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世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事,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
凝时空为牢槛,以此身度无常
与安伯托·艾柯《玫瑰的名字》相抗衡的不朽经典,京极夏彦跳出俗世的清净传奇。
遗世独立、白雪深埋的深山古刹、冥冥中谁在画地为牢?穿着盛装和服在雪地漫游的吟歌少女,十三年来如何形容未改?深埋土石中、满足禅学经典的神秘仓库里,藏着什么样不可思议的存在?遭逢未有的难关,京极堂首次束手无策?
推理和传统怪奇传说的经典,神秘的事物却有合理的解释。
精妙糅合不可思议的谜团、妖怪传说。禅宗沿革与公辩证……既离奇又充满理性,华丽而滔滔不绝的辩证,开创独特书写纪元。
铁鼠又称〔赖豪鼠〕,是平安时代末期说书人热爱的题材之一,据延庆本《平安物语》所言,白河天皇立关白藤原师实之女为后,人称中宫贤子,两人极其恩爱,因此希望能让贤子产下皇子,天皇听说三井寺赖豪阿阇梨法力灵验,故命其代为祈愿,并应允〔事若有成,一切恩赐不难〕。后赖豪阿阇梨尽心祈祷,拜此愿力,敦文亲王随之出生,天皇大悦,询问阿阇梨意欲何赏赐,赖豪阿阇梨答曰:〔望得天皇敕许三井寺建立戒坛。〕
天皇一时爽快应允,但是却忽略了其时三井寺于比叡山侧,天台宗延历寺即在此处,闻得天皇特许三井寺建立象征统率佛寺地位的戒坛,特别动用政治关系,向天皇进言,最终天皇觉得不可让天台宗分裂,于是收回前令。
赖豪阿阇梨闻得此变化,怒道:〔皇子乃我费心尽力祈愿修验得来,如今天皇负我,吾今将其带至魔道去矣。〕语毕,即不进粒米,终至绝食毙命。是时,天皇枕边出现一白发妖异僧侣,握持锡杖站立在床前,让天皇大惊不已,令比叡山僧侣祈福攘祸,可惜敦文亲王不到四岁便已死去。
据民间传说,赖豪阿阇梨将自己关到密室中,不修须发不剪指甲,一百天来不眠不休焚香诅咒,待得死去后,化为八万四千只巨鼠,有着铁般的牙齿、石头般的身体,一路往比叡山去,将佛像、经典尽数啮破。由于有着铁般的牙齿,因此鸟山石燕在《画图百鬼夜行》中将其称为〔铁鼠〕。
京极夏彦,别人难以模仿、难以企及的作品,对他来说只是兴趣。
1963年3月26日出生于北海道小樽。
1994年:在工作之余写下处女作《姑获鸟之夏》,为推理文坛带来极大的冲击。
1996年;出版京极堂系列之二《魍魉之匣》,拿下第四十九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之后陆续推出《狂骨之梦》、《铁鼠之槛》等九部系列作品。
1997年:时代小说《嗤笑伊右卫门》获第二十五届泉镜花文学奖。
2003年:时代小说《偷窥狂小平次》获得第十六届山本周五郎奖。
2004年:怪奇时代小说《后巷说百物语》获得第130届直木奖。
京极堂系列小说人物设定鲜明、布局精彩、架构繁复,举重若轻的书写极具压倒性魅力,书籍甫出版便风靡大众,读者群遍及各年龄层与行业。京极夏彦目前正以让人瞠目结舌的奇快速度创作,被誉为“神”一样的创作者。
总导读 独力揭起妖怪推理大旗的当代名家
铁鼠之槛(上)
“是贫僧杀的。”
声音响亮优雅,没有丝毫畏怯,同时语调极为平常,所以尾岛佑平认为对方八成是在开玩笑,慢吞吞地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您说什么?”
“所以说,是贫僧杀的。”
“您说杀……意思是?”
“喏,就是倒在施主脚下的那具尸骸。”
“尸、尸骸?这个吗?”
尾岛双手一挥,扔掉了手中的丁字拐,跳开似的远离了它。完全是大吃一惊的动作。因为如果就像出声的人所言,它真的是一具尸骸的话,那么尾岛之前等于是做出了极为冒渎的事。
在来人告知之前,尾岛用拐杖的尖端戳它,甚至用脚尖拨弄它,想要搞清楚阻挡去路的异物究竟是什么。
“不必惊讶……”声音说,“生命结束的话,人也不过是具肉块。即使触碰,死亡也不会像疾病般传染开来。不管是践踏还是踢踹,都不会因此遭到恶报。没有必要如此忌讳吧。”
“人?您刚才说人?那么这个——我刚才踏到的这个,是人的尸骸、人的尸体吗?”
“没错……”
说到这里,声音变得有些拙涩,然而不一会儿又恢复成原本的语调。
“施主眼睛不方便吗?那么请容贫僧再次说明吧。方才施主用脚拨动的东西,是人的尸骸。话虽如此,也无须如此畏惧。而且,它已经成佛了〔注〕。”声音如此述说。
“就、就算您这么说,踩、踩了死者是会遭报应的。我、我……”
“何须如此畏惧?这不是往生者,只是具尸骸。不,即便它是往生者,若已真正往生成佛,不过是被脚踩踏而已,也不会为此发怒的。”
“您说的这是什么天打雷劈的话?”
“施主不信贫僧所言?”
“这么说的您,又是何人?”
“如施主所见,只是名乞丐和尚……噢,我忘了施主看不见贫僧。贫僧虽然这样,也是名云水僧。”
“您、您是个和尚?”
“没错。”
“那么,快来超度这个死者……”
“所以说,那是贫僧所杀。”
“师父的意思是,和尚杀了人吗?”
“杀了人。”
“怎么这么残忍……不、这、您……”
不知为何,尾岛仿佛苏醒过来似的放松双肩,微微仰起头向着僧人面孔的上方说:“您是在开玩笑的吧?”
僧人间不容发地回应:“施主为何作此想?”
“您说是和尚,那么您已皈依佛门了吧。”
“所言甚是、。贫僧是佛门弟子。”
“那么杀生应该是个大戒。如果因为我看不见,您就想吓唬我的话,这个玩笑也过头了些。就算您是个和尚,也请不要这样捉弄人。”
“贫僧并未说笑。捉弄眼盲的施主,才是佛门弟子最不应为之事。在路况如此险恶的雪地里,施主的脚步却如此踏实,所以贫僧才未察觉。若是一开始就察觉,绝无此言。”
“可是……”
“若贫僧的话冒犯了施主,还请见谅。贫僧丝毫无意嘲弄施主双眼不便。得罪了。”
声音变得模糊,僧人垂下头来了。
“可、可是啊……”
“可否请施主见谅?”
“呃,不、不是这样的。这倒无关紧要。只、只是和尚杀人这种事,我一时实在无法相信。”
“诚如施主所言,不杀生是佛祖之教诲。不,论到杀人,不仅是僧人,遵循此戒也是人之常伦。”
“那么为什么……”
“在那里的确实是人的尸骸。然而贫僧所杀,却非人哉。”
“什么?”
“贫僧说,贫僧没有杀人。”
僧人说完,沉默了片刻。
“师父的意思是这不是人吗?死在这里的不是人,换句话说,师父您制裁了十恶不赦的恶人?”
“非也,非也。裁处世人,非僧人之职。况且那具尸骸并非什么恶人。正如方才施主所言,它是已往生成佛者。”
“那倒奇怪了。”
“它——没错,是牛。”
“牛?您是说牛?”
“没错。而它若是牛……”
“若是牛?”
“贫僧便是鼠。”
鼠,声音这么说。
“鼠?”
“贫僧的牛破槛而出,捉住了一看,却非牛而是鼠。不对,不是这样呢。打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任何东西破槛而出。”
“您是说槛吗?”
“对,槛。牢牢紧闭的牢槛。不见、不闻、不语、不思,舍弃自我、舍弃所有、舍弃一切,俱皆成空,牢槛却依旧留存。槛中没有任何东西逃离,而且原本存在于槛中的,是鼠。”
“槛中……有鼠?”
“是鼠啊。”
“鼠……”
“施主明白吗?”
“不明白。”
“这么想想……”
僧人的口吻变得像在述怀。
“这么想想,贫僧离开故乡之后,行路迢远,却终究没能离开囚禁自己的牢槛。但是,那厮却轻易地破槛而出——轻而易举。逐牛、得牛、成牛,噢噢,对那厮而言,根本没有所谓的牢槛。贫僧是多么的不成熟啊:”
“师、师父在说些什么啊?”
“所以……”
“所以您才把他杀了?……”
“可以说是这样,也可以说不是这样。”
“我不懂,完全不懂。我这种人不可能明白师父说的大道理。双眼失明的我,连倒在这里的东西是什么都毫无头绪。师父说这是人的尸骸,还说杀了他的就是您自己。但是,师父又说您没有杀人,说您杀的是牛。如果师父杀的是牛,那么在这里的就应该是牛的尸骸;另外,这具尸骸若是人的尸体,那么就是师父杀了人。这
是世间常理,不可歪曲之事。纵然变换再多的说法,事实就是事实。诡辩不可能扭曲真实。在这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虽说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然而我却无法加以确定。这么一来,和受到嘲弄根本没有两样。”
“没什么,在那里的东西,就是施主所看到的东西。”
“又出此过分之戏言。”
“贫僧并未说笑。喏,施主不是已经看见了吗?”
“什么?”
“明眼之人所能够看见的,其程度有限。”
冷风穿过树林而来,拂上尾岛的后颈。
阴冷的空气徐徐笼罩住尾岛。
“世界就如同施主所见,那便是施主的世界。那么,无须介意贫僧之言。施主就这样接受自己所感觉到的即可。”
这……
这不是什么牛。
当然,这事打从一开始就再清楚不过了。
沙沙——声音响起。
枝桠上的积雪掉落了。
僧人道:“施主害怕死亡吗?”
“这……”
“贫僧在问,施主害怕死亡吗?”
“怕、怕啊。”
“何故?”
“嗯……”
感觉不到气息。
自己现在对话的对象……
真的是人吗?
就算是人——
也是……杀人凶手。
沙沙。
积雪落下了。
此时,尾岛总算客观地掌握到自己面对的不寻常状况。
他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脚往后挪了一步。丢掉拐杖真是失策。他在大惊之余扔掉了拐杖,现在完全不晓得仅次于性命的宝贝手杖掉到哪里去了。在这种状况下胡乱地鲁莽行动,根本是有勇无谋。尾岛一边后退,一边用脚尖摸索拐杖的所在。
找不到拐杖。
锵——声音响起。
“贫僧方才以这把锡杖挥到那人的头上,那人死了。只是这样。在那之前与之后,有任何改变吗?”
“杀、杀人凶手……”
锵——声音再度响起。
“杀人凶手!”尾岛尖叫。
接着他往后倒退了两三步。
僧人发出踏过雪地的声音,逼近尾岛。
锵、锵——锡杖发出声响。
尾岛的膝盖……软了。
他勉力支撑不瘫坐下去,右手往前伸出。
左手在背后摸索。然而手却只是抓过空气——背后什么都没有。
尾岛突地屈起身体,双手撑在雪地上,朝着僧人应在的方向伏首。
“饶、饶命,请饶命。小的只是个盲眼按摩师。这件事我没看到、没听到也不会说。请您饶了我这条小命吧。”
尾岛跪拜下去,一次又一次求饶。
冰冷的雪片沾在他的额头上。
但是尾岛求饶的方向,微妙地错开了僧人此时站立的实际位置。
沙沙——雪崩落了。
僧人“呵呵”笑了。
然后他说“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尾岛身体更加紧缩,像要把脸埋进雪中似的,抱住了头。
“用不着害怕,贫僧什么都不会做。喏,这样子身体会受寒着凉的。喏,快请起吧。”
僧人说着,走向尾岛,穿过他身旁,将插进原本似乎是草丛的雪堆里的拐杖拔出。
“虽云修证一等,吾尚未及。”
僧人无力地说。
“渐修悟人终归是件难事。”
他接着呢喃道。”
然后,僧人把拐杖塞进蜷伏在地的尾岛手中。
“所以,我并非可受施主如此跪拜的高僧。喏,不管是警局还是哪里都好,去吧。”僧人毅然决然地说。
尾岛从僧人手中一把抢过拐杖,连滚带爬——事实上他真的跌倒了好几次——浑身沾满了雪,头也不回地逃走了。
僧人凝然不动。
这件事是事后听闻的。
那一天……
听说山已然一片雪白,虽然天气不甚睛朗,外头却颇为明亮。
或许是雪不规则地反射出微弱的日光之故。
山鸟呴呴啼叫。
……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让人欲罢不能,作者的笔力深厚,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叙事世界。那种层层递进的悬疑感,如同剥洋葱一般,每揭开一层都能看到新的谜团。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刻画人物时的那种克制与爆发力的平衡,角色的内心挣扎和外部行动都显得那样真实可信。读到某些关键情节时,我甚至能感受到角色内心的那种煎熬与抉择,仿佛自己也身处其中,替他们感到紧张。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的伦理困境时,作者并没有给出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将选择的重量完全压在了读者身上,这种处理方式非常高级。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经历一场智力上的角逐,需要全神贯注去捕捉那些看似不经意的伏笔和暗示,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关键线索。那种读完后仍久久不能平复的心情,正是好作品的标志。
评分这本书在哲学层面的探讨非常深刻,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场关于人性、命运和选择的辩论会。作者毫不回避地撕开了社会结构下那些光鲜亮丽外表下的阴暗面,探讨了体制、偏见与个体意志之间的永恒冲突。读完后,我花了好久时间才从那种深沉的思考中抽离出来。它迫使我去反思自己对于“正义”和“生存”的理解。那些角色们所面临的困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我们自身价值观的一种拷问。这种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作品,是极其难得的,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和启迪,让人在合上书本之后,依然能够感受到思想的余温和回响。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它没有提供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也没有将角色脸谱化,即便是反派也展现出了令人动容的复杂人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待“灰色地带”的描绘,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只有在特定环境压力下做出不同选择的个体。这种真实感,来源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冷峻的观察。阅读过程中,我的立场是不断摇摆的,一会儿同情A,一会儿又被B的逻辑所说服。这种多视角的叙事策略,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层次感,让故事摆脱了简单的二元对立,呈现出一种更加贴近真实世界的混沌美感和无解的悲剧色彩。
评分从纯粹的结构布局上来看,这本书的处理手法堪称教科书级别。作者对时间线的掌控炉火纯青,穿插、倒叙、插叙的运用丝滑自然,没有丝毫生硬的痕迹。很多时候,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在后续的章节中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成为解开整个局面的钥匙。这种布局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巧妙地控制了信息的释放速度,让读者的好奇心始终处于被拉扯的状态。每当我觉得自己快要触及真相时,作者总能及时抛出一个新的变数,将悬念推向新的高潮。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故事节奏的绝对自信和掌控力,读起来酣畅淋漓,没有丝毫拖沓感,每一个段落的设置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古典而又充满画面感,读起来有一种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之中的错觉。遣词造句讲究韵律和意境,即便是描述日常的场景,也显得韵味十足,充满了东方的美学意蕴。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环境描写的细致入微,那些关于光影、气味、声音的描写,构建了一个非常立体可感的空间,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故事发生的一切。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它不是那种直白地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是通过氛围的渲染和细节的铺陈,让你自己去体会、去感受。翻开书页,就像是走进了一幅精心绘制的水墨画卷,每一个转折都带着水墨特有的洇染和留白,引人深思。
评分补齐系列
评分很好 像预期的一样
评分5分
评分不错不错,拿起来非常厚重,包装也很满意
评分好。。。。。。。。。。。。
评分全新正版,品相佳,送货及时,蛮不错。
评分好东西,京东一如既往地放心,质量没的说。
评分作为京极迷买到非常开心,一套已齐
评分京极堂系列,收集齐全,一次看的够!上下两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