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話研究專傢編著
常用的普通話詞匯與地道的廣州話詞匯細緻入微的意義、用法剖析,列舉最地道的普通話詞匯和廣州話詞匯用例
《普通話、廣州話詞匯用法對比詞典》是一本將普通話與廣州話常用詞匯在用法上進行比較、舉例,詳列異同的工具書。本字典共收錄766個條目,涉及普通話詞2053年、廣州話詞2695個,基本將兩種語言中的日常用詞網羅其中。在用法上,本字典分類將普通話話詞與廣州話詞左右分排比照,多音字注明讀音,其下詳細說明各詞的意義、不同之處及其適用範圍,並列舉大量的例句以構造各詞的使用環境,具有極高的閱讀性,既可以供讀者查閱,也可以讓人依次閱讀。
周無忌,原廣東人民廣播電視颱颱長、原廣東省廣播電視廳廳長,高級編輯。長期從事粵方言語音、詞匯研究。著有《廣州話詞典》《廣州話俗語詞典》等多種粵方言工具書。
歐陽覺亞,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傢語委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兼職教授。著有《廣州話詞典》《廣州話俗語詞典》等。
饒秉纔,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從事語言教學和研究工作。著有《廣州音字典》《客傢音字典》《廣州話俗詞典》等。
前 言
凡 例
條目筆畫索引
普通話條目索引
廣州話條目索引
詞典正文
一 自然、方位、時間
自然
方位
時間
二 動物、植物
動物
植物
三 人體
四 稱謂
親屬稱謂
人稱代詞
各種人的稱謂
職業人士稱謂
非正當職業者稱謂
五 動作
一般動作
眼口動作
說話
四肢動作
六 心理
七 性質、狀態
性格、品格
狀態
八 健康
醫療
疾病
生理
九 日常生活
衣著
飲食
居住
起居
交通
做事
用品、工具
文化、體育
民俗
其他
十 人際交往
十一 經濟活動
十二 量詞
十三 副詞等
副詞
代詞
連詞
介詞
數量詞
十四 語氣助詞
附 錄
1.廣州話拼音方案
2.廣州話特殊字錶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令人眼前一亮,硬殼精裝,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配色沉穩又不失典雅,那種傳統的文化氣息撲麵而來。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書脊的燙金字體,在光綫下會反射齣低調而精緻的光芒,讓人忍不住想反復摩挲。而且紙張的選擇也十分考究,厚實、白皙,印刷的油墨清晰銳利,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光是擺在書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品味的裝飾品。翻開內頁,你會發現編排的邏輯性極強,版式布局既美觀又實用,檢索起來非常方便快捷,這對於工具書來說至關重要。這種對實體書的尊重和對閱讀體驗的重視,在如今這個電子書盛行的時代,實屬難得,讓人感受到編纂者對語言文化傳承的敬畏之心。
評分坦白說,初次翻閱時,我曾擔心這是一本過於學術化、閱讀門檻極高的專業著作。畢竟涉及兩種語言係統的深度對比,常常會讓非專業人士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在保持其學術高度的同時,展現瞭令人稱道的“親民性”。它的結構邏輯清晰到幾乎可以預測你的查詢路徑,你往往在尋找一個詞匯的精確含義時,還會順帶發現瞭十個之前從未注意到的有趣對照。編者似乎預設瞭讀者的求知路徑,通過閤理的章節劃分和索引設計,將復雜的語言現象層層剝開,化繁為簡,讓人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我能理解”的積極心態。這纔是真正優秀的工具書所應具備的特質——強大的內涵和便捷的齣口。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校對工作做得極其嚴謹,幾乎找不到任何瑕疵,這對於一本涉及復雜音係和多重語法的工具書來說,是極其睏難的成就。我特意拿瞭幾個我個人比較熟悉的、容易混淆的詞語進行交叉驗證,發現無論是發音的標注(特彆是聲調符號的準確性),還是詞義的界定,都達到瞭極高的專業水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似乎考慮到瞭一部分非母語學習者可能遇到的難點,在關鍵的辨析點上,會輔以一些形象的比喻,或者從曆史詞源的角度進行簡短的溯源,這極大地幫助理解瞭這些差異的形成原因,而不是停留在錶麵的現象描述。這種多維度的解釋策略,體現瞭編纂者極強的教育情懷和對讀者需求的精準把握。
評分我接觸過不少語言學習的工具書,但這本書的編纂視角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詞匯羅列,更像是一部深入探索兩種方言深層文化意蘊的田野調查記錄。我尤其欣賞它在解釋某些特定詞語時,所引用的那些生動活潑的例句,那些句子仿佛直接把我拉迴瞭香港的街頭巷尾,或者嶺南水鄉的茶樓之中。讀這些例句,我體會到瞭一種鮮活的、活生生的語言生命力,這比乾巴巴的語法規則要有趣得多。很多日常生活中看似相似的詞匯,經過它細緻入微的對比分析後,纔發現在語境、情感色彩乃至社會階層的使用習慣上,都有著微妙而重要的區彆。這種深度的挖掘,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記憶,而變成瞭充滿發現和驚喜的探索之旅。
評分拿到這本書之後,我立刻開始嘗試用它來輔助我的日常閱讀和交流。我發現它不僅僅是一本“查詞典”,更像是一本“文化指南”。在閱讀一些早期的香港電影劇本或者老一輩作傢的著作時,裏麵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方言錶達,通過這本書的對比解釋,立刻變得清晰明瞭。它似乎搭建瞭一座橋梁,連接瞭傳統與現代,書麵語與口語之間的鴻溝。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在收錄一些新興的網絡用語或特定社群的流行詞匯時,處理得非常審慎和恰當,既沒有顯得過於陳舊,也沒有盲目追逐潮流,保持瞭一種學者應有的客觀和批判性。這本工具書的“保質期”似乎被極大地延長瞭。
評分非常喜歡,在廣州工作怎麼能不懂點粵語呢,好好學習
評分不錯
評分學會廣州話,可以到那邊打工瞭
評分好書!
評分OK
評分非常不錯,全麵而係統
評分一本好書,啱我心水!
評分不錯不錯,送貨快,東西包裝完整,還挺好用的
評分不錯不錯,送貨快,東西包裝完整,還挺好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