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的超有趣成语故事(套装共3册) [6-9岁]

脑洞大开的超有趣成语故事(套装共3册) [6-9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史汶昕 著
图书标签:
  • 成语故事
  • 儿童文学
  • 启蒙教育
  • 语言学习
  • 趣味阅读
  • 亲子共读
  • 中华文化
  • 知识拓展
  • 故事集
  • 图画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5298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8635
品牌:日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84
套装数量:3
字数:30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6-9岁

  1、学习成语,就是学习历史

  中华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形式简洁、意义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历来为人们所习用,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


  2、激发孩子求知欲全面丰富妙趣横生

  每一个成语的形成,一般都会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或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这些片段就构成了成语故事。本套书涵括的内容十分丰富,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涉及我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俗、伦理道德的方方面面。孩子可以在读故事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学习宝贵的文化遗产。

  3、孩子的童年离不开故事的陪伴。

  听故事不但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启迪孩子的心灵,引导他们认识善良、勤劳、勇敢等优良品质,使他们终身受益。

内容简介

  每一个成语的形成,一般都会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或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这些片段就构成了成语故事。《脑洞大开的超有趣成语故事》涵括的内容十分丰富,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涉及我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俗、伦理道德的方方面面。孩子可以在读故事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学习宝贵的文化遗产。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册

A

哀毁骨立6

爱屋及乌7

安步当车8

安居乐业9

安然无恙10

按兵不动10

按图索骥12

暗度陈仓13

B

八斗之才14

八面威风15

八仙过海16

拔苗助长17

白驹过隙18

百步穿杨19

百尺竿头20

百废俱兴21

百闻不如一见21

百战百胜22

百折不挠24

半部论语24

半途而废26

包藏祸心27

抱头鼠窜28

抱薪救火29

杯弓蛇影30

背水一战31

逼上梁山32

别开生面33

宾至如归34

兵不厌诈35

不卑不亢36

不耻下问37

不拘一格38

不可救药39

不平则鸣40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0

不识时务42

不修边幅43

不学无术44

不知所措45

不自量力46

C

沧海桑田47

沧海一粟48

草木皆兵49

豺狼当道50

长驱直入51

车水马龙52

沉鱼落雁5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54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55

程门立雪56

初出茅庐57

出尔反尔58

出口成章59

出类拔萃60

出奇制胜61

出生入死62

处心积虑63

触目惊心64

垂帘听政64

垂头丧气66

蠢蠢欲动67

从容不迫68

寸步不离69

打草惊蛇70

D

大材小用70

大功告成72

大公无私73

大逆不道74

大器晚成75

大声疾呼76

大失所望76

大庭广众77

大义灭亲78

呆若木鸡80

当局者迷81

当务之急82

倒行逆施82

盗亦有道84

得陇望蜀84

颠倒黑白86

调虎离山87

东窗事发88

东山再起89

东施效颦90

栋梁之材91

妒贤嫉能92

断章取义92

对牛弹琴94

对症下药95

多多益善96

咄咄逼人97

E

恶贯满盈98

恩威并用99

耳鬓厮磨100

尔虞我诈101

二桃杀三士102

F

反其道而行之103

反客为主104

返老还童105

防微杜渐106

飞黄腾达107

飞扬跋扈108

分崩离析109

分道扬镳110

焚书坑儒111

粉身碎骨112

奋不顾身112

风餐露宿114

风马牛不相及115

风声鹤唳116

锋芒毕露117

凤毛麟角118

负荆请罪119

负重致远120

覆水难收120

甘拜下风122

感激涕零122

刚愎自用124

苟延残喘125

孤注一掷126

固若金汤127

第二册……

第三册……


精彩书摘

  哀(āi)毁(huǐ)骨(gǔ)立(lì)

  释义

  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反义

  哀而不伤?笑逐颜开

  西晋时期,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与中书令和峤①同时遭遇大丧,两人都很孝顺,但两人的悲伤程度却不一样。和峤按照当地的丧葬习俗,用草把当枕头,睡草荐,吃白粥,守孝三年中礼数周全而且身体和精神没有损伤。而王戎却不顾礼数,在母亲的坟前搭了一个小棚子,整天在坟前哭哭啼啼,饮食也不规律,吃得很少,三年下来他变得骨瘦如柴。

  晋武帝司马炎听说这件事后,对刘仲雄说:“你常去探望王戎与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我很担心他。”刘仲雄答道:“和峤遵从礼数,精神元气没有受到损伤;王戎没有据守礼法,却因为悲伤过度而身体消瘦。因此我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损伤自己的身体,王戎却是以死尽孝。陛下您不该担心和峤而应该担心王戎呀。”

  爱(ài)屋(wū)及(jí)乌(wū)

  释义

  因为爱一处房子,也爱那房顶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要连带关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近义

  相濡以沫

  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无道,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周武王在军师姜太公和弟弟召公、周公等人的辅佐下,联合众诸侯攻入殷都,商朝的残暴统治终于被推翻。然而,伐纣①成功的武王却觉得天下还没有安定,应该如何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呢?于是,他召集姜太公、召公、周公等人来询问办法。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顶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杀尽所有的敌对势力,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武王认为不妥,又问召公,召公说:“杀掉有罪的,释放无罪的。大王您觉得怎么样?”武王摇摇头,再问周公,周公说:“所有的过错都是纣王犯的,百姓是无辜的,我看应该让他们各回各家,各种各地。”武王听完后马上豁②然开朗,感慨地说道:“您真是胸怀宽广呀,这样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安(ān)步(bù)当(dàng)车(chē)

  释义

  安步:慢步行走。慢慢步行就像坐车一样了。

  战国时期,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①。齐宣王慕名召其进宫。颜却行至殿前止步不走,齐宣王很奇怪,就叫道:“颜,走过来1没想到颜也出口叫道:“大王,走过来1左右大臣一时纷纷责难于他。颜说:“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有些恼火,质问他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回答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并同时举例道:“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格杀勿论!他还下有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了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埃”齐宣王听了这番话无言以对,却又极为欣赏颜的辩才,便道:“听了您的高论,我希望您能接受我为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保您食有肉吃,出有车乘,夫人子女个个衣食无忧。”他以为对方会欣然笑纳,不料颜却道:“玉石经过雕刻,本来面貌就要失掉;有学问的人做了官,原来本色就要失掉。我情愿回乡,粗茶淡饭权当是吃肉,安闲散步权当是乘车,清静无为、坦坦荡荡地生活,自会乐在其中。”

  安(ān)居(jū)乐(lè)业(yè)

  释义

  形容人人都有安定的居住环境,都很快乐地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

  近义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反义

  民不聊生 流离失所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传说老子是一位奇人,母亲在一棵李树旁生下他,出生时他头发就是白的,耳朵很大,所以给他取姓为李,取名为耳。

  老子曾在周朝做管理藏书的小官,他对现实非常不满,非常怀念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认为是物质文明的进步毁坏了人民的淳朴。他渴望出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常常这样幻想:国家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国,人口很少,即使有很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而让它们闲置着。人民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不去乘坐。因为没有战争,武器装备都没有用。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住舒服。邻近各国的居民互相都能望见,虽然能听到各家各户的鸡鸣狗叫声,可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安(ān)然(rán)无(wú)恙(yàng)

  释义

  比喻遭到灾害却没有受到损失。

  近义

  完好无损 平安无事

  反义

  祸从天降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继位为赵孝成王。由于赵孝成王年纪尚小,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处理。赵威后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向赵威后表示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道:“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有没有得病,健康吗?(安然无恙)”齐国使者听了很不高兴地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却先问齐国的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赵威后笑着说:“不是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的安定生活?如果没有百姓的安定生活,那君主的地位又怎能稳定呢?”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按(àn)兵(bīng)不(bù)动(dòng)

  释义

  按:止注压祝指挥官命令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战机。指接受任务后却不执行。

  近义

  裹足不前

  反义

  倾巢出动 出奇制胜

  春秋末期,卫国被迫与晋国结盟,成为晋国的附庸国。卫灵公为了改变现状,和晋国断绝了附属关系,改和齐景公结盟。晋国非常气愤,卿大夫赵鞅(赵简子)便调集军队,准备进军卫国。出发前,赵简子派出大夫史墨先潜往卫国了解情况,并且命令他在一个月内回国禀报。

  一个月过去了,史墨毫无音信,有人猜测说他可能被卫国人杀了,提议立即出兵,可赵简子却另有打算。他认为,卫国既然敢公开和晋国断绝关系,一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能草率行事,要等史墨回来再商议。半年后,史墨终于回来了,他详细报告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卫国国君卫灵公为了激励国人反抗晋国,向人民宣告说,凡有两个女儿的人家必须送一个女儿到晋国去当人质,并且调集了一批宗室大夫的女儿,假装要送往晋国的样子。结果在出发的那天,卫国百姓几乎倾城出动,一是阻止他们的女儿被送到晋国去,二是表示要和晋军决一死战,宁死不屈。史墨还反映说,卫国已经任命曾受迫害的贤臣蘧①伯玉担任相国,孔子也带着学生们去了卫国,他的弟子子贡就在卫灵公身边出谋划策。赵简子得知这些情况后,更觉得不能贸然出兵,于是下令军队暂时不行动。

  按(àn)图(tú)索(suǒ)骥(jì)

  释义

  照着图去寻找良马。比喻做事死心眼儿,不知道变通。也指依照一定的线路去寻找事物。

  近义

  亦步亦趋 照本宣科

  反义

  不落窠臼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他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一眼就能看出马的好坏。因为伯乐是传说中负责管理天马的天神,所以人们就称孙阳为“伯乐”。

  据说,有一年孙阳从马群最多的冀北原野经过,那里的马群里就再也找不到好马了——因为好马都让孙阳挑走了。孙阳还曾发现一匹拉盐车的老马是千里马。

  孙阳根据自己多年的相马经验,写成《相马经》一书。书中描述了各种千里马的体态特征,还配有插图。

  《相马经》里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孙阳的儿子从未相过马,见到这段话,以为自己可以去找千里马了。他走出门不远,发现一只癞蛤蟆,高兴地拎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也是高脑门、大眼睛,只是蹄子不太像摞起来的酒曲块。”孙阳看了又好气又好笑地说:“这马爱‘跳’,没法骑啊。”

  暗(àn)度(dù)陈(chén)仓(cāng)

  释义

  正面迷惑敌人,当敌人被牵制而集结固守时,偷偷地从侧面迂回袭击,从而取得胜利。

  反义

  明目张胆?明火执仗

  秦朝末年,继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很多组织也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势力最强大的是刘邦和项羽两支军队。刘邦部队率先进军关中入主咸阳,势力较强的项羽部队逼迫刘邦退出关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兵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意思是说自己永远不再回去了。刘邦积聚起雄厚的势力,派出大将军韩信率军东征。

  出征前,韩信派士兵修复被烧毁的栈道,驻守此地的秦军将领章邯得知后哈哈大笑:“韩信这小子竟然派人重修五百里栈道,看他什么时候才能修通。”他一边命人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一边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的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谁知道,韩信修栈道是故意掩人耳目,他的真实意图其实是在另一处战略要地——陈仓!就在章邯嘲讽韩信时,韩信早已经派出精锐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陈仓发起了突然袭击。章邯这才明白中了韩信的声东击西的诡计,匆忙调兵,但一时无法调集主力,慌忙应战。结果秦军被打得大败。于是,韩信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为刘邦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矗

  ……

前言/序言

  经典点亮智慧人生

  成语,是我们中国汉语语言的精华,是前人生活经验的总结与积淀,处处闪耀着华夏民族的智慧之光。

  成语之所以能够让语言大放光彩,是因为它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它是久远故事中的精灵,沉淀了那个故事中最直接的情感。当人们提到“草木皆兵”“如履薄冰”时,便会想到那个人小心翼翼、胆小害怕的样子。相反,当人们看到“大义灭亲”“房谋杜断”时,也会深切地感受到那份正直与谋略,这就是成语的魅力。

  本套书精选了你最耳熟能详的400余条成语。简单有趣的文字,会让你领略成语的真谛,增加古文化的见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智慧;“释义”“出处”“故事”“用典”等栏目的设置,展现了每则成语的全貌,让读者尽览无余;精美的彩色图片,更会让读者了解到成语最直观的一面。

  本套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与完整性,每则成语独立成篇、含义深刻,为了便于查阅,全文按照字母排序。读者朋友既可将其视为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可以当做故事书来阅读,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趣味。本套书是生活和学业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脑洞大开的超有趣成语故事(套装共3册)》 穿越古今,笑出腹肌的成语冒险之旅! 这是一套专为6-9岁孩子量身打造的成语启蒙读物,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插画,带领小读者们走进中国传统成语的奇妙世界。不同于枯燥的说教式讲解,本书将每一个成语都融入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让孩子在哈哈大笑中,不知不觉地记住成语的含义、用法,并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中华智慧。 【内容亮点】 一、打破次元壁,成语活起来! 脑洞无限,创意满溢: 告别刻板印象,让成语“活”起来!想象一下,“画蛇添足”里的蛇真的会因为多画的脚而变成四脚蛇,在古代的市集上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混乱;“守株待兔”里的农夫,与其说是幸运,不如说是个糊涂蛋,他真的会每天守在同一棵树下,指望兔子自己撞上来?本书将每一个成语都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奇思妙想的结局,让孩子在惊叹和爆笑中,体会成语的趣味。 跨越时空,对话古人: 我们不只是讲述成语,更是让孩子与成语背后的故事人物“面对面”交流。孩子将跟随“精卫填海”里的精卫,感受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刻舟求剑”里的鲁莽少年一起,体验求学的“刻舟”之痛;甚至可以和“亡羊补牢”里的牧羊人一起,学习如何及时弥补过失。这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对话,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领悟成语的深刻含义。 颠覆认知,趣味升级: 谁说成语故事只能是正襟危坐的道理?本书大胆打破常规,加入许多意想不到的转折和幽默元素。比如,“自相矛盾”的故事,也许会变成一场由两个人争论“我的矛最锋利,谁也挡不住”和“我的盾最坚固,什么也穿不透”而引发的爆笑喜剧。这些“脑洞大开”的改编,能极大地激发孩子对成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成语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二、情境体验,深入理解成语内涵 故事为王,寓教于乐: 本书的核心是“故事”。每一个成语都像一颗珍珠,被精心串联在一条条生动有趣的故事线上。故事背景涵盖古代宫廷、田园乡村、市井街巷,甚至天马行空的奇幻世界,确保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孩子自然而然地理解成语的字面意思,以及它所代表的引申含义和适用场景。 情景代入,身临其境: 我们力求让孩子“走进”故事,成为故事中的一员。例如,“狐假虎威”的故事,孩子或许会化身为那只聪明的狐狸,体验如何巧妙地利用他人的力量;在“掩耳盗铃”的故事中,孩子可能会扮演那个自欺欺人的盗贼,从他的视角去理解这种愚蠢的行为。这种情景代入式的阅读体验,能让孩子更深刻地体会成语的精髓,甚至能在日常生活中举一反三。 多元视角,拓展思维: 许多成语故事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和人生哲理。本书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会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拔苗助长”的故事,孩子可以反思急功近利的危害;“井底之蛙”的故事,则能启发孩子拓宽视野,认识到世界之大。这种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精美插画,视觉盛宴,助力记忆 画风多样,童趣盎然: 套装内的每一册都配备了大量精美、色彩鲜艳的插画,风格各异,但都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无论是Q萌的角色形象,还是生动的场景描绘,都能瞬间抓住孩子的眼球,吸引他们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 图文结合,加深印象: 插画与文字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孩子可以通过画面直观地理解成语的意思,即使遇到一些略显抽象的词语,也能在插画的帮助下轻松掌握。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孩子的阅读效率和记忆效果。 细节丰富,引发联想: 画师们在插画中融入了许多有趣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能成为孩子理解成语故事的“彩蛋”。比如,在“守株待兔”的插画中,或许会画一只正在啃草的兔子,旁边还跟着一只想要抓它的狐狸,这些小细节能让孩子在视觉上获得更多信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四、科学编排,循序渐进,轻松掌握 分级设计,难度适宜: 套装共3册,每一册都根据6-9岁孩子的认知特点,进行了科学的分级和编排。从相对简单的成语开始,逐步引入更复杂的成语和故事,确保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压力过大,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成语精选,实用性强: 精选了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成语。每个成语都配备了详细的解释、造句示例,并融入到故事中进行运用,让孩子不仅知道成语是什么,更知道如何使用。 附赠资源,巩固学习: (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例如:每册书都可能附有精美的成语卡片、互动小游戏二维码、或是家长指导手册等,用以巩固学习效果,增加互动性。) 《脑洞大开的超有趣成语故事(套装共3册)》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华文化宝库的大门。它将枯燥的成语知识,转化为一场场充满欢声笑语的奇幻旅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掌握了宝贵的语言财富,更汲取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智慧。 送给孩子一套“笑出腹肌”的成语故事,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智慧中闪光! 这是一套你绝对不能错过的成语启蒙读物,让孩子从此爱上成语,爱上中华文化!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工作比较忙碌的家长,对亲子阅读时间要求很高,需要效率和乐趣兼得。这套书的册数和内容分配设计得非常人性化。三册的内容似乎是按难度或者主题做了区分,我们不需要一次性灌输所有知识,可以循序渐进。第一册可能更侧重于最常见、最形象的成语,孩子接受起来非常顺畅;往后的册子则开始挑战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概念,但叙事方式依然保持着那种“无厘头”的幽默感。我发现,孩子会主动要求“再读一个”,而不是我催促他。有一次我准备睡觉,他拿着其中一本非要我读完那个关于“对牛弹琴”的故事,他看完后的理解居然是:“那个琴声一定非常、非常难听,所以牛才不理他!”这种基于情感和场景的理解,远比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定义深刻得多。这套书是那种,读完一遍觉得很有趣,放一阵子再拿出来,孩子还能发现新亮点的“耐读型”佳作。

评分

从设计细节上看,这套书的纸张质量和印刷工艺也令人放心,毕竟是给小孩子看的,环保和安全是首要考量。边角处理得圆润,内页光滑但不会反光刺眼。但真正让我这个“老读者”感到惊喜的是,它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微妙处理。它没有刻意去“拔高”或者“说教”,而是通过故事角色的天真视角,去呈现人类情感的共通性——比如贪婪、善良、骄傲等等,成语只是这种情感的载体。举个例子,那个讲述“杞人忧天”的故事,它把杞国人描绘成一群非常热心肠但过于焦虑的小动物,孩子们在为这些小动物的担心而发笑的同时,也隐隐约约明白了过度的忧虑是多么不必要。这种高级的共情引导,是很多同类读物所缺乏的。它不只是教你“是什么”,更启发你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对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逻辑思维,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我真心推荐给所有想让孩子在快乐中掌握传统文化的家长们。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种“重新演绎”传统文化的东西是有点保留态度的,总怕它会曲解原意,或者为了迎合孩子把故事的教育意义给稀释了。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套书的编辑团队功课做得非常扎实。他们不仅讲了故事,还在故事的结尾用非常清晰、温和的语言点出了成语的本意和正确的用法,这一点对家长来说太重要了。我不用费心去纠正孩子对成语的误解,书里已经把“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比如,某个成语的起源故事被改编成了一出科幻小品,孩子们在哈哈大笑中就记住了那个词语。更棒的是,它不像有些儿童读物那样,只有故事没有“干货”。这套书在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我家的侄女(刚满6岁)特别喜欢里面那几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插画,有些细节她能盯着看很久,然后自己编出新的故事来。这套书不仅仅是关于成语,更是关于如何激发孩子创造力和联想力的绝佳范本。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小家伙们的“脑洞开启器”!我本来还担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传统故事提不起兴趣,没想到这套书居然能让他们爱不释手。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很吸引人,色彩鲜艳,插画风格超级Q萌,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光是翻看图画就能让孩子们咯咯直笑。我儿子(今年7岁)平时看书注意力很难集中,但这本书他能安静地坐下来听我讲完一个故事,甚至还能跟着我一起复述。它把那些看似古板的成语,用一种非常现代化、非常贴近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场景讲出来,比如“画蛇添足”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训,而是变成了一场充满欢笑的“蛇王大赛”。这种改编真的太绝了,既保留了成语的精髓,又让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活泼有趣。我发现孩子开始主动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还会时不时地蹦出一些用成语造句,虽然有时候有点驴唇不对马嘴,但那种尝试和进步,真的让我这个做家长的感到惊喜。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死记硬背有效一万倍。

评分

这套书最大的亮点,在我看来,是它打破了传统成语故事的刻板印象,成功地“把古老的东西穿上了新衣”。我试着给几个邻居家的孩子读过,他们的反应都出奇地一致:兴奋和期待下一页的内容。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事节奏上的把握,每一个小故事都像是一个精心制作的动画短片,高潮迭起,张弛有度。它没有那种冗长拖沓的铺陈,直接切入核心冲突点,然后用孩子们能理解的逻辑进行解释。对于那些需要点时间的成语,它会用一个跨越几页的连环画形式来展现,视觉冲击力非常强。我发现我儿子现在看其他书籍时,也会下意识地去寻找故事中的“反转”和“笑点”,这说明这套书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倾向。这简直是学龄前到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书架上必备的一套“神队友”。它让学习不再是任务,而变成了探险。

评分

物流速度快,印刷质量很好,内容小孩比较容易接受,赞

评分

有图有文字,字体大小合适,打算让孩子每晚读一点

评分

物流很回力,图书质量也很好!

评分

为了培养孩子爱看书的兴趣!

评分

为小朋友囤书中,活动很给力,每次都买很多,相信京东,只是现在包裹防护差了不少,请改进

评分

搞活动买的,很划算,300-100,领券后减了100。

评分

大部分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成语,很有用

评分

给宝宝备着,等他自己能用,嘿嘿

评分

京东买东西特别放心,物流超赞的,家里的日常用品都在这里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