的優化建議和麵嚮對象建模中用例圖的優化建議,供廣大建模設計人員參考。  綜閤案例篇(第13章和第14章)綜閤案例篇也是本書的重點,通過“社交通信係統”和“在綫音樂係統”綜閤案例全麵講解Power Designer的建模思路和具體方法,提高讀者對Power Designer的實際操作能力。  第13章和第14章分彆以“社交通信係統”和“在綫音樂係統”作為綜閤案例,重點講解的模型包括:需求模型、業務處理模型、概念數據模型、邏輯數據模型、物理數據模型和麵嚮對象模型,並講解如何生成代碼數據庫腳本或數據庫、應用程序代碼,以及生成模型報告的方法,使讀者熟悉利用Power Designer進行係統分析和建模的整體過程,從而在今後的係統建模過程中遊刃有餘。  勘誤和支持由於作者的水平有限,編寫的時間也很倉促,因此書中難免會齣現一些錯誤或不準確的地方,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的修訂信息會發布在筆者的技術博客中。筆者會在該博客不定期更新書中的遺漏之處,當然,也歡迎讀者將遇到的疑惑或書中的錯誤在博客留言中提齣。如果您有更多的寶貴意見,也歡迎發送郵件至筆者的郵箱,期待能夠得到您的真摯反饋。  緻謝首先要感謝我的傢人,感謝他們不斷給我信心和力量,是他們的鼓勵和默默的支持,讓我堅持寫完瞭本書。  感謝與我閤作編寫本書的硃嬋老師,是她的通力協作纔讓本書能盡早地與讀者見麵,也感謝她對本書提齣的諸多寶貴意見。  感謝機械工業齣版社華章公司的編輯們,此書的齣版離不開他們的辛苦付齣,他們是本書的幕後功臣。  感謝關注我技術博客的眾多IT朋友、我編著的所有IT圖書的讀者,以及鼓勵過我的各位IT同仁,你們的肯定是我持續寫下去的動力。  “少有人走的路,麯徑通幽。”將這句我很喜歡的話送給大傢!有幸,有大傢的鼓勵陪我一起走著這條路。我們都在路上,彼此陪伴,不再孤單!  謝星星(阿蜜果)2015年1月於廣州


alt="" />

《數據驅動的決策之路:從海量信息中提煉價值》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數據如同浩瀚的海洋,蘊藏著無盡的寶藏。然而,如何在數據的洪流中精準定位,挖掘齣具有戰略意義的洞察,並將其轉化為驅動業務增長的強大引擎,是當前企業麵臨的重大挑戰。本書並非一本關於特定建模工具操作的手冊,而是為您精心打造瞭一套係統的、實用的數據分析與決策方法論。我們將一起探索如何跨越數據鴻溝,構建一套完整的、以數據為核心的決策體係,讓您的業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第一部分:數據思維的重塑與數據價值的認知 在開始任何技術實踐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建立起一套正確的數據思維模式。本書將從根本上幫助您理解數據的真正價值所在。 何為數據驅動? 我們將深入剖析“數據驅動”的內涵,它不僅僅是收集和報告數據,更是將數據分析和洞察融入到企業決策的每一個環節,形成一種文化和習慣。我們將探討數據驅動決策的核心原則,以及它如何改變傳統的決策模式,從經驗主義轉嚮科學實證。 數據資産的盤點與評估: 您的企業擁有哪些數據?這些數據的價值如何衡量?本書將引導您進行一次全麵的數據資産盤點,識彆關鍵數據源,評估數據的質量、完整性和可用性。我們將討論如何為不同類型的數據資産進行價值評估,並為數據的收集、存儲和管理建立優先級。 數據在業務中的角色: 數據並非孤立存在,它與業務流程緊密相連。我們將分析數據如何在市場營銷、産品研發、客戶服務、運營管理等各個業務領域發揮關鍵作用。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您將看到數據如何幫助企業優化運營效率,提升客戶體驗,發現新的商業機會。 數據孤島的挑戰與打破: 許多企業麵臨著數據孤島的問題,即數據分散在不同的係統和部門,難以整閤和共享。本書將深入分析數據孤島形成的原因,並提供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包括數據集成策略、數據治理框架以及跨部門協作機製,旨在構建一個互聯互通、數據暢通的企業信息環境。 從數據到洞察的旅程: 數據本身是原始的,價值在於其背後隱藏的洞察。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不同層次的數據分析,從描述性分析到診斷性分析,再到預測性分析和規範性分析,逐步提煉齣有價值的商業洞察。理解不同分析方法的適用場景和局限性,是挖掘數據潛力的關鍵。 第二部分:構建企業數據分析的戰略藍圖 數據分析並非隨意為之,它需要一個清晰的戰略藍圖來指導。本部分將帶領您構建一套適閤企業自身情況的數據分析戰略。 明確業務目標與數據需求: 任何數據分析活動都應以解決實際業務問題為導嚮。我們將學習如何將企業的戰略目標轉化為具體的數據分析需求,確保我們的分析工作能夠直接支持業務決策和增長。 數據分析能力的定位與規劃: 您的企業需要具備哪些數據分析能力?是側重於數據挖掘、機器學習,還是商業智能可視化?本書將幫助您評估當前的數據分析能力,並根據業務需求進行能力定位和人纔培養規劃,構建專業的數據分析團隊。 數據架構的設計原則: 一個健壯的數據架構是有效數據分析的基石。我們將探討數據倉庫、數據湖、數據集市等不同數據架構模式的特點,以及如何根據企業規模、數據類型和分析需求,設計一套可擴展、易維護的數據架構。 數據治理與質量保障體係: 數據質量是數據分析有效性的前提。我們將詳細闡述數據治理的重要性,包括數據標準、數據質量管理、元數據管理、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關鍵環節,確保數據的準確性、一緻性和可靠性。 技術選型與工具組閤: 在明確戰略目標和架構設計後,技術選型成為關鍵。我們將審視當前主流的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如大數據平颱、BI工具、機器學習框架等,並提供一套科學的選型方法,幫助您構建一個高效、經濟的技術棧。 第三部分:數據分析的實踐方法與高級應用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本部分將深入探討數據分析的各項實踐方法,並拓展至高級應用領域。 數據采集與預處理: 數據的獲取是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最耗時的一步。我們將學習各種數據采集技術,如API接口、數據庫查詢、爬蟲技術等,並重點講解數據清洗、轉換、集成等預處理流程,去除噪聲,處理缺失值,統一數據格式,為後續分析打下堅實基礎。 探索性數據分析(EDA): 在正式建模之前,進行充分的探索性數據分析至關重要。我們將學習如何運用統計學方法和可視化技術,理解數據的分布特徵,發現變量之間的關係,識彆異常值,從而為模型選擇和特徵工程提供依據。 統計建模與機器學習入門: 本書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常用的統計模型和機器學習算法,如迴歸分析、分類算法(邏輯迴歸、決策樹、支持嚮量機)、聚類分析等。我們將側重於理解算法的原理、適用場景和評估指標,而非深奧的數學推導。 數據可視化與報告呈現: 有效的數據可視化能夠直觀地傳達分析結果,讓非技術人員也能輕鬆理解。我們將學習如何選擇閤適的圖錶類型,運用專業的可視化工具,將復雜的數據轉化為簡潔、有說服力的圖錶和報告,從而更好地支持決策。 因果分析與假設檢驗: 識彆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僅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理解因果關係。我們將探討因果推斷的基本方法,如何設計實驗或運用觀察性研究的方法來識彆和量化因果效應,從而避免錯誤的決策。 業務場景中的數據應用: 客戶分析: 用戶畫像構建、客戶細分、流失預測、精準營銷推薦、客戶生命周期管理。 産品分析: 産品性能監控、用戶行為分析、功能優化、A/B測試、新産品開發洞察。 運營分析: 銷售預測、庫存優化、供應鏈管理、風險評估、渠道效果評估。 市場分析: 競爭對手分析、市場趨勢預測、消費者洞察、廣告投放優化。 數據平颱的建設與演進: 隨著數據量的增長和分析需求的復雜化,企業需要構建和持續優化其數據平颱。我們將探討數據平颱的演進曆程,從傳統的數據倉庫到現代的數據湖和湖倉一體架構,以及雲原生數據平颱的優勢。 數據倫理與閤規性: 在數據分析過程中,數據倫理和閤規性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麵。我們將討論數據隱私保護、算法偏見、信息安全等問題,以及如何建立負責任的數據使用規範。 第四部分:構建數據驅動的組織文化 技術和方法論固然重要,但最終能否實現數據驅動,取決於組織文化的變革。 領導者的角色與承諾: 數據驅動的轉型需要高層領導者的堅定支持和積極推動。我們將探討領導者如何樹立數據思維,鼓勵數據應用,並為數據分析團隊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 跨部門協作與溝通: 數據分析的價值需要與業務部門的緊密協作纔能最大化。我們將分享如何打破部門壁壘,建立有效的溝通機製,讓數據分析師與業務人員相互理解,共同解決問題。 賦能業務人員的數據素養: 並非所有人都需要成為數據科學傢,但所有業務人員都應具備基本的數據素養。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培訓和工具普及,提升業務人員理解和運用數據的能力。 持續學習與迭代: 數據分析領域發展迅速,技術和方法不斷更新。我們將強調持續學習和迭代的重要性,鼓勵企業建立學習型組織,不斷優化數據分析流程和能力。 衡量數據驅動的成效: 如何衡量數據驅動轉型的成效?我們將討論關鍵績效指標(KPIs)的設計,以及如何通過量化的數據來評估數據驅動決策帶來的業務價值。 本書將以清晰的邏輯、豐富的案例和實用的建議,帶領您完成從“擁有數據”到“善用數據”的飛躍。它不是一套僵化的流程,而是一個靈活的框架,您可以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應用。無論您是企業管理者、業務分析師、數據工程師,還是對數據驅動決策充滿興趣的個人,本書都將是您在這條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南。讓我們一起,用數據點亮決策,驅動業務的持續增長。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初學者來說,係統分析與建模可能是一個相當抽象且難以入門的領域,而《PowerDesigner係統分析與建模實戰》這本書,則以一種非常友好的姿態,帶領我一步步走進這個世界。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的易讀性和實踐性。作者沒有使用過於深奧的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大量的圖示和實例,將復雜的概念變得直觀起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PowerDesigner界麵和常用功能的講解,它不像官方文檔那樣枯燥,而是將功能的使用融入到具體的建模場景中,讓我在學習操作的同時,也能理解其背後的意義。從創建第一個ER圖到設計復雜的業務流程,我都能找到清晰的指引。書中提到的各種建模技巧和注意事項,對於我這個新手來說,簡直是及時雨,避免瞭我走很多彎路。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學習軟件,而是主動地去理解係統設計背後的邏輯。它讓我明白,建模不僅僅是為瞭畫圖,更是為瞭更好地理解業務、設計更健壯的係統。這本書為我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讓我對未來的係統分析與建模工作充滿瞭信心。

評分

我是一名資深軟件工程師,在多年的開發生涯中,我見識過太多因為前期需求分析不清、設計模型粗糙而導緻的返工和項目延期。《PowerDesigner係統分析與建模實戰》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們這類“過來人”量身打造的“救星”。它並沒有停留在基礎知識的堆砌,而是直擊痛點,深入探討瞭在實際項目周期中,如何有效地利用PowerDesigner來進行係統分析和建模。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模型演進過程的細緻刻畫,從最初的高層概念模型,到逐步細化的邏輯模型,再到最終麵嚮開發的物理模型,每一個階段都清晰可見,並且相互關聯。書中關於業務流程建模的部分,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它幫助我理解瞭如何將抽象的業務規則可視化,從而更好地與業務方溝通,並為後續的技術設計奠定堅實的基礎。還有關於麵嚮對象建模的章節,也給瞭我很多啓發,讓我能夠更規範地運用UML圖來描述係統的結構和行為。總而言之,這本書提供瞭一套完整而實用的方法論,能夠幫助我們提升設計質量,降低開發風險,對於有一定經驗但希望進一步提升係統分析與建模能力的開發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如何將復雜的業務需求轉化為清晰、可執行的係統模型感到睏惑,尤其是在實際項目中,常常是需求分析一團糟,後續的開發更是步履維艱。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它不僅僅是講解PowerDesigner這款工具的使用,更是深入剖析瞭係統分析與建模的底層邏輯和最佳實踐。從概念模型到物理模型,從數據流圖到實體關係圖,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鞭闢入裏。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需求獲取與分析的部分,它提供瞭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讓我能夠更係統、更全麵地理解用戶需求,避免遺漏關鍵信息。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更是讓我受益匪淺,我能清晰地看到作者如何一步步地將現實世界的業務場景抽象化,再將其轉化為規範化的模型。這不僅提升瞭我對PowerDesigner的熟練度,更重要的是,它培養瞭我用建模思維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前我常常頭疼於如何梳理龐雜的需求,現在我有瞭係統的方法,能夠將它們組織起來,形成清晰的藍圖,這對我未來的工作效率提升將是巨大的。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突然獲得瞭清晰的視覺,看到瞭之前模糊的世界。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建模工具的書籍很多,但真正能深入淺齣的卻寥寥無幾。然而,《PowerDesigner係統分析與建模實戰》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這本書的作者顯然不是那種隻懂操作而缺乏實踐經驗的“紙上談兵”者。他/她用一種極其接地氣的方式,將PowerDesigner這款強大的工具與實際的係統分析流程緊密結閤起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簡單羅列枯燥的功能按鈕,而是圍繞著“實戰”二字,通過一個個真實的項目場景,展示瞭如何運用PowerDesigner來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講解數據庫設計時,作者不僅介紹瞭範式的概念,更結閤PowerDesigner的特性,演示瞭如何進行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直至最終生成可執行的SQL腳本。這種由錶及裏、由虛到實的過程,讓我對數據庫設計有瞭全新的認識。此外,書中對於不同類型的模型(如業務流程模型、數據模型、麵嚮對象模型)的講解,也都有針對性的實踐指導,讓我不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教會瞭我“怎麼做”,更教會瞭我“為什麼這樣做”,讓我在麵對復雜的係統設計時,能夠遊刃有餘。

評分

我是一名項目經理,日常工作中需要協調技術團隊和業務部門,而係統分析與建模的質量直接關係到項目的成敗。《PowerDesigner係統分析與建模實戰》這本書,對於我而言,更像是一本“通用語言”的指南。它不僅讓我瞭解瞭PowerDesigner這款工具的強大之處,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理解瞭不同類型的模型在項目不同階段的價值和作用。書中對業務流程模型(BPMN)的講解,尤其讓我受益。我能夠通過這些模型,更清晰地嚮業務部門展示我們即將構建的係統將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並能與他們一起識彆流程中的瓶頸和優化點。同時,對於數據模型(ERD)和麵嚮對象模型(UML)的講解,也讓我能夠與技術團隊進行更有效的溝通,確保他們在技術實現過程中,能夠準確地理解設計意圖。這本書幫助我彌閤瞭業務和技術之間的鴻溝,讓我能夠更好地把握項目全局,做齣更明智的決策。它不是一本純粹的技術手冊,更是一本提升項目管理效率和溝通效果的利器,強烈推薦給所有需要與技術團隊緊密閤作的項目經理和産品經理。

評分

軟件係統分析和建模教材,還行。

評分

挺好的,很實用!

評分

還不錯,除瞭講數據庫部分,還有需求建模和業務建模。

評分

印痕班

評分

PowerDesigner中文高級版的本來就很少,這個可以贊一個。

評分

軟件係統分析和建模教材,還行。

評分

學習學習,囤貨囤貨,神券入手真不錯!

評分

還可以!操作指南!

評分

還不錯,正好適用。學習pd的童鞋不妨買一本看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