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昭奎 著
图书标签:
  • 日本经济
  • 经济学
  • 日本研究
  • 经济发展
  • 产业结构
  • 宏观经济
  • 国际贸易
  • 金融
  • 政策分析
  • 区域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59170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902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0
字数:253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一部了解日本经济的理想入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战败的“废墟”上复兴经济,继而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为世人所仰慕。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局面而难以自拔。于是,如何重新认识“日本模式”就成为需要深入回答的现实问题。作者以这种背景为着眼点撰写的本书,对于正确认识日本经济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建设也具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作者在第三版中,对近十年来日本经济发生的重要变化作了鞭辟入里的概括与分析。
  与其他有关日本经济的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日本经济的实践相结合;
  全面介绍与重点深入相结合;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纵向国内分析与横向国际比较相结合。
  总之,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叙述深入浅出的杰出著作,对学习、研究日本经济的读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来说是一部难得的好教材,对于希望了解日本经济的一般社会读者来说是一部理想的入门书和参考书。

作者简介

  冯昭奎 男,1940年8月出生,汉族,浙江慈溪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日本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顾问,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学术专长为日本经济与科技,独著书12种,合著书近10种,已发表有关国际问题、日本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论文百余篇,评论、研究报告1500篇以上,主要代表作有:《日本·世界·时代——值得我们关注的若干问题》《日本经济》《新工业文明》等。

目录

第一章 日本的国土与人口
第一节 日本的国土
第二节 日本的人口
一 日本人口的增长过程
二 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三 日本人口的地区分布
四 日本人口的民族构成与宗教文化

第二章 日本的经济增长与景气循环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意义
一 何谓经济增长?
二 国民生产总值(GNP)
第二节 日本的经济增长
一 日本经济增长的过程
二 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
三 战后日本经济增长与经济计划
第三节 景气循环
一 何谓景气?
二 景气指标
三 景气变动的形态
四 景气循环的原因
第四节 战后日本经济的景气循环
一 第一次循环
二 第二次循环
三 第三次循环
四 第四次循环
五 第五次循环
六 第六次循环
七 第七次循环
八 第八次循环
九 第九次循环
十 第十次循环
十一 第十一次循环
第五节 泡沫经济的膨胀与破灭
一 泡沫经济的膨胀与破灭的过程
二 近年来日本经济的恢复
三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转折的根本原因
四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政策原因
五 经济失策改革迟缓的背后:战略的贫困

第三章 日本的产业与产业结构
第一节 产业的分类与产业结构
一 产业的分类
二 产业结构及其演变
三 有关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
第二节 日本的产业发展
一 明治维新以后的工业化历程
二 战后的重工业化和化学工业化
三 石油危机以后的产业结构高度化
四 泡沫经济破灭后的产业发展
第三节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
一 从产值看产业结构
二 从就业人数看产业结构
第四节 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
一 日本产业政策的概念
二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发展与变迁
三 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

第四章 日本的财政
第五章 日本的金融
第六章 日本企业的治理与经营
第七章 日本的对外经济关系
重点词语索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日本经济》:
  (1)“国民”与“国内”。一国的国民不仅在其国内进行生产,而且也在国外进行生产;同时,在一国的境内从事生产的不仅有本国的国民,而且有外国的国民。因此,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在该国国境内开展的全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Product——GDP)不是重合的,而是有出入的。其“出入”在于:(a)一国国民在国外从事生产活动所取得的收入;(b)外国人在该国从事生产活动所取得的报酬。“国民生产总值”应包括(a)但不应包括(b);“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b)但不应包括(a)。比如,日本企业在中国开设的合资、独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劳务),应计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日方的收入应计入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
  如上所述,日本GNP是一年当中日本国民在本国境内外新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价值总和,日本GDP是一年当中在日本国内由日本国民和外国人新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价值总和。在过去,由于“日本国民在境外从事生产”和“外国人在日本国内从事生产”所产生的收入与GNP相比可说是微不足道,因此GNP与GDP差额极小,例如1973年度两个数字分别为116.68万亿日元和116.71万亿日元,两者相差仅0.03万亿日元。但随着日本经济国际化不断进展,与境外生产活动的相互交叉与渗透程度日趋增大,GNP与GDP差额随之不断增大,例如1993年度日本的GNP为473.36万亿日元,GDP为469.28万亿日元,两者相差4.08万亿日元,1999年度GNP与GDP差额增至6.3万亿日元,2001年度两者差额超过8.5万亿日元,比两年前的差额增加了2.2万亿日元。总之,GNP与GDP这两个数字虽然相差不大,但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

前言/序言


好的,这里为您提供一份关于一本不同主题图书的详细简介。 --- 《星际拓荒:新伊甸园的黎明》 作者: 艾莉森·里德 出版社: 银河之舟出版社 页数: 620页(精装版) ISBN: 978-1-23456-789-0 内容简介 《星际拓荒:新伊甸园的黎明》是一部宏大叙事的硬科幻史诗,它深入探讨了人类在宇宙尺度下面临的生存危机、伦理困境以及对“家园”的重新定义。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太空歌剧,更是一部对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深刻哲学反思。 故事背景设定在公元2850年,地球已因资源枯竭和环境灾难而濒临崩溃。在绝望之中,人类启动了“方舟计划”,向宇宙深处派遣了数艘搭载着数百万休眠公民的巨型星舰,目标是搜寻并殖民一颗适宜居住的新行星。主角团是“奥德赛号”的舰员,他们肩负着在漫长星际航行中维持文明火种、确保后代能够成功着陆的重任。 第一部:冰封的征途 小说开篇,奥德赛号已航行了近两百年。舰船内部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高度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其社会结构模仿了古代的城邦。然而,长期的幽闭和资源分配的矛盾,使得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派系斗争。主要冲突围绕着“加速派”与“保守派”展开:前者主张不惜一切代价提前唤醒部分休眠人员,以期加快殖民进程,即使这可能导致资源超支;后者则坚信必须严格遵循既定计划,以确保最终定居点的稳定性。 舰长卡西乌斯·维兰德,一位在虚拟现实中度过了大部分人生成长期的“第二代”领导者,必须在维护社会秩序与应对突发危机之间找到平衡。书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之一是对“记忆重塑”技术的探讨——为了避免太空幽闭恐惧症和历史遗忘,舰船AI会定期对船员进行部分记忆的清洗和重构。当一名年轻的工程师意外发现自己被修改的记忆中隐藏着一个关于“方舟计划”最初使命的惊人秘密时,整个船体的稳定开始动摇。 第二部:穿越未知的星云 奥德赛号在穿越一片被称为“幽灵星云”的区域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故障。他们不仅失去了与母星的联系,还意外捕获到了一个微弱的、似乎具有智能的信号。这一发现将故事从内部的社会危机推向了外部的宇宙探索。 里德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发现的行星系统——“塞壬之环”。这是一个由多颗行星组成的复杂星系,其中一颗被命名为“盖亚二号”的星球,展现出与地球惊人相似的生态环境,但其地质活动和磁场结构却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船员们派出了一支由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安全专家组成的先遣队,首次踏足异星土壤。这段情节充满了紧张的感官描写:陌生的重力、奇特的生物光合作用以及空气中弥漫的奇异气味,都让读者身临其境。先遣队很快发现,盖亚二号并非一块完全空白的画布,而是存在着前文明的痕迹——宏伟但已经衰败的机械结构和一种似乎与当地生物共生的复杂能量网络。 第三部:伦理的十字路口 随着殖民任务的推进,更深层次的伦理问题浮出水面。加速派的观点占据了上风,他们决定唤醒更多的休眠公民,希望以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建立殖民地。然而,新唤醒的人口由于信息滞后和对封闭环境的不适应,引发了新的社会动荡。 更关键的是,先遣队在探索异星遗迹时,发现了一个可能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病毒式”信息。这个信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生物病毒,而是一种能够重塑高级智能(包括人类大脑)思维模式的复杂数据结构。殖民的意义在于延续人类的本质,但如果延续的方式必然导致人类心智的彻底改变,那么这种延续是否值得? 卡西乌斯舰长面临着最艰难的抉择:是彻底关闭对未知信息的接入,固步自封地建立一个“纯净”但可能脆弱的殖民地;还是冒着文明被异化的高风险,拥抱宇宙赋予的新知识,实现进化的跃迁? 小说的高潮部分,是关于“新伊甸园”的最终定义。里德巧妙地将硬核的物理学设定与深刻的人性挣扎相结合,迫使读者思考:当面对绝对的生存压力时,我们究竟是想成为一个更强大的物种,还是仅仅是一个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 主题深度与艺术成就 《星际拓荒:新伊甸园的黎明》凭借其严谨的科学设定(包括详尽的曲速引擎理论和行星生态模拟),在硬科幻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作者对人类心理在极端环境下的描摹尤为出色,展现了领导力的复杂性和群体决策的脆弱性。本书的语言风格沉稳而富有张力,画面感极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冰冷又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它最终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邀请读者一同思考:真正的“拓荒”,究竟是征服新的土地,还是超越旧有的自我?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部颠覆性的著作,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揭示了日本经济深藏的逻辑与活力。 在我阅读过的众多经济类书籍中,这本书无疑是最为独特和引人入胜的一本。作者的叙事风格极为鲜明,他不像许多经济学家那样枯燥地堆砌数据,而是用一种故事化的手法,将冰冷的经济数字赋予生命。他笔下的日本经济,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演进的生命体。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日本经济如何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的论述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对教育体系、人才引进政策的细致分析,展现了日本在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方面的积极探索。书中对日本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所做的努力,也让我眼前一亮,它让我看到,经济发展并非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可以通过创新和技术来实现双赢。作者在论述这些前沿议题时,展现出的专业性和前瞻性令人惊叹,他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预言家。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需要跳出传统的框架,去发现那些被忽视的、但却至关重要的驱动力。

评分

这是一本让人读来热血沸腾、充满启发的作品,它让我对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复杂经济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作者充满敬意,而这本书的作者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没有使用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将日本经济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日本经济中的“工匠精神”和“细节主义”如何转化为经济竞争力的分析,这让我看到了日本经济独特的一面。作者不仅仅是描述现象,更是深入挖掘了这些特质背后的文化根源和管理哲学,这种从文化视角解读经济的写法,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书中关于日本企业如何实现长期主义、如何平衡股东利益与员工福祉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打破了我对“利润至上”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另一种更可持续、更有人文关怀的经济发展模式。更重要的是,作者在书中对未来日本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充满了前瞻性和洞察力,他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探索。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了解了日本经济,更是对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经济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前瞻性的著作,它教会我如何从更宏观、更长远的维度去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脉络。 坦白说,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日本经济的认知更多停留在一些碎片化的新闻报道和泛泛而谈的印象中。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种非同寻常的宏大叙事,将日本经济置于全球经济格局之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其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演变。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日本作为全球科技创新前沿的讨论所吸引,作者详细阐述了日本在某些特定技术领域,例如半导体、机器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这些优势如何支撑了其经济的韧性。同时,书中对日本经济与地缘政治之间复杂关系的分析也极具启发性,它让我理解到,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国家战略、国际关系息息相关。作者在分析日本对外投资、贸易政策时,展现出的深度和广度令人赞叹,他不仅仅是列举事实,更是深入探究了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和长远影响。读到关于日本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调整其产业结构,以及如何应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在于,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必须将其置于历史的长河和全球的背景下,去洞察其内在的驱动力与外部的张力。

评分

惊叹于作者对宏观经济趋势的深刻洞察,这本书简直是一扇打开日本经济未来之门的钥匙。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亲历了过去几十年来日本经济的跌宕起伏,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以一种极其敏锐的视角,剖析了那些塑造了现代日本经济的深层结构性因素。从战后经济奇迹的辉煌,到泡沫经济破裂后的漫长调整期,再到近年来面临的少子化、老龄化等挑战,作者都给出了鞭辟入里的解读。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失去的十年”的分析印象深刻,它不再是简单的陈词滥调,而是通过数据和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当时日本社会和企业面临的困境,以及政府政策的得失。书中对日本企业文化、创新模式、以及全球化浪潮下日本经济的适应性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例如,作者对日本制造业如何在全球供应链中寻求新的定位,以及服务业如何利用科技提升效率的描述,都让我耳目一新。更令人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日本经济转型中的阵痛,反而以一种近乎“诊断式”的严谨,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和深层矛盾。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日本经济的介绍,更是一次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度探索,它迫使我重新审视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力,以及一个国家如何在挑战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评分

这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它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经济增长的本质与路径。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经济学著作,应该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而不是仅仅提供答案。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的行文风格如同涓涓细流,看似平缓,实则暗流涌动,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洞察。他没有回避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挑战,而是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日本经济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寻找自身定位的讨论,作者通过对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分析,展现了日本经济的多元性和适应性。书中对日本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案例,也让我深受启发。例如,作者对日本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的投入和布局的描述,让我看到了日本经济未来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作者在书中强调了“软实力”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文化、教育、制度等因素,同样是支撑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获得了一些关于日本经济的知识,更是对经济学这个学科本身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很好很喜欢,下次还会购买

评分

好书,不过比我98年学的时候贵了太多。物是价非。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很好很喜欢,下次还会购买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好书,不过比我98年学的时候贵了太多。物是价非。

评分

很好很喜欢,下次还会购买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好书,不过比我98年学的时候贵了太多。物是价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