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的风光摄影笔记2

詹姆斯的风光摄影笔记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澳] James Zhen Yu 著
图书标签:
  • 风光摄影
  • 摄影技巧
  • 詹姆斯·尼古拉斯
  • 摄影指南
  • 自然风光
  • 摄影教学
  • 后期制作
  • 摄影器材
  • 摄影入门
  • 摄影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6794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78939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41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摄影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一颗认真创作的心。
  没有决定性的瞬间,只有能决定那瞬间的人。
  只有用心去理解器材,才能用好手中的武器。
  知道自己要拍什么,才能真的开始拍点什么。
  让自己慢下来,开始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
  后期很重要,但没有好的前期什么都不存在。
  时间去哪儿了,你缺少的只是放弃的勇气。
  拿起相机背上行囊,来一次只为摄影的旅行。
  与上一版对比:
  相比上一版,重新架构了全书的逻辑体系,
  简化了机身和镜头的介绍,
  增加了全新的滤镜使用心得,
  调整了拍摄手记的后期操作部分,增加了后期处理学习方法、
  基础技能和典型技法章节,并介绍了六个后期处理实例。
  除此之外,这一版还增加了很多新作品的拍摄手记,更直观地展示各种复杂环境下如何拍出满意的风光摄影作品。

内容简介

  《詹姆斯的风光摄影笔记2》是一本关于风光摄影的基础入门书,从风光摄影的基础理念到常用器材,从前期拍摄准备到后期处理流程,从基本的常识问答到探索摄影的本源,作者努力用自己的文字去分享真实的摄影体验,每一字每一句都源自作者内心无保留的所想所思,毫无掩饰。相比上一版,重新架构了全书的逻辑体系,简化了机身和镜头的介绍,增加了全新的滤镜使用心得,调整了拍摄手记的后期操作部分,增加了后期处理学习方法、基础技能和典型技法章节,并介绍了六个后期处理实例。除此之外,这一版还增加了很多新作品的拍摄手记,更直观地展示各种复杂环境下如何拍出满意的风光摄影作品。

作者简介

James Zhen Yu,阿德莱德SO STUDIO婚礼摄影师,独立撰稿人,华盖创意签约摄影师,MARSACE品牌签约摄影师,色影无忌摄影指导。
专注于风光海景摄影,同时也是一名闪卓士(闪光灯技术爱好者),偏爱环境人像摄影。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看过美到让人屏住呼吸的美。在那些时候,才明白“美无言”的意味,然而,幸亏有相机,才可以记录分享这样的时刻,感谢詹姆斯的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用手中相机去记录旅程中的美景。
  ——久邦数码(NASDAQ:GOMO)创始人张向东

  ★这是本内容丰富的书,不仅仅因为它拥有众多的风景类型,更由于詹姆斯独特的拍摄场记,详细记录了作品背后的故事,阅读之后回味无穷。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著名摄影家徐家树

  ★我读过很多摄影书籍,与市场上汗牛充栋的众多风光摄影书籍相比,《詹姆斯的风光摄影笔记》这本书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太多空泛的理论,詹姆斯用一个个精彩作品为实例,为大家详细而具体地传授了大量宝贵的风光摄影拍摄心得和技巧。
  ——著名华人风光和旅游摄影师胡亦鸣(网名:云漫)

目录

摄影探索篇
第1 章 关于摄影的思索.002
第一问 我为什么喜欢摄影? 003
第二问 我要拍摄什么主题? 004
第三问 我用什么样的器材? 005
第四问 我要表达什么思想? 008
第五问 我要如何学习摄影? 012
第六问 什么才是好的照片? 019
第七问 为什么拍不出大片? 022
最后,我们继续探索着……. 023
第2 章 秉持摄影师的心 024
艺术家和工匠 024
训练你的眼睛 025
摄影师的规范 026
打造个人品牌 028
第3 章 风光摄影的要素.031
要素一:绝美的景色. 031
要素二:适当的光线. 038
要素三:坚固的器材. 072
要素四:认真的构思. 074
要素五:耐心的拍摄. 078
要素六:严谨的后期. 086
要素七:专业的打印. 090
工作流程篇
第4 章 拍摄前的准备.094
时间上的准备 094
器材上的准备 094
行程上的准备 096
天气上的准备 098
第5 章 拍摄中的注意事项104
第一:应对拍摄中的突发情况 104
第二:我的风光摄影拍摄流程 105
第6 章 拍摄后的流程.121
器材保养. 121
照片导入 122
筛选处理. 123
网络发布. 124
打印输出. 125
实例解说 125
器材使用篇
第7 章 机身.136
第8 章 镜头.139
选择 139
焦段 141
素质 142
第9 章 脚架.143
三脚架. 143
云台. 144
快装板. 145
脚钉 146
第10 章 滤镜.147
基本知识 147
灰镜 150
渐变灰镜的使用 167
反向中灰渐变镜 173
滤镜支架. 173
滤镜的购买. 175
滤镜的保养. 176
第11 章 工作站.178
计算机. 178
显示器 180
移动存储 183
输入设备. 186
后期处理篇
第12 章 学习后期的道路.190
暗房时代的启蒙 190
数码后期处理的歧路. 192
淘宝摄影的磨炼 192
走上正确的道路 194
第13 章 核心思路.195
第14 章 工作流程.196
Lightroom 的工作流程. 197
DxO OpticsPro 10 221
Photoshop 的基本设置 223
第15 章 基本概念.232
图层混合. 232
选区创建 234
画笔设置 234
蒙版 234
调整图层. 238
明度蒙版. 240
第16 章 常见应用.243
通透去灰 243
后期降噪 247
内容修复 249
细节增强. 255
古典柔焦 258
减淡加深 260
色彩调整. 264
锐化输出 273
第17 章 实例操作.283
大洋仙境 283
虚空魔山 297
画中有画 312
镜湖倒影. 328
专题拍摄篇
第18 章 黑白风光.340
黑白摄影的基础 341
黑白照片的拍摄 344
黑白摄影的后期 349
双生双宿. 366
第19 章 多重曝光.369
前期机内多重曝光. 369
后期多次曝光合成. 371
第20 章 城市夜景.374
夜景拍摄时机 374
夜景拍摄流程 377
追求星芒效果 384
第21 章 星空摄影.386
自然条件的影响 387
星空摄影的器材 388
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389
星轨拍摄与合成 395
第22 章 全景接片.408
拍摄方法. 408
拍摄流程 414
矩阵接片 414
措普沟雪山云海 417

精彩书摘

  答疑
  其实并不想写这些东西,但这些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不断重复回答着,我未曾想过这些问题会被反复问到,如果你觉得太简单请直接跳到第1章“关于摄影的思索”。
  第一问:你用什么相机?
  从2014年11月开始,我使用两台尼康D810相机,之前还用过佳能EOS1DX相机(一年半)、60D(一年)、5DMarkⅡ(半年)和5DMarkⅢ(一年)。
  第二问:为什么你不用中画幅拍风光摄影?
  没有足够的钱支持我拥有它,如果有一天有人愿意赞助我,我一定欣然使用,目前只能努力用好手里的器材。
  第三问:我是摄影新人,请你推荐机身镜头?
  这个问题实在太经典了,可惜我回答不了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不过相信你在任何一个摄影群都会有无数答案,请恕我不能帮你,因为我不是器材专家,也更因为我不是你,不知道你的需要。
  第四问:风光摄影一定要买三脚架,不能手持吗?
  是的,拍风光作品,我一定会使用三脚架,因为用心去创作一幅摄影作品时,每个拍摄流程都需要一个稳定的支撑。
  不光建议你买三脚架,我还推荐买好的三脚架,比如捷信和马小路品牌的三脚架。
  第五问:你用手动对焦还是自动对焦?
  我大多数时间都是实时预览,采用10倍放大模式下的手动对焦,所以你买手动定焦镜头也完全没有问题,关键是你要拍到清晰的影像。中高端机身的10倍放大模式下的自动对焦模式也非常精准,你要了解的不是哪种对焦方式,而是应该对着哪里对焦,画面需要多
  少景深。
  第六问:你用什么测光模式?
  我一般不太在意测光模式,更关注光比问题。如果一定要说哪种模式用得最多,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用得比较多。
  我很少使用光圈优先或者快门优先拍摄方式,更不会使用P挡程序曝光,坚持使用M挡或者B门拍摄风光作品。你从来没有这样做过?那说明你从来没有认真拍过。
  第七问:拍风光一定要使用滤镜吗?
  以前的回答是一定要,现在的回答是最好要,我不同意滤镜是风光摄影入门工具的说法,始终觉得使用滤镜拍摄完美的原片配合精致的后期处理才是王道。
  我不会一味地使用滤镜,也不会为了展示后期能力而放弃滤镜,我会均衡利害关系,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真的有一天,相机的计算能力达到更高的程度,我也不会强词夺理地坚持滤镜的重要性,不过现在滤镜还是我最重要的创作工具,也是推荐的必备工具。
  第八问:你用什么后期处理软件,是盗版的吗?
  我主要使用Adobe公司出品的Lightroom和PhotoshopCC,我在澳大利亚租用这两个软件只要每月10澳元。每个人都会有盗版的原罪,但是从现在起,我可以挺起胸膛去追究那些盗图者。
  购买地址:https://creative。adobe。com/plans
  第九问:詹大师,新片求指点。
  首先我不是大师,只是一个普通的摄影爱好者,也许比你更认真一点,指点绝对谈不上,大家一起研究没有问题。不过在一起讨论前,你愿意分享一下为什么要这样拍,这个作品哪里拍得好,哪里拍得不好吗?
  你自己都没有好好想过,为什么要别人来帮你想呢?
  第十问:你得过什么摄影奖啊?
  不好意思,我没有参加过什么摄影比赛,仅有的几次也是不太成功的经历,更别谈什么荷赛,什么国际大赛了,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我不排斥人家参加各种比赛获奖来抬升自己,只是我找不到参加比赛的动力和自信。
  不会用是否得奖来评价摄影师,作品能撩动我心才最关键。
  第十一问:你拍风光用闪光灯吗?
  除了星空作品,我几乎不用闪光灯。
  第十二问:你玩摄影多久了?
  接触单反相机大约20年,风光摄影大约始于2010年。其实时间的长短和摄影的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严肃的摄影观大都成型于2012年,那是我进步最快的一个时间段。
  第十三问:你是职业摄影师吧?
  曾经很希望能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不过目前还只是周末婚礼摄影师,我还有一份卖打印机的工作,风光摄影属于我的爱好,拍摄婚礼和婚纱摄影才是摄影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的安排可以让我既能从摄影中获得收入,也能长久地保持我对摄影的乐趣,不要因为赚钱而忘记喜欢摄影的真正原因。
  第十四问:你自己打印照片吗?
  是的,我精心打印最好的作品,对便宜的在线打印服务绝不放心。专业的爱普生微喷中心太贵,我有一整套的廉价解决方案,可以提供高性价比的打印作品。
  第十五问:你是个中国人,为什么用个假洋鬼子的名字?
  我现在是澳大利亚公民,是一名澳籍华人,JamesZhenYu是护照上的官方名字,詹姆斯是标准中文翻译,于震是我出国前的中文名字。
  华人也好,假洋鬼子也好,我并不在意,也不觉得是问题,我只是用我最熟悉的语言来分享自己对摄影的感受,希望将来,有人把我的书翻译成英文让我感受一下真洋鬼子的心态吧!
  你觉得上当了,那我只能窃喜一下。
  第十六问:我拿起相机就没有思路,不知道怎么拍,你有什么秘诀?
  来参加摄影团吧,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可以在国内,机会不是很多,有心一定能报上,在路上我可以手把手教你,不过你要有钱和有“闲”。
  第十七问:你为什么要从佳能换到尼康?
  尼康D810是目前最适合风光摄影师使用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我不是某个品牌的死忠粉,只选择适合当下的器材。
  致谢
  总是需要诚挚地感谢很多人,因为我活在社会中,即使远在异国,依然和祖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要诚挚感谢那些提供赞助的合作伙伴:纽约摄影器材店和马小路摄影器材。如果所有的摄影器材都需要自己买,即使我愿意,太太也不会答应。
  不想遮遮掩掩地感谢这些帮助过我的人,合理的商业化让我一路走得更轻松。如果你喜欢这本书,就请支持纽约摄影和马小路,支持它们其实就是支持我可以更认真地写作。
  其次,发自内心感谢我的太太Jo,是她的忍让和对我的爱,让我有机会比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摄影,这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再次,感谢詹姆斯摄影技术群(群号204446640)和詹姆斯读者俱乐部(群号390642534)的几千名群友,有些人已经陪伴我走过五年,看着我从一名菜鸟成长起来。
  你们是磐石,是堡垒,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最后,感谢《詹姆斯的风光摄影笔记》的几万名读者,你们的支持让我有了梦想成真的一天,也让我有机会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也能继续赚点稿费,可以继续升级我的器材,享受摄影带给我的美妙。
  其实还可以写出更多感谢的话语,不想在这里用煽情的文字来表达,我更愿意写一本更有价值的书,来表示我对他们的感谢。
  ……

前言/序言

  自序
  这是一段梦想被实现后写下的文字,《詹姆斯的风光摄影笔记》这本书被很多人认可,多次加印之后也算得上是热销书了,在当当的2014年度影响力艺术类图书中排名第三,在京东商城的2014年摄影书中排名前十。出版社希望我能继续耕耘这本风光摄影入门书籍,给我机会去改正错误。
  热心的读者朋友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反馈,其中表扬最多的是不像普通摄影书那么教条、亲身体会的分享很实用,最多的批评就是后期方面的内容过少。
  先谢谢这些鼓励和批评,鼓励可以让我更骄傲地写自己的观点,不必再战战兢兢、畏首畏尾,批评可以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应该更用心去写作一本好书,真正的好书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写出来的,而是想办法帮助更多的影友和读者。
  国学大师黄侃的学问之道:“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惭愧之余,求众人原谅,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
  当下无从下手,有一种过去几年的原始积累被完全榨干后却被要求立刻满血复活的感觉。经过和出版社的孔编辑反复商量以及各种内心挣扎后,说服出版社放弃了写作一本接一本新书的想法,其实更主要是说服我自己,我不能也暂时没有能力写出一个系列,只能用全部精力先去写好一本,努力让它成为真正有价值、有用的入门书,而不是简单的游记、感想和图片的堆叠。
  本书中的风光摄影技术并不是我发明创造的,我也是从各种书籍、网上讨论区和教学视频中看到和学习到的,经过多次实践后彻底吸收,改良成自己的东西。如果你发现这个方法在哪里看到过也不要奇怪,说不定我们看的是同一本书,不过我愿意分享自己的看法、实践乃至深化学习,即使有些争议也在所不惜。我不希望自己像一个啰啰唆唆的老太婆,更愿意像一个热情直率的追风少年。
  我愿意接受挑战,也无所畏惧,因为早已习惯在挣扎中前行,我也在不断学习,仍然坚持不断地重复拍摄,不断地与人争论。我愿意把这些点滴体会和你们分享,哪怕有些技术或者观点还不成熟、不完美。
  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可以被复制,只要你学会最基础的摄影技术,避免我犯过的错误,你可能就是下一个摄影师,甚至更好。NothingImpossible——Justdoit。
  前路很长,且修远兮。
  我将会坚持下去,你也要一起坚持下去。
  因为摄影并不难,所以享受摄影的乐趣也是如此简单。
  詹姆斯于震
  2015年3月30日
  最后修改于阿德莱德
  我的信条
  摄影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一颗认真创作的心。
  没有决定性的瞬间,只有能决定那瞬间的人。
  只有用心去理解器材,才能用好手中的武器。
  知道自己要拍什么,才能真的开始拍点什么。
  让自己慢下来,开始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
  后期很重要,但没有好的前期什么都不存在。
  时间去哪儿了,你缺少的只是放弃的勇气。
  拿起相机背上行囊,来一次只为摄影的旅行。


詹姆斯的风光摄影笔记2:捕捉永恒瞬间的光影密码 序言: 继《詹姆斯的风光摄影笔记》第一部引发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后,詹姆斯再次踏上探索风光摄影奥秘的旅程。他秉持着一贯的严谨态度与对自然光影的深刻洞察,将镜头对准了那些稍纵即逝的美丽瞬间。本书并非简单地重复前作的经验,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从宏观的地理地貌到微观的细节纹理,从一天中的不同光线时段到一年四季的变幻,詹姆斯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风光摄影的核心精髓,解锁那些让画面“活”起来的秘密。 第一章:不止于“美”——理解风光摄影的灵魂 风光摄影,绝不仅仅是记录眼前的景色。它是一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一次对时间与空间的深度解读。本章将深入探讨风光摄影的本质,区分“好看”与“有故事”的画面。詹姆斯将分享他如何超越简单的构图和曝光,去捕捉风景中蕴含的情感、氛围以及叙事性。我们将探讨: 何为“好”的风光照片? 摆脱大众审美,探索引人入胜的视觉语言,理解画面背后的情感共鸣。 从“看”到“感受”: 如何将眼睛看到的,转化为心灵能体会的。詹姆斯将分享他观察自然的独特视角,以及如何通过画面传递这种感受。 故事的起源: 每张风光照片都应该有其故事。我们该如何挖掘风景中的潜在叙事,让观者产生联想?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技术是手段,艺术是目的。詹姆斯将强调,过度依赖技术而忽略艺术表达的误区,以及如何在技术层面为艺术服务。 第二章:光影的魔法师——驾驭一天中的光线变幻 光线,是风光摄影的生命线,也是詹姆斯最为着迷的探索领域。本书的第二章将是一场关于光线的深度解析,从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到正午的烈日,再到黄昏的余晖,乃至黑夜的星辰,詹姆斯将带领读者穿越一天中最具代表性的光影时刻。 晨曦的温柔唤醒: 探讨日出前后的“蓝色小时”和“金色小时”,以及如何利用柔和的光线塑造宁静、梦幻的画面。詹姆斯会分享 his strategies for capturing the subtle graduaons of color and the ethereal quality of early morning light. 正午的挑战与机遇: 许多摄影师避开正午,但詹姆斯将揭示其独特的魅力。探讨如何应对强烈的阳光,利用对比、剪影或特殊的后期处理来创造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黄金时刻的辉煌: 深入分析日落时分的黄金、红色和紫色的光芒,以及如何利用侧光、逆光和背光来增强景物的立体感和色彩饱和度。詹姆斯将分享 his precise techniques for timing and composition during this magical period. 暮色的神秘低语: 探讨天光渐渐暗淡时,天空的丰富色彩和城市灯光的融入。如何在此刻捕捉到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月夜与星空的低语: 探索在弱光环境下拍摄的挑战,包括长时间曝光、ISO的控制以及如何利用月光或星轨来讲述宇宙的故事。 第三章:四季的画布——捕捉时间流转中的色彩与韵律 大自然的四季更迭,是大地上最壮丽的画布。詹姆斯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不同季节赋予风景的独特气息,以及如何捕捉这些瞬息万变的色彩与韵律。 春日的生机勃勃: 探讨如何捕捉嫩芽初绽、花朵盛开的生命力。理解春季柔和的光线和清新的色彩,以及如何构图来突出新生的喜悦。 夏日的浓烈奔放: 分析夏季强烈的光线、丰茂的植被和活跃的生机。探讨如何处理高对比度,捕捉夏日特有的能量和色彩。 秋日的诗意与斑斓: 深入解析秋季丰富的色彩层次,从金黄到火红,再到深褐。詹姆斯将分享 his methods for capturing the warmth, texture, and ephemeral beauty of autumn foliage. 探讨如何利用薄雾、斜阳来烘托秋的韵味。 冬日的寂静与纯粹: 探索冬季的白色世界,如何利用雪的质感、冰的晶莹以及冬日特有的低饱和度色彩来创造出极简而又富有力量的画面。詹姆斯会分享 his approach to capturing the stark beauty and quiet solitude of winter landscapes. 第四章:地理的诗篇——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切换 风光摄影的魅力在于其广阔的视野和细节的丰富。本章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从宏观的地理地貌,切换到微观的纹理细节,从而让画面更具层次感和深度。 宏伟的山川湖海: 探讨如何捕捉山脉的巍峨、河流的奔腾、湖泊的宁静以及海岸线的壮丽。理解长焦镜头在压缩空间、突出主体方面的作用。 平原的辽阔与宁静: 探索如何利用地平线、远景和光影来表现平原的开阔感和宁静氛围。 森林的幽深与神秘: 深入理解如何在光线斑驳的森林中寻找拍摄机会,捕捉树木的纹理、苔藓的细腻以及阳光穿透林间的奇妙效果。 沙漠的粗犷与孤寂: 探索如何表现沙漠的线条、沙丘的起伏以及烈日下的光影对比。 微观的细节之美: 探讨如何通过微距镜头或近摄,捕捉花瓣上的露珠、树皮的纹理、岩石的痕迹等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能为宏大的风光画面增添意想不到的趣味和深度。 第五章:构图的呼吸——让画面“喘息”的空间 构图是摄影的骨架,是引导观者视线的关键。詹姆斯在本章将超越“三分法”等基础理论,深入探讨如何让构图更具生命力、更具艺术感。 引导线的使用进阶: 不止是河流、道路,詹姆斯将带领读者发掘自然界中各种隐藏的引导线,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将观者的目光自然地引入画面深处。 负空间的力量: 探讨“留白”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大面积的负空间来突出主体,营造空灵、宁静的氛围。 前景的引入与运用: 如何选择和运用前景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丰富画面的层次,并引导观者进入场景。 对称与平衡的突破: 探讨在对称构图之外,如何运用不对称的平衡来创造出更具动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情感驱动的构图: 詹姆斯将强调,最成功的构图是能够传递情感的构图。探讨如何根据想要表达的情感来调整构图。 第六章:器材的精进——工具的智慧选择与运用 技术是实现艺术表达的工具,并非目的。本章将理性地探讨风光摄影中常用器材的选择与运用,强调“合适”而非“昂贵”。 镜头语言的深度探索: 广角、标准、长焦,不同焦段镜头在风光摄影中的独特性。詹姆斯将分享 his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practical advice on choosing and using different lenses to achieve specific artistic effects. 滤镜的魔力: 中灰渐变镜、减光镜、偏振镜在控制光线、增强色彩、营造特殊效果方面的作用。 三脚架的重要性与选择: 探讨在弱光、长曝光等情况下的三脚架选择,以及如何稳定地架设。 其他辅助器材: 快门线、反光板、清洁工具等,以及它们在实际拍摄中的实用价值。 第七章:后期的新生命——让照片“呼吸”的艺术 后期处理并非“作假”,而是对原始素材的再创作,是让照片“活”过来的最后一步。詹姆斯将分享 his philosophy on post-processing,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respecting the original scene while enhancing its inherent beauty. RAW格式的优势与后期流程: 深入讲解RAW格式的价值,以及一套高效、自然的后期处理流程。 色彩与影调的调整: 探讨如何通过色彩平衡、曲线、色阶等工具,精细地调整画面的色彩和影调,还原真实的氛围或创造出理想的效果。 锐度与细节的增强: 如何在不破坏画面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强细节和锐度,让画面更具质感。 画面清理与局部调整: 移除令人分心的元素,局部提亮或压暗,突出主体。 风格化的探索: 在保持自然感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后期处理,逐渐形成个人独特的视觉风格。 第八章:心境的修炼——从“拍”到“成为” 风光摄影最深层次的收获,在于对自我与自然的连接。本章将探讨摄影师的心境、耐心和对自然的敬畏。 耐心与等待: 很多伟大的风光照片,都源于摄影师耐心的等待。探讨如何与自然互动,理解天气的变化,等待最佳的光线和时机。 敬畏自然,尊重环境: 詹姆斯将强调,摄影师是自然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而非征服者。呼吁保护环境,负责任地进行拍摄。 从“拍”到“感受”: 摄影的最终目的,是丰富内心的体验。如何通过拍摄,与自然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持续学习与成长: 摄影是一条永无止境的学习之路。詹姆斯将鼓励读者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勇于尝试。 结语: 《詹姆斯的风光摄影笔记2》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术和技巧的书籍,更是一扇通往自然深处的大门。詹姆斯用他的镜头语言和文字,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段充满发现与启迪的摄影之旅。愿本书能点燃你心中的摄影热情,让你在未来的每一次按下快门时,都能捕捉到那份属于自然的,永恒的光影之美。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摄影集简直是视觉的盛宴,尤其是那些关于自然光影的捕捉,看得我心头一颤。作者对于不同时间段光线特性的理解,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比如他描述清晨薄雾中林间光束穿透树冠的那一幕,我仿佛能闻到泥土的湿气,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神圣。他对色彩的调和也极为高明,那些看似饱和度极高的画面,却又在微妙的灰阶过渡中保持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真实感,而不是那种匠气十足的“数码味”。尤其欣赏他如何将前景的细节与远景的虚化处理得如此和谐,让观众的视线既能聚焦于细微之处,又不失宏大的空间感。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相当考究,纸张的质感很好,即便是印刷品,也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出原作的细腻层次。对于那些痴迷于风光摄影,追求画面意境而非仅仅是技术堆砌的同好们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宝典。它不仅仅展示了“拍到了什么”,更深刻地阐释了“如何去感受和表达所见”。

评分

从专业技法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对于处理极端高反差场景的曝光策略,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这对我解决户外拍摄中的亮部死白和暗部死黑问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不过,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他对于后期处理理念的阐述——他称之为“二次创作的克制”。他强调后期是为了还原而非虚构,并且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精细的局部调整,来引导观者的目光,而不是一味地拉高对比度或饱和度。书中展示的几张黑白作品,其影调过渡的丝滑程度,让人惊叹于数字时代依然可以达到甚至超越传统银盐胶片的质感。这套理论体系完整且自洽,对于希望将自己的作品从“拍得不错”提升到“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进阶学习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效的催化剂。

评分

我最近翻阅的这本关于影像创作的书籍,给我的冲击主要来自于作者对于“瞬间”的永恒捕捉能力。它不是那种教你光圈快门公式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部哲学随笔,探讨了摄影师如何与被摄对象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其中关于“等待”的章节尤其打动我,他细致描绘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耐心守候一个完美瞬间的煎熬与狂喜。这种对过程的尊重,远超出了简单的技术操作层面。书中的一些构图案例,看似打破常规,实则蕴含着对视觉平衡的深刻洞察力,比如他如何利用不对称和负空间来引导观者的情绪流动,让人在观看时产生一种微妙的不安,继而又被最终的和谐感所抚慰。这种叙事方式,细腻而克制,完全没有浮夸的自我标榜,而是通过作品本身来“说话”。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停下来,拿出自己的相机去对照思考,试图在我的下一次户外拍摄中,植入这种更深层次的观察视角。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和叙事节奏非常独特,读起来有一种电影蒙太奇般的跳跃感和层次感。它没有按照传统的“入门-进阶-大师”的线性结构来组织内容,而是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作品穿插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环境叙事”的探讨。作者似乎总是在寻找那些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交汇时产生的、带有强烈时间印记的痕迹。那些被遗弃的船只、被苔藓覆盖的石墙,在经过他的镜头后,立刻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故事性。这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过去拍摄的一些场景:我是否只是记录了表象,而忽略了隐藏在物体背后的历史和情感?这本书成功地将技术层面的讨论,提升到了人文关怀的维度,这在风光摄影领域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在于它对“极简主义”在风光摄影中的应用进行了近乎苛刻的阐述。很多摄影师倾向于用复杂的地景来展示自己的技术,但这位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专注于那些元素极少,但意境深远的画面。他如何仅用天空、地平线和一片纯粹的雪地,就能构建出一个令人屏息的宏大叙事,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文字部分对“减法构图”的分析,深入到了心理学层面,解释了为什么观众会对“空旷”产生强烈的共鸣。而且,他提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拍摄地点的选择标准,重点不在于“壮观”,而在于“纯粹”。这种对事物本质的提炼能力,是需要长年累月观察才能培养出来的定力,这本书似乎也传递了这种沉静的力量。

评分

没想到来得这么快!非常好!

评分

印刷精美 作者用心了 张张都是大片的感觉 五分好评

评分

第一部看完了。詹姆斯的粉丝。视频教学做的很好,期待其他的教学视频。是的印刷质量上乘。

评分

比较实用啊,大师作品啊!要有好相机了

评分

很喜欢,买书一直选京东,送货速度快质量好

评分

2和1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重复的,不知道为什么叫2?

评分

好书值得一看,对学习提高很大。

评分

活动很好,书本也很赞,值得拥有!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活动啊。?

评分

平时都舍不得买,活动买了一堆,算下来3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