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教师指导手册

幼小衔接·教师指导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秀娟 编
图书标签:
  • 幼小衔接
  • 学前教育
  • 教师发展
  • 教学指南
  • 教育教学
  • 启蒙教育
  • 儿童教育
  • 入小学准备
  • 素质教育
  • 教辅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1071685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866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8
字数:202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编写,从幼儿现有的基础出发,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幼儿上小学存在的适应困难问题,从学习品质与入学适应、阅读与书写、数学思维、拼音学习四个方面入手,设计了一系列集中教育活动(供教师使用),同时配备了四本图文并茂、能与幼儿直接互动的操作练习(供幼儿使用),为幼儿在上小学前做好一切准备。

作者简介

林秀娟,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研室原副主任、特级教师,主编有幼儿教师教育图书多种,如《幼儿园片段教学案例精选》《主题活动案例精选》等,深受各地幼儿园的喜爱。

目录

学习品质与入学适应/1
入学愿望/3
小学是什么样的/3
我想当个小学生/3
学当小学生/5
听到预备铃声,做好课前准备/5
上课该怎么做/5
课间十分钟/6
好习惯/7
早睡早起/7
我会整理书包/8
任务意识/9
忘记带什么/9
小猪买醋/10
我当值日生/10
专注力/11
找异同/11
走迷宫/12
专心学习/13
时间观念/14
做事不磨蹭/14
早读不迟到/15
条理性/16
先做什么,再做什么/16
东东做作业/17
坚持性/17
一定能学会/17
爱护公物/18
爱护学校公物/18
自我保护/19
过马路看信号灯、走斑马线/19
不轻信陌生人/20
上放学路上要注意安全/20
友好相处/21
与同学友好相处/21
求助他人/23
请帮帮我/23
主动助人/23
我来帮你/23
自理能力/24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4
小帮手/25
我是老师的小帮手/25
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25
学会计划/26
入学前的暑假计划/26
暑假的作息/27
阅读与书写/29
读书、写字的姿势/31
有趣的数字/32
认识汉字“一”至“十”/32
五指歌/32
一去二三里/34
我的身体/36
脸上有什么/36
小手和小脚/38
六个朋友回家/39
田园里/40
田园真美/40
田野风光/42
蔬菜歌/42
花生去哪儿了/44
神秘的天空/45
天空有什么/45
后羿射日/46
奇趣大自然/47
多变的天气/47
太阳出来了/49
水果香/50
果园里/50
水果王国/51
小猴过生日/52
快乐农场/53
大小和多少/53
农场里的动物/55
动物的叫声/56
小狗报恩/57
我的家/58
小书架/58
左左右右/59
他们在哪里/60
新年到/62
快乐的一家/63
爸爸的手/64
四季转转转/65
春夏秋冬/65
四季歌/66
我要上小学啦/67
小书包/67
东西南北/69
我喜欢运动/70
数学思维/73
辨认方位/75
上下和里外/75
前后和左右/75
序数/76
认识5以内的数/77
认识5以内的数/77
5以内数的分解、组成/77
认识数字6~8/78
认识数字6~8/78
6、7、8的加减法/80
认识数字9和10/81
比较/83
高矮与粗细/83
轻重与远近/84
厚与薄/85
多与少/86
推理、等量替换/86
分类/87
认识几何形体/88
认识时间/88
认识时钟/88
认识日历、月历和年历/89
认识数字11~20/90
认识20以内单双数/91
20以内加减法计算/91
20以内加减法计算(一)/91
20以内加减法计算(二)/92
认识货币/93
按群计数/94
拼音学习/95
学习单韵母/97
学习单韵母a/97
学习单韵母o、e/99
学习单韵母i、u、ü/100
学习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103
学习声母b、p/103
学习声母m、f/105
学习声母d、t/107
学习声母n、l/109
学习声母g、k、h(一)/110
学习声母g、k、h(二)/112
学习声母j、q、x/113
学习声母z、c、s/116
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117
学习声母zh、ch/118
学习声母sh、r/119
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120
学习声母y、w/121
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123
学习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124
学习复韵母ai、ei、ui/124
学习复韵母ao、ou、iu(一)/126
学习复韵母ao、ou、iu(二)/129
学习复韵母ie、üe、er,整体认读音节ye、yue/130
学习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132
学习前鼻韵母an、en、in,整体认读音节yin/132
学习前鼻韵母un、ün,整体认读音节yun、yuan/134
复习前鼻韵母an、en、in、un、ün/136
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整体认读音节ying/136

前言/序言


一本为新手教师量身打造的实践宝典,助力您轻松驾驭幼小衔接的教学挑战,点亮孩子们成长的第一道光! 尊敬的园丁们,您是否正面临着将一群活泼可爱、充满好奇心的幼童送往小学、踏上全新学习旅程的责任?您是否在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平稳过渡,让他们在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中充满信心和期待?《幼小衔接·教师指导手册》正是为您精心准备的同行者,它是一本集理论指导、实践策略、案例分析、资源整合于一体的综合性工具书,旨在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最前沿、最实用、最贴心的指导,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容自信地迎接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 本书并非一本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深深植根于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实践的沃土。我们深知,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身体等多方面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本书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为您呈现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指导体系。 第一篇:理解幼小衔接的深层内涵与核心目标 我们首先将带领您深入剖析“幼小衔接”的教育理念。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小学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儿童为中心,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我们将探讨幼小衔接的时代意义,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对儿童能力培养的新要求,以及如何构建一个以儿童为本的、连续性的教育链条。 您将在这里了解到,幼小衔接的核心目标在于: 促进儿童社会性与情感的成熟: 帮助孩子学习规则,懂得分享,学会合作,发展同理心,培养独立性,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为适应集体生活和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激发儿童学习的内驱力与探究精神: 培养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观察、思考、提问,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习成为一件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任务。 提升儿童认知准备度,而非知识灌输: 重点不在于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而在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数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为接收小学教学内容打下认知基础。 发展儿童身体机能与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关注儿童的精细动作、大肌肉运动发展,以及独立穿脱衣物、用餐、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确保他们能够适应小学相对独立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建立家园共育的桥梁,形成教育合力: 强调家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家园沟通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第二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幼小衔接的课程与活动 在明确了幼小衔接的目标之后,本书将为您提供一系列可操作、可借鉴的课程设计思路与活动范例。我们反对程式化的、脱离儿童实际的教学模式,提倡基于游戏、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 主题式探究活动的设计: 您将学习如何围绕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如“我上小学啦”、“神奇的校园”、“我的好朋友”)设计一系列跨领域的整合性活动,将认知、语言、科学、艺术、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有机融合。 游戏化学习的策略与实施: 深入探索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如何引导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如何通过游戏促进语言发展、规则意识、合作能力、情绪管理等。本书将提供大量经典的、创新的游戏案例。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与利用: 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教育契机?例如,模拟小学课堂场景、组织“我的小主人”角色扮演、开展“时间管理”小任务等,帮助孩子提前体验和适应小学生活。 科学探究与观察力培养: 提供丰富的科学小实验、自然观察活动设计,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录、分析和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训练: 设计一系列绘本阅读、故事讲述、主题讨论、集体表演等活动,帮助孩子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数学思维启蒙与初步概念建立: 介绍如何在游戏中引导孩子认识数字、形状、数量关系,理解简单的加减法概念,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而非简单的识数和计算。 艺术表达与创意启迪: 提供绘画、手工、音乐、表演等艺术活动的设计思路,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通过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身体运动与健康习惯的培养: 关注儿童的大肌肉和小肌肉发展,设计跑、跳、爬、投掷等趣味运动,同时强调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等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第三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掌握精湛的教学技能 作为一名肩负重任的幼小衔接教师,您的专业素养是关键。本书将从多个维度提升您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智慧。 观察与评估的艺术: 如何科学、有效地观察和记录儿童在衔接过程中的表现?本书将提供多种观察工具和评估方法,帮助您准确地了解每个孩子的优势与不足,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 个性化指导的智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发展节奏和情感需求。本书将引导您学习如何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情绪管理与心理疏导: 衔接期儿童可能会出现焦虑、不适应等情绪。您将学到如何识别这些情绪,如何运用积极的语言和方法帮助孩子疏导负面情绪,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 课堂管理与规则意识的建立: 如何建立一个有序、积极、富有活力的课堂环境?本书将分享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引导孩子理解和遵守规则,培养责任感。 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如何与家长建立信任、有效的沟通关系?本书将提供多种家园沟通的渠道和方法,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个别交流、微信群等,以及沟通时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反思与成长的路径: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本书将提供反思的框架和指导,帮助您成为一名不断进步的优秀教师。 第四篇:丰富的实践案例与问题解决策略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的落到实处。本书精选了大量来自一线教师的真实案例,涵盖了幼小衔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典型情境和挑战。 案例解析: 详细分析成功案例的亮点,让您从中汲取经验。 疑难解答: 针对常见的衔接难题,如“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如何引导孩子适应小学课堂节奏?”等,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这样做”分享: 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形成一个互学互助的社区。 第五篇:资源链接与拓展阅读 为了进一步支持您的工作,本书还为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链接,包括但不限于: 推荐绘本、故事书、科普读物清单: 帮助您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材料。 推荐的教育类网站、公众号、视频资源: 引导您获取更多专业信息和学习材料。 可下载的教案、活动设计模板: 方便您直接套用或修改,节省备课时间。 家园共育指导手册范例: 帮助您与家长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指导。 《幼小衔接·教师指导手册》是一本陪伴您成长的书,它将成为您教学过程中的得力助手,是您在幼小衔接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坚实后盾。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引导,您将能够更自信、更专业地完成这项光荣而富有挑战性的教育使命,为孩子们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点亮他们成长的第一道光!让我们携手,共同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平稳、快乐、充满力量的升学通道!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呐,最近我入手了一本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书籍,简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重点似乎放在了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这对于我们这些正处于“幼小衔接焦虑”的家长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书里对这个阶段孩子在认知、情感、社交能力等方面可能遇到的挑战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剖析,让我意识到,原来孩子在适应新环境时,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支持和引导。我特别喜欢书中提供的一些实操性强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或者如何引导他们处理好与新同学的关系。很多理论性的书籍读起来会觉得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语言非常贴近生活,读起来毫不费力,而且能立刻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和对孩子的深深理解。它让我从一个“急功近利”的视角,转变为一个更关注孩子长期发展的视角,真的非常受启发。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内容排版都透露着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气质,光是翻阅的触感就很不错。我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儿童心理发展领域的爱好者,对市面上各种相关的书籍都有所涉猎,但这本书在构建一个完整的“衔接支持体系”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仅停留在“教什么”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如何教”以及“如何观察和评估”。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情境模拟和案例分析的部分,作者似乎将自己多年一线工作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倾注其中,每一个案例都鲜活立体,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它不仅仅是一本给教育工作者看的指南,对于我这样的家长来说,也提供了一个更高维度的参照系去审视自己在家中对孩子的早期培养方式。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绝对值得放在书架上时常翻阅,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快餐式读物。

评分

这本书的逻辑结构设计得极其清晰,让人阅读起来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似乎将幼小衔接这个看似庞大而复杂的过程,拆解成了若干个可以被有效管理和实施的小模块。我注意到作者在介绍每一个环节时,都会穿插一些关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背景知识,但这部分内容处理得非常巧妙,既保证了科学性,又不会让普通读者感到枯燥。比如,关于如何处理孩子对“考试”和“排名”的初步概念,书中的引导方式就非常温柔且具有前瞻性,它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而不是过早地灌输竞争意识。我常常会发现,读完一个章节,我脑海中原本模糊的概念立刻变得清晰起来,甚至能预判到孩子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可能会出现的具体问题,并提前准备好应对策略。这种预见性,对于缓解家长的无助感非常有帮助。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市面上那些动辄宣称能“解决所有幼小衔接问题”的书籍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有些夸大其词。然而,这本关于幼小过渡的书籍,却以一种非常务实和平和的姿态展现了它的价值。它的基调非常稳定,没有过度渲染焦虑,而是脚踏实地地梳理了小学阶段对孩子提出的具体要求,并反向推导出了在幼儿园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清单。书中对“规则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阐述,我感觉特别到位,它没有用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建议,告诉我如何“潜移默化”地将这些重要的品质植入孩子的日常。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与之契合,这种自我审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整体感觉是,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僵硬的公式,而是一套灵活的思维框架。

评分

这本教材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赋能”。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说教的教育理论集,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充满耐心的资深前辈,手把手地带着你走过这段关键的时期。书中的配图和图表设计也很有心思,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对复杂信息的有效提炼,比如用流程图展示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变化曲线,或者用对比图清晰地列出家园共育的有效模式。我特别喜欢它对“家园合作”的重视程度,它清晰地界定了家长和老师各自的职责范围,并提供了大量可以直接拿来与老师沟通的“话术模板”和“问题清单”。这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打独斗去面对孩子的成长,而是有了一个强大的、专业的后援团作为支撑。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幼小衔接”的理解从一个充满困惑的旁观者,转变成了一个有策略、有信心的参与者,这种转变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