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01 灵感之男,直觉之女
保持100%运转的大脑 2
美与病之间 4
女人为什么要化妆 11
男女性高潮无差别 15
大脑对性爱的感觉 19
全人类皆“变态” 22
金钱和名牌,大脑最最爱 24
看完AV的男人汗水有异味 27
灵光乍现的5秒前 29
灵感之男,直觉之女 31
02 尔虞我诈的大脑和身体
老年痴呆药导致国民医疗费
开支暴涨 36
“美”中有法 37
世界遵循“和谐定律” 43
中村兔的“超能力体验” 46
撒谎癖为什么无法改正 49
只有动手,才能动脑 51
大脑能轻而易举地骗过身体 53
“最坏打算”是最好的减压法 54
全世界的“苦”都一样 56
数字、音乐中的“色彩” 59
快感来临时女性为什么表情苦闷 62
相互作用的身心 66
03 大脑为何而生
脑与抑郁症的关系 72
惊人的“睡眠重启力量” 75
电动按摩棒引发的错觉 76
食指短,那话儿长 81
大脑诞生距今只有5亿年 83
尼安德特人与人类的奇异关系 86
猴子开口说话的那一天 90
女人是矮猩猩,男人是黑猩猩 94
“适者生存”纯属忽悠 96
“大器晚成”符合脑科学规律 102
google使大脑退化 104
人类真正的寿命只有41岁 108
心想事成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111
脑与人的互相欺骗 114
自由意志只是“幻觉” 117
英语脑与日语脑 119
至关重要的“模仿能力” 122
语言带来的得与失 125
第一印象占“九成” 130
出轨基因和DNA婚姻咨询所 134
绝对音感能遗传吗 138
基因检测只需99美元 142
04 大脑能否摆脱基因的桎梏
基因检测完成了 148
秃顶和耳屎由基因决定 150
解读疾病基因 151
酗酒基因和烟瘾基因 153
初潮和闭经也不例外 156
“不会察言观色”的人和“不会吸取
教训”的人 159
血型性格论意外准确 165
将“灵感”纳入脑科学 169
大脑能否摆脱基因的桎梏 174
脂肪与智商的取舍 177
处男处女占四成的日本社会 180
大脑如何感知幸福 183
“第六感”是什么 187
塑造美人的三大法则 189
宗教与“不安产业” 191
名为“无限”的恐惧 193
大脑构造不平等 196
科学家也求神 198
误解和错觉缔造文明 200
“How”的科学,“Why”的宗教 203
后 记 207
参考文献 210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真的非常细腻,作者仿佛能洞察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难以言喻的心理波动。我读完后感觉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自我对话,很多过去被我忽略的细微情绪,在书里被清晰地剖析了出来。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信息过载”和“决策疲劳”的部分,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现象,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和案例,展示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挣扎求存的。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理性的决策者,结果发现大部分时候你只是在用最省力的方式逃避思考。书里没有那些高深的学术术语,语言非常平实,但每个观点都像是精准地击中了靶心,让人读完后忍不住停下来,反思自己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它没有提供那种“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视角,让我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多了一层审视。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大脑的深度清洁”。它用一种近乎冷酷的效率,把那些堆积在我们脑海中、长期阻碍我们前行的“思维垃圾”一一清理掉。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拖延症”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时的角度——它被重新定义为一种“情绪调节策略”,而不是简单的意志力薄弱。这个视角太高明了!它把焦点从道德评判拉回到功能分析上来。当我开始用这种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拖延时,我不再是谴责自己,而是开始分析在特定情境下,我的大脑是为了规避哪种负面情绪而选择了“暂时搁置”。这种视角的转变,让解决问题变得更有方向性,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指责的循环中。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文笔有一种独特的“疏离感”和“亲近感”的矛盾统一。它用一种近乎客观的科学笔触来描绘最主观的内心体验,这使得分析显得格外冷静有力。特别是关于“社交焦虑的底层逻辑”那几章,作者没有停留在描述“脸红心跳”这种表象,而是深入挖掘了人类在群体中寻求归属感和避免被排斥的原始驱动力。读到那里,我突然理解了自己为什么在某些社交场合会表现得如此不自然——那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一种根植于基因深处的安全机制在过度反应。这种由内而外的理解,比任何空泛的鼓励都来得实在。书中的案例选取非常贴近生活,不是遥不可及的学术实验,而是我们身边随时可能发生的情景,让人读起来非常有代入感和被理解的感觉。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总-分-总”结构,而是像一个思想的迷宫,引导读者在不同的心智领域里游走。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探讨“记忆的可靠性”那一部分。我们总以为记忆是过去事实的录像带,但作者通过神经科学的视角,展示了记忆是如何在每一次提取时都被重新建构和“编辑”的。这让我对许多过去的事件都有了全新的看法,甚至开始怀疑一些我深信不疑的“往事”的真实性。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极好,时而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娓娓道来,时而又像一位犀利的观察家一针见血地指出盲点。阅读的过程像是一场智力上的探险,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对未知心智领域的期待。对于那些喜欢深度挖掘事物本质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地图。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流畅度是我近期读过的书籍中最令人称赞的。它巧妙地避开了那些冗长晦涩的哲学思辨,而是采用了大量具有画面感的描述来阐释复杂的认知偏差。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确认偏误”的论述所震撼。作者描绘了我们的信念是如何像一个磁铁,只吸引那些支持它的信息,而对所有反驳的声音视而不见,甚至自动将其“过滤”掉。这种动态的描绘,让我清晰地看到自己是如何在信息茧房中安逸地居住的。读完后,我立刻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那些与我固有观点相悖的论据,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新闻和社交媒体信息的批判性。这是一本真正能改变你接收和处理信息方式的指南。
评分非常不错,物有所值!
评分有趣 真心想读 有爱
评分京东活动很多,所以一不小心买了很多书,一一评价太麻烦了,所以一般不错的、值得一读的书,我就统一评价了,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书籍,并不一定要根据别人的喜恶来武断地评价一本书;如果书很差,我一定老老实实地吐槽一番,所以你看到这篇文字时说明此书还不错,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决定买不买,我的评价中不包含对物流包装的评价,只是对这本书做一个客观地点评。有些书评价很低,只有2星或1星,再看看下面评价人的理由“送来的书摔坏了,所以给1星”,“这书纸张太差了,盗版的吧?”诸如此类。可是这样很容易对打算买书的人形成误导,以为是书的内容很差。 建议以后把每本书的评价栏分成2个,一个是只针对书的内容的评价,5颗星;另一个是只针对图书的装帧、印刷、纸质的评价,5颗星。两类不要混在一起,这样大家还可以看得明白些。
评分还行
评分精益求精,值得拥有。
评分京东活动很多,所以一不小心买了很多书,一一评价太麻烦了,所以一般不错的、值得一读的书,我就统一评价了,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书籍,并不一定要根据别人的喜恶来武断地评价一本书;如果书很差,我一定老老实实地吐槽一番,所以你看到这篇文字时说明此书还不错,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决定买不买,我的评价中不包含对物流包装的评价,只是对这本书做一个客观地点评。有些书评价很低,只有2星或1星,再看看下面评价人的理由“送来的书摔坏了,所以给1星”,“这书纸张太差了,盗版的吧?”诸如此类。可是这样很容易对打算买书的人形成误导,以为是书的内容很差。 建议以后把每本书的评价栏分成2个,一个是只针对书的内容的评价,5颗星;另一个是只针对图书的装帧、印刷、纸质的评价,5颗星。两类不要混在一起,这样大家还可以看得明白些。
评分很不错,很好看,很好用
评分精益求精,值得拥有。
评分很不错,很好看,很好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