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上篇定嚮運動
第一章定嚮運動概述
第一節定嚮運動的概念
第二節定嚮運動的形式及分類
第三節定嚮運動的特性及價值
第二章定嚮運動文化
第一節定嚮運動文化探源
第二節定嚮運動的文化特徵
第三節定嚮運動中的參與者與欣賞者
第三章定嚮運動基礎知識
第一節定嚮地圖
第二節指北針
第三節個人裝備及器材
第四章定嚮運動基本技能
第一節定位與定嚮技能
第二節快速行進技能
第三節判讀地貌技能
第四節選擇路綫技能
第五節捕捉檢查點技能
第六節越野跑技能
第五章定嚮運動教學、訓練與比賽
第一節定嚮運動教學
第二節定嚮運動訓練
第三節定嚮運動比賽
下篇野外生存
第六章野外生存概述
第一節野外生存的概念及分類
第二節野外生存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野外生存的價值及意義
第七章野外生存基礎知識
第一節野外生存基本裝備
第二節野外生存身心準備
第三節野外生存其他準備
第八章野外生存基本技能
第一節野外生存基本常識
第二節野外生存簡易工具的製作
第三節野外生存基本裝備的使用
第四節野外穿越基本技能
第九章野外生存安全與急救
第一節野外生存損傷的急救
第二節野外生存的自救與求救
第三節野外生存傷害的預防與處理
第十章野外生存活動的策劃與組織
第一節野外生存活動與環境保護
第二節野外生存活動的前期準備與策劃
第三節野外生存活動的組織實施
第四節野外拓展訓練的組織
參考文獻
叢書序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沒有優良的教育,一個國傢就難以獲得發展。在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下,競爭日益加劇,而這種競爭逐漸演變為人纔的競爭。在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麵臨著培養全麵型高素質人纔的曆史使命。而健康的體質是人纔的基礎,要培養閤格的人纔,高校必須重視體育教學。尤其是目前我國麵臨著國民體質日益下降的嚴峻形勢,如何加強高校體育教育,進行體育教育改革,成為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工作。
我國對高校體育教育非常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瞭體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也對體育課程進行瞭分析與定位,這些都為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指明瞭方嚮。高校體育教育要嚴格遵循“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為依據,遵循體育教育的客觀規律,不斷進行體育教育改革,提高體育教育質量,為實現培養全麵人纔的重任而努力。
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任務就是讓學生獲得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掌握一兩種體育鍛煉的技能,從而促進自身身心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增強體質,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基於這一任務,從高校體育教育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齣發,我們編寫瞭《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係列教材》,包括《體育運動科學理論》《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健美操》《形體與體育舞蹈》《武術與養身》《跆拳道、散手及自衛防身術》《遊泳救生及水上運動》《定嚮運動與野外生存》《休閑娛樂運動》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內容豐富。本套教材根據高校體育教育的實際、學生體育學習的需要以及時代的發展要求,從龐大的體育係統中選擇瞭一些對學生發展有利的、易於學生接受的、時代性強的內容進行講解,既包含體育理論的相關知識,也包含體育運動項目的實踐,編排全麵、閤理,能夠滿足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要。
(2)教育性強。本套教材在編寫過程中突齣教育性,不僅對學生進行體育文化的教育,還對學生進行體育實踐的指導,更注重學生體育技能的掌握與體育意識的培養,體現齣瞭體育在素質教育與人纔培養方麵的重要性。
(3)突齣個性。本套教材在編寫中嚴格遵守“以人為本”原則,內容選擇上從學生的需要齣發,講解中考慮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並體現齣瞭個體差異,有利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培養,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4)實用性強。本套教材所選內容切閤實際,編排上遵循人類認識的一般規律,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方便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本套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吸收、藉鑒瞭國內外專傢和學者的研究成果與資料,並得到瞭清華大學齣版社的大力幫助和支持,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由於編寫人員精力和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趙誌明
湖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教授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博士
2015年1月
前言
隨著高校體育的改革與發展,社會對體育人纔的要求不斷提高,原有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這一社會需求。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也不斷強調大學生體育課程選擇空間的拓展和上課時間的隨機性,要求打破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對人的自然屬性的塑造。編寫《定嚮運動與野外生存》這一教材正是對《綱要》的積極響應。《定嚮運動與野外生存》將體育運動拓展到校外甚至野外,它途徑多樣、方法各異、形式靈活,更具健身性、趣味性、實用性及挑戰性,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與生存能力。
本教材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定嚮運動,下篇為野外生存。
上篇分為五章。第一章簡單介紹瞭定嚮運動的基本知識,主要包括概念、形勢與分類、特徵與價值;第二章主要對定嚮運動的文化作瞭簡單的闡述,涵蓋瞭文化探源、文化特徵以及定嚮運動中的參與者與欣賞者;第三章重點介紹的是定嚮運動的基礎知識,主要有定嚮地圖、指北針以及個人裝備及器材的基礎知識;第四章對定嚮運動基本技能作瞭重點介紹,主要有定位與定嚮、快速行進、判讀地貌以及選擇路綫等;第五章則分彆介紹瞭定嚮運動的教學、訓練與比賽。
下篇也分為五章。第六章是對野外生存進行概述,簡單地介紹瞭其概念及分類、起源與發展、價值與意義;第七章主要介紹的是野外生存基本知識,重點包括基本裝備、身心準備以及其他準備等方麵的基本知識;第八章重點對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作瞭詳細介紹,主要包括野外生存的基本常識、簡易工具的製作、基本裝備的使用以及野外穿越的基本技能;第九章重點介紹的是野外生存的安全與急救,主要涵蓋瞭損傷的急救、自救與求救以及對傷害的預防與處理;第十章講述野外生存活動的策劃與組織,主要包括野外生存活動與環境保護、野外生存活動的前期準備與策劃、組織實施以及野外拓展訓練的組織等方麵的知識。
本教材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普及性和可操作性。理論知識通俗易懂,實踐部分科學並易於操作,並且把定嚮運動與野外生存和安全知識緊密聯係在一起,有利於學生運動與生存技能的提高。此外,教材還安排瞭知識拓展的環節,作為對定嚮運動與野外生存知識的延展,使學生在學習定嚮運動與野外生存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提高其興趣。
本書由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汪聚偉,瓊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覃興耀、劉坤翔編著完成,並由三人共同統稿。具體分工如下。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汪聚偉;
第八章、第九章:覃興耀;
第五章、第六章、第十章:劉坤翔。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參考、藉鑒瞭很多專傢、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此錶示誠摯的感謝。由於編寫人員的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與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5年1月
坦率地說,這本書在“心理韌性”方麵的著墨之深,是我在同類書籍中未曾見過的。我們總以為野外生存就是比拼體力和知識儲備,但這本書卻花瞭大量的篇幅來討論“恐懼管理”。作者提齣瞭一個非常深刻的觀點:最大的威脅往往不是外部環境,而是我們內心的恐慌導緻的錯誤決策。書中引用瞭一些曆史上著名的迷失案例,不是為瞭渲染戲劇性,而是冷靜地剖析瞭在極端壓力下,人類的認知會如何扭麯。比如,它解釋瞭“隧道視野”效應是如何讓受睏者忽略掉近在咫尺的求生資源。針對這種情況,書中提供瞭一套行之有效的“五分鍾重置法”——要求學習者在感到壓力過大時,強製自己停下來,完成五項具體的、感官上的任務(聞一種氣味、觸摸三種不同質地的物體等),以此來強迫大腦從情緒模式切換迴邏輯模式。這種對“心智訓練”的重視,使得這本書不僅是教你如何活下來,更是教你如何保持“人樣”地活下來,這一點令我極為摺服。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設計堪稱一流,這對於一本技術性強的教材來說至關重要。我過去看過的很多野外生存書籍,圖文總是脫節,要麼是文字描述得過於抽象,要麼是配圖質量低下,根本看不清關鍵的繩結打法或陷阱結構。然而,在這本書裏,每一個重要的操作步驟,無論是攀爬技巧中的保護措施,還是製作淨水裝置的流程,都有非常清晰、多角度的分解圖。特彆是關於“繩索學”那一章,作者用動畫流程圖的形式展示瞭蝴蝶結、八字結、單結的正確係法和應用場景,即便是初學者也能一眼看明白其中的力學原理。此外,書中穿插的“故障排除”小貼士非常實用,例如“如果你的背包拉鏈被沙子卡住怎麼辦?”或者“在雨天如何快速烘乾鞋子?”這些都是在標準課程中往往不會被強調,但在實際操作中極易遇到的“小麻煩”。這些細節處理,充分體現瞭作者對戶外活動中真實痛點的精準把握,讓這本書從“理論指導”升華為“實戰手冊”。
評分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本以為它會是那種枯燥的、充滿專業術語的教科書,但閱讀體驗完全齣乎意料。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接地氣,就像是坐在溫暖的壁爐旁,聽一位老獵人講述他的冒險故事。比如,在談到生火技巧時,書中沒有簡單地羅列齣“摩擦生火”這種教科書式的描述,而是用生動的筆觸描繪瞭不同環境(潮濕的森林、乾燥的沙漠邊緣)下,選擇何種引火物,以及如何通過調整呼吸來維持火種的“藝術”。我尤其欣賞它對“可持續性”的關注。書中明確指齣,真正的野外生存高手,是那些能在取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乾擾的人。這一點在關於采集植物和設置臨時營地的章節中體現得淋灕盡緻。書中詳細介紹瞭許多可食用的野生植物,但每一種植物的介紹後麵,都會附帶一句警示,提醒讀者識彆其伴生物種,並強調“隻取所需,不竭澤而漁”的原則。這種對生態平衡的深刻理解,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越瞭單純的生存技能指南,它是在培養一代負責任的戶外探險者。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的精髓,那一定是“適應性”。這本書沒有固守某一種特定的生存流派,而是展現瞭一種高度靈活的、麵嚮未來的生存理念。它不像一些老派的指南那樣,過分強調使用天然材料製作一切,而是巧妙地平衡瞭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的優勢。例如,在介紹通訊和定位方麵,它不僅涵蓋瞭傳統的看地圖和打信號火的方法,還探討瞭如何在電池耗盡的情況下,利用手機的殘餘電量進行緊急求救的“低功耗模式”操作指南。更棒的是,作者引入瞭“情境化學習”的概念。全書的章節設計仿佛是一係列不斷升級的挑戰:從城市邊緣的短途徒步,到深山老林中的多日穿越。每完成一個階段的技能學習,都會引齣一個案例分析,要求讀者自行設計一個解決方案,而不是被動接受唯一的答案。這種互動性和開放性,極大地激發瞭讀者的主動思考能力,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腦海中始終在進行著一場場無聲的、高強度的模擬演習。
評分這本關於戶外探險和生存技能的書,讀起來簡直就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嚮導,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在荒野中遊刃有餘。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講述導航技巧時那種細緻入微的態度,比如如何利用苔蘚的生長方嚮來大緻判斷方位,或者在沒有指南針的情況下,如何通過觀察太陽和星辰的軌跡來確定行進路綫。這些知識點絕非紙上談兵,而是融入瞭大量的實戰案例和場景模擬,讓人讀完後仿佛親身經曆瞭一次野外拉練。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安全第一”的強調,不僅僅是體現在如何搭建庇護所抵禦惡劣天氣,更深入到心理建設層麵——如何在迷失方嚮、資源匱乏時保持冷靜和積極的心態。我記得其中一章詳細分析瞭“次生危機”的預防,比如在處理輕微扭傷後,如何避免因過度擔憂或急於求成而引發更嚴重的後果。這本教材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基礎的裝備選擇、急救常識,逐步深入到高級的追蹤、覓食技術,層次感十足,讓人感覺每翻開一頁,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值都在穩步提升。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關於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哲學讀本。
評分好評
評分好評
評分好
評分名師推薦,支持京東
評分好評
評分實用性教材
評分好評
評分好評
評分還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