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書是瀋從文一部自傳作品,敘述瞭作者從事文學創作之前豐富的人生經曆。
2.大多數人印象中的瀋從文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作傢,和他筆下的湘西世界一樣溫潤如玉。但是《從文自傳》會讓人看到一個更真實更立體的他。這本自傳,是他迴望歲月時靈魂的自我對話,也是他日後創作的“湘西世界”中一切夢想和美麗的源頭。
3.那是穿行於湘西山水間的年少時光,自然而熱烈。此後,純澈的鳳凰隻在夢中和筆下縈繞,略帶感傷但不悲涼,充滿遺憾卻美得動人。
為您推薦更多好書:
《從文自傳》是瀋從文一本自傳作品,寫瞭他20歲之前在湘西的那段歲月。有對故鄉的記憶,對親人的懷念,還有個人種種經曆。這本自傳,是他迴望歲月時靈魂的自我對話,也是他日後創作的“湘西世界”中一切夢想和美麗的源頭。
瀋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縣人,20世紀優秀的中國文學傢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是白話革命的重要踐行者和代錶作傢。他憑一顆誠心、一支筆,用乾淨的文字塑造瞭純美的湘西世界。
作品結集約80多部,主要著作有:小說《邊城》《長河》《龍硃》《月下小景》等,散文《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湘西》等,文論《廢郵存底》及續集、《燭虛》《雲南看雲集》等。20世紀50年代後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晚年編著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填補瞭中國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項空白。
★我個人認為,能錶現他長處的,倒是他那種憑著特好的記憶,隨意寫齣來的景物和事件。他是中國現代文學中偉大的印象主義者。他能不著痕跡,輕輕地幾筆就能把一個景色的神髓,或者是人類的微妙的感情脈絡勾畫齣來。
——夏誌清
◎ 序 / 001
懷念從文 / 003
自我評述 / 017
◎ 從文自傳 / 019
我所生長的地方 / 020
我的傢庭 / 023
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 / 025
辛亥革命的一課 / 035
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 / 041
預備兵的技術班 / 050
一個老戰兵 / 054
辰州 / 058
清鄉所見 / 063
懷化鎮 / 066
姓文的秘書 / 072
女難 / 076
常德 / 083
船上 / 087
保靖 / 090
一個大王 / 095
學曆史的地方 / 105
一個轉機 / 109
◎ 瀋從文的三個講演? / 115
二十年代的中國新文學 / 116
從新文學轉到曆史文物 / 122
在湖南吉首大學的講演 / 129
◎ 迴憶錄:我怎麼就寫起小說來 / 137
◎ 附錄:團聚 / 161
我的傢庭
鹹同之季,中國近代史極可注意之一頁,曾、左、鬍、彭所領帶的湘軍部隊中,筸軍有個相當的位置。統率筸軍轉戰各處的是一群青年將校,原多賣馬草為生,最著名的為田興恕。當時同伴數人,年在二十左右,同時得到清提督銜的共有四位,其中有一瀋洪富,便是我的祖父。這青年軍官二十二歲左右時,便曾做過一度雲南昭通鎮守使。同治二年,二十六歲又做過貴州總督,到後因創傷迴到傢中,終於在傢中死掉瞭。這青年軍官死去時,所留下的一分光榮與一份産業,使他後嗣在本地方占瞭個較優越的地位。祖父本無子息,祖母為住鄉下的叔祖父瀋洪芳娶瞭個苗族姑娘,生瞭兩個兒子,把老二過房給祖父做兒子。照當地習慣,和苗族所生兒女無社會地位,不能參與文武科舉,因此這個苗女人被遠遠嫁去,鄉下雖埋瞭個墳,卻是假的。我照血統說,有一部分應屬於苗族。我四五歲時,還曾到黃羅寨鄉下去那個墳前磕過頭。到一九二二年離開湘西時,在沅陵纔從父親口中明白這件事情。
就由於存在本地軍人口中那一分光榮,引起瞭後人對軍人傢世的驕傲,我的父親生下地時,祖母所期望的事,是傢中再來一個將軍。傢中所期望的並不曾失望,自體魄與氣度兩方麵說來,我爸爸生來就不缺少一個將軍的風儀。碩大、結實、豪放、爽直,一個將軍所必需的種種本色,爸爸無不兼備。爸爸十歲左右時,傢中就為他請瞭武術教師同老塾師,學習做將軍所不可少的技術與學識。但爸爸還不曾成名以前,我的祖母卻死去瞭。那時正是庚子聯軍入京的第三年。當庚子年大沽失守,鎮守大沽的羅提督自盡殉職時,我的爸爸便正在那裏做他身邊一員裨將。那次戰爭據說毀去瞭我傢中産業的一大半。由於爸爸的愛好,傢中一點兒較值錢的寶貨常放在他身邊,這一來,便完全失掉瞭。戰事既已不可收拾,北京失陷後,爸爸迴到瞭傢鄉。第三年祖母死去。祖母死時我剛活到這世界上四個月。那時我頭上已經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沒有庚子的戰爭,我爸爸不會迴來,我也不會存在。關於祖母的死,我仿佛還依稀記得包裹得緊緊的,我被誰抱著在一個白色人堆裏轉動,隨後還被擱到一個桌子上去。我傢中自從祖母死後十餘年內不曾死去一人,若不是我在兩歲以後做夢,這點兒影子便應當是那時唯一的記憶。
我的兄弟姊妹共九個,我排行第四,除去幼年殤去的姊妹,現在生存的還有五個,計兄弟姊妹各一,我應當在第三。
我的母親姓黃,年紀極小時就隨同我一個舅父外齣在軍營中生活,所見事情很多,所讀的書也似乎較爸爸讀的稍多。外祖黃河清是本地最早的貢生,守文廟做書院山長,也可說是當地唯一讀書人。所以我母親極小就認字讀書,懂醫方,會照相。舅父是個有新頭腦的人物,本縣第一個照相館是那舅父辦的,第一個郵政局也是舅父辦的。我等兄弟姊妹的初步教育,便全是這個瘦小、機警、富於膽氣與常識的母親擔負的。我的教育得於母親的不少,她告我認字,告我認識藥名,告我決斷——做男子極不可少的決斷。我的氣度得於父親影響的較少,得於媽媽的似較多。
……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實在是太吸引人瞭。它不像有些書那樣,為瞭追求華麗而堆砌辭藻,顯得空洞乏味。相反,作者的文字樸實無華,卻充滿瞭力量和韻味。他善於運用比喻和象徵,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讀他的文字,就像是在品一杯陳年的老酒,初嘗時平淡無奇,迴味無窮。而且,他的語言非常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即使是晦澀的道理,在他的筆下也變得生動有趣。我尤其欣賞他對於情感的描繪,那種細膩而剋製的情感錶達,總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這種沉澱下來的文字功底,不是一日之功,定是作者在長年纍月中不斷磨礪齣來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故事感,墨綠色的底色沉靜而富有底蘊,一本泛黃的舊書靜靜地躺在畫麵中央,書頁微微張開,仿佛有無數的故事正要傾瀉而齣。標題“從文自傳”四個字,采用瞭古樸的隸書字體,筆力遒勁,透著一股曆史的滄桑感。我是在書店偶然瞥見它的,當時就被它獨特的封麵所吸引。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廉價的輕飄飄的紙,而是有一定分量的,觸感溫潤。翻開扉頁,排版也十分講究,字體大小適中,行距也令人閱讀起來十分舒適,沒有絲毫的擁擠感。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相信它一定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我猜測作者一定是個極具故事感的人,生活經曆豐富,纔有瞭這樣一本引人入勝的書名和封麵設計。
評分更讓我覺得驚艷的是,這本書所蘊含的深邃的哲學思考。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個人經曆的書,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人生的種種睏境與哲理。作者在敘述過程中,總是能在不經意間拋齣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引導讀者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以及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我常常在讀完某一段之後,會停下來,反復咀嚼作者的字句,去體會其中的深意。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比那些直白的道理更有力量。我感覺作者在用他的人生經曆,為我們上瞭一堂生動而深刻的人生課。這本書,真的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看問題的角度,讓我對生活有瞭更多的敬畏和熱愛。
評分我特彆喜歡這本書的章節編排方式。它沒有采用傳統的流水賬式的敘事,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演,巧妙地將故事碎片化,又精準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宏大而細膩的敘事網絡。每一次翻開,都像是在探索一個未知的寶藏,總能發現新的驚喜。有時,它會帶我穿越到某個特定的年代,仿佛身臨其境;有時,它又會深入到人性的某個角落,引發我深刻的思考。這種跳躍式的敘事,反而讓我更加專注,因為我需要主動去連接那些看似獨立的片段,去感受作者想要傳遞的情感和思想。我總覺得,作者一定是個很有想法的人,他一定是在刻意營造這種閱讀體驗,讓讀者在主動的參與中,去構建屬於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這種方式,對於我這個喜歡“解謎”的讀者來說,簡直是莫大的享受。
評分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作者的文字就像一幅幅生動的畫麵,在我眼前徐徐展開。他能夠用最簡潔的筆觸勾勒齣最鮮活的人物形象,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最動人的故事。我仿佛能聽到那個時代的喧囂,聞到那個地方的氣息,感受到那些人物的喜怒哀樂。尤其是對於一些曆史事件的描繪,他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到事件的細節,描繪齣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選擇,這讓我對曆史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感覺作者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文字工作者,更是一位敏銳的觀察者和深刻的思想傢。他用他的筆,記錄著時代,也記錄著人心。
評分包裝還算精美,留著有時間看看
評分名傢的書,很值得一看,贊一個
評分很好,在京東買瞭好多書瞭,性價比很高!還會繼續支持~~
評分速度快
評分是正品 ,質量不錯,性價比高
評分質量很不錯,物流很給力
評分質量好,價格優惠,下次再來!
評分昨晚下單,今天中午到。書還沒看。
評分質量很不錯,物流很給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