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何有此生:一個日本遺孤的迴憶》,一部感動中日兩國的感恩與勵誌之書。
一位執著的日本老人,用五十年人生迴報中國人十五年的養育之恩!
一部個人史,書寫瞭日本少年在中國北方農村長大成人的傳奇經曆:作為侵略者來到中國,戰敗後離開親生父母,與中國養父母、師友、玩伴有著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真實展現不分國界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普通中國人身上的人性光輝。
日文版上市後三個月內加印兩次,日本人正在被改變。
NHK、朝日新聞、東京新聞、法新社、新華社、人民網、人民日報、環球時報深度報道,開啓感動之旅。
內容簡介
他是一名“老日中”,即日本的日中友好活動傢。
他曾與唐傢璿同場做過翻譯。唐傢璿主動介紹他說:“中島先生長期從事日中友好工作。”
他始終對中國懷抱感恩之心,願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為中日兩國友好做見證。
中島幼八,曾作為日本遺孤在中國生活十五年。一歲即隨父母來到中國東北牡丹江省寜安縣。戰後,他沒有隨親生母親返迴日本,而是憑著自己的意願,和中國的養父母一起,度過瞭典型的中國北方農村的童年生活。他的養母和養父都是勤勞淳樸的中國農民,這塑造瞭中島幼八樸實堅毅的性格。十六歲迴到日本後,中島幼八憑著這種性格成功地適應瞭日本社會,並始終實踐著自己終生為日中友好而努力的人生理想。
作者簡介
中島幼八,1942年生於東京三田。一歲時全傢移居中國東北,抗戰勝利後由中國養父母撫養長大,1958年迴國。1966年進入日本中國友好協會總部事務局,主要從事翻譯工作,全麵投身於恢復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群眾運動。之後也一直從事日中翻譯工作,為兩國的交流服務。六十九歲退休,七十歲開始撰寫迴憶錄《何有此生》,完成日中兩個版本。
精彩書評
★日本人民也是那場戰爭的受害者。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人民以德報怨,幫助百萬日僑重返傢園,把數韆名日本戰爭遺孤撫養成人,顯示瞭中國人民的博大胸懷和無疆大愛。
——習總書記 ★我流的是日本人的血,長的是中國人的肉,血肉相連。
——中島幼八
★《何有此生》飽含深情,傳遞齣中國人的溫暖。
——《朝日新聞》
★他操著黑龍江口音的中文告訴新華社記者,齣書是為瞭迴報中國人的養育之恩,讓日本人重溫這段曆史,瞭解真正的中國。
——新華社
★通過民間交流,實現和平。
——東京新聞早報
目錄
緻中文版讀者
第一章 全傢去中國東北 戰爭的迷途
第二章 瀕危 “這條小命,我拉扯!”
第三章 遣返 爭子、奪子始末
第四章 起死迴生 春迴沙蘭大地
第五章 成長 上學讀書
第六章 陳傢養父喪生於瘋狗
第七章 桂芳姐姐 巧遇日本姑娘
第八章 新的養父 難忘的人們
第九章 1950年 知悉日本情況
第十章 開拓團的孤兒們 日僑注冊
第十一章 愉快的學校生活 難忘的老師和同學
第十二章 接生婆的驕傲 “俺兒子是日本人!”
第十三章 農業閤作化 土地、牲畜集體所有
第十四章 放牛娃
第十五章 發大水 “天塌下來你能跑得瞭嗎?”
第十六章 傳統的春節 鄉下的生活喜氣洋洋
第十七章 再次起死迴生 在養父母的懷抱裏
第十八章 沙蘭小學畢業 我被強製送迴日本?
第十九章 離開沙蘭 初次看到外麵的世界
第二十章 移居太平溝林場 森林小火車的汽笛在山間鳴響
第二十一章 又上學讀書 幸遇終生恩師
第二十二章 與第三個養父一起度過的日子
第二十三章 轉七峰小學 在新天地裏的奇遇
第二十四章 人生轉機 迴日本的心情開始啓動
第二十五章 無暇告彆 上路迴國
第二十六章 東歸 乘“白山丸”
第二十七章 尾聲
悼念
附錄 我和中島幼八 梁誌傑口述 仇慶林整理
精彩書摘
第四章 起死迴生春迴沙蘭大地
我管養母叫“媽媽”,平常簡稱叫“媽”的時候也有,在日語聽來有點洋氣味兒,但在中國,這是傳統的叫法。那個時代中國的婦女差不多都沒有自己的名字,一般是丈夫的姓加自己娘傢的姓,再加一個氏字。譬如我媽是陳孫氏,後來纔改為孫振琴。
對養父我叫爸爸,簡稱叫爸,這也是傳統的叫法,我爸全名叫陳玉貴。獨生女兒叫陳桂芳,年齡比我大一輪,我叫她桂芳姐姐。
把我抱過來的時候,養父也不太同意。在那一貧如洗的年代拉扯一個孩子比養活一個大人還不容易,這對養傢糊口的一傢之主來說,是不言而喻的。
當然,對操持裏裏外外傢務的女方來說,也深知持傢的不易。但慈母的愛心勝過一切,所以她毅然地抱養瞭我這個瀕死的日本孩子。她本人自打懂事時起就喪瞭父,隨母改嫁到老孫傢。
她從小嘗盡人間的苦,也養成瞭對他人的愛心。
養母是老式的接生婆。過去中國農村沒有産院,也沒有什麼接生員,養母本著她生有的愛心,不知接瞭多少孩子誕生於世,這使她懂得瞭生命的可貴。我這個幼小的生命也是在她的愛心下獲得成活的機會。
養父母給我起瞭個中國式的小名叫“來福”。這個名字寄托瞭養父母的希望,直到我上學前大夥兒都這麼叫我,也有的時候隻叫福兒。我清楚地記得在我迴國後,第一次訪華時,我從天津給養母掛瞭長途電話,由於信號不好,接通之後隻聽到那一端養母嘶啞地喊“來福,來福”那微弱的聲音。過瞭這麼多年,依然留在我的耳邊。
上瞭學以後,我有瞭個學名,叫陳慶和。盡管這樣,像剛纔說的,過瞭好多年,養母仍然不叫我學名,一直叫來福。如果養母現在還健在的話,她老人傢仍然不會改變,會照樣叫我來福。
這兩個字寄托瞭她對我的希望。
關於年齡的問題,一般日本遺孤迴來尋親時因為沒有準確的生日記錄,大都采用所謂推定年齡。而我雖不知道自己的準確齣生年月日,挑擔小販老王把我接過來時生母告訴他的三歲就成瞭年齡的依據。但是我的日本名叫什麼,卻沒有傳過來。
我被抱到養父母傢以後,語言也由當初的日語,很快就改為漢語。
沙蘭鎮這個小鎮,四周由土牆圍起。好像是日本在東北地區建立僞滿的傀儡政權,為瞭便於統治,把散居的當地居民,全部集中到土圍子裏邊居住。所謂土牆,隻不過是挖土壘成的牆,牆外邊是挖土堆牆剩下的壕溝,兼備防禦性。已過多年,土牆越來越矮,不過,壕溝有些地方還是比較深的。土圍子四周各有一座門,稱為東、西、南、北卡門。過去也許有過門,現在隻留下一點痕跡,成為道路的缺口。齣瞭東卡門,就是一個陡坡,稱之為東嶺。從這裏可直達東京城,是通往火車站的要道。
鎮的東、西、北三麵都是嶺,形成一個簸箕形盆地。大體上是四方形的土圍子圍起來的這個小鎮,便坐落在盆底。沙蘭河從小鎮的西北角流進來,嚮東南角流齣,與牡丹江匯流。小河,規整地把小鎮分成瞭兩個正三角形。
走齣南卡門,則是一片開闊的火山熔岩覆蓋的平川,一望無際,一直延續到南麵的山根,當地稱它為南石崗。雖是平川,坑坑窪窪的熔岩形成的地錶沒有土,不適閤耕作,隻能長一些灌木,還有狼窩等野獸的藏身之地。在遠離幾十裏地的西邊遠處,尚留有遠古時期的幾個火山口,形成地下森林。當地對這個奇觀,已經熟視無睹。誰也沒去認真琢磨過火山爆發流齣的熔岩墊平瞭這個石坑子,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質現象?南麵的山脈頂峰叫老黑山,這可能是山北這一帶人起的名字,因為從北邊看上去山背麵一直是黑的。當地的習慣,看風水的時候,中心點都要對準老黑山的山尖。聞名的景區鏡泊湖如項鏈一般,繞在老黑山的山腳下。
沙蘭又叫沙蘭站,站是驛站的意思,清代時,西自吉林、東至寜古塔(寜安的古稱)是一條交通要道,沙蘭是其間幾個驛站之一。據說過去在這裏設有管理驛站的衙門機構。日本人進來後,驛站的衙門被撤銷瞭。但是,它作為交通的要衝,繼往開來,支撐著沙蘭的繁榮。
從東卡門進來往街裏走,過河之前,道北有一片廟宇,當地叫東大廟,是鎮守沙蘭的土地神。前後排著三棟朝南的廟堂,裏邊立著一些色彩鮮艷的雕塑像。我小的時候,還看到過有人在那裏燒香跪拜。以後逐漸沒人信,香火也就斷瞭。到瞭夏天,荒草齊腰深,破磚爛瓦滿地皆是。有時大蛇掛在屋簷下,晦氣陰森,無人敢進。閤作化的時候,這裏改成瞭倉庫。我迴日本的時候,廟宇已經不復存在。
東大廟的東鄰是一片大菜園子,姓羅的老兩口兒種菜,人們叫它羅傢菜園。為瞭防偷菜,羅傢養瞭幾隻狗。這幾隻狗,以後竟成瞭我傢的禍根。
道南對過兒是地主陳傢的宅院;東院靠牆根有長工們住的長條房子。我傢住在正房的西頭,門前隔著一條很窄的通道,麵前就是西廂房的山牆。東廂房住的老鬍傢,我後頭會說及。窄小的過道通嚮西大院,那裏曾經住著地主陳玉喜一傢。養父陳玉貴和他們是叔伯弟兄,但人傢是地主,養父給他們當長工。養父母成婚後,也跟彆的親戚一起,住在西院長工房子的南北閣大炕。
土地改革前,一夜之間,大地主全傢都跑瞭,無影無蹤,丟下瞭大宅院和東院的三棟長工住的房子。陳玉喜還有個弟弟,叫陳玉風,是村裏的中醫大夫,他沒跑,留在村裏,也是個很歹毒的大夫。養父對他恨之入骨。
土改以後,打長工的佃農分到瞭土地。我傢分的地在東嶺頂上,田壟很長,是比較大的一塊地。養父很高興,還立瞭一塊牌子,標上自己名字。這塊地在東嶺的上邊,往下可以俯瞰整個沙蘭盆地。遠望齣去,南石崗及其南邊像展開的屏風似的老黑山俱收眼底。
我傢雖然有瞭土地,但沒有其他農具、牲畜等生産資料。播種前需要耙地,使土地鬆軟,隻能藉用彆人傢的牛,用來拉釘齒耙。這耙地像在大地上掃描似的,來來迴迴地耙。為瞭使釘齒耙能夠較深地耙地,上邊需要有些重量。養母帶著我站在釘齒耙上,手扶立杆,對我來說,既好玩兒,又能幫上忙。
在榖雨種大田的時候,氣候已經比較暖和瞭,我也高高興興地跟養父母一塊下地。在種榖子的時候,先在田壟上蹚成一條小溝。往小溝裏播種子,這是養父的任務。他老人傢肩上挎一條細長的口袋,裏邊裝滿榖種子,口袋的一端係在空心的木製管子上,管頭的齣口用枝丫堵著。對準小溝,用細棍邊走邊敲打管子,裏邊的榖粒兒均勻地被震齣來,撒到田壟的小溝裏,養母隨後用腳蓋上土。我們叫“點葫蘆”的這個播種工具可能今天已經進入農具博物館瞭,但敲打時的聲音在田野上迴響,在我的記憶裏不次於八音盒的鏇律。播大豆的時候,養母在田壟上按一定間隔挖小坑,養父隨後點上大豆種子,用腳蓋上土即可。這是單調的動作,沒有任何鏇律。
無論播什麼種子,我都幫不上忙。我的記憶之中,最好玩的是聽鳥叫。地上到處都是播種的聲音,天上能聽到百靈鳥的叫聲。在廣闊、瓦藍的天空中,多麼好聽啊,可就是看不到那百靈鳥在什麼地方,長的什麼美樣兒。我問養母哪裏有鳥呀?養母說:“福兒,你在地上給它做個窩,它就會下來瞭。”我就用土塊堆砌起來給鳥做窩,盼著百靈鳥,卻始終沒有鳥飛過來,我的一天也就這樣結束瞭。
夏季的一天,大人在拔草,我在地邊上午睡。養母為瞭不讓我被蚊子叮,便把蚊香放在我身邊。這蚊香是用艾蒿編成繩,曬乾後點火燒的,不會滅。我睡得很熟,翻身時碰到瞭蚊香,火燒到我的衣服上,把我燙醒瞭。我一下子哭瞭起來,養母聽到哭聲,看到冒煙,趕緊往我這邊跑,還喊我往她那兒跑。遇到一起後,養母趕緊把燒糊的衣服撲滅瞭。養母麻利地把活兒收拾一下,提前帶我迴傢,到傢後又馬上在燙紅瞭的地方抹瞭藥。養母做什麼事都是雷厲風行,真像颳風似的,呼一下就行動起來。
在這個時期,我們傢還沒有牛或馬等牲口,都得靠養父母自己的身體拼死拼活地乾莊稼活兒。養母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莊稼活兒就得靠自己,一顆汗珠兒掉下來摔八瓣兒。”我也深有體會,莊稼是靠汗水長的。
我稍微大瞭一些,有一年夏天乾旱,不下雨,村裏動員大夥兒去東大廟拜神求雨。我也跟彆的孩子一起,頭上戴著用柳樹枝子編的圓套兒,混在人群裏,和大傢一起上大街,呼喊求老天爺下雨,感覺很好玩兒。
迴傢時,本以為養母會誇奬我求雨,做瞭件好事。沒承想她老人傢完全相反,不但沒誇,還數落瞭我一頓。
“什麼求雨求神的,老天爺能給你下嗎?”她每天和養父一起,從附近的河裏挑水往地裏澆。他們除瞭自己的汗水以外,什麼都不信!神啦,鬼啦,對他們來說都不值得信。這一點,至今對我影響很大。
……
前言/序言
緻中文版讀者
日語中有一句名言:“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生みの恩より育ての恩)我迴顧瞭自己的人生,無論從實際情況來說,還是從我的親身感受來說,完全證實瞭這句名言的正確性。我已年過七十,體質甚佳,在兩年半的時間裏,寫齣自己的迴憶錄(日語版和中文版的兩個版本)來,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歸根結底,這是中國養育我的結果。
因此,在這裏我首先要說一句心裏話:謝謝,中國!
我要寫迴憶錄的動機,不外乎是這句心裏話推動瞭我。所以,我所寫的並不是我,而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我長大的中國養父母,以及老師、同學和鄉親們。在寫作過程中,我痛感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把他們寫好。我不是以寫作為業的人,也沒有學曆,在中國讀到小學畢業,迴日本後隻讀完瞭高中課程,並且是半工半讀的夜間高中,因而錶達能力自然差勁。何況迴日後時達五十六年之久,中文錶達能力自然落後。各位中文讀者讀起來一何有此生一個日本遺孤的迴憶定很吃力,在此一並緻以歉意。
我首先寫瞭日語版原稿,在此基礎上寫瞭中文版原稿。兩個版本在情節上基本一緻,個彆地方做瞭增減。為瞭使日語版讀者能夠理解我的成長過程,寫的日常生活——吃、穿、住、行以及中國的習俗,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過於囉唆。另外,麵嚮日本讀者,我著重寫瞭與日僑有關的人物和事情,目的是想讓更多的日本讀者理解我們這些遺孤是在中國人的人道主義精神下得以活下來,所以沒有做任何刪減。
我與各位讀者有著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希望日中兩國人民永遠友好下去。為此,我認為增進雙方的相互瞭解是最關鍵的。這樣兩國人民纔會不受任何乾擾,而互相信任下去。相反,如果缺乏信任,那就必然要産生誤會或誤解,從而導緻衝突或糾紛。
從1945年8月15日算起,已經過去七十年瞭。為使兩國人民友好相處,增進相互理解,不使災難的噩夢重演,這本迴憶錄如能起到一些好作用,則是我十分欣慰的。
何有此生:一個日本遺孤的迴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何有此生:一個日本遺孤的迴憶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