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篇 政治和道德的一般原则的缺点
本论文的主题
对《巴齐里阿达》的结构和主旨的总看法
通常道德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这些错误漆黑一团、积聚成堆并难于打破
古今道德家的错误根源;为了认识和避免这些错误,他们本应做些什么
利己心变质的原因
从自然界脱胎出来的人的状态,自然界为了培养社会性的人做了些什么
详细说明社会性的真正基础
道德和政治应当根据什么原则建立自己的规则和制度
自然正直之观念;怎样才能防止其变质
反对意见
回答
什么样的教育可以防止一切恶习
什么样的教育使得道德的错误永远存在下去
大多数立法者破坏了社会性的联系,引起或保持了这种破裂的可悲后果
为什么自然法变成行不通
第二篇 政治的特别缺点
我们的原则的实验证明
能够接受英明政府法治的野蛮民族的自然状态
通行的政治观念以及对其准则的简短批驳
通行的政治准则多么违反情理
对在尚未接受法律的民族中建立我们的制度的可能性提出异议
回答;或以自然为基础的法律在不带我们的偏见的民族中可能获得成功的新证明
爱好休息也是人的活动的本原
懒惰的真正原因
对喋喋不休的大量无聊的反对意见讲几句离题话
民族的真正起源和社会感情衰落的原因
立法者没有纠正任何混乱
为什么要制定法律
一切政治或道德论证的真正论据和一切混乱的始因
*初的立法者要认识自然的意图并使自己的制度符合这种意图多么容易
比我们的法律还完善的法律会有多大力量
民法和国际公法之原理的虚伪性
基督教精神使人们接近自然法
为什么基督教精神维持不下来
修道精神与自然法完全对立
什么是自由和依存
我们**统治者的政权的弱点
*兴盛的国家的衰落和变动的真正原因
道德秩序中的偶然性是什么
什么东西可以保证帝国安定
政治以什么借口为一个人的利益而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
君主在自然法中的权力和职责;他们的真正伟大之处
第三篇 通行道德的特别缺点
什么是恶;恶的不同种类
在神灵面前没有自然之恶
道德之恶只触及到人
自然秩序和道德秩序之间的相似
行善是我们**个道德观念
什么东西使人摆脱任何道德之恶的观念
在神灵面前,人的道德缺陷是什么
无论是在实在世界或在道德世界中,一切都在逐渐完善
道德之恶的正确范围
造成一切恶的暂时原因也就是其补救的手段
精神和内心的矛盾的真正原因
我们的原则不容许恶习和罪行
人的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与社会一切和谐的原则
道德观念的真正连贯性和进展;用以证明道德观念的假说
慈善是神性观念的**原则
说明神的观念怎样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个假说
神性观念仅产生于对自然感觉的思考
宇宙的景象只不过令人扩大神的观念
神的观念是怎样逐渐完善的
第二个假说:按这种假说,神的观念将达到新的完善程度
在什么体系中神的观念能日益完善或受糟蹋
人类行为的腐败怎样影响到神的观念;应当如何防止腐败
被哲学家们所忽视的人类行为堕落的显著原因
从上述观察中所应得出的结论
慈善不应当依存于哪一种恐惧和希望
道德应从何处开始它的教诲
本书的结论
第四篇 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本
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的恶习和祸害的基本的和神圣的法律
分配法或经济法
土地法
市政法
取缔**法
可以防止产生一切暴政的政府组成法
行政管理法
可以防止产生一切荒淫的婚姻法
可以防止父亲溺爱子女的教育法
可以防止人们心智迷误和一切超验幻想的研究法
刑法,渎职现象不多故条文很少,既温和而又有实效
附录(一)
告读者
《巴齐里阿达》的重要节段
公有土地平均分配的悲惨后果
个体所有制造成感情对立的*初影响
出于考虑卑劣的私利而实行的人为道德的起源
政权的腐败
不同职业之间的奇怪的区分
战争的原因,征服者的丑行
欲念、尤其是爱情的败坏
人对于神可能有的合乎情理的观念;崇拜和宗教感情的败坏
对人们的最后忠告
《巴齐里阿达》摘译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附录(二)
【苏联】舒瓦耶娃:摩莱里作品的出版和翻译
说实话,《自然法典》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而且是持续性的。我本以为我会很快看完,但事实上,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反复咀嚼,时常还要停下来做笔记,甚至会与家人朋友讨论。作者对于“演化”的阐述,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生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沉淀和筛选。那些精妙的适应性,那些令人惊叹的生存策略,在作者的笔下,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徐徐展开。我记得其中有关于“共生”的例子,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作者却用严谨的科学原理将其解释得合情合理,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本书也让我对“变化”有了新的认识。我一直觉得“稳定”是好的,而“变化”往往意味着动荡和不安。但《自然法典》让我看到,变化恰恰是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通往更高级形态的必经之路。这种观念上的转变,让我对生活中的一些挑战和困难,有了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视野,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拿到《自然法典》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我对“自然”这个概念其实挺模糊的,总觉得它离我生活太远,更像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这本书,真的把我拉回了最真实、最根本的层面。它不是那种让你去背诵晦涩术语的书,也不是让你去进行复杂的推演,而是通过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引导你去观察、去感受。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循环”的部分,作者描绘了水循环、碳循环,甚至生命的生生不息,让我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生命体之中,每一个呼吸、每一次心跳,都与这个整体息息相关。这种宏大的视角,又通过一个个微小的细节展现出来,让我既感到震撼,又觉得亲切。书中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力量,读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望着窗外的天空,或者手中的一杯水,默默地体会着作者所说的道理。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甚至开始关注一些我以前从未留意过的小细节。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最简单的方式,教会你最深刻的道理。
评分我真的没想到,《自然法典》会带给我如此深刻的启发。我平时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不太喜欢空泛的理论,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这本书,完全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打破了我固有的思维模式。作者对于“适应”的解读,让我看到了生命体的强大之处。那些在极端环境中生存下来的生物,它们所展现出的惊人韧性和创造力,在书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对比不同物种的“生存策略”时,所展现出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它让我意识到,所谓的“成功”,并非只有一种模式,而是由无数种可能性组成的。这本书也让我对“多样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以前总觉得,统一和标准化是效率的保证,但《自然法典》告诉我,正是因为存在差异,才使得整个系统更加稳健和有韧性。它让我看到了,尊重和包容不同,才是走向进步和繁荣的真正途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打开了,看待问题的方式也更加全面和辩证。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自然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的启示录。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棒了!我本来对这种类型的书没什么期待,因为我平时更喜欢读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的那种。但是《自然法典》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我从未接触过的方式,将一些看似枯燥的原理讲得生动有趣。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其中关于“平衡”的章节,作者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捕食,甚至是社会经济的运行,都巧妙地串联起来,让我看到了万物之间那种微妙而又强大的联系。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前很多我无法解释的现象,现在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而且,作者的文笔也非常优美,虽然是在讲道理,但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反而像是在品味一首诗,每一个字句都充满了智慧的闪光。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自然现象时所用的比喻,既形象又深刻,能够瞬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并且引发我的思考。这本书让我对“学习”这件事本身产生了新的兴趣,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我毫不犹豫地将它推荐给了我所有的朋友,希望他们也能和我一样,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惊喜和启迪。
评分阅读《自然法典》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一直对“秩序”这个概念感到好奇,觉得世间万物应该都遵循着某种规律,但却很难找到一个清晰的框架去理解。这本书,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个框架。作者用一种非常系统性的方式,将看似杂乱无章的自然现象,都归纳到了“法典”之下。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因果”关系时,没有用枯燥的逻辑推演,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了看似微小的行为,如何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向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这让我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谨慎,也更加珍惜每一个当下。书中的语言简洁有力,没有丝毫多余的赘述,却又能精准地触及事物的本质。我常常在读完一句话后,会陷入深深的沉思,回味其中蕴含的深意。它让我明白了,我们所处的宇宙,并非是随机而无序的,而是充满了内在的逻辑和精密的运作。这种对秩序的认知,让我在面对混乱和不确定时,不再感到迷茫,而是能够找到内心平静的港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