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與零壹融資租賃研究中心在《中國融資租賃行業2014年度報告》的基礎上,繼續推齣瞭《中國融資租賃行業2015年度報告》。重點闡述瞭2014年的整個行業發展和變化,行業所麵臨的外部環境的發展及變化,以及對2014年行業熱點問題的分析解讀。
內容簡介
《中國融資租賃行業2015年度報告》是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與零壹融資租賃研究中心繼續2014年度報告後推齣的又一年度報告,總結和迴顧瞭2014年行業各方麵變化,對行業麵臨的各種外部環境及新興探索進行展望,解讀及分析行業當下麵臨的難點及熱點問題——法律問題“營改增”稅收問題、資産交易問題、跨境融資問題等,並通過行業領先公司案例呈現當前多樣化的創新和探索。
作者簡介
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China Financial Leasing 30 Forum, CFL30),於2011年12月5日在北京成立。論壇由來自內資、外資、金融三大闆塊融資租賃公司的專業高級管理人士組成,旨在超脫於現有的行業格局,搭建一個行業交流和研究平颱,開展有關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發展重大問題的深入研究,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的融資租賃發展路徑,並組織進行業界高層的廣泛交流,邀請政策和學術界精英廣泛參與,整閤國際、國內和學界、業界資源,促進不同監管下的融資租賃闆塊協調,凝聚共識。同時,牽頭組織行業外部高層溝通,推動融資租賃環境建設和政策完善,塑造良好的行業形象,建立健康的行業規則。論壇由李思明、叢林聯閤召集,李思明、叢林、劉小勇、萬鈞、王佳林、高剋勤共同發起,《一財經日報》聯閤發起。成立至今,論壇已成功舉辦多次行業研討和交流活動,話題主要圍繞行業熱點,與學術研究員所專傢學者、設計相關行業(會計、法律、稅收、債券、評級等等)的專業人士一起交流信息,同時邀請主管部門及監管機構參與討論。
零壹融資租賃研究中心,是零壹公司旗下新銳研究機構,專注於融資租賃前沿研究。零壹公司是專業的互聯網金融和資産金融服務機構,旗下擁有零壹研究院、零壹財經及互聯網理財用戶服務平颱愛有財等業務版塊。零壹研究院以數據和案例為基礎,進行前沿理論和實務研究,已齣版十餘種專業書籍,包括:《互聯網金融:框架與實踐》《中國P2P藉貸服務行業白皮書》係列、《中國眾籌服務行業白皮書》係列、《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年度報告》係列、《互聯網理財資産供給》等。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已建成國內P2P藉貸、眾籌融資等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行業數據庫,形成瞭可動態量化分析的數據産品。零壹財經(01caijing.com)是國內一傢專注於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垂直媒體。愛有財(iyoucai.com)為互聯網理財用戶提供社交化、智能化的決策服務。
目錄
CONTENST 目錄
第1章行業概況
1.12014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發展概況
1.1.1行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
1.1.2三類公司發展不平衡,新進公司增長乏力
1.1.3行業政策環境進一步完善
1.1.4各路資本爭相湧入
1.1.5北、上、廣、天津領跑
1.1.6助力航空、裝備製造業、農業等領域産業結構調整
1.2不同類彆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現狀
1.2.1金融租賃公司發展現狀
1.2.2內資融資租賃公司發展現狀
1.2.3外資融資租賃公司發展現狀
1.3商務部2014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
1.3.1行業規模分析
1.3.2行業結構分析
1.3.3行業經營狀況分析
1.3.4行業風險分析
1.4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存在的問題
1.4.1稅收問題
1.4.2租賃物登記問題
1.4.3監管麵臨的問題
1.4.4融資渠道單一
1.4.5業務模式單一,亟須專業化轉型
1.4.6行業人纔缺乏
1.4.7新版國際租賃會計準則的衝擊
1.5國際融資租賃行業發展概況
1.5.1世界租賃發展概述
1.5.2世界租賃市場主體發展概況:北美洲、歐洲、亞洲
1.5.3其他區域發展概況: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新西蘭
1.5.4各國租賃滲透率
第2章法律
2.12014年中國融資租賃法律環境的主要變化
2.2融資租賃案件的發生與審理情況
2.2.1融資租賃案件曆年的發生與審理情況
2.2.22014年可檢索融資租賃民事裁判文書審理情況分析
2.32014年融資租賃案件爭議焦點及法律適用
2.3.1融資租賃法律關係的認定
2.3.2融資租賃閤同的效力
2.3.3承租人逾期支付租金
2.3.4融資租賃閤同解約的情況
2.3.5因租賃物引起的糾紛
2.3.6融資租賃閤同中的擔保問題
2.3.7從上海地區400多個仲裁案件中總結融資租賃公司的共性問題
2.4融資租賃司法解釋評析
2.4.1融資租賃立法狀況
2.4.2司法解釋的製定背景
2.4.3司法解釋的先進之處
2.4.4司法解釋的保守或不閤理之處
2.4.5司法解釋不完善的原因及待完善之處
2.52014年融資租賃糾紛典型案例解析
2.5.1案例一:外資租賃公司是否能以不動産作為租賃物進行融資租賃交易
2.5.2案例二:租賃物無法特定化時的融資租賃法律關係認定
2.5.3案例三:租賃物不明確導緻融資租賃法律關係被否定
2.5.4案例四:不動産融資租賃閤同中租賃物未過戶是否影響融資租賃閤同的效力及對融資租賃法律關係的認定
2.5.5案例五:承租人擅自處分租賃物侵害齣租人權益的案例
2.5.6案例六:“善意取得”辨僞典型案例
2.5.7案例七:齣租人的物權和債權在同一訴訟程序中如何得到實現
2.5.8案例八:物債擇一的訴訟睏局——兼議行使取迴權是否需要評估租賃物價值
2.5.9案例九:強製執行公證製度在融資租賃交易中的實際運用情況
2.5.10案例十:融資租賃閤同擔保問題
2.6融資租賃物登記問題發展現狀
2.6.1我國融資租賃物權登記現狀及問題
2.6.2各方對推動融資租賃物權登記所作的嘗試
2.7“互聯網+融資租賃”的若乾法律問題研究
2.7.1“互聯網+融資租賃”業務模式
2.7.2“互聯網+融資租賃”的法律問題
2.8業界建言融資租賃法律政策
第3章監管與政策
3.12014年融資租賃監管政策主要變化
3.2三類融資租賃公司監管概述
3.3不同地區融資租賃政策對比
3.3.1區域規劃政策
3.3.2業務領域政策
3.3.3財稅補貼政策
3.3.4保稅區政策
3.3.5人纔引進政策
3.3.6法律環境
3.3.7行業組織
3.3.8跨境融資政策
3.3.9其他地區實行的融資租賃政策
3.3.10天津、上海、深圳的競賽
3.4業界建言融資租賃監管政策
第4章稅收——“營改增”進展及麵臨的問題
4.1融資租賃“營改增”最新政策介紹
4.1.1增值額的確認原理
4.1.2即徵即退原理
4.1.3會計處理原理
4.2直租業務會計處理案例分析
4.3迴租業務會計處理案例分析
4.4增值稅納稅申報錶
4.5各地區融資租賃“營改增”政策實施細則
4.5.1福建省相關規定
4.5.2山東省相關規定
4.5.3上海市相關規定
4.6融資租賃“營改增”過程中麵臨的主要問題
4.7業界建言融資租賃稅收政策
第5章會計——國際租賃會計準則最新進展
5.12014年國際租賃會計準則(徵求意見稿)的最新進展
5.1.1國際租賃會計準則的最新動態
5.1.2關於ED2租賃定義的反饋意見
5.1.3新準則下的會計處理
5.2國際租賃會計準則修訂對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可能産生的影響
5.3中國融資租賃行業應如何應對國際租賃會計準則的修訂
第6章融資租賃資産二級市場的發展
6.1融資租賃資産二級市場發展概貌
6.22014年重大融資租賃資産交易案例及模式介紹
6.2.1傳統渠道:資産證券化、資産支持票據、信托等
6.2.2藉道互聯網金融
6.3融資租賃P2P交易模式
6.3.1融資租賃P2P交易平颱基本介紹
6.3.2交易模式介紹
6.3.3資金流轉方式介紹
6.3.4融資租賃資産P2P交易數據
6.3.5典型融資租賃P2P平颱對比
第7章融資租賃跨境融資
7.1跨境融資的主要方式及相關案例——以前海閤作區及上海自貿區為例
7.1.1前海與上海自貿區
7.1.2跨境人民幣貸款模式
7.2重點領域跨境融資政策及典型案例第8章理事案例
8.1渤海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8.2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8.3海通恒信國際租賃有限公司
8.4民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8.5農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8.6興業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
8.7浙江匯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8.8中建投租賃有限責任公司
附錄
附錄1:2014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大事記
附錄2: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理事訪談錄
叢林:金融租賃:實體經濟的源頭活水
李思明:農機、新能源和PPP將帶給融資租賃新機會
劉衛東:融資租賃跑馬圈地時代已終結
劉小勇:中國租賃業步入國際化發展快車道
萬鈞:P2P有望成融資租賃業主要金主
俞雄偉:租賃業應有産業轉型思維和互聯網思維
周巍:全球經濟下的自貿區與中國租賃業發展
附錄3:金融租賃公司名錄
附錄4: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名錄
附錄5:外資融資租賃公司名錄
附錄6:中國融資租賃法律政策目錄
附錄7:中國融資租賃監管政策目錄
附錄8:中國融資租賃稅收政策目錄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跨越邊界的金融脈絡:全球供應鏈金融與中小企業發展新機遇 本書聚焦於全球視野下,供應鏈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 SCF)的最新發展趨勢、核心技術應用及其對實體經濟,特彆是中小微企業(SMEs)融資環境産生的深遠影響。 它並非對特定年度國內特定行業的報告,而是深入剖析瞭驅動國際金融工具創新的關鍵動力,以及如何通過優化貿易流程和信息流,重塑企業的資金周轉效率和風險管理格局。 第一部分:全球供應鏈金融的理論基石與生態重塑 本部分首先構建瞭全球供應鏈金融的理論框架,將其定位為連接宏觀經濟穩定與微觀企業活力的橋梁。我們詳盡考察瞭 SCF 演進的曆史脈絡,從傳統的應收賬款保理(Factoring)和賣方信用(Seller Financing),發展到如今以技術驅動的數字化、嵌入式金融模式。 核心概念辨析: 深入區分瞭動態摺扣(Dynamic Discounting)、反嚮保理(Reverse Factoring/Approved Payables)與應收賬款融資(Accounts Receivable Financing)的內在機製、風險特徵與適用場景。 價值鏈的重構: 分析瞭大型核心企業(Anchor Firms)在供應鏈金融生態中扮演的“信任中介”角色,以及如何利用其信用優勢,嚮下遊的中小供應商傳導低成本資金。探討瞭這種結構對整個供應鏈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的影響。 監管環境的適應性: 比較瞭歐盟(如 MiFID II 的影響)、北美(UCC 改革與融資登記)以及亞洲新興市場(如新加坡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在規範和鼓勵 SCF 創新方麵的政策差異,揭示瞭不同司法管轄區對資産證券化、信息披露和消費者保護的側重點。 第二部分:技術賦能:區塊鏈、物聯網與數據驅動的信任構建 本書將大量篇幅用於探討支撐現代供應鏈金融高效運作的底層技術。我們認為,數據成為新的核心資産,而技術則是解鎖這些資産價值的關鍵。 區塊鏈在防欺詐中的應用: 詳細闡述瞭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如何解決傳統貿易融資中的“雙重融資”(Double Financing)難題。通過構建不可篡改的交易記錄和智能閤約(Smart Contracts),確保資産的唯一性和可信度。本書分析瞭特定試點項目中,DLT 如何簡化跨國貿易的單證流轉,並降低銀行的盡職調查成本。 物聯網(IoT)與資産可見性: 探討瞭如何通過在運輸工具、倉儲設施乃至高價值貨物中部署 IoT 傳感器,實時監測貨物流動、溫度、濕度等關鍵參數。這種“資産在途”的實時可見性,極大地增強瞭抵押品的質量,使融資機構能夠更精確地評估風險敞口。 人工智能(AI)與信用評分: 分析瞭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模型如何超越傳統的財務報錶分析,利用交易頻率、付款曆史、客戶評價、甚至社交媒體數據等“替代數據”(Alternative Data)來構建更精細化的中小企業信用畫像,從而實現更快速、更普惠的信貸審批。 第三部分:全球中小企業融資睏境與供應鏈金融的普惠性潛力 本書的核心論點之一是,供應鏈金融是解決全球SMEs普遍麵臨的“融資鴻溝”(Financing Gap)的有效工具之一,但其應用並非沒有挑戰。 融資障礙的全球共性: 係統梳理瞭中小企業在全球範圍內融資難、融資貴的主要結構性原因,包括缺乏閤格的抵押品、信息不對稱、高昂的交易成本以及過度依賴傳統銀行間接融資渠道。 嵌入式金融的興起: 重點分析瞭電商平颱、ERP 服務商和行業垂直SaaS(軟件即服務)公司如何將金融服務“嵌入”到日常的業務流程中。這種模式極大地降低瞭中小企業獲取資金的摩擦成本,使其能夠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金額”獲得運營資本。 風險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討論瞭供應鏈金融如何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標準掛鈎。例如,通過綠色供應鏈融資,激勵供應商采用更環保的生産方式;或者通過確保供應鏈的穩定,間接促進瞭聯閤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體麵工作和經濟增長”。 第四部分:未來展望與戰略部署 最後,本書展望瞭未來五年全球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方嚮,並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瞭戰略性建議。 金融基礎設施的標準化: 探討瞭推動全球貿易數據和文件格式標準化的重要性,以及國際組織在促進跨國界供應鏈融資互操作性方麵的努力。 人纔與技能的重塑: 指齣未來供應鏈金融的從業者需要具備跨學科能力,不僅精通金融風控,還需理解數據科學、法律閤規和復雜物流管理。 對衝與波動性管理: 麵對日益不確定的全球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環境,分析瞭供應鏈金融工具在管理匯率風險和原材料價格波動方麵的潛力,以及如何通過結構化設計來增強供應鏈的彈性。 本書適閤對象: 銀行與金融機構的貿易金融部門負責人、大型企業采購與財務部門高管、供應鏈管理專業人士、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者、關注全球貿易和中小企業發展的經濟學者與政策製定者。它提供的是一個宏大、前沿且技術驅動的視角,解析全球貿易的資金血脈是如何流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