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她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毕淑敏暖心之作。
带你找到恰到好处的幸福。
这是一部益智心理散文,是著名女作家毕淑敏近年来优秀的有关心理方面的散文,全书共选了其佳作73篇,如《轻裘暖带》《自拔》《我很重要》等。这些散文大多反映现代人在重压之下造成心理伤害和精神迷惘,教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感情伤害和成长过程中的彷徨,在困境中找回自信,是一部十分精彩的散文小品。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她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毕淑敏以她敏锐的目光,宽厚的心怀和智性的文字,像是在月光下、小溪边给我们缓缓地道着一个个神秘而迷人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会让你走头无路的时候看到一线柔和的晨光,你将因此找到心灵的出口。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心理咨询师。作品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七、十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十六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十七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三十余次。
流露你的真表情
学医的时候,老师问过一道题目:人和动物,在解剖上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当学生的,争先恐后地发言,都想由自己说出那个正确的答案,这看起来并不是个很难的问题。
有人说,是站立行走。先生说,不对。大猩猩也是可以站立的。
有人说,是懂得用火。先生不悦道,我问的是生理上的区别,并不是进化上的异同。
更有同学答,是劳动创造了人。先生说,你在社会学上也许可以得满分,但请听清我的问题。
满室寂然。
先生见我们混沌不悟,自答道,记住,是表情啊。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有人类这样丰富的表情肌。比如笑吧,一只再聪明的狗,也是不会笑的。人类的近亲猴子,勉强算作会笑,但只能做出龇牙咧嘴一种状态。只有人类,才可以调动面部的所有肌群,调整出不同规格的笑容,比如微笑,比如嘲笑,比如冷笑,比如狂笑,以表达自身复杂的情感。
我在惊讶中记住了先生的话,以为是至理名言。
近些年来,我开始怀疑先生教了我一条谬误。
乘坐飞机,起飞之前,每次都有航空小姐为我们演示一遍空中遭遇紧急情形时,如何打开氧气面罩的操作。余乘坐飞机凡数十次,每一次都凝神细察,但从未看清过具体步骤。小姐满面笑容地屹立前仓,脸上很真诚,手上却很敷衍,好像在做一种太极功夫,点到为止,全然顾及不到这种急救措施对乘客是怎样的性命交关。我分明看到了她们脸上悬挂的笑容和冷淡的心的分离,升起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我有一位相识许久的女友,原是个敢怒敢恨敢涕泪滂沱敢笑逐颜开的性情中人。几年不见,不知在哪里读了专为淑女规范言行的著作,同我谈话的时候,身子仄仄地欠着,双膝款款地屈着,嘴角勾勒成一个精致的角度。粗一看,你以为她时时在微笑,细一看,你就琢磨不透她的真表情,心里不禁有些毛起来。你若在背后叫她,她是不会立刻回了脸来看你,而是端端地将身体转了过来,从容地瞄着你。说是骤然地回头,会使脖子上的肌肤提前老起来。
她是那样吝啬地使用她的表情,虽然她给你一个温馨的外壳,却没有丝毫的热度溢出来。我看着她,不由得想起儿时戴的大头娃娃面具。
遇到过一位哭哭啼啼的饭店服务员,说她一切按店方的要求去办,不想却被客人责难。那客人匆忙之中丢失了公文包,要她帮助寻找。客人焦急地述说着,她耐心地倾听着,正思谋着如何帮忙,客人竟勃然大怒了,吼着说我急得火烧眉毛,你竟然还在笑!你是在嘲笑我吗?!
我那一刻绝没有笑。服务员指天咒地对我说。
看她的眼神,我相信是真话。
那么,你当时做了怎样一个表情呢?我问。恍恍惚惚探到了一点头绪。
喏,我就是这样的……她侧过脸,把那刻的表情模拟给我。
那是一个职业女性训练有素的程式化的面庞,眉梢扬着,嘴角翘着……
无论我多么同情于她,我还是要说——这是一张空洞漠然的笑脸。
服务员的脸已经被长期的工作,塑造成她自己也不能控制的形状。
表情肌不再表达人类的感情了。或者说,它们只表达一种感情,这就是微笑。
我们的生活中曾经排斥微笑,关于那个时代,我们已经做了结论。于是我们呼吁微笑,引进微笑,培育微笑,微笑就泛滥起来。银屏上著名和不著名的男女主持人无时无刻不在微笑,以至于使人不得不疑问——我们的生活中真有那么多值得微笑的事情吗?
微笑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了。他对你微笑,并不表明他的善意,微笑只是金钱的等价物。他对你微笑,并不表明他的诚恳,微笑兴许只是恶战的前奏。他对你微笑,并不说明他想帮助你,微笑只是一种谋略。他对你微笑,并不证明他对你的友谊,微笑只是麻痹你警惕的一重帐幕……
这样的事,见得太多之后,竟对微笑的本质怀疑起来。
亿万年的进化,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成了一本书。
人的眉毛为什么要如此飞扬,轻松地直抵鬓角?那是因为此刻为鏖战的间隙,我们不必紧皱眉头思考,精神豁然舒展。
人的提上睑肌为什么要如此松弛,使眼裂缩小,眼神迷离,目光不再聚焦?那是因为面对朋友,可以放松警惕敞开心扉,懈怠自己紧张的神经,不必目光炯炯。
人的口角为什么上挑,不再抿成森然的一线?那是因为随时准备开启双唇,倾吐热情的话语,饮下甘甜的琼浆。
因为快乐和友情,从猿到人,演变出了美妙动人的微笑,这是人类无与伦比的财富。笑容像一只模型,把我们脸上的肌肉像羊群一般驯化了,让它们按照微笑的规则排列着,随时以备我们心情的调遣。
假若不是服从心情的安排,只是表情肌机械的动作,那无异噩梦中腿肚子的抽筋,除了遗留久久的酸痛,与快乐是毫无关联的。
记得小时候读过大文豪雨果的《笑面人》。一个苦孩子被施了刑法,脸被固定成狂笑的模样。他痛苦不堪,因为他的任何表情,都只能使脸上狂笑的表情更为惨烈。
无时无刻不在笑——这是一种刑法。它使“笑”——这种人类最美丽最优秀的表情,蜕化为一种酷刑。
现代自然是没有这种刑法了。但如果不表达自己的心愿,只是一味地微笑着,微笑像画皮一样黏附在我们的脸庞上,像破旧的门帘沉重地垂挂着,完全失掉了真诚善良的原始含义,那岂不是人类进化的大退步,大哀痛!
人类的表情肌,除了表达笑容,还用以表达愤怒、悲哀、思索、惆怅以至绝望。它就像天空中的七色彩虹,相辅相成。所有的表情都是完整的人生所必需的,是生命的元素。
我们既然具备了流泪本能,哀伤的时候,就听凭那些满含盐分的浊水淌出体外。血管贲张,目眦俱裂,不论是为红颜还是为功名,未必不是人生的大境界。额头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只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冰。表情是心情的档案啊,如果永远只是一页空白的笑容,谁还愿把最重要的记录留在上面?
当然,我绝不是主张人人横眉冷对。经过漫长的隧道,我们终于笑起来了,这是一个大进步。但笑也是分阶段,也是有层次的。空洞而浅薄的笑,如同盲目的恨和无缘无故的悲哀一样,都是情感的赝品。
有一句话叫作“笑比哭好”,我常常怀疑它的确切。笑和哭都是人类的正常情绪反应,谁能说黛玉临终时的笑比哭好呢?
痛则大悲,喜则大笑,只要是从心底流出的对世界的真情感,都是生命之壁的摩崖石刻,经得起岁月风雨的推敲,值得我们久久珍爱。
保持惊奇
惊奇,是天性的一种流露。
生命的第一瞬就是惊奇。我们周围的世界,为什么由黑暗变得明朗?周围为什么由水变成了气?温度为什么由温暖变得清凉?外界的声音为何如此响亮?那个不断俯视我们亲吻我们的女人是谁?
……
从此我们在惊奇中成长。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值得惊奇的事情啊。苹果为什么落地,流星为什么下雨,人为什么兵戎相见,史为什么世代更迭……
孩子大睁着纯洁的双眼,面对着未知的世界,不断地惊奇着,探索着,在惊奇中渐渐长大。
惊奇是幼稚的特权,惊奇是一张白纸。
但人是不可以总是惊奇着的。在生命的某一个时辰,你突然因为你的惊奇,遭逢尴尬与嘲笑。你惊奇地发现——惊奇在更多的时候,是稚弱的表现,是少见多怪的代名词,是一种原始蛮荒的状态。
对于我们这个崇尚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尊重老练成熟的民族心理中,惊奇是如胎发一般的标志。
你想成功吗?你首先须成功地把自己的惊奇掩盖起来。
我们的辞典里,印着许多诸如“处变不惊”、“宠辱不惊”的词汇,使“不惊”镀着大将风度的金辉,而“惊”则屈于永久的贬义。
翻那辞典,后面更有了“惊慌失措”、“大惊失色”、“惊恐万分”的形容,“惊”堕落着,简直就是怯懦、退缩、畏葸的同义语了。
……
二 《心灵处方》这本书,我拿到手上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感。它不像那些华丽辞藻堆砌的畅销书,反而有种质朴的亲切感,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在向我讲述他的人生感悟。我一直觉得,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些难以言说的伤痛和困惑,而这本书,就像是为这些伤痛量身定做的“处方”,它没有生硬的理论,也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用一种极其温柔且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探寻内心的根源,去理解那些让我们痛苦的种种情绪。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书中,是否会有针对那些普遍存在的焦虑、失落、不安全感的情绪,提供切实可行的解药?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平共处,而不是被它们所吞噬。同时,我也期待,这本书能够点亮我内心深处的希望之光,让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会有光明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这本书,我感觉它将会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一次深入灵魂的疗愈之旅。
评分一 初次翻开《心灵处方》,就被它那股沉静而温暖的力量所吸引。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质感,仿佛一位饱经风霜却依然心怀善意长者,用一双洞悉人心的眼睛,默默注视着每一个正在阅读的灵魂。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本书里,会为我的烦恼寻找到怎样的良方?是那些能够瞬间驱散阴霾的奇妙咒语,还是需要循序渐进、细细品味的哲理启迪?我期待着,在这段文字的旅程中,能遇见那个更平静、更坚韧的自己。这本书,它不仅仅是纸张的堆叠,更是情感的载体,思想的孵化器。我预感,它将成为我书架上一个不可或缺的温暖角落,在我迷茫、疲惫之时,伸出援手,给予我最需要的慰藉与力量。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去解读那些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种种困惑?是会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还是会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触动我们最柔软的神经?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种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让我耿耿于怀的难题,从而获得一种释然和成长。
评分三 说实话,《心灵处方》这本书,我一开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它带着一种天然的治愈感,仿佛一本能直接解答我们人生难题的秘籍。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压力和焦虑所裹挟,内心早已疲惫不堪。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种方法,能够让我从繁杂的世界中抽离出来,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力量。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去识别和应对那些潜藏在我们内心的“毒素”,如何去构建一道坚实的心理屏障,抵御外界的侵扰。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困难,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它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让我不再迷失在迷雾之中。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复杂而深刻的人生哲理,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每一个普通读者都能从中受益。
评分四 《心灵处方》这本书,我刚翻开第一页,就被它那种淡淡的,却又渗透人心的文字所打动。它没有张扬的宣言,也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而是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触碰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个心灵的港湾,在你疲惫不堪的时候,可以停靠,可以休憩,可以获得力量。我特别期待,在书中,能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如何放下过去的遗憾,以及如何拥抱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智慧。我希望它能给我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他人。这本书,我感觉它会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一次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它就像是一个隐秘的宝藏,等待着我去一点一点地挖掘,去发现其中蕴含的闪光点。
评分五 我之所以对《心灵处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是因为它的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解决问题的力量。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痛”,有的是情绪的低落,有的是人生的迷茫,有的是内心的挣扎。而这本书,恰恰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为我们的心灵开出了一剂剂良方。我迫切地想知道,在书中,作者会如何解读那些困扰着我们的普遍性难题,例如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原谅他人,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让我能够将书中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而一点一滴地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这本书,我相信它会是一本能够陪伴我成长的书,一本在我需要的时候,能够给我带来启示和慰藉的书。它就像是一本心灵的地图,指引我穿越内心的迷宫,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评分包装很好,是新书
评分发货太慢。!
评分书不错;快递服务态度也好.
评分快递很快 打算送人的
评分给儿子买的,还未看
评分正版,写得好,值得购买的
评分给儿子买的,还不错
评分普通,没有想象中好,这个价格质量还可以,给个好评吧,
评分挺好的速度快,孩子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