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作為哲學與佛學領域之學界翹楚,周國平和濟群法師皆以用心為人、潛心為文而著稱於世,彼此神交已久。其超脫境界與超群智慧的碰撞,彆樣精彩,令人拍案。
他們的聲音,值得每一個被欲念和煩惱所睏的人傾聽。
內容簡介
《我們誤解瞭這個世界》是著名學者周國平與濟群法師的一係列深度對談。
兩人從各自專研的領域齣發,圍繞內在自由與外在自由、命運的可變與不可變、人生的苦與樂、覺醒與解脫、無常與永恒等話題,展開深入的辨析甚至激烈的辯論,探討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人生的智慧與哲思。
在當下這個喧囂迷茫的時代,兩位智者的對話,為讀者指引齣一條保持天真自省、歸於內心和平的途徑。
作者簡介
周國平,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摺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善良?豐富·高貴》《生命的品質》《覺醒的力量》,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偶爾遠行》《寶貝,寶貝》,以及《人生哲思錄》《周國平人文講演錄》等,譯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等。
濟群法師,1984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隨後至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等地任教。多年來,教書育人,學修並重,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現任菩提書院導師、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及多所大學客座教授,齣版並發錶各類著述、論文兩百餘萬字。繼承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提齣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們擺脫對佛法的誤解,使佛法走入生活。
目錄
序/本來空,本來滿(周國平)
序/問心尋路(濟群法師)
一、時代與責任
兩個“自由主義者”
什麼卡住瞭你?
嚴重的問題是教育
學佛要有次第和方法
嚮古希臘學園看齊
迴歸佛陀的本懷
二、哲學與宗教
佛法大於哲學
佛學補中國哲學之不足
佛教流傳中的兩個誤區
萬能的神難以成立
佛教是無神論嗎?
佛怎麼幫助人?
三、本體與空性
理性不能抵達真相
空性不可言說
佛教的認識論
唯識的三性理論
世界有沒有一個本相?
潛意識的力量
四、自我與無我
不要一輩子為身體打工
自我觀念的來源
自我像一個皮包公司
我執是煩惱的根源
洗乾淨的衣服還是衣服嗎?
因為無我,所以慈悲
五、自由與命運
因緣和閤,由因感果
心的能動性
命運的可變和不可變
誰為前世的善惡買單?
種子和現行
內在自由和外在自由
六、生死與輪迴
直麵生死的睏惑
自得其樂的人需要被喚醒嗎?
生命是大海,今生是浪花
無常是硬道理
生命在輪迴中流轉
活著也可以涅槃
七、生命與苦樂
生命是虛幻的嗎?
迷惑是苦,覺醒是樂
佛教是悲觀主義嗎?
淨土在何方?
佛法是對生命的如實觀
理性對於生命的利弊
八、道德與修行
道德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
尊嚴感和慚愧心
以無所得之心求利益
成佛不是評職稱
把修行落實到生活
人性有差彆嗎?
九、覺醒與解脫
解脫是當務之急
點亮智慧,照破無明
從覺醒到解脫
人皆有自救的能力
前言/序言
本來空,本來滿/周國平
濟群法師是我特彆敬重和欣賞的當代僧人,他於我真正是亦師亦友,我受教良多,默契也良多。他人品正,悟性高,所以心態好。在佛門中,他是——用他自己的話說——一個自由主義者,超脫具體佛事,過著閑雲野鶴的生活。在人世間,他卻又是——用我的話說——一個理想主義者,然而是關注現實、惦念眾生的理想主義者,孜孜不倦地傳播人生的真理。他善於用日常的話語說透精妙的佛理,有撥雲見日之效。我本人認為,在今天的時代,他的聲音值得每一個被欲念和煩惱所睏的人傾聽。
我和法師神交已久。最早是在2002年6月,他給我發電子郵件,為他主編的雜誌《人世間》約稿,從此建立瞭聯係。我們之間時有書信往來,但未嘗謀麵,直至十年後的2012年6月,纔在北京第一次見麵。隨著交往變得具體,彼此更加瞭解,我們産生瞭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做一個比較係統的對話。
佛教講因緣,一個僧人和一個哲學工作者相遇在這個時代,想必也隱含著某種因緣吧。中國社會正處在轉型時期,新舊交替,萬象並呈,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在激烈的競爭中,人們急切地嚮外尋求成功,但不論成功與否,卻普遍地不感到幸福,因此迷茫。其中相當一些人,已發覺問題齣在心靈層麵的缺失,對宗教和哲學産生瞭興趣,又苦於不能深入。這使得我相信,作為“專業的”僧人和哲學工作者,我們的閤作對人們或許會有所助益。
人生在世,嚮外尋求成功無可非議,但倘若隻有這一個目標,未免格局太小,境界太低。目標小而低,其結果必定是達到瞭沒有大歡喜,達不到則有無窮的低級煩惱。人生不可缺少大而高的目標,最大最高的目標就是嚮內尋求覺醒。關於這一點,哲學和宗教早有共識。中國哲學的始祖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西方哲學的始祖蘇格拉底說:“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佛教的始祖釋迦牟尼說:“不知正確的教法而活百年,不如聽聞正確的教法而活一日。”這些教導都把覺醒視為人生的主要目標,而且在語言錶述上竟也高度相似,絕不是偶然的。如果要給古今中外的哲學和宗教確定一個共同主題,便是覺醒。如果要給本書確定一個主題,也便是覺醒。讀者還會看到,以覺醒為人生的主題,這一點在佛教中體現得比其他一切宗教和哲學更為鮮明。
我和法師共進行瞭六次對話,時間和地點先後為:2012年6月18日我的傢裏;2012年10月17日北京法源寺;2013年1月22日我的工作室;2013年12月16日北京國賓賓館;2014年7月20日北京華貿中心字裏行間書店;2015年4月21日我的工作室。近三年裏,我一直在為我們的係統對話做準備,而把這些對話視為一種預熱,不曾想到,六次對話下來,發現提綱所列的問題已談得相當充分。那麼,既然柳已成行,就不必在乎插柳是有心還是無心的瞭。於是,以六次對話的錄音記錄為基礎,我按照話題做瞭梳理,整理齣初稿,法師再對初稿做認真的修改和補充,遂成本書。
和法師談話是極愉快之事。我對佛法素有興趣,但所知甚少,疑惑頗多。一半憑著無知者無畏的膽量,一半憑著追根究底的認真,我常常幾乎放肆地嚮法師發起“挑戰”。偏偏法師乃真性情人,喜歡有人嚮他“挑戰”,在傳播佛法智慧的同時,也很享受哲學愛智的樂趣。在很大程度上,我是有意立足於西方哲學的立場,像辯論賽中的乙方那樣,嚮甲方拋齣難題。我相信,這是比一味順從更好的方式,有助於法師更活潑地啓動智慧,闡明佛理。不用說,在這種方式背後,動機仍是虛心求教,而事實上我亦大有收獲。
本書的主角是法師,我隻是一個配角,全部對話是圍繞佛法這個中心進行的。我還樂於承認,即使擴大來看,在生命覺悟的領域裏,哲學給佛學當配角是一點兒也不冤枉的。和法師對話堅定瞭我的一個信念,即人生問題的究竟解決是在佛法之中。
2015年8月22日於北京
問心尋路/濟群法師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似乎覺得佛法離生活很遙遠。其實,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存在的各種問題,佛法都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正確認識,並提供究竟的解決途徑。因為世界的所有問題,無非是人的問題。很多時候,事情對我們産生多大影響,並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我們具備什麼認識,以什麼心態來處理。
佛法自古被稱為心學,是引導我們認識並改善心性的一種智慧。過去的許多文人士大夫,往往既是儒者,也是虔誠的佛教徒,依此安身立命,修心養性。而對普通百姓來說,佛教則承擔著心理撫慰和指點迷津的作用。當他們不知何去何從,就會到寺院燒香禮佛,祈求佛菩薩加持,或直接請求法師開示。所以,齣傢眾的職責就是內修外弘,一方麵精進修行,令自己明心見性;另一方麵要傳播佛法,為信眾排憂解難。相比隻有兩百多年曆史的西方心理學,佛教對心性的認識更為透徹。所以近幾十年來,西方心理學界也在不斷吸收佛法的理論和禪修方法,用於心理學的學科建設及臨床治療。相關書籍正在陸續介紹到國內。
從文化傳統來說,西方哲學早期關注對世界本體的認識,其後纔重視認識論及人的問題。因為我們能認識什麼樣的世界,是取決於我們的認識能力。就像一麵鏡子,如果它是哈哈鏡,或破碎而布滿汙垢的,就不可能反映事物的本來麵目。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認識能力極大提高,對浩瀚太空有瞭越來越多的發現,對微觀世界也有瞭越來越深的瞭解。這就說明,你的認識達到什麼程度,世界就在你麵前展現相應的廣度和深度。
那麼,人有沒有能力認識無限的宇宙?佛法認為,人的認識有兩個層麵。一是來自經驗積纍,即通過教育和生活學到的。在這個層麵,再多的有限還是有限,不可能認識無限。但佛法也告訴我們,我們的心和宇宙是相通的,所以生命內在還蘊含無限的智慧。在沒有開發無限性之前,生命是渺小而短暫的。不必說人生短短幾十年,即使我們生存的地球,在宇宙中也是微不足道的。唯有開發無限的智慧,我們纔有能力認識無限的世界。這種對無限性的認識,需要通過禪修嚮內開發,而不是嚮外尋求。
此外,佛教關於輪迴和心性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瞭中國文化的不足。儒傢關注的重點在於現世,不太關心死後的問題。但不關心,是不是死後就沒問題?很多人一輩子都在迴避“死”,從來不願正視它,一旦死到臨頭,就被巨大的恐懼所淹沒,死得痛苦、掙紮、毫無尊嚴。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始終是人類永恒的睏惑。隻有解決這個問題,纔能找到生命的真正價值所在。
韆百年來,中國社會嚮往的成功,是通過寒窗苦讀,求取功名,由此光宗耀祖,揚名後世,都是在現實層麵的。而印度文明關注的核心,是輪迴與解脫。當我們立足於現實,所見永遠是局部的,是沒有來龍去脈的片段。就像人生,哪怕蓋棺定論時,也隻能看到今生的起點和終點。而在無盡的生命長河中,這個起點和終點不過是一片浪花的生滅。隻有成就無限的智慧,纔能真正看清,我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輪迴的思想,重點是幫助我們瞭解生命的長度。如果不認識輪迴,生命隻是一個短暫的片段,是沒有長度的,對生命的認識也是不完整的。除瞭輪迴,佛教也很關注心性,這是幫助我們瞭解生命的深度。生命的存在到底是怎麼迴事?古希臘哲人在三韆多年前就警醒世人:“認識你自己!”那麼,什麼代錶你自己?如果不瞭解心性,我們又何以認識自己?而認識世界真相乃至成賢成聖,同樣離不開對心性的瞭悟。
我曾在北大參加“佛學與心理學”的對話,也涉及到這個話題。為什麼佛教如此關注心性,而西方宗教卻不太關注這一點?因為西方宗教屬於他力信仰,不需要對生命有太多瞭解,隻要信仰、聽話、多做善事就行瞭。至於能不能升到天堂,那是上帝的事,不需要你關注。而佛教偏重自力,要靠自我拯救。這就必須嚮內探究,瞭解心性的真相和運作規律,纔能知道我們到底有沒有自我拯救的能力,以及如何開發這種能力。
此外還有價值觀的問題。人生究竟蘊含多少價值?如果不瞭解心性,所謂的價值觀,必然局限於現實生活,以現前的利益和感受為導嚮,注定是膚淺而渺小的。就像在孩子眼中,最有價值的往往是一粒糖或一個玩具,為此,他願意拿自己的全部去交換。如果不能找到人生的最大價值,我們未必比一個孩子看得更遠,也難免做齣荒唐的選擇。所以說,價值觀絕不是形而上的抽象問題,而是直接關係到我們的人生選擇,關係到今生的幸福與否。
我們能認識什麼樣的世界,是取決於自身的認識能力。就像望遠鏡,每一次改進,都使人類的觀察範圍擴大一步。但不論怎麼發現,相對無限的宇宙,仍是滄海一粟。而佛法對心性的認識是嚮內開發,一旦打開我們本來具足的無限智慧,就天上天下,無所不知瞭。因為心的本質就是宇宙的本質,兩者是一體的,沒有能知和所知的分彆,也沒有已知和未知的界限。正如《大般若經》所說:“一切世界一切有情色相差彆,及餘物類種種不同,如來皆見,如觀掌中阿摩洛果。”
佛法講緣起性空,講諸法唯識,既說明事物本質是空,沒有固定不變的特質;也說明在認識世界時,心並不是單純的觀察者,同時也在影響物質世界,決定它以什麼方式存在,所以說,不論對自然還是人類社會的認識,關鍵在於我們具備什麼樣的心性。這是開發認識能力的根本所在。儒傢文化立足社會現實,西方哲學重視探究世界真相,而佛教心性論和輪迴說恰恰可以彌補兩者的不足。
《我們誤解瞭這個世界》根據我和周國平老師的多次對話整理而成。周老師富有求真精神,對哲學、社會都有深入的思考。我自己在修學過程中,也緻力於探究生命真相、解決人生問題。我們研究的領域雖然不同,關注的問題卻極其相似,有談不完的話題。自2012年第一次見麵以來,我多次在北京和周老師相約見麵,或在法源寺的走廊下,或在周老師的茶室中。我們在放鬆的狀態下,隨著思維的自由流淌,交流瞭一個又一個問題。和周老師對話,讓我開闊視野,激發靈感,增長見識,可謂暢快!
這本書,可以說是西方哲學與東方佛學的一次碰撞。我們談話的內容,既是哲學關注的,也是佛法要解決的,更是現實人生迴避不瞭的問題,如信仰、本體、自我、命運、生死、苦樂、道德等。周老師闡發西方哲學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我則從佛法角度分享我的認識。每一次,我們都在意猶未盡的享受中結束交流。
人類創造瞭文明,文明也改變著人類命運。今天,人們有瞭夢寐以求的舒適生活,可很多人過得並不幸福,社會、生態等問題日益尖銳。問題到底在哪裏?我想,還是要迴歸到人類自身來思考。佛法提供的角度,是充分認識心性,造就健康的心態、人格及生命品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相信這樣的對話,既能增進東西方文化的相互瞭解,也能為解決社會人生的問題提供思路。
2015年9月18日於五老峰阿蘭若處
我們誤解瞭這個世界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我們誤解瞭這個世界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